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传说看剡地隐士的身份转变
2016-04-13梁珊珊
梁珊珊
(中央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北京100081)
从历史传说看剡地隐士的身份转变
梁珊珊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浙江省绍兴市境内的剡地(主要包括今新昌县、嵊州市)流传着文人隐士的传说。在传说中,许多远道而来的文人隐士在剡地开疆拓土,为百姓传道授业、主持正义,很快地融入当地生活并成为当地民众注目的焦点。随着时代的发展,隐士传说逐渐成为剡地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不少隐士的形象被剡地人作为宗祖和地方神世代敬奉。
关键词:隐士身份;历史传说;文化传统;变迁
浙江省绍兴市境内的剡地(主要包括今新昌县、嵊州市)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诗词古迹为今人所知。而在古代,道书中对“剡”字的诠释为:两火一刀可以逃——四合的山麓阻挡了乱世的入侵者以及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南方宜人的自然环境为人们提供了生活所必要的物质基础和文人们修身养性的场所,剡溪的天然的水路交通和斑竹村内浙闽古干道的开辟使该地的交通趋于便利。于是乎,三教九流纷至沓来,促使当地儒释道多种文化的交融并存。在该地,许多文人、道士、僧侣、清官游历居住过的地方留下了与他们的经历相关的丰富传说。这些传说内容庞杂,形式多样,多数与传说人物归隐山林的思想和行动有关。其中一些不仅见诸《幽明录》《世说新语》及当地县志和唐诗宋词的记载,也一直在当地百姓的口头传承至今,还有部分传说中的人物被当地百姓塑造成造福当地的地方神或宗祖,受到当地百姓的世代景仰和供奉。
隐士生活:苦闷失意与恣意风雅
赵世瑜先生曾指出,老百姓为传说提供了幻想的情节,曲折反映他们的某种经历和心态,文人则为百姓提供了某种经历的背景知识,使后者在创造传说时有了依据。*赵世瑜.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山西洪洞大槐树传说解析[J].历史研究.2006年第1期.许多民间文化的内容,便是通过传说等方式,经士绅创造和民众的再创作,广为流传。在剡地的隐士传说中,士绅本身就是故事的主角,其内容就更为士绅、民众两个阶层津津乐道,对剡地的地域文化发展,亦起着不小的作用。从传说的这个意义出发,笔者希望尽可能全面地寻找剡地的隐士传说。以下表格便是笔者通过搜集地方志、古典笔记小说和民众口头流传的传说列举出来的。
剡地历代隐士传说
从表格的几项内容纵观彼时隐士的生活状态,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共同信息。
从传说的背景出发看当地传说,我们发现传说里的隐士都是有名有姓,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过、并确实在当地生活过较长时间的文化名人。隐士大批到剡的现象,多发生在一个王朝的衰亡时期或者两个王朝的更替时期,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据传说的内容,归隐的主要原因被归结为避乱。笔者所以将最初经《幽明录》记载的,当地庶人刘晨、阮肇遇仙的传说也列入表中的隐士传说范畴,因为它是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以“桃花源”为母题的传说,究其发生的原因,多少与剡地依山傍水、容易规避的地理位置有关。有此先例,之后的地方宗祖传说中,到该地“规避”便逐渐成为一种文人的共识和流行行为。表格中,从魏晋的王谢家族,到隋朝的王子杨白,宋时的谢鹗、吕规叔,无不首先出于“规避”的考虑而在剡地安家落户。
在一个王朝的强盛、国富民安的时期,隐居多出于一些文人的兴致与精神追求,但并非他们主流的生活方式。据竺岳兵先生对唐代诗人的统计,唐代诗人游历浙东的人数有278人,其中多数曾入剡。《唐才子传》中有173人咏诗与剡有关,占总数的63%*竺岳兵.剡溪—唐诗之路.唐代文学研究[J].1996年.第10期.第867-868页.。尽管彼时到剡地游历的文人的数量庞大,但从笔者前文所列的表格可以看到,唐朝一代,长期在剡地隐居的文人与传说屈指可数。
