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的内涵及其建设问题管窥

2016-04-12孙雷雷中共潍坊市坊子区委党校山东潍坊261200

山东工会论坛 2016年1期
关键词:幸福指数和谐社会城乡居民

孙雷雷(中共潍坊市坊子区委党校,山东潍坊261200)



幸福的内涵及其建设问题管窥

孙雷雷
(中共潍坊市坊子区委党校,山东潍坊261200)

[摘要]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的幸福观应该是劳动和创造的统一、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统一、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幸福指数是衡量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即民生状况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社会和谐程度以及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幸福感”的科学内涵,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幸福工程”建设。

[关键词]幸福指数;幸福工程;城乡居民;和谐社会

幸福,是古今中外人类所向往和追求的永恒目标。幸福,往往通过人的主观评价——幸福感反映出来。而幸福感受度,一般用幸福指数来衡量。所以,幸福指数是衡量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即民生状况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社会和谐程度以及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指标。重视幸福感受或幸福指数,实际上就是把改善民生的评价标准具体到城乡居民实实在在的个人感受上,是“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的量化评价。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幸福感”的科学内涵,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幸福工程”建设。

一、幸福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美好生活境界

自古以来,东西方思想家、哲学家从未停止过对幸福问题的探究,并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在古代西方,影响较大者主要有理性主义幸福观、感性主义幸福观、功利主义幸福观和基督教幸福观。在古代中国,影响深远者主要是儒家、道家、佛家等幸福观。到了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逐步明确了人民幸福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对幸福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科学论述——特别强调社会生活是走向幸福塔的基石:一方面,人存在,则社会生活即是最基本前提,只有在社会生活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够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另一方面,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被社会生活所影响,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职位各异,对幸福的感受也会不同。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创造了物质基础,继而又创造了精神基础,充分发展和发挥体力和智力,逐步接近自己的理想目标,从而产生精神上的满足感。幸福不是“个人的私事”,社会应当关心和维护每个社会成员的幸福,并尽可能地为人民幸福的实现创造有利条件。人们要享受幸福就必须创造幸福,全社会要共同努力,才能建成人民幸福的社会。[1]

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幸福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人民幸福观,始终把致力于人民幸福作为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把人民幸福作为革命和执政追求的目标,时刻关注人民幸福,时刻致力于人民幸福。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毛泽东始终强调幸福的主体是人民,要为人民谋幸福。为实现人民的幸福,他把中国共产党看作是人民获得自由和幸福的工具。邓小平在设计、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最终幸福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来制定和执行政策。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追求全体中国人民的幸福。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其本质是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体现着人民幸福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实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二、幸福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社会课题

长期以来,人们希望能够找到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从幸福——幸福感——幸福指数的演化脉络,折射出人类永恒的美好生活追求,它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内涵。在当代,对幸福问题的研究,已突破传统学科壁垒,形成更加开放的格局。

在当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繁荣,以人为本的理念、综合发展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幸福感的关注程度持续提高,大大地促进了幸福指数的研究和社会应用。一是宏观幸福指数,即社会治理层面的国民幸福指数。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心理学专家库克教授等认为,幸福指数大致包括个人幸福指数(生活水平状况、身体健康状况、个人成就、人际关系、安全状况、社会参与情况、生活保障等七个方面)和国家幸福指数(国家经济形势、自然环境状况、社会环境状况、政府以及商业形势、国家安全等)两种[2]。二是中观幸福指数,即社会学层面的幸福指数。叶南客主持研究的南京居民幸福感指标体系,主要涉及到现实生活中与老百姓的利益关系十分密切的和谐南京建设的内容及个体生活中与其幸福感息息相关的主要方面,涉及到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发展速度、文明程度、赚钱机会、医疗卫生水平、教育水平、房价、人情味、治安状况、就业环境、生活便利等[3]。三是微观幸福指数,即心理学研究层面的指数。美国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公布的幸福指标中,以主观幸福感理论为基础,包括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感、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外在准则、自我体验五个方面内容。[4]目前,城乡居民对幸福感的认知期待越来越高。概括起来,城乡居民对幸福感的认知期待,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社会应当为居民创造良好保障条件。二是社会除了满足公民的衣、食、住、行的生活需要之外,还要满足居民的自由、平等的政治需求。只有保障和实现公民的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权益,才会产生充分的幸福感。三是诉求表达和利益协调渠道顺畅。表达和协调的机制越健全,社会发生震荡或不稳定的几率就越低,公众的幸福感也就越强。四是让公众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

