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校企联合共建工程教育实践中心的探索

2016-04-12林晓东黄海生郑炜

韶关学院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应用型校企中心

林晓东,黄海生,郑炜

(1.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福建莆田351100;2.福建巨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福建莆田351100)

对校企联合共建工程教育实践中心的探索

林晓东1,黄海生1,郑炜2

(1.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福建莆田351100;2.福建巨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福建莆田351100)

实践环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过程.实习实训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主要实践性环节,但是校外实习往往受到工程项目进度、企业及指导老师的积极性、实习基地数量等因素的影响,实习效果久佳.本文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工程教育实践中心,建立了真实的工程教育实践环境,总结了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产学研究、“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等方面的具体合作方法,构建了校企合作的双赢模式,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及校企合作的模式提供借鉴与参考.

校企合作;工程教育;应用型人才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教育的发展阶段,教育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逐年严峻;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所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本文以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为例,对校企共建工程教育实践中心进行一些探索,利用实践中心来模拟真实的实践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从而达到专业的培养要求[2].

1 目前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现状

土木工程是一个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且与现行的规范、规程结合紧密,校外实习实践是逐步培养土木工程师基本技能与素养的重要途径,但目前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未能完全满足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要求,主要存在4个不足之处[3].

1.1在建工程项目进度不能满足要求

学生在实习时需涉及的工程项目的进度需与当前的教学进程吻合,两者之间的匹配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工程项目数量偏少,可供选择、调整的余地不大.

1.2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追求效益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目标,同时企业在人才招聘时一般要求具备一定的工程经验,以便能马上进入岗位进行工作.对于实习生来说,企业虽有培养人才的意愿,但积极性却不高,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实习生能为企业带来的效益非常有限,且对于企业来说需要指派相应的技术人员对实习生进行指导,增加额外的工作量,影响到了正常的生产活动;二是安全问题,虽然学生在离开学校前已经进行了安全教育,在进入企业后也都需要再次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即所谓的“三级安全教育”.由于实习生对各项规章、规程的要求不能及时理解,以致于在安全认识方面还很肤浅,而安全问题是企业正常生产活动的重要工作;三是实习生的就业取向,学生虽然在企业进行实习工作,但却不一定有在企业就业的愿望,这对于企业来说相当于免费的培训.

1.3现场指导老师的积极性不高

现场指导老师的工程实践经验都是比较丰富的,但是要指导实习生必须要“会教”,即能够把自已的知识通过适当的方式传授给实习生,这需要一定的方法与技巧;另外,指导实习生增加了现场指导老师的额外工作,加之现场的工作任务繁重,若学生不主动学习,那么“教”与“学”之间的沟通就不顺畅,影响了双方的积极性,也达不到实习的效果.

1.4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数量不多

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数量、规模是保证学生实习的基本条件.由于受到工程建设行业各种因素的影响,实习实践基地的工程项目是动态的,即有工程项目时成立相应的项目部,工程项目竣工后项目部就解散,这就给学生的实习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工程项目类型不多,大多为钢筋混凝土类型的,钢结构、装配式等方面的项目偏少;另外,能连续接纳实习生的基地较少.

2 校企共建工程教育实践中心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规定]中明确规定:“要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及企事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践教学基地,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推进教育和生产劳动以及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2010年,教育部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拉开了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序幕.工程教育的特征是“回归工程”,产学结合[4].校企合作是培养工程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及重要手段[5].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6],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与福建巨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建立工程教育实践中心,共同培养工程技术人才[7-8].

