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非公有制经济在西藏与南亚发展边境贸易活动中的作用

2016-04-13狄方耀骆海燕赵芝旋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边境贸易边贸边民

狄方耀,骆海燕,赵芝旋

(1.西藏民族大学南亚研究所 陕西咸阳 712082;2.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

试论非公有制经济在西藏与南亚发展边境贸易活动中的作用

狄方耀1,骆海燕2,赵芝旋2

(1.西藏民族大学南亚研究所 陕西咸阳 712082;2.西藏民族大学财经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

西藏要完成好“一带一路”战略中所确定的“推进西藏与尼泊尔等南亚国家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的任务,就一定要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作用。本文论述了非公有制经济在西藏与南亚国家进行边境贸易中的作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对策与建议。

西藏;南亚;边境贸易;非公有制经济

一、充分发挥西藏非公有制经济作用的必要性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产生的一个概念,其基本内容是指在我国现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形式以外的所有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在现阶段及今后更长时期内,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西藏与南亚国家进行边境贸易活动中的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发挥民间资本作用和有效解决财政资金不足的压力

西藏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肩负重要使命,然而,所遇到的资金压力与全国其他兄弟省区市有所不同。因为西藏的财政收入自给水平很低,基本上是长期依靠国家供给(主要的方式是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活动拨款)。近几年来,随着西藏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崛起,其对西藏财政收入的贡献逐年增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西藏自身财力不足的压力。据有关资料显示,西藏非公有制经济的税收贡献由2010年的25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151亿元,实现5年翻三番的快速增长,所占税收比重由80.2%上升至93.5%,成为推动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经费补充。再比如,2011年,在西藏96.63亿元的税收总额中,非公有制经济上缴税收76.17亿元,且当年排在前两名的纳税企业均为非公有制企业,在纳税最高的前100家企业,有67家是非公有制企业。[1]因此,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仅能为西藏带来更多的财政收入,更重要的是发挥好民间资本作用,从而进一步缓解西藏的资金压力,为更好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西藏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除中央政府和其他省区的援助之外,引进外资实属不易。非公有制经济主体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产权清晰、权责利一致的微观经济主体,基本上不需要政府进行投资,更不需要政府承担任何风险。由此看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仅能为自治区政府带来更多的税收收入,更重要的是发挥好民间资本作用,能够有效缓解自治区政府的财政压力。

(二)有利于解决边境地区就业和农牧区劳动力过剩问题

据有关资料介绍,截止到2010年,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共创造就业岗位33.5万个,就业总人数为33.6万人,超过自治区社会就业总人数的75%,较2005年增加17.6万人,这当中个体户占了很大的比重,就业人次达20.8410万人[2]。2011年,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就业岗位达49.8万个,比上年增长42. 44%。以西藏山南地区为例,2011年,山南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直接带动就业4.4万。其中,包括私营企业410户,从业人员9151人,注册资本达16.2亿元;个体工商户有1.06万户,从业人员达3.6万人,注册资金达2.8亿元。2015年,西藏非公经济发展加快、活力增强,吸纳社会就业86.2万人,成为解决就业、促进发展的生力军。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无论是西藏还是在全国,非公有制经济所带来的就业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非公有制经济在西藏的持续发展,使得大批边境地带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得到就地转移,并且由于这类劳动力就地扎根边境地带,很少存在流失现象。从目前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就业发展情况来看,被转移的大批边境农牧区富余劳动力主要集中在与边境贸易有关的商品流通、服务、运输、边境旅游、餐饮、住宿、娱乐等行业,这些人口的就业为进一步提升边民收入水平、实现边境地区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从近几年我们在边境地带,尤其是在吉隆、普兰口岸和亚东边贸市场等实地调研情况看,在边境贸易、服务、运输、边境旅游、餐饮、住宿、娱乐等行业中,几乎全部是由当地非公经济进行的。由此可以想见,西藏在今后从事“一带一路”开发建设活动中,非公有制经济也必然会承担重要任务、充当不可替换的角色。

(三)有利于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活力和形成良好的竞争局面

在各类优惠政策的鼓励和推动之下,西藏在发展边境贸易的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活跃了市场,在促进边民增收、拉动西藏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自2005年以来,非公有制组织充分发挥自身的活力,在全区形成了良好的竞争局面。在中央及自治区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积极加入到国企的产权改革当中,推动了国企的资产重组和产权流动,为西藏所有制结构的优化提供了新途径。据有关资料介绍,2011年,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在三次产业中的占比分别为:第一产业2682户,资本9.56亿元;第二产业6447户,资本102.98亿元;第三产业102371户,资本211.5亿元。在西藏边境贸易发展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主要集第三产业中的商贸、餐饮、旅游、运输、社会服务等行业,这与西藏“提升一产、壮大二产、做强三产”的发展战略相吻合,为西藏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3]。

