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我国学校教育矫治功能的缺失及其成因
2016-04-12吕伟
吕伟
(韶关学院 韶州师范分院,广东 韶关 512009)
论当前我国学校教育矫治功能的缺失及其成因
吕伟
(韶关学院 韶州师范分院,广东 韶关 512009)
学校教育矫治功能是学校教育的固有功能,但长期以来社会和教育界重视不足,导致当前我国学校教育矫治功能基本陷于缺失状态。矫治功能是现代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必然要求:首先学校教育对接家庭教育要求专业矫治的介入,其次,平衡社会不良影响需要学校教育的矫治,再次,矫治功能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内隐功能。矫治功能的缺失存在三方面的危害:不利于当事个体的矫治及发展,不利于周边易感人群的预防和保护,也不利于教育环境的净化。学校教育矫治功能的缺失主要由于民主自由思潮不当影响教育伦理和教育界学术纯洁性与独立性丧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这一局面必须尽快扭转。
教育;矫治功能;品行不良
学校的功能大致可分为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两类功能[1]301。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社会化可视作对外功能,个性化则为对内功能。进一步细分,对外功能又可分为固有功能(个体个性化)和工具功能(个体社会化),对内功能可分为自我保存、自我调节和自我更新的功能[2]。从以上功能可知,学校教育功能内涵十分丰富,承载着众多科学和人文的价值追求,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不断演进扩充的趋势。但不论学校功能怎样演进,在众多的教育功能中有一类隐含在其中,虽未明确但不可或缺——学校教育矫治功能,却鲜被关注。本文以网络计量方法于2014年 4月25日登陆中国知网(http∶//www.cnki. net/),全文检索“学校教育矫治”词条,在期刊区共找到2000年-2014年结果4 249条,粗略统计,95%的文献来自于司法政工或工读等特殊教育背景机构,来自普通学校的不足5%;全文检索“学校教育矫治品行”词条,在期刊区找到1999-2014年结果196条,来自普通学校的文献仅 24条,占比12.2%;全文检索“学校教育矫治功能”词条,在期刊区找到1997-2014年结果252条,来自普通学校的文献仅18条,占比7.1%。如此低的关注及研究量,是因为学校教育不存在矫治问题?还是当前教育界对此问题关注不够?又或者是普通学校缺乏矫治的专业条件和能力?值得进行研究。
一、矫治功能是现代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必然要求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赋予人类越来越多的工具知识和技能,现代社会发展前景呈现出机遇与危机并存的局面。一方面社会财富不断积累,全球人口数量与质量不断提升,另一方面社会分化日益加剧,社会矛盾与极端主义思潮对人类的和平与安全提出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作为“文明复兴的新动力”[3],教育肩负着科学与人文的协同使命,既要为社会培育合格的人力资本和优质的知识精英,又要防止受教育者不良品行和反社会人格的滋长,两者相权,后者的压力与难度更甚于前者。学校教育如果在矫治问题上不能有所作为,将是社会文明体系的重大损失。
(一)学校教育对接家庭教育要求专业矫治的介入
首先,在个体一生所接受的各类教育形态中,家庭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和基础,学校教育则是个体系统地进行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唯一专业社会组织活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生理和时间序列上形成对接关系。成功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通常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之上的。但家庭教育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如教育条件、家长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家庭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不能达到理想的家庭教育效果[1]494。因此受教育者从总体上存在接受专业辅导和矫治的必要性;其次,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需要学校教育的特殊介入。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当前留守儿童总数约6 000万,规模相当于法国的全部人口,由于他们与父母分离,普遍处于隔代教养状态,心理及行为偏差问题突出,急需教育的及时介入。再次,大量研究证明不良的家庭环境与品行障碍的发生显著相关,如父母婚姻不和、家庭暴力、父母离异、父母有犯罪史、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差等[4]52,此类家庭个体的品行不良及反社会人格发生概率明显高于正常家庭。此类状况涉及个体数量占社会总比虽然不高,但绝对数字不容忽视。此类群体由于具有潜在的社会危害性,更需要学校矫治的深度切入。以上三类目标人群均需要得到不同程度的心理引导或矫治,社会除了依靠学校并没有更好的选择。
(二)平衡社会不良影响需要学校教育的矫治
社会教育一般指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外个人所接受的社会影响。资讯科技的发达极大拓宽了个体接触不同文化的渠道,同时也极大方便了不良文化的侵入手段。在信息化、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里,个体无时无刻不受着社会的各种影响,学校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因身心发展的不成熟导致学生容易受到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因此在成长的全程,始终需要得到专业的指导。在对抗社会不良影响的文化争夺战中,教育矫治要做的并不是划出是非标准,指导甚或代替个体作出选择,而是帮助个体学习条分缕析的科学方法,掌握为人处事的智慧,学会独立但理性地作出个人的价值判断。不良文化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永远不会消失,学校教育没有能力也没有可能彻底消除社会不良影响,但专业化的教育矫治在帮助个体实现对社会不良影响的抵制及部分消解方面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即便仅仅从作为牵制或平衡社会不良影响的角度而言,学校教育矫治也无可替代。
(三)矫治功能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内隐功能