从传说的内容出发,尽管文人归隐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核心原因基本一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落差。而这种矛盾又或多或少地与魏晋、隋唐交替、唐宋交替等时代动荡的政治环境相关。在我国传统文化之中,“学而优则仕”不仅是文人的共识,也是民众的共识,经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也就自然而然地将与政治挂钩。于是,在传统的社会语境中,辛劳的农人没有资格谈归隐,即便有钱的商人、无名的“庶士”,也基本没有资格归隐。拿魏晋时期来说,能够谈得上归隐的士人,往往出于门阀官僚士族,如上表中的王谢家族、戴逵、支遁、竺潜等。贵族的出身使他们大多生来衣食无忧且有机会接受高素质的政治、文化教育。他们高贵雍容、风雅自矜,而偏巧生逢这样一个动乱的时期,他们的失意和苦闷较之常人的不能排遣也尤甚。即便到了唐宋那样开科取士的年代,能称得上隐士的,也多少是曾经在朝为官、腹中多少有些经纶的学者名士。
隐士的高素质、高文化,在剡地演化为成为对山水的寄怀、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政治上的不得志抑或是对乱世的趋避使多数人将主要精力放在钻研佛道思想、诗词歌赋方面,希望能从中探求人生的终极意义。部分隐士(如竺潜、昙光、支遁、智顗)在该地隐居期间创立和发展了佛教、道教的一些宗派,到了当代依然颇具名声,吸引着海内外的寻访者;另外部分隐士则在理学、文艺方面达到很高的造诣(如王羲之、谢灵运、朱熹等)。
从传说的流传来看,流传至今的传说主要讲述的便是此类文人隐居生活的恣意、风雅,与当地民众的其乐融融。文人隐士既挑选了远离政治与战乱纷争的剡地生活,便足见对这东南一隅的钟爱。表中所列的王羲之、谢灵运、大佛禅寺的开山之祖昙光法师等名士的传说中,多包含着开荒拓土、传授知识、调停纠纷、造福一方的内容。而作为有着一定经济实力与社会影响力的贵族、作为自小便被教育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人,这既是他们当仁不让的拿手活,亦是他们对当地所需承担的责任。
隐士身份:从外来客到地方精英
如果说从当下流传的隐士传说内容出发,可以觑见隐士彼时的生活;那么从隐士传说的流传,我们亦可以对隐士从进入剡地社会,到与当地民众的交流融合并进一步发展演化的过程作一次不甚精确的概览。
隐士到来的初始阶段,自然是远来的客人。举家南迁至剡地的士族,主要集中在魏晋时期。在当时的乱世,中国社会以农村为基层组织的超稳定的社会结构尚未完全形成,对于外来文化的接纳也较为容易。一个贵族士族的人口可以相当庞大,如上面提到的晋时举家南迁的王羲之家族,至今仍有颇多的王姓后人在剡地延续。而这些决心定居剡地的贵族家族带来的,还绝不会仅仅是人口,他们往往出类拔萃、风度翩翩,他们的经济实力雄厚、生活方式考究、道德品质良好。可以想见当时的剡地山清水秀而多未经开拓,这群新生力量的加入,从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各个方面影响着当地民众。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认为,在传统社会中,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他提到他自己曾在乡下参加过调解的集会。“我之被邀,在乡民看来是极自然的,因为我是在学校里教书的,读书知礼,是权威。”*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5-56页.在民众的眼中,掌握了更多知识的人便懂得更多的道理,也更值得他们信服。更何况,他们面对的是主动放弃官职而愿意生活在他们身边的知识分子,内心的钦敬自然也更多了一重。对于隐居当地的贵族文人来说,“隐居”不仅给他们增添了几分神秘的力量,亦形成了他们更为注重仪礼、崇尚道德的生活方式。既然朝廷不能成为他们心之所寄,那么剡地的山水和土地愈加成为他们所重视的精神家园。支遁的沃洲山、王羲之的墨池、朱熹的濯缨亭等,从围绕他们的传说诸种,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批人的一言一行,业已成为当时民众仲裁的依据、关注的对象、效仿的榜样。