(四)有利于边民增收致富和促进边境地带安全稳定

西藏边境贸易和运输产业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边境地带农牧民增收致富及加强我国与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以边民个体和私营经济组织为主的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在边境贸易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活跃了边贸市场,而且也为边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发家致富提供了机会。通过2015年8月我们的实地调研,深切地感受到从事边境贸易活动的边民是如何走向致富之路,以及部分边民家庭财产的丰裕状况。比如,通过开展边贸活动,边民可以通过从事边境小额贸易、提供各类跨境商务活动的服务(特色旅馆、餐饮、农家乐等形式),也可以提供旅游服务等。总之,边贸的不断繁荣使边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得到很大提升,特别是在与相邻国家的对比中,形成了我方的明显优势,增强了我方边民的自豪感和优越感。

西藏地处中国的西南边疆,地处我国反分裂斗争的第一线,时常会受到一些相邻国家敏感因素的影响。但是,近些年来在中央治藏方略的指导下,经过西藏各族人民的齐心努力,边境地带呈现出改革开放以来少有的和谐稳定局面。2015年1月18日,在西藏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自治区政府主席洛桑江村同志在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援下,在自治区党委坚强领导下,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和“努力实现西藏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的重要指示……使西藏经济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这种不断向好的局面,为西藏发展与南亚国家的边境贸易提供了很好的社会环境保障。[4]

(五)有利于有效实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民心相通”的举措

“民心相通”是国家推出“一带一路”战略能够在有关国家落地生根、赢得当地民众拥护和广泛参与的重要举措。通过近些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鼓舞下,沿着“一带一路”的宏伟通道走出国门、走向沿途各国的有关非公有制企业,在相关国家置业发展,吸纳当地民众就业增收,为当地贡献税金、活跃经济、繁荣市场、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等,已经较为充分地展示了该类经济组织的力量和特殊作用,赢得了日益增多的信赖和好评,为日后更多的国内非公经济组织走出国门积累了经验。

如前所述,西藏与南亚有关国家接壤,历史上就有与上述国家往来交流的传统,又有近几十年友好交往的成功经验。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稳步推进的过程中,西藏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认真谋划,积极鼓励区内有关非公经济组织实施走出去战略(比如,可以首先选择尼泊尔作为西藏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走出去的目标地),这是西藏具体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应有内容。

二、非公有制经济在西藏与南亚国家进行边境贸易活动中的作用

(一)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推动西藏边贸发展的主要力量

1992年,西藏自治区在《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定》中提出要以边境贸易为突破口,以边贸兴边,促进西藏经济发展,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成立了边境贸易管理局。随着20世纪90年代之后历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的相继召开,在中央有关政策的鼓励之下,西藏边境贸易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边贸出口结构不断改善。樟木、吉隆、普兰、定日、亚东等边贸口岸与传统边贸市场日益繁荣,特别是边境小额贸易成为西藏边境贸易的重要形式,为西藏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西藏进一步加大沿边开放力度,促使边境贸易大幅增长。由图1、表1可知:2004年,西藏全区进出口总额达2.2355亿美元,其中边境小额贸易实现9052万美元,几乎占西藏对外贸易总额的一半;到2009年,西藏边境小额贸易实现2.4878亿美元,占全自治区进出口贸易总额4.0202亿美元的61.9%;2014年,西藏全年进出口总额20.6606亿美元,其中边境小额贸易实现18.1631亿美元,相比2013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超过了进出口贸易总额的87%(边境小额贸易全部是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进行的)。2015年,由于受尼泊尔大地震的影响,无论是西藏的外贸进出口总额还是边境小额贸易额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图1 :西藏对外贸易及边境小额贸易增长趋势图

表1 :2004-2015年西藏对外贸易及边境小额贸易一览表单位:万美元

(二)非公有制经济在西藏主要的边贸口岸进出口业务中占据主导地位

1、吉隆口岸。目前的吉隆口岸是自治区重点发展的国际性常年开放的陆路通商口岸,也是今后西藏面向南亚、走向南亚的重要通道,其地位是其他口岸无法替代的。当今的吉隆口岸边境贸易几乎都是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承担的(石油等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对尼泊尔援助则不属于边境贸易范畴)。到2015年末,吉隆口岸现共有各种报关公司、物流公司、外贸公司26家,大部分公司兼具报关、物流等功能,均为民营企业;边民企业共8家,主要从事边民互市贸易。2016年1-5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通过吉隆口岸进出口货物总量43690吨,货值11.3718亿元,出入境车辆约10000(次),成为该口岸从事边贸活动的主体力量。

