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6-04-13李平
李 平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工程科技学院, 安徽 阜阳 236031)
工学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李 平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工程科技学院, 安徽 阜阳 236031)
摘要:为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解决企业缺工和学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较低问题,高职院校联合企业,开展工学一体就业就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建设校中厂和厂中校,按照招工招生模式(招工即招生、工作即学习)、招生招工模式(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职)、就业导向模式、现代学徒制等模式,双基地、双指导、生产教学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为当地企业量身定制培养技能人才,解决企业缺工难题和在职职工继续教育问题,取得一系列建设成果,总结出可推广的经验.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一体;就业就学;现代学徒制
近年来,高职院校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较低,企业缺工现象持续,毕业生对口就业难、企业用工难的两难矛盾更加突出.为帮助阜阳企业走出招工难、留人难的困境,解决学校自身毕业生对口就业难问题,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在阜阳市政府支持下成立由常务副市长担任理事长的校企合作理事会.校企合作理事会指导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就业为导向,与安徽昊源化工集团、阜阳汽车运输集团、阜阳金种子酒业集团、阜阳华信电子仪器公司等企业紧密合作,改革招生方式,创新与实践“工学一体”就业就学人才培养模式,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校企合作育人之路,在理事会搭建的校企合作抱团发展[1]新平台上,开展招工招生同步进行的探索.学校先后与阜阳市汽运集团联合招工招生;与安徽雪花啤酒集团、阜阳轴承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招生招工;与安徽昊源化工集团、阜阳金种子酒业集团等企业联合就业导向育人.
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规格,校企双方共同编制培养计划、课程内容、学习标准,充分发挥企业用人机制和学校育人机制的耦合作用,达到了生产教学一体化定向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
1 工学一体就业就学模式人才培养实践
2009-2014年,在工学一体就业就学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过程,按照招工招生模式(招工即招生、工作即学习)、招生招工模式(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职[2])、就业导向模式等,为本地企业量身定制培养技能人才.
1.1 招工招生模式育人
2009-2011年,该校与阜阳汽运集团共同探索招工招生人才培养模式.2009年,阜阳汽运集团采取招工形式招收准职工,与学校进行联合培养.学校举办了中职教育站务、乘务、汽车维修三个专业“汽运集团定向班”,共计164人;举办了为期3个月的汽运站务短训班,共计14人.2010年,学校举办了中职教育物流专业、汽车维修两个专业“汽运集团定向班”,共计107人.在近4年的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双方相互支持,相互信任,加强交流,密切合作,形成了良好的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办学机制,为深化校企合作关系、拓宽校企合作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 招生招工模式育人
2009-2014年,该校与阜阳轴承有限公司、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探索招生招工人才培养模式.2009年,与阜阳轴承有限公司联合申报数控技术(轴承方向)专业,在阜阳轴承有限公司建设厂中校,学校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轴承工厂,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教学、实训、管理、考核等环节,为阜阳轴承培养专门人才,阜阳轴承为该专业学生提供奖学金和实习岗位.学生毕业轴承公司优先录用.至今,为阜阳轴承输送人才50多人.
2011-2014年,按照与华润雪花啤酒达成的“华润雪花啤酒班”方案联合办学.首届“华润雪花啤酒班”由2009级微生物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等两个专业40名同学组成.“雪花啤酒班”学生可单独组队参加公司的相关文体活动,学习成绩优异的可获得公司发放的奖学金.华润雪花啤酒安徽区域下辖蚌埠、合肥、六安、阜阳、郑州等13个公司作为我校微生物技术及应用、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实习就业基地,“雪花啤酒班”的开办,更好地突出了两个专业的办学特色,有效提升办学水平.目前,华润雪花啤酒班毕业生大部分为华润雪花啤酒集团服务.目前,该班已连续4年开办,规模约40人/班.
1.3 就业导向模式育人
2011年,为帮助安徽昊源化工集团解决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不足问题,改革传统招生模式,开展就业导向模式育人探索.通过四种招生模式,工学一体培养人才.
(1)招生后招工模式.2011年,为解决安徽昊源化工集团仪器仪表技术人员紧缺问题,2010级机电专业在校学生23人提前上岗,享受企业员工同等待遇.校企合作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部分课程以仪器仪表岗位的技能课程置换.学生毕业前企业指定专人指导,按照学徒制方式培养,工作成绩、技能成绩置换课程成绩,校企双方共同考核.企业资助2年学费.目前,23人全部在昊源化工集团工作.
(2)招工后招生模式.2013年,通过自主招生方式,从昊源在职青年职工中招收学生34人,单独编班“昊源班”,进行为期三年的学历培训.制定专门培养方案,在昊源集团建设厂中校.学生正常上班,工余时间在厂中校集中学习,边工边读,工学交替.学员经济收入不减,企业员工队伍稳定.目前,“昊源班”学生已学完所有课程,成为集团各岗位的骨干力量.
