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类传统专业的应用型转型——以互联网时代为背景

2016-04-12姚小烈

韶关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姚小烈

(铜陵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安徽铜陵244000)

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类传统专业的应用型转型——以互联网时代为背景

姚小烈

(铜陵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安徽铜陵244000)

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是“大众化”教育的必然结果。而对人文类传统专业进行改造,厘清向“应用型”转型的路径,就成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成败的关键。人文类传统专业的转型之路困境重重,要破解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各种困境,高校、教师就应多些“互联网思维”,人才培养应从重理论知识传授转向兼顾实践能力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也要有新的思路。

互联网思维;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类传统专业;应用型;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处于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自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下降,知识和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增长新的驱动力。在这样一个转型时期,社会的人才需求呈现新的动态:对应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而对学术(理论)型人才的需求则趋于萎缩。因此,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类传统专业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准确定位,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探索向应用型转型的路径。

一、人文类传统专业是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成败的关键

作为地方院校,服务地方,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提供智力支撑是其第一要务。而大学服务地方、促进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人才可以简单地分成两类:创新知识、从事科研的人才和应用知识、科学技术的人才。一般来说,创新型、研究型人才只是少数,社会需要的是大量的能将科技创新的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将这些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德国经济的腾飞就得益于高校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1]。

中国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过去主要培养学术(理论)型人才,属于精英教育。自从扩招以来,在短短16年间,新建本科院校达403所,接近全国普通本科高校的一半。此外中国还有近300所独立学院[2]。中国的高等教育由此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是很多地方本科院校依然沿袭着传统的学术(理论)型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定位不准,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错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提出,要“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国家顶层设计,要求通过改革招生计划、经费投入等方式,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在办学思路、模式、方法上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形成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这一定位构建的人才培养体系十分契合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社会对具有一技之长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既需要能“坐而论道”的创新型人才,也需要能“身体力行”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转型,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是“大众化”教育的必然结果。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势在必行,然而不同专业在转型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却各有不同。像电子信息工程、环境工程、工商管理等新兴“务实型”专业是在大众化教育、市场化运作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这些新兴专业在转型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阻力相对较小。而诸如汉语言文学、英语、法学这样的应用性特征不够明显的人文类传统专业则影响显著。这类专业在中国高校中设置时间比较长,课程设置基本沿袭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理论讲授为主,总体上的特点是“务虚型”的,偏重于综合素质与思辨能力的培养。这类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视学生的理论基础而轻视实践能力、重视知识积累而轻视对知识应用的倾向。如汉语言文学专业,地方本科院校大多照搬“985”、“211”大学的培养模式,固守着传统的专业意识。其培养的学生则既缺乏从事理论研究的素养,又缺乏紧跟社会需求的应用能力,成为尴尬的“夹心层”。从某种程度上说,能否成功地对汉语言文学这样的人文类传统专业进行改造,厘清向“应用型”转型的路径,就成为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成败的关键。

二、人文类传统专业应用型转型的障碍

人文类传统专业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价值,但是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传统专业面临着诸多困境,也是毋庸讳言的。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教育思想观念转变难

“精英”与“大众”、“学术”与“技术”,这两组词在中国人心目中本有着高下之别。现代大学传统专业的教学,一直强调知识的积累,经典的研读、大师名家思想的学习等等。这些观念与强调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的教育观念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同时,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转型本身也意味着学校对应用性强、易见实效的专业的重视与倾斜,人文类传统专业等应用性特征不明显的专业很有可能被边缘化,从而逐渐没落,甚至被取缔,这也让不少教师对转型心生抵触。

2.人才培养模式转变难

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的有机组合体[3]。培养目标不同,自然培养制度、培养过程也会有所区别。研究型大学培养学术(理论)型人才,须厚培其理论根基;高职培养技术型人才,则须锤炼其技能;地方本科院校介于二者之间,培养应用型人才,则须使其既具一定的理论素养,又有一定的应用能力。培养目标明确了,则须围绕目标的实现,制定合适的制度,完善培养过程。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很多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类传统专业依然是理论课程主打,而实践性课程占比过低,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因循旧例,整体上照搬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未能根据自身特色,准确定位,提炼本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制定恰如其分、紧贴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量身打造紧扣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无学术型的专精,也无技术型的技术。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涉及到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新制定、实践教学场所与基地的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这三个方面都是理论探讨容易实际践行困难的事情。

3.师资队伍建设难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又具有将成熟理论、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型人才。要实现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关键在于建设既懂理论又善实践的师资队伍。而人文类传统专业的教师基本上都是从一个校门(毕业)进入另一个校门(工作),缺乏实践经历,追求学术为主,而忽视了技术与实践能力。“老”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观念滞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单一等弊病,“学科惰性”也使很多教师难以放弃原有专业背景,主动转型。而试图通过引进新教师、补充新鲜血液的方式来解决师资问题,在人文类传统专业不断萎缩的背景下,也非治病良方。师资队伍建设所遇到的困难是人文类传统专业转型过程中最大的障碍。

三、人文类传统专业应用型转型的基本路径

人文类传统专业的应用型转型策略,一般认为是保护加改造[4]。转型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是挑战亦是机遇;需要前期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亦须突破固有思维模式的束缚,探索一条适合人文类传统专业持续发展的路径。

1.高校、教师应多些“互联网思维”

当今,互联网的影响无处不在,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互联网+”纳入国家经济的顶层设计[5],其目的在于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创新思维深度融合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之中,强化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互联网+”的背后,实际上是基于互联网思维、借助互联网技术对传统行业的重新审视和改造。