图2 :2004-2010年普兰口岸对外贸易额

2、普兰口岸。该口岸是西藏边境口岸中基础设施比较完备、业务进行正常、贸易活动类型多样的口岸,也是我国唯一向尼泊尔和印度同时开放的国际性口岸。2005年以后,普兰口岸无论在口岸建设还是在贸易规模上都得到迅猛发展。目前,普兰口岸的几乎所有进出口业务活动,都是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进行的。从贸易方式上看,普兰口岸的贸易活动以边民互市贸易为基本形式;出口商品主要为初级农畜产品和普通的轻工业产品等。

3、亚东仁青岗边贸市场

亚东仁青岗边贸市场,也是西藏走向南亚、对外贸易的重要途径和通道之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原来我们设计的口岸型的亚东,目前还仅仅局限在边境贸易市场和通道的状况。根据亚东口岸管理委员办公室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该口岸(边贸市场)从5月4日开关至11月30日闭关,共计交易日110天。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5244.38万元,同比增长52%,其中进口额为11591.44万元、出口额为3652.94万元。边贸市场铺面共46间铺面(由政府统一提供的,其中我方商户铺面26间、印方商户铺面20间)。西藏当地边民有一千多人从事边境贸易活动,有从事边境贸易活动的汽车240多辆。也就是说,亚东边贸市场目前的所有对外贸易活动,也都是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来进行的。

西藏另外的樟木口岸、日屋口岸、里孜口岸等,从事边境贸易活动的主体,基本上都是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担当的。

三、非公有制经济在西藏与南亚国家边境贸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非公经济组织规模较小及经营时间短

西藏的边境贸易虽然已有悠久的历史,但之前的边贸活动主要以小额易货贸易为主。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的边贸企业起步较晚,设施条件较差,经营者缺乏经验。同全国其他边境省份相比,西藏边境贸易的绝对规模也很小。从表2可知:从绝对规模上来看,2004年至2014年间,西藏的边境贸易额从2004年的0.9亿美元增至2014年的18.2亿美元,虽然边境贸易额总量呈不断上涨的趋势,但是发展的整体状况不佳,其原因主要是西藏整体的经济规模不大,加之西藏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较差等,制约了边贸经济组织的进一步发展。西藏除了吉隆口岸、樟木口岸外,其余各口岸每年实际的开放时间较短,其含义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指每年开放通关的月份较少,多为6-7个月,即每年的5-11月前后,每周5天(印度规定为每周4天);第二,每天的开关时间也较短,一般的是从上午9点左右到下午的5点左右。

表2 :全国及西部5省区边境贸易的绝对规模单位:亿美元

以日喀则市为例,2015年日喀则市备案的边贸企业只有12家,这其中真正从事外贸进出口活动的企业仅有3家。并且这3家企业还不是真正意义上能够提供生产、销售和出口一条龙服务的产业,而是通过转销的形式(即中间商的形式)将内地的商品输出到国外。

(二)管理体制不健全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西藏的市场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贸易管理体制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西藏是我国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区情复杂,经济社会发育水水平较低,尤其是市场经济的发育发展水平与内地相比有较大的差距,而且又面临着较为艰巨的社会安全与维稳任务。从另一方面来看,在全国所有沿边的省份中,与西藏相邻的国家国情差异很大,并且与我国的关系也最为复杂。以上这些情况决定了西藏在与相邻国家经济贸易往来时,往往会受到多种复杂因素(尤其是突变因素)的影响,从而也就导致其在执行国家有关对外贸易政策和自己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等制度设计过程中,必然有滞后和不到位的情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制度供给的不到位,必然会使企业的行为受到制约。