三、幸福是人类全面健康发展的综合工程

幸福的要素包括主客观两大方面,依据其作用的性质,可分为“正相关”(有利)要素和“负相关”(不利)要素。[5]正相关要素,譬如公平正义、身体健康、收入增长、基本保障和公共安全水平等。指数越高,越有利于居民产生幸福感,越能提高幸福指数。而负相关要素,譬如分配不公、贪污腐败、坑蒙拐骗、犯罪猖獗和利益格局不当等,指数越高,则越导致居民反感怨怒,因而降低幸福指数。所以,进行“幸福工程”建设,就是要致力于提高正相关要素的指数,致力于降解负相关要素的指数,最终提高幸福感受度即幸福指数。同时,也必须注意主体需求的“迫切效应”(边际效应)和“层次效应”问题。两个效应可能导致同一指标的不同权重。至于主体的主观差异,譬如主观思想是否健康正确、各种需求期望值是否合理、智商情商是否存在障碍和心理方面是否偏执等因素,可以导致同等条件下产生不同的满足程度。这主要属于文化教育、自我定位和心理疏导矫正等问题。主观差异主要基于生活经历、思想积淀、个性修养、教育程度、文化素养、思想视野和价值理念以及纵横比较等,也应建立相应的调控机制体系。[6]

根据我国城乡居民的幸福要素需求迫切性和层次性权重,目前,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幸福工程”建设,应主要从以下诸方面入手:

一是增收。在共同富裕中不断增长物质财富,是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感受度的经济基础。在幸福问题上,人们的第一感受,首先来自其切身生活状况。物质财富或经济收入水平,与其幸福感具有正相关关系,即属于有利于幸福感提高的客观要素。其水平越高,越有利于满足主体需求,越有利于幸福指数的提高。因此,社会发展应当始终致力于居民财富的不断增长,并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二是安居。在资源的合理配置中居者能安居,是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感受度的必备硬件。拥有合理的住房条件,可以提高其幸福感。当前,不仅要努力实现“居者有其屋”,而且住房价格应当与消费者的购买力合理相称,亟待搞好“安居工程”,加快扩展“廉租房”、“保障房”工程,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加快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实现城乡居民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三是乐业。在普遍公平就业中有尊严地劳动,是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感受度的必要途径。充分就业,是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的基本前提,是城乡居民获取基本生活资料的必要途径,是最起码的谋生手段。[7]社会应当创造出充分的就业机会,政府应当“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积极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四是健康。在充分医疗卫生保障中享受生命,是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感受度的基本前提。身心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服务于健康需求的社会医疗卫生体系的健全合理,是幸福生活的必要保障。必须恢复和强化医疗卫生事业治病救人的崇高定位或公益性质。城乡居民因生病而付出巨额医药费而返贫的现象,严重侵蚀着其幸福感受。因此,要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五是公益。在享受充分公共服务中丰富生活,是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感受度的必要条件。当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之后,逐渐富裕起来的城乡居民的生活需求不断提高和丰富,因而产生享受充分公共服务的需求。可以说,享受充分的公共服务,是城乡居民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应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提升政府的服务能力,实行城乡公益均等化。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加快建设城乡居民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责,提高政府保障能力,逐步缩小城乡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六是福利。在社会保障救助慈善中无忧无虑,是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感受度的重要方式。在当代社会,幸福生活离不开覆盖城乡居民的各种社会保障、保险、救助体系职能的发挥和慈善事业的发展。生活中无忧无虑、无后顾之忧,方能产生幸福感受。我们要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七是安全。在可靠公共安全体系中安全生活,是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感受度的必要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乡居民越来越需要通过公共安全体系保障自身安全,其公共安全的需求日益强烈。一方面,交通安全、治安防控、生产安全和应急处理等问题,利害切身相关,需要健全强化;另一方面,任何人都存在“非全能效应”(或“外行效应”、“傻瓜效应”)的局限,尤其是食品药品和其它涉及人身安全的质量问题,需要政府监管部门职能的充分发挥。应当着力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严格安全生产管理,健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八是诉求。在利益维护表达机制中保障权益,是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感受度的重要途径。有效维护权益,及时消除矛盾,充分表达社情民意,是城乡居民的重要需求。是否能够满足这一需求,关系到其幸福感受度的高低。有效的利益诉求渠道具有“安全阀”的功能。城乡居民具有普遍的公平需求,不平则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言路畅通才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所以,必须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努力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

九是民主。在有序扩大民主参与中当家作主,是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感受度的政治保障。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民主与法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在有序扩大民主参与中当家作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城乡居民的重要政治需求,也是提高其幸福感受度的政治保障。走向具体民主,深化民主改革;扩大基层自治,展开民主环节,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因此,要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十是和谐。在既充满活力又稳定中良性互动,是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感受度的迫切需要。在多元多层的社会关系中,和谐是幸福感受的积极因素。一方面,迄今为止,不同阶层的职业分工和生活水平的差异显而易见。但阶层之间互相交流的渠道必须畅通,如果破灭了民众的进取之心,也就谈不上和谐。另一方面,人们之间的良性互动,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内涵。社会和谐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取决于社会利害关系的制度安排。因此,要在维护公平正义的过程中,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十一是发展。在又好又快的发展中改善民生,是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感受度的永恒动力。城乡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展。人们可以从纵向和横向视角上进行对比,又好又快,可以提高满意度;又差又慢,或虽快却偏离民生,就会降低满意度。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应当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在健康全面发展和共享改革成果的过程中追求幸福的强烈需求。