2.1工程教育实践中心进校园

在校内成立工程教育实践中心,利用双方的设备、人员开展工作.工程教育实践中心设置在校内可以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学生外出时的交通问题、时间问题,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位置一般都有一定距离,学生频繁来回,占用太多时间,且不方便,特别是一些学时较少的实践内容,会把大部分时间耗在交通上,不尽合理;二是可以依据教学进程来合理安排实践环节,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实践内容,工程教育实践中心可以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而无需考虑企业实际的工程项目进度;三是企业导师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工程教育实践中心根据工作安排由企业导师在校内进行实践的指导工作,避免企业导师既要一边完成本职工作,又要完成指导学生的任务,在校内仅需完成指导学生的工作即可;四是工程教育实践中心可以全天为学生开放,对于一些开放性、创新性的实践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入工程教育实践中心进行学习.工程教育实践中心现有土木工程体验馆、土木工程施工实训中心、土木工程样板中心、工程结构设计中心、工程结构检测中心、虚拟仿真中心及大学生创新中心等模块.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设有实践教学办、教师工作办、学生工作办等工作机构,分别负责安排实践教学、协调师资及管理学生等工作.同时,中心制订了一系列的实践管理办法,保证中心有效运行.

2.2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探索人才“定向培养模式”

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思路,进一步丰富校企联合办学的内涵,充分发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让用人单位参与到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体系等的研讨,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每年邀请用人单位共同探讨人才的培养,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结合用人单位的建议逐步做出适当的调整,即反向设计的理念.根据社会需求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能力要求,总结对应该能力的知识点,调整课程设置,以满足对应的知识点.2016版的培养方案适度减少结构设计类课程的学时,新增《建筑制图实训》、《土木工程专题实作》等实践性课程;实践教学周数从原来的37.5周提高到45.5周,形成更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培养模式上,探索“定向培养模式”,一是实行“3+1”的模式,最后一年进入企业,由合作企业完成最后一年的教学工作,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需求进行人才的培养;二是应企业要求,进行专项培养.如:企业目前急需BIM技术的人才,学校通过开设选修课程、组织培训后,鼓励学生通过建设主管部门考核获得BIM技术的资格证书;再如,建设工程“八大员”,大四学生经过培训,通过建设主管部门考核,毕业后工作两年即可自动获得该岗位的资格证书;三是为企业培训员工,根据企业的需求,对员工进行培训,如钢筋工、混凝土工等技术工人.

2.3专业课程设置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共同建设专业核心课程

我院土木工程培养的是面向基层的技术骨干,如现场施工员、建造师等岗位,根据不同技术岗位的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综合职业素质要求,参考执业资格考试的知识点,凝练部分核心课程知识点,同时引进企业的工程师进行授课[9].目前校企双方合作共建了《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材料》、《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项目管理》等核心课程.企业工程师拥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了解行业的现状,而校内老师具备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双方合作使两者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4校企共享资源,优势互补

一方面,学校的实验室设备齐全、先进,可以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比如:对钢筋、水泥、混凝土等材料的性能及强度检测;建筑物放样、高程控制测量等.而企业的项目部就是学生实习、实训的场所,各种施工材料、施工设备、施工工艺等均是学生实习、实训的对象.另外,企业可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为企业员工进行上岗培训、技术培训等,帮助企业员工提高理论水平,学习岗位技术与技能等.同时,双方合作还成立了企业技术中心,专门从事企业的技术研发工作,并申报了福建省住建厅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2.5推动校企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开展项目研究

工程教育实践中心的建立,可以使学校的科研力量渗透到企业的技术中心,双方合作开展了轻质砂加气混凝土(ALC)墙板等多项施工工法、脚手架连接件及高强混凝土等方面的研究,为企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双方合作还成立了“先进土木工程应用技术与管理工程研究中心”.通过开展项目研究,加强了校企之间的联系,促进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发展.

2.6建立校企人员的交流平台,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尤其与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密切相关[10-11].建设一支教育教学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兼备的“双师双能型”教师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首要任务之一.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充分利用企业的工程项目资源为教师深入到生产一线,参与企业的工程实践提供机会.另外,对于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的核心课程由企业工程师进行授课,他们厚实的工程经验结合案例式的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效地弥补学校师资的不足.既为学校培养了“双师双能型”教师,也为企业造就了高素质的技术骨干.