(三)基础设施滞后

首先,西藏的边贸市场设施不够完善。从西藏现有的国家口岸和已经开放的边贸市场硬件设施、市场建设等情况来看,除了樟木(因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大地震的影响而暂时停止业务活动)、吉隆等少数市场硬件条件相对较好外,其他都较为简易,有的只有一条街道和为数不多的简易铺面。亚东边贸市场、普兰口岸新的经营场所正处于建设过程之中。其次,受气候、地势地形等特殊自然因素的影响,边贸口岸建设与维护的难度较大,交通保障程度很低,严重制约了运输及人员流动,当然也就严重制约了边境贸易的发展步伐。以“樟木口岸”为例,该口岸处于一个狭小的山谷、山坡地带,由于地质、气候条件的作用,滑坡、泥石流和地震灾害频发,如上所述,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大地震的影响而暂时停止了该口岸的一切业务活动,至于何时恢复还是一个未知数,也可能会永远处于废止状态。同时,西藏各口岸的建设空间严重不足,大部分建筑只能依山而建,建设技术难度也较大,因而,要想使其交通制约得到的迅速缓解,必须加大投入力度。[5]

(四)边贸政策不畅通,缺少贸易磋商机制

由于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使我国边贸政策中有关规定与有关相邻国家的政策等没有对接好,从而出现了对我方边贸主体界限的划分和认定较为严苛(或死板、缺乏灵活性)。比如,作为目前西藏主要贸易伙伴的尼泊尔对边贸主体的界定相对比较宽松。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尼双方边贸主体地位的不对等,以此产生双方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等负面因素,进而削弱了我方边贸企业发展的积极性。此外,西藏边境口岸贸易双方货物通关的磋商机制和协调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甚至是边贸业务磋商问题没有上升到官方的地位,有些本该由政府间协调的边贸往来等业务问题,在亚东等口岸基本上都成了民间商会的任务(比如货物的定价、债务纠纷的调解和处理等),因此,必然会延误问题解决的时间,或者效率很低;再加之双方口岸验关手续繁杂、通关速度慢的问题普遍存在(这些问题主要存在于印方)。以上这些情况导致西藏边境贸易的水平和规模长期得不到扭转,也就是说使西藏从事边境贸易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四、对策与建议

鉴于西藏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能力与国家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所赋予的艰巨任务、神圣使命之间所存在的巨大矛盾,我们认为要做好西藏从事“一带一路”的建设活动,应当采取多种有效措施,聚集民间力量,充分发挥好社会各阶层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让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世界屋脊上扮演“一带一路”这个世纪工程、世界工程的重要角色。具体措施建议如下。

(一)政府应当提供更加科学规范的制度和营造不断向好的软环境

1、不断健全管理体制。建议国家有关机构和西藏自治区,积极探索符合西藏及相邻国家实际情况的边贸管理体制。如前所述,因为西藏的大部分口岸受所处地理环境的限制,通商通道受季节性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大部分口岸地带的通道每年只有半年左右的时间能够开展正常贸易业务。因此,建议国家应适度提高现有每户(每人)每天8000元内边境贸易额免征税制度,在更大的程度上调动边民从事贸易活动积极性。此外,设立专人为边民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创造性地开展边民法律知识和外贸知识的培训活动,不断提高边民的法律素质和经营能力;同时还建议增加每周的开放通商天数、并延长每天的开放时间,合理安排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以便为边民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

2、加大财政与金融支持力度。西藏远离祖国内地发达的市场,交通运输距离较长,整体海拔较高,从而导致工作强度加大。因此,要想较好的实施国家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所赋予的任务,需要中央和其他援藏省份持续不断的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西藏也应当创造条件,努力拓宽资金来源,积极吸引内地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参与该区域边境口岸和贸易市场等方面的建立,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企业进入更多行业和领域投资,以缓解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积极鼓励各大商业银行在西藏的边贸活动区域设立业务机构,创造性的提供适合当地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和边民的金融产品等。

3、完善法律体系。在当今世界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特别是在经济领域,需要国家不断完善法律法规;西藏也应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将立法与边贸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制订切实有效的变通和补充规定或法律条文等,为当地非公有制边贸企业等开展正常的业务活动提供保障,切实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为当地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发展壮大提供不断向好的法律服务和法制保障。