十二是互惠。在共生共赢的格局中利害正当,是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感受度的根本途径。趋利避害是一切生命所普遍固有的基本天性,而且,这种天性具有正反两面性。人们(主体)对于切身利害的反应或感受,不仅取决于主体需求的利害(利益与损害)判断,而且离不开社会价值的善恶(正当与不当)判断。一般而言,正当的利害,更容易产生幸福感受。而形成共生共赢的利益格局,在对称互惠的正当利益互动中共生共赢,是更高境界的幸福感受。

十三是绿色。在清洁美好的环境中生存发展,是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感受度的重要条件。在清洁美好的环境中劳动和生活,是城乡居民的基本需求,这就需要绿色发展。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GDP政绩指标应当退出历史舞台,树立全面综合健康的政绩标准,考核财富增长和环境优化、民生改善指数等刻不容缓。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消费模式和生产方式,不断强化对优化结构、改善民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管理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各级政府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十四是公平。在有效治理的整合中利害转换,是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感受度的重要环节。维护正当利益,打击不当利益,是城乡居民的重要社会需求。在社会治理整合中,有效实现正当利害转换,是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感受度的重要环节。当务之急,应当明确“利害转换”的预期取向,加大“利害转换”的预期力度,提高“利害转换”的预期概率,设置“利害转换”的预期机制。致力于公平立法,构筑可靠的运作机制,让公共权力有效纳入民主与法治轨道。在公平立法的基础上保障法律的至上权威,有效制约权力,真正为社会提供正当利益轨道,净化社会利益渠道与资源,有效实施法定的利害转换,从而有效维护公平正义。以保持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扎实推进政风建设。坚持注重预防、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的方针,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认真执行廉政建设责任制。

十五是愉悦。在健全的心理认知中享受生活,是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感受度的主观要件。幸福的主客观要素可以互补,需求的“迫切效应”和“层次效应”可以产生幸福感受的主体差异。有时候,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同样可以具有较高的幸福感。但客观资源匮乏,主要靠主观感受支撑的幸福,是短期的、特殊情况下的幸福,不会持久。同样,只有物质资料满足指数的提高,公平正义匮乏,缺乏心理愉悦,也不会有很高的幸福感。较高的幸福感受度,应当是主客观要素的综合效应。同时,只有具备合理的目标期待、进行合理的人生规划,才能够在积极进取中产生心理愉悦,享受幸福生活。因此,应当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心理素养,对社会心理健康问题予以及时疏导和矫正,以便充分发挥幸福主观要素的积极效能,降解消极效应,提高幸福感受度。

综上所述,幸福是人类全面健康发展的综合工程。幸福指数是衡量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即民生状况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社会和谐程度以及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应当根据城乡居民对不同幸福要素的需求迫切性和层次性,把握各要素的应有权重,强力提高正相关要素的积极效应,有效降解负相关要素的消极效应,加快推进“幸福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于晓权.马克思幸福观的哲学意蕴[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133-135.

[2]何艳桃,马文省.国民幸福指数研究现状及反思[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9):126-129.

[3]叶南客.苏南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评估与提高战略[J].中国社会科学,1992,(3):135-148.

[4]陈星余.主观幸福感国外研究综述[J].商,2014,(26):284-285.

[5]王堃.诗情的奠基——论孔子伦理思想研究现状[J].美与时代(下),2012,(4):33-38.

[6]江小莉.孔子、庄子幸福观比较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6):49-52.

[7]程晶晶.中国审美心境范畴论[D].复旦大学(文艺学)2012.10-22.

(责任编辑:王友才)

The Connotations of Happiness and a Glimpse of Its Construction Problems

Sun Leilei

Abstract:Marxism believes that a scientific happiness view should be based on a unification of labor and creation, material life and spiritual life, as well as personal happiness and societal happiness. The happiness index is an important standard for measuring the living quality of urban and rural citizens, and for scaling the level of social harmony and scientific societal management. It is important to grasp the scientific meaning of happiness and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appiness projects for urban and rural citizens.

Key Words:happiness index; happiness project; urban and rural citizen; harmonious society

作者简介:孙雷雷(1979-),女,山东安丘人,硕士,中共潍坊市坊子区委党校讲师。

收稿日期:2015-12-29

[中图分类号]C9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416(2016)01—0103—04

猜你喜欢

幸福指数和谐社会城乡居民
提高就业质量助推城乡居民增收的分析和思考
河北省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主要成效与思考
基于幸福指数的公路勘探设计研究
加强班级教育有效管理,激发学生追求幸福指数
人力资本、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个“翻一番”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