(3)招生即招工模式.2011年,新生进校后,昊源集团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招工,与有意去昊源集团工作的18位学生,签订(学生、家长、昊源、学校)四方协议,学生成为昊源准员工,由昊源资助3年学费.学生平时在校学习,周末、假期参加昊源活动,毕业后到昊源集团工作.由于提前明确就业方向,提前有了实习单位,学生学习目的性更加明确,学习积极性更加高涨,教学效果更好,企业人才储备更多.
(4)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我校与阜阳市颍东职教中心、安徽昊源化工集团联合招收本地五年制一贯制学生50人,三方签订培养协议,实施五年一贯制教育.学生作为昊源集团准员工,前两年在职教中心接受基础教育,第三年到昊源顶岗实习,通过自主招生在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接受两年高职教育.这些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过程工学交替、毕业后岗位适应期短,所学知识技能与企业岗位紧密对接.
2015年,招工招生模式推广到阜阳金种子集团,自主招生的30位金种子集团职工,已经到校报到,成为2015级新生.
2 建设校中厂、厂中校
工学一体就业就学人才培养催生了校中厂、厂中校.
(1)在企业内实施工学一体就业就学人才培养,生产车间是现场教学场所和实习实训场所,但是, 也少不了理论教学、座谈研讨等场所.因此,建设了“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昊源教学点”、“阜阳职业技术学院轴承教学点”、“安徽江淮汽车安驰汽车教学点”等厂中校,为企业职工边工作边学习提供便利.
(2)校内实施工学一体就业就学人才培养,必须有与企业生产环境相匹配的教学场所.因此,在实训基地建设时,以企业真实生产环境为标准[3],建设了“阜阳职业技术学院轴承工厂”、“阜阳华信电子实训基地”、“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啤酒车间”、“阜阳职业技术学院白酒生产基地”、“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桃李园宾馆”、“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园艺基地”等校中厂.校中厂既是学生实习实训场所又是产品生产之地,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培养学生技能.学生在生产过程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生产.
3 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新模式
为适应工学一体就业就学人才培养,探索“现代学徒制[4]”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利用企业高技能人才资源,建设大师工作室.“王化斌酿酒技能大师工作室”、“崔磊评酒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大师工作室在我校揭牌并开展工作.大师和专业教师共同带徒弟,一对一、手把手指导“华润雪花啤酒班”学生做酿酒、品酒方面的研究,培养学生酿酒、品酒技能,“做中学、学中做”.学校利用大师工作室设备、师资为企业科研创新、技术提升服务.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合作及校内生产性实习室建设等方面对学校提供支持.
教学任务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形成双导师制,学校与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和专业建设.校企双方教学人员相互学习,优势互补.专任教师走入企业,向企业能工巧匠学技术,走向生产一线,在生产过程中练技能,提升实践教学能力;企业技术人员进学校,向专任教师学教学经验,进课堂,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执教水平.校企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提高了师资队伍整体水平[5],建设了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4 教学质量保障
工学一体就业就学人才培养过程,校企共同监控,共同评价,共同落实检查、考核和评价,教学质量有保障.
(1)多元项目化考核.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监控教学过程,项目成绩包括:作业、报告、测验等,同时还含有报告、演讲和学生互评等.项目评估让所有学生共同参与,通过汇报发言,学生互评,展示学习成果.
(2)创新监控机制.建立了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和利益相关方的要求和满意度的反馈渠道,通过评价分析和持续改进,不断凝练和推广经验.不断完善实习实训指导书及实训过程性资料的收集与管理.
(3)建设第三方评价机制.2012年起该校与麦可思评价机构合作,开展第三方评价.学校为麦可思提供毕业生信息,麦可思向毕业生发出对学校教学管理相关问卷,负责收集、统计、汇总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形成评价报告.学校根据评价报告,开展相关工作,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连续2年的统计结果显示,该校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4)双指导的教学过程.校企合作形成的双导师制,实现了教育教学“双指导”、实验实训“双指导”,毕业设计“双指导”,教学效果“双评价” .
5 结论
5.1 创新与实践成果
(1)创新“工学一体”就业就学人才培养模式.为本地企业培养了617位高技能人才,部分解决了企业缺工难题和在职职工继续教育问题,提高了职工学历层次,稳定了企业职工队伍,增加了企业人才储备,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学校自身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了毕业生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提升了社会服务能力.
(2)“招工招生模式育人”、“招生招工模式育人”、“就业导向模式育人(招生后招工模式、招工后招生模式、招生即招工模式和五年一贯制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企业用人机制和学校育人机制的耦合作用,达到了生产教学一体化定向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该模式实践经验可以复制、推广应用.
(3)形成一系列为企业量身定制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资料,提炼出专业建设典型案例.
(4)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探索形成双导师制,校企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促进了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和教育教学能力提高.
(5)建设一批校中厂,厂中校,改善了教学实习实训环境.
(6)工学一体就业就学人才培养模式集人才培养、示范、教学、培训和技术服务于一体,起到示范辐射作用.