(二)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等相关的硬条件

2014年,作为青藏铁路的延伸,拉萨至日喀则的拉日铁路开通运营,为西藏发展边境贸易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资源。然而,西藏腹心地区通往边境地带的基础设施亟待进一步改善。由于地理条件等方面的原因,使西藏从事“一带一路”的建设工作会遇到国内其他省区市无法想象的基础设施方面的困难,从而必然会加大非公经济组织在资金和运营方面成本的压力。为此,需要政府(国家层面和西藏自治区层面)为此做好充分的认识准备和经费预算准备,尽快拿出化解和克服基础设施矛盾的有效措施。尤其是西藏自治区政府在近几年内,要有抢抓机遇的紧迫感,着力提升公路等级和通达能力。此外,应当积极配合国家关于建设日喀则至尼泊尔和印度边境(亚东方向)的铁路干线建设,加开拉萨至周边国家的直通航线,全方面提高运输能力;进一步完善对边境口岸和边贸市场的建设,包括仓储、加工、中转等设施,保证通关的畅通。西藏与尼泊尔、印度等国家贸易商品多为鲜活物品、生活必需品等,包括大米、面粉、药材、奶制品、糖果、水果等[8],这些物品在时间上都有严格的要求,客观上要求有时间上的及时性作保障。

(三)积极为非公经济走出国门创造条件

根据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的情况,西藏从事“一带一路”建设,必然要走出国门、走向南亚,尤其是要与相邻的尼泊尔、印度和不丹等国家进行经济贸易交流和旅游文化合作。而这些国家的国情差异很大,与我国的关系也有很大差别,这些情况决定了西藏的非公经济组织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走出国门必然会遇到根本不同于国内的情况(政治、法律、社会、文化、宗教等),这就要求从国家层面提供相关服务和承诺,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坚强后盾。只有这样,非公经济组织才会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轻装上阵、较少有顾虑地走出国门。

(四)不断激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内在活力

1、积极开拓创新,加强科技工作,提高产品竞争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会带来边境贸易新的增长点,是提高产品在国际上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边境贸易创新主要包括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创新、市场结构创新、组织、管理形式创新、服务方式创新等。目前西藏出口商品以原材料、农牧产品等为主,尽管这些商品以其高原绿色产品、特色产品闻名于世,享有一定的盛誉,但在当今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西藏的出口产品终会因产品类型单一,技术含量低,生产效率低等原因使市场的竞争力逐步丧失。例如,地毯曾经作为西藏最具特色的民族手工艺品以其鲜艳的色彩、个性化的图案享誉海内外,但近几年来却逐步地失去了竞争力,被青海等其他国内藏区抢夺了市场份额;西藏的唐卡在市场商业竞争也出现了落后于尼泊尔的被动情况,等等。以上情况说明,西藏各级政府应当与时俱进,努力在制度方面进行创新,以此引导和鼓励非公经济组织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2、不断提高商品质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质量是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是开拓并占领市场的关键。这不仅指不生产假冒伪劣的产品,更是指要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档次、质量和价值含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是指在提高原有劳动密集型民族产品的特色、质量、技术含量的同时,逐步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就要求非公经济组织在巩固原有优势产业和产品的同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绿色产业,调整产业结构,以此带动西藏边境地带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发展;同时,自治区政府也要借助非公经济组织在对外经济贸易过程中的发展,促进和激励西藏公有制经济组织在微观层面经营机制的创新。

3、努力提高非公有制边贸企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规模、增强企业实力,可以增强非公有制组织争夺市场份额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为此,首先要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加强对现有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培训,使其了解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提高业务素质,掌握现代经济贸易规律及提升捕捉市场信息的能力;创造良好环境,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内地高素质人才和稳定现有人才,不断壮大西藏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数量和管理人才队伍。其次,积极鼓励个体和私营经济向实体经济发展,以实体促进贸易,推动西藏边贸经济迅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李寅峰,阿沛·晋源.西藏非公有制组织发展增速蝉联全国第一[N].人民政协报,2010-03-01.

[2]黄菊英,唐雨虹.非公有制经济拉动西藏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3(4).

[3]西藏自治区工商联.20年西藏自治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报告(2012)[R].

[4]狄方耀.“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西藏与南亚国家发展贸易问题初探[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2015(5).

[5]李青,赵京兴.西藏边境口岸发展现实与展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 张志恒]

[校 对 夏 阳]

F752.8

A

1003-8388(2016)06-0014-07

2016-08-29

狄方耀(1958-),男,山东嘉祥人,现为西藏民族大学南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西藏经济、市场经济等。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促进西藏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研究”(项目号:12BJL083)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边境贸易边贸边民
西藏边境地区边民居留稳定性调查与分析*
滇西南边民通婚对社会秩序的影响——以普洱市为例
商务部:加快保税维修再制造先行先试 促进边境贸易创新发展
缅甸与孟加拉国边境贸易增加
7月继续停止边贸口岸过货
缅中边贸额同比下跌约10亿美元
中俄边境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研究
春到边山河
后危机时代广西边境贸易现状及问题创新探讨——基于广西融入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视角
小镇边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