原籍剡地的官员做官归来,在初始阶段恐怕也少不了“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磨合。但是,原籍当地的文人比起举家南迁的士族来,又大有不同。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中对于以文官制度为主要政治制度的明代社会有过这样一段分析:“一个农民家庭如果企图生活稳定并且获得社会声望,唯一的道路是读书做官。然而这条道路漫漫修远,很难只由一个人或一代人的努力就能达到目的。通常的方式是一家之内创业的祖先不断地劳作,自奉俭约,积铢累寸,首先巩固自己耕地的所有权,然后获得别人耕地的抵押权,由此逐步上升为地主。这一过程常常需要几代的时间。经济条件初步具备,子孙就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93页.“一个人读书中举而后成为官员,如果认识到他的成功和几代祖先息息相关,他就不能对他家族中其他成员的福利完全漠视。”*[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94页.从以上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知道隐士的足迹主要来自于魏晋、隋唐两代,也兼及宋元明各代。在隐士到来的主体时间段里,全国范围内尚未形成明代那样完备的科举体系。但自从汉代确定了儒学礼教的正统地位以来,传统中国基层的社会一直以宗法制和小农经济为主要的生活规则,道德作为一种习惯法维持着地方的秩序,家族的观念也受到了相当的重视。同时,浙东浙南一带自古便有尚文的社会风气。这样的社会背景,一方面使得从远方迁徙而来的文人隐士较之安土重迁的明清社会能较容易地融入当地,另一方面,也使一个回到乡间熟人社会的文官,很快转化为地方民众心中的领导和榜样,并自然而然地肩负起教育孩子、调停地方事务与纠纷、赈济救灾、发展地方经济等责任。正如表格中所显示的那样,家住岩泉村的甄完在辞官归隐后,仍拿出自己的官服、官靴向当地对于茶山财产分割处理不当的地主和地方官示威,由此成功地保护了当地百姓与族人利益的传说,便是此类亦官亦隐的地方文人返乡后生活方式的典型。
赵世瑜教授曾经指出:在社会剧烈动荡、人们的切身利益受到直接威胁、而国家又无力行使其保护的职责的时候,地方士绅显然是地方自保的关键角色,而且显然他们是把这一利益攸关的问题、而不是别的问题放在了首位。*赵世瑜.社会动荡与地方士绅——以明末清初的山西阳城陈氏为例[J].清史研究.1999年第2期.乱世的背景进一步推波助澜,使隐士部分地代替了国家的在场,成为地方民众决断的依据,亦强化了隐士的责任、巩固了隐士的地位。
这样一来,从起初不相干的外来客演化为地方精英,成为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社会风俗的力量绝不会仅仅停留至此。从传说回眸看历史,我们蓦然发现隐士传说中的文士形象远非其隐居生活的情状描述。他们不仅成为当地的地方精英,还有不少成为地方宗祖、地方神。
传说进入历史:从地方精英到地方神
隐士的逐批到来影响着当地的自然与文化生境,剡地的农业与经济得以发展;儒释道各家文化得以被探讨和传播;书院、别墅山庄、庙宇道观等各式建筑也得以建成。这些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当地民众的生活状态,也改变着民众思考问题的方式。作为地方精英的隐士们的生活故事已然在民众的口头绘声绘色;隐士们的开疆拓土、开门授课、吟诗作对等举动又切切实实地影响着当地百姓的生活与生产,于是,他们作出的社会贡献与生活轶事一道流为传说,平添了当地民众生活的乐趣。
但随着时间、空间的流布,隐士传说渐渐改变了原来的面貌,甚至呈现出与原来大不相同的样子。“传说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它反映了历史生活与时代面貌。民间传说是代代口传下去的,各代都将自己时代的东西粘合上去,形成历史的多层粘合体,这就像滚雪球一样,愈滚愈大。”*万建中.民间传说的虚构与真实[M].民族艺术.2005年03期.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以新昌县儒岙斑竹村内的隐士传说以及相关风物的形成过程为例,看传说是怎样反映历史不同阶段的内容、形成自己的传说体系的。上表中所列的刘晨与阮肇、谢灵运、司马承祯、罗隐的传说便或多或少地发生在斑竹村附近。斑竹村境内的惆怅溪来源于晋代刘阮遇仙的传说。即因刘晨、阮肇二人回家之后再想寻访仙人而不得,在溪边徘徊而得名;斑竹村内沟通天台与绍兴的官道相传是晋末谢灵运在隐居期间开辟,又称“谢公道”。
