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2016-04-13杨维凤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
杨维凤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杨维凤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
摘要:2015年,我国区域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区域经济增长呈现分化态势。随着三大战略的实施,我国形成了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的空间战略格局。2016年,随着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会呈现六大特点:区域结构调整加速;区域经济发展动力转换,形成区域增长新动能;在更高层次的开放中谋求区域内化式红利;创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贫困区域加快发展;区域发展格局不断优化。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结构调整动力创新
2015年,我国区域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区域经济增长呈现分化态势,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增速优势逐步缩小,东北地区与其他区域板块间的增速差距进一步加大。“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加快推进实施,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格局更加清晰,政策体系日臻完善,形成了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的空间战略格局。
展望2016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将在分化调整中保持低增长态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与此同时,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在长时期内将仍然存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将受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我国经济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转型、改革、增长高度融合的特点尤其突出,区域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很多机遇和挑战。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处于“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我国将继续实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重点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结构调整和改革创新中,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会呈现以下特点:
(一)区域结构调整加速
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强调了经济结构比整体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更重要,结构调整是一种大逻辑、大格局和大趋势,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各区域普遍面临结构性的矛盾,随着改革的深入,各区域将会针对问题,结合区域优势和特色,进行结构调整。
随着结构性改革的开展,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排放结构将会发生变化。投资从传统产业向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转变,投资效率提高,投资主体更加多元化;产业结构更多依靠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过剩产能出清将有实质性进展,为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赢得空间。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逐步实施,智能制造逐渐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失去优势,高科技创新型企业不断涌现。分配更加公平合理,城乡收入、行业收入、群体收入差距逐渐缩小。需求结构将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消费发挥经济增长稳定器作用。城乡结构更趋合理化,城乡差距缩小。排放结构逐渐低碳化,主要污染物排放比重逐渐减低。
为促进结构性改革,相应的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科技体制、知识产权体制、社会保障体制、土地制度、行政管理制度、教育人才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将会有不同程度的突破。尤其是在财税、金融、社保、国企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将陆续实施,简政放权也将继续深化。政府决策将更加科学、精准,调控措施的时、效、度都将有更大的提升。
(二)区域经济发展动力转换,形成区域增长新动能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换档,各区域在结构性改革中不断孕育新的增长点,创造分散化、多样化增长新动能,形成新的增长动力。
首先是区域需求动力由投资出口带动逐步转向消费带动,消费将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金融危机后,在国际外需市场总体疲软环境下,保持内需增长成为政策的关注点。消费需求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尤其是2013年后消费贡献率增幅明显,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由2013年的50%增长到2015年的66.4%。消费已经超过投资成为对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以消费主导的经济增长新格局的形成正在成为一个大趋势。“十三五”中国基本实现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的经济转型,将会释放巨大的消费潜力与巨大的增长潜力。同时,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升级,由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升级,由传统消费向新型消费升级,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农村消费等领域的消费升级逐步展开,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等方式广泛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第二,区域供给动力由要素规模扩张为主向质量提升为主转变。要素的知识性、不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成为决定一个地区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创新等要素质量提升逐渐代替传统的土地、劳动力、资源和资本等要素的规模性投入,成为供给的主要动力。2016年经济政策的重心是供给侧改革,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将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随着一系列改革政策的实施,生产效率将提高,供给成本将会降低,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有效供给率不断提升。
第三,区域产业发展动力由工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变。煤炭、钢铁、电力等重工业部门集群外延扩张接近峰值,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功能显著弱化,过剩产能加速出清。“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将加速推动制造业的升级,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互联网行业、服务业等“新经济”迅猛发展,将超过能源和工业板块等“旧经济”。互联网+等新技术驱动下的新业态、新产业逐渐开始成为地区增长的新引擎。