互联网为大众提供了高速、便捷地获取信息的渠道,消除了过去产品提供者和用户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也随之瓦解了产品提供者曾经占据的绝对优势地位,将我们带入了用户主权时代。产品提供者只有“以用户为中心”,主动站在用户的立场,追求用户体验至上,才能赢得用户与市场的认同。

以互联网思维来审视我们的高等教育,会有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在高等教育领域,我们也进入了“用户主权”时代。我们的“用户”就是学生和用人单位: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教育服务,我们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为其提供所需人才。高校、教师应多些危机意识、服务意识,在教育的各个环节,都要从“用户”的需求出发,追求用户体验至上,才能更好地实现专业的持续发展,更好地履行高校服务地方、服务经济的职能。否则就会被“用户”抛弃。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教育要树立“用户思维”: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6]。从“传授范式”转向“学习范式”,教育机构是教育平台的提供者,教师是教育的服务者,而学生则是用户,要将教育的立足点从“教”转向“学”,“教”服务于“学”,教师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持续的学习服务。

2.人才培养应从重理论知识传授转向兼顾实践能力培养

人文类传统专业更多地受到“君子不器”的传统思想的影响,秉持“不图近利,而收实效,终有大成”[7]的理念,追求长远之效,而非眼前之“近利”。在精英教育阶段,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自有其可取之处。而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不仅需要“坐而论道”的创新型人才,更需要能“身体力行”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人才培养既须有长远之效,亦须兼顾眼前之“近利”。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接收与反馈信息的方式,学习模式也因此而改变。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是知识的创造者,而互联网的共享精神又使每个人都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使用知识。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互联网使获取知识的通道变得平等而开放,教师的知识量并不必然大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界限变得模糊,知识、信息的传播去中心化。学生通过网络可以便捷地获取优质的课程资源和海量的信息,他们更加频繁地通过互联网探索知识,发现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

对人文类传统专业而言,互联网对教学的影响尤为显著,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因循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以知识灌输为主,教师掌控着教学活动,学生机械而被动地接受“信息”,自然难收良效。以互联网思维来审视我们的人才培养,我们会发现大学教育平台提供者,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陪伴者,而学生则是“用户”。学生可以便捷地获取“信息”,这就迫使我们的大学教育应从知识教育向思维教育、能力教育转变,更多地承担起“授人以渔”的责任。人文类传统专业要培养既有一技之长、图眼前之“近利”,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应用型人才。

在互联网时代,人文类传统专业应积极、主动地顺应这种转变,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提高我们教学的实效。充分利用MOOC、微课、手机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学生在课外“听课”,课堂则变成师生互动的场所,针对学生的疑惑进行准确的解答和分析。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不再流于形式,借助互联网技术,真正实现以先学后教为特征的翻转课堂(Inverted Classroom),建立起比较彻底的“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课程的融合,构建开放创新的新的教育生态,从封闭走向开放,才能走向新的境界。

3.师资队伍建设要有新的思路

培养既具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又具有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向应用型转型的关键所在。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应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对人文类传统专业的转型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一是有序引进优秀人才,改善师资结构;二是立足培养现有人才,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有序引进、立足培养齐头并进,但最终还是要立足于对现有师资的在职教育培养。

当今正值技术革新及社会结构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信息技术加速了人类知识的更新速度。在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进程中,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对师资提出的新要求,在今后的师资培训工作中必然要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封闭走向开放,借助“互联网+”,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构建开放式的教师研修环境。

培养应用型人才,首先自己要成为应用型人才。为了弥补教师实践经验的缺陷,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采取教师送到将来学生就业的行业或岗位进行“锻炼”或“兼职”,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跟专业能力培养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这样可以使教师积累实践经验,切实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请有相关经验的人员进入校园,进入课堂,以弥补教师实践经验缺乏的不足。

四、结语

转型总是艰难的、痛苦的,但不转型就意味着有可能被“用户”抛弃、被时代淘汰。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类传统专业只有主动顺应时代要求,积极转型,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专业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更健康、持续地发展。

[1]蔡敬民.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7.

[2]中国新闻网.中国16年间新建本科院校400余所[EB/OL].[2016-04-08].http://www.edu.cn/edu/gao_deng/gao_jiao_news/201604/t 20160408_1384623.shtml.

[3]刘建清.高等学校教务管理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99.

[4]林年冬.地方高校专业建设的路径选择[J].理工高教研究,2005(3):71-72.

[5]尹亮.新华社网评:中国有了“互联网+”计划[EB/OL].[2015-03-06].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5-03/06/c_1114544768. htm.

[6]王华,殷旭辉.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参与式教学设计、实践与展望[J].中国农业教育,2015(2):88.

[7]吕文浩.蒋廷黻在清华历史系[J].文史精华,1999(3):32-33.

Exploration on the Local Universities'Transition of Traditional Humanities Disciplines to Application-oriented Ones——Based upon the Internet Era

YAO Xiao-lie
(College of Arts and Medium,Tongling University,Tongling 244000,Anhui,China)

Local colleges are the main force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The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colleges to application-oriented will greatly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higher education.The Transition of Traditional Humanities Disciplines to Application-oriented is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colleges to application-oriented.In the process of this transition,we should have internet thinking;grasp the teaching purpose and regular pattern of the new age.

internet thinking;local colleges;traditional humanities disciplines;application mode;transition

G648

A

1007-5348(2016)05-0124-04

2016-02-06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转型路径研究”(2015jyxm349)

姚小烈(1978-),男,安徽铜陵人,铜陵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教师,博士;研究方向:语言文化。

(责任编辑:廖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