斑竹村的村名,据传来源于“圣贤嘴”罗隐。传说罗隐一日在该地借宿。夜中蚊虫叮咬,他便张开“圣贤嘴”,命该地的蚊虫都去村后的竹林叮竹子,从此该地夏夜就少有蚊虫叮咬,故名“斑竹”。
有关当地人文景观司马悔桥与司马悔庙的传说来自唐朝的隐士司马承祯。唐代的司马承祯生前隐居天台数十年,因为唐玄宗的器重,期间曾多次奉诏入京,为唐玄宗讲经。与斑竹村的相关传说,讲的是司马承祯在古稀之年有一次奉诏入京,在路经该地时,看到该地两块巨石之间,仅留一道容一人落马而行的狭缝,联想到仕途凶险,悔意顿生,便转入山中修行,最后得道成仙。司马悔庙、司马悔桥修建的年代已经无法考证,据嘉泰《会稽志》记载:“旧传唐司马子微隐天台山,被征至此而悔,因以为名。”据此唐代已经有此石桥。而当地的斑竹山,也因为司马承祯的一悔而被单列为道家第六十福地,在当地修筑寺庙、将当地的山和桥因之命名,可见司马承祯的影响之大。
司马承祯生前在道学领域有着很高的造诣与名气,大概他自己也不曾想到,到他身后,剡地民众会出于敬仰与尊敬,将他塑造成一位本土化的仙人。地处从绍兴前往天台直至福建的古驿道交界,司马悔庙自建立以来一直香火不断。彼时的司马承祯,不仅是道家的宗师和得道仙人,也是护佑路经该地的旅人平安和保护当地百姓安定的神灵。司马悔庙所在地的斑竹村村民一直以之为地方神,逢年过节,都会在此进行祭祀、举办庙会。根据桥旁的石碑记载,现在的司马悔桥重建于清代道光廿四年(1844),从唐朝到清朝,在斑竹村作为沟通绍兴与天台官道的驿站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庙的影响力也一直持续、有增无减。到了当代,交通的便利使斑竹失去了原本的驿站意义,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地方政府对文物保护政策的落实,佛道信徒、旅客和研究者的到来又为司马悔庙的繁荣增添了新的内容。
关于斑竹村最早的隐士传说源于晋代,包括刘阮遇仙、谢公开道两个部分。使斑竹村名声大震的司马承祯生活的年代是盛唐,而罗隐则生活在晚唐,可见到了唐代,斑竹这个古驿道“谢公道”旁的小村落在前期的文化积淀之下已形成了一个传说圈,传说的内容随着民众的生活而不断增溢和丰满。而笔者所谓“传说进入历史”,便是认为前期的隐士踪迹、隐士传说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该地后期的发展。晋代的两个传说开隐士传说之先河,率先为斑竹村增添了那个时代特有的几丝仙风道骨和贵族文人的书卷气。试想,如果不是刘阮遇仙、谢公开道的神秘传说,以及日益发展成为当地交通要塞的“谢公道”,后代的司马承祯恐怕无法借以寻访天台山作为其隐居的福地、无以途径斑竹村出山去长安,也就没有后来的“司马悔桥”“司马悔庙”等人文风物的出现。再者,如果不是谢灵运、司马承祯带来的知识和礼仪深刻地影响到当地民众的思想状态,恐怕也没有了随后的司马悔桥和司马悔庙的修筑,斑竹或许也没有那么名声在外了。那么,拜访、吟游的盛唐诗人群体恐怕未必会慕名途经这个小村庄,去寻找天台与天姥山,进一步促进该地的经济,扩大该地的名气,罗隐借宿并命名“斑竹”的传说也就未必会发生在这里了。晋时的传说开道,已奠定了斑竹村的传说向着仙道、文人事迹两个方向发展,后代逐渐增益的隐士传说与人文景观内容,便是对这两大传说主题的不断延续和丰富。
结语