第四,经济增长的区域动力由东部为主转向区域协调发展带动。区域发展是驱动中国整体发展的引擎。1978-2008年,东部地区增长速度总体快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区域动力。2008年开始,中西部地区连续7年增长速度超过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动力的来源空间多元化。2015年我国三大战略的实施,加速促进区域合作和互助。2016年1月7日,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为丰富区域合作形式,创新合作机制提供了宏观政策指导。随着三大战略的深入实施,区域发展空间将在协调中拓宽,发展后劲在协调中增强,成为经济增长的区域动力。
2016年,在动力转换期,区域新动力的孕育成长将面临较大阻力和不确定性,需要一定的培育成长期,深化改革将会加速促进新增长动力的形成,成为区域增长新动能。
(三)在更高层次的开放中谋求区域内化式红利
2015年国家出台的《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若干意见》,传递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国家态度。随着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和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施,各区域将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加大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探索,在更高层次的开放中谋求内化式新红利。
在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将会统筹向东向西开放,而不仅仅是单向的向东开放,各区域将会释放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潜力。我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在十三五规划中重点打造开放型经济,搭建开放新平台。沿海、沿边、内陆等不同类型的区域将结合自身优势和实际条件,不断拓展开放新空间,通过深度开放融入世界经济,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在开放过程中将会重新整合、优化各区域优势资源,通过区域协作而共同对外开放。
与此同时,对外开放的领域也将发生转换,由以工业制造业为主对外开放到以服务业为主对外开放。上海、天津、广东、福建等4个自贸试验区在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探索,将会为服务业全面对外开放提供借鉴。
(四)创新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随着我国发展模式的转换,创新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区域比较优势的构成要素出现结构性变化,区域发展路径将被重塑。区域优势不再依靠大规模的生产要素投入,而更依赖于生产要素的质量和创新要素,创新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子。各区域将会积极创造区域新路径,通过不同类型的区域创新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一方面要营造利于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另一方面要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区域创新要素要和外部技术创新网络、不同地域的市场网络和生产者网络等实现有效对接,获得更多区域创新的信息。各区域之间的优势资源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合作,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创新合力,共同推动创新发展。2015 年9月,我国印发《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按照方案,京津冀、上海、广东、安徽、四川、武汉、西安、沈阳成为改革试验区域,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转型为目标,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2016年,随着八个实验区域对创新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的探索,金融创新、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养和激励等方面将有所突破。
(五)贫困区域加快发展
区域扶贫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2020年要完成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关键在于贫困地区是否能够脱贫。2016年,随着扶贫工作开展,尤其是特困区域将会获得更多发展机会。扶贫政策体系将不断完善,差异化扶贫政策将不断出台,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贫困将会有精准化的帮扶政策。扶贫相关管理体制机制将不断健全,如扶贫资金管理和监督机制、贫困县的考核机制、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干部驻村帮扶机制、金融服务机制、社会参与机制等将不断完善和创新。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中央预算内扶贫专项投资的力度将不断加大,专项扶贫工程将以多样化形式不断开展。精准扶贫将和区域开发紧密结合,注重生态保护,在多样化措施的精准帮扶下,贫困区域将会加快发展。精准扶贫和区域发展作为贫困地区发展的两个轮子,通过扶贫政策创新,坚持扶贫外力和贫困地区内在发展动力相结合,提高自主发展能力,促使贫困地区彻底脱贫。
(六)区域发展格局不断优化
我国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到了要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2016年,我国将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深入实施,区域发展差距将不断缩小,区域发展格局不断优化。
东部地区仍将发挥创新引领和支撑作用,在体制创新、发展转型、陆海统筹等方面将会率先突破,辐射带动作用逐渐增强。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将不断加强,向西开放和沿边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中部地区将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将进一步提升,与东部和西部地区的经济联动逐渐增强。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振兴,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推进,不断培育内生发展动力,资源枯竭型城市加速转型,城区老工业区和独立工矿区的搬迁改造将会全面推进。
“一带一路”战略拓展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空间,经济发展有了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国际发展空间。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将不断提高,东部沿海地区企业将会加速走出去,扩大经贸合作;沿边合作范围和合作领域不断扩大;重要节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不断探索内陆开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长江经济带将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建设绿色生态廊道,重点发挥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长江流域将加强统筹治理,创新生态环境治理的体制机制,通过多种措施促进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京津冀地区在交通、生态环境和产业等方面的合作将进一步深化,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北京非首都功能将得到有序疏解。
总体来看,随着三大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四大板块和三大支撑带的空间格局将不断夯实,区域经济发展的开放性将大幅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化态势仍将持续。
参考文献:
[1]姜绍华、张绍辉:我国区域自主创新发展态势及未来取向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3年第5期
[2]刘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态势的新变化[J],中国经济时报,2013 年3 月20 日第 005 版
作者简介:杨维凤,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