2.7搭建就业平台,增加学生就业机会

通过共建工程教育实践中心,搭建学生就业的平台.企业可以在学生实习、实训等工程实践期间根据企业对不同岗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岗位实际工作能力进行培养,提前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进行考核,吸收优秀人才在企业就业.这样,企业可以优先得到所需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

3 建议

3.1逐步增加校企合作的企业类型及数量

不同资质、不同业务范围及类别的企业可以为学生的实践带来更为广阔的空间,也可以形成素质更高的行业企业师资队伍,完善教师队伍的配备.

3.2加强合作,充分探讨

学校与企业充分讨论相关的实践项目,明确在校内工程教育实践中心与在校外企业实践的项目.根据实践时间长短、项目的综合程度及企业的生产进度,可以把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时间较长的综合实践环节放在校外企业中进行,而把认识实习、实训、学生创新实践等项目安排在校内工程教育实践中心进行.

3.3校企合作需要政府、行业主管等行政部门的支持

人才的培养需要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及学校的共同努力.企业毕竟还有经营的压力,需要利润来支撑其持续发展.校企合作可获得的直接利润并不多,而学校自身产生经济效益的能力也不强,特别是对于新办本科学校更是较弱.所以需要政府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观念,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协助高校提高人才培养的素质.

4 结语

工程教育实践中心建成后,取得了初步的效果.一是建立了真实的工程教育实践的环境.学生在校内就可以进行真实的工程实践,解决了学生的交通、时间等问题,同时也解决了企业的生产与指导学生的问题.二是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双方取长补短,共享资源,合作共赢.三是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通过实践加强了师生的沟通,拉近了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提高了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12].校企共建工程教育实践中心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双方合作的长效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还需要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学校的共同探索[13].同时,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其它模式也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14].

[1]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R].北京.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11..

[2]陈小虎,刘化君,曲华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定位研究[J].中国大学教育,2004(5):58-60.

[3]杜书廷,王栋.土木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1):108-111.

[4]周玲,孙艳丽,康小燕.回归工程服务社会:美国大学工程教育的案例分析与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6):117-124.

[5]李书进,郭献芳,李文虎,傅睿.开放式土木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12):158-161.

[6]李书进,李文虎,郭献芳.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卓越土木工程师的研究探索[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6):129-131.

[7]刘维,李文军.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10(3):171-173.

[8]李鹏飞.加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培养卓越工程人才[J].大学教育,2013(15):90-91,99.

[9]JGJ/T250-2011《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10]张海龙,王占礼,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研究与对策建议[J].中国大学教学,2011,32(5):65.

[11]王爱侠,张燕,刘钰.基于“卓越计划”下的工程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5):31-34.

[12]杨瑾.激发兴趣开启心智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3):154-157.

[13]何岩峰,乔元明,王树立,等.发挥校企双方主动性协同建设工程实践教育中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4):35-37.

[14]钱红萍,李书进,史贵才.土木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0):122-125.

Exp loring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actice Center by College and Enterprise

LINXiao-dong1,HUANG Hai-sheng1,ZHENG Wei2
(1.CollegeofCivil Engineering,Putian University,Putian 351100,Fujian,China;2.Fujian Ju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Putian 351100,Fujian,China)

Engineering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course in training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Practice is the main practical teaching link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engineering practical ability.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progress of engineering projects,engineering corporations and engineers'dwindling enthusiasm for participating in cultivation of university talents,insufficient quantity of internship base.This paper analyzed these problems and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the win-win cooperation mode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and the talents cultivating,the curricula setting,th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stitute cooperation,the team of dual-talented and dual-qualified teacher have been discussed deeply.All of the above points show approaches in the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ng of applicative talents.It could be helpful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applicative talents and themodel of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engineeringeducation;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G642.0

A

1007-5348(2016)08-0105-04

2016-06-20

福建省教育厅社科A类项目(JAS14759);莆田学院教改项目(JG201412).

林晓东(1974-),男,福建莆田人,莆田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结构工程、校企合作与实践教学.

(责任编辑:欧恺)

猜你喜欢

应用型校企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