斑竹村不过是传说广布的剡溪流域中一个小的“据点”,汩汩的剡溪从古流淌至今,剡溪不竭、文人不断,其吸纳的隐士与隐士传说就更为广泛与多样了。而影响当地较大的隐士,从地方精英变为地方宗祖或地方神,绝不是偶然的个例。刘晨、阮肇、王羲之、谢灵运、杨白、谢鹗、甄完等,都被塑造成某个村庄或乡镇的宗祖或神灵。他们中的许多人的确带着自己的家族一齐前来,在剡地繁衍生息,另外一些则在剡地本有根基。他们的家族成员在当地娶妻生子的事例,内容还经现存族谱的记载。但对于流传至今的传说而言,夸张与附会的成份显然也在所难免——隐士在乱世里为自己、也为当地的民众开辟了一方不被打扰的精神家园。他们通过世代的努力,将蛮荒的山野改造成宜人的市朝;他们以智慧与努力,成为民众乱世中的保护者与领导者。此后,每逢危难的岁月,出于对安定和平的渴盼与寄托,人们都会不时地缅怀他们,希望他们的灵魂仍在这方土地上,护佑着民众同舟共济、转危为安。而在和平的岁月里,曾为这里的人民开疆拓土、教书授礼的文人们演化而成的“菩萨”“太公”们也起着维系地方文化、促进地域认同的重要作用。至今还仙雾缭绕的大佛禅寺、成为驴友集散地的斑竹村、被搬上绍剧银屏的清官甄完故事都向我们讲述着这些地方传奇的当下意义。幽渺的时间、空间不仅没有使隐士的形象从剡地的地方历史中逐渐褪去,反而使他们愈加彰显。可能连这些文人逸士自己也未曾想见,从他们决定在剡地常住的那一刻起,他们的灵魂,也会在此扎下根来,在十亩田园间安享着民众世代的供奉。
参考文献:
[1][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
[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卷[M].杭州: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90.
[5]竺岳兵.剡溪-唐诗之路[J].唐代文学研究.1996(10).
[6]赵世瑜.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山西洪洞大槐树传说解析[J].历史研究.2006(1).
[7]赵世瑜.社会动荡与地方士绅——以明末清初的山西阳城陈氏为例[J].清史研究.1999(2).
[8]万建中.民间传说的虚构与真实[J].民族艺术,2005(3).
(责任编辑吕晓英)
Transformation of Hermits’ Identities in Shan Region Examined from Historical Legends
Liang Shanshan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81)
Abstract:The Shan Region, which mainly covers Xinchang county and Shengzhou city in Shaoxing city, boasts many hermit legends. The legends have it that the hermits settled down and attracted local’s eyes before long by expanding the boundary of the Shan region, educating folks and upholding justice. As time goes by, the legends gradually integrated into Shan’s local tradition in which the hermits transformed into ancestors and even local gods worshiped there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Key words:identity of hermit; historical legend; cultural tradition; transformation
作者简介:梁珊珊(1990-)女,浙江新昌人,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民俗学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201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中国民间文学与民族历史记忆研究”,项目编号:12AZD088。
收稿日期:2015-11-01
中图分类号:I20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3X(2016)01-0063-06
doi:10.16169/j.issn.1008-293x.s.2016.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