(7)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工学一体就业就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企业专门人才进入企业后,思想稳定,工作热情高、干劲大,为企业发展做贡献,提升了企业在区域经济建设中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8)促进专业发展和人才质量提高.基于工学一体就业就学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标准和典型案例.教学团队成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得到锻炼,教学能力大幅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实现家长满意、企业欢迎、社会认可.学生获得“双证书”比例达到100%,就业对口率达90%以上.
(9)资源得到有效共享.企业厂中校、学校校中厂和实习车间、网络教学平台等资源,既用于学生培养,又用于职工培训,资源得到有效共享.
5.2 创新与实践经验
(1)招生招工就业,人才企业定制
工学一体就业就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的人才,企业能够留得住,用得顺.不同的招生就业方式各具特色.企业在职职工学历教育,学生来自企业,按照企业要求订制,培养的人才完全符合企业要求.学员边工作边学习目标明确,积极性高,教学质量高,经济收入不减;企业员工队伍稳定、生产增值;学校教学质量提高.校企生三方共赢.
招生后招工模式,学校录取学生后,企业从新生中选人,签订学校、学生、家长、企业四方协议,企业资助学生完成学业.特色是学生自愿选择,企业提前考核,校企双方满意,毕业生留在企业工作,企业人才储备增值.
招生即招工模式,学校与集团共同招生工作,学生入校的同时,成为集团准职工,企业储备人才,学生有目的学习,假期赴企业实践,就业方向明确,提前融入企业,毕业生岗位适应期短,从学校到岗位可以做到紧密对接.
(2)产品课程融合,生产实训一体
充分发挥校中厂、厂中校的作用,产品课程融合,生产实训一体.如《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课程以华信公司“可燃性气体报警器的装配调试”为载体,课堂搬进企业[6],在“华信电子校中厂”教学.课程教学内容分布到实训项目中,与产品生产各阶段融合,真实生产项目对应实训项目,生产过程亦是实训过程,真正做到学做一体.
建设在企业内部的 “厂中校”,教室在车间或车间附近,实训在工作岗位.学生实习实训的过程就是参加生产的过程,课程内容与岗位技能密切相关,在生产中学习,在学习中参与生产,实现了校企共育的合作目标.培养的学生进入企业能很快成为业务骨干.
(3)挖掘合作潜力,校企优势互补
校企合作,带动专业的发展.通过工学一体就业就学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学生学习有方向,有积极性,就业有针对性.企业用人有依靠,职工专业技术技能得到了更有效的培养,职业素养也有了空前的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可靠的保障.
校企双方优势互补,人才资源、物质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安徽昊源化工集团、阜阳金种子集团资助学校建设气动实训室、高级维修电工实训室和白酒实训工厂,为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原动力和实验环境,学校帮助企业建设厂中校,为学生边学习边工作提供方便,增加职工队伍的稳定性;在企业建设教师住企工作站,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在学校建设大师工作室,为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提供条件.
校企双方密切了合作关系,拓展了合作空间,积累了合作办学的经验,增强了校企之间理解与互信,增进了校企之间的感情与友谊,实现了互利双赢的合作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志伟.“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0),75-77,81.
[2] 徐海涛.安徽推出“工学一体”新模式[EB/OL].(2014-7-14)[201511-12].http://education.news.cn/2014-07/14/c_1111606128.htm.
[3] 陈学钊、李洪泳,机加工专业“双基地互动,双订单递进”工学一体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1),171-17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EB/OL].(2014-08-25)[201511-12].http://www.moe.edu.cn/ publicfi les/business/htmlfi les/moe/s7055/201409/174583.html.
[5] 王东光,新形势下如何打造工学一体化师资队伍[J].课程教育研究,2015(20): 186-187.
[6] 王磊.辽宁职业教育出新招:课堂搬进企业[EB/OL].(2013-10-12)[2015-11-12].http://gugan.fyvtc.edu.cn/DocHtml/605/2013/10/12/ 5762128512354.html.
(责任编辑:李 婉)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348(2016)02-0071-05
[收稿日期]2016-01-28
[基金项目]安徽省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013sjjd039);安徽省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2014mooc071).
[作者简介]李平(1957-),女,安徽阜阳人,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工程科技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研究.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Engineering Integration——Taking F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s an Example
LI Ping
(School of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uya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uyang 236031,Anhui,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serve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to solv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shortage of qualified workers for the enterprise and the low school graduates employment rate, the paper aims to integrate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ducation and enterprise work requirements, carry out training and practic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 school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the enterprise work requirements,and vocational school within the enterprises with the student-as-worker mdoe, worker-as-student mode,employmentoriented mode, modern apprenticeship along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double bases and double guidance and teaching within production”, which help produce tailored work talents for the local enterprises, solving the problem of shortage of qualified workers for the enterprise and promoting workers' continuing education. A series of favorable results could serve as the reference for the industry.
Key words: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engineering; employment education; modern apprenticesh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