教育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曾拥有对教育对象的选择权,步入现代社会,无条件接受适龄儿童更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法定义务。教育任务和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功能的复合性,教育只有通过功能的分化和专化才能对各类目标群分类治理。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古代教育先驱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此原则的提出显示教育很早就注意到了教育对象的差异性,使得教育有顺逆之分,顺者顺势而为,从善如流,教育水到渠成;逆者逆水行舟,批亢捣虚,教育必先治而后教。显然,从逆到顺,需要一个矫治导引的过程,而为了达到良好的矫治导引效果,教育手段必须有软有硬,对症下药。《吕氏春秋》说,为善者奖,为不善者罚,将之引入教育换作今天的语境就是既有柔性教育,也有刚性强制。刚性强制就是依靠法律法规、条例条规、制度规范、纪律约束、惩戒、申斥等进行硬性要求,达到矫治的目的[5]。可见,矫治功能从来都是教育基本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学校教育矫治功能缺失的危害
矫治功能不仅是教育基本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日益成为个体接受更高教育的前提或必要条件。矫治功能一旦缺失,它可能“导致教育主体自身需要的价值危机”[6],对当事个体固然影响重大,社会也将为此付出代价,后患无穷。目前,我国在社会实践中侧重于依赖工读学校或司法部门作为教育矫治的主体,这种末端治理思路低效。人性矫治是一项前易后难的工程,最佳矫治期是在萌芽阶段而不是强化成熟阶段,因此,品行矫正治理重心必须前移到学校教育阶段,对此全社会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一)不利于当事个体的矫治及发展
教育矫治的对象非常明确,即由于家庭教育不当或社会影响不良而造成品行偏异乃至品行障碍的目标个体。个体品行是在个体长期的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因此个体品行不良的发展离不开以下三个环节:不良诱因的侵染、长期的影响固化、不良品行程度的加深。三个环节除了第一个不良诱因学校教育无法控制外,后两个环节均有可能随着教育矫治的介入而改善或中止。首先,教育矫治可以在发展早期通过及时介入扰乱不良品行的固化进程。个体在品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既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侵染而误入歧途,也容易因正确的教导而返正,而且这一进程越早介入,效果越好。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的攻击性行为往往与童年早期那些没有被习得要求禁止的攻击性行为是一致的[7]。神经生理研究也显示,品行不良引发的越轨行为会随介入因素发生正强化或负强化。当越轨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矫治,行为将因正强化而形成动力定型,越轨动力定型的形成,使得个体与越轨行为相关的神经活动具有了直接性和自动性,一旦某种条件刺激物出现,条件反射就会接踵而至地显现出来[8]。其次,教育矫治可以中止品行不良程度的升级。大量证据表明,青少年时期的品行障碍问题如得不到及时解决,持续时间过长,问题会变得更加复杂、严重[4]。即品行不良如果不能有效矫治,很容易固化并升级,从品行不良发展到品行障碍,再发展到违法犯罪,由低到高,有明显的因果关系。面对此类情况,学校教育如不能介入,就等同于放任,个体可能就此失去了一个重回正常人生轨道的机会,而社会则增加了不稳定的风险。
(二)不利于周边易感人群的预防和保护
一个有不良品行倾向的个体行为同时会具有不良文化侵染源的效应,即,品行不良个体既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有研究表明,收容机构里面暴力的氛围和攻击性行为在同伴团体中的多次重现不仅会增强,而且会均质化居住在里面的青少年们的攻击性行为[7]。而不良的班级环境和恶劣的学校环境对于儿童品行障碍的形成均有影响[9]。以上研究充分证明了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矫治的不良品行是如何影响其周边人群的,它具有感染性,使危害扩大。相反,及时的矫治措施不只能有效教育品行不良者本人,对周边人群也是有效教育或喝止,因为无论是未被标定的越轨个体的行为矫治,还是暂时没有表现为相应行为的越轨心理的矫治,都须依赖于足够的社会制裁的警戒信息[8]。因此,仅从预防和保护品行不良个体周边易感人群来说,教育矫治能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不利于教育环境的净化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个体矫治不仅涉及个人利益,也密切涉及到关联人群的利益。因为集体教育环境中,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对周边人群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相应,所有关联人群的利益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侵害——被影响,或者被干扰。马卡连科曾说过:如果教育中没有惩罚,必然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保障。这句话的另一种理解是,如果教育中没有矫治(有品德问题的受惩罚者),必然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保障。当不良行为在教育环境中不能被立即标签化并给予相应惩戒或矫治,教育环境即处于污染化状态,正常教育无法顺利开展。即便广大关联人群能够对不良行为自动免疫,教育的公平公正也受到了严重侵害,因为社会没有为全体受教育者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三、学校教育矫治功能缺失的成因
总体而言,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教育的科学性和人文性,尤其对于弱势群体基本权益的保障和人文关怀——品行不良群体因难以融合到主流教育环境而被社会也视为弱势群体。但品行不良群体沦为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并非是受到教育排挤所致,而是学校教育矫治功能作为不足造成的结果。学校教育矫治功能作为不足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
(一)民主自由思潮不当影响教育伦理
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新人文主义思潮就不断冲击社会观念,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自由民主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教育也不例外。现代学生观认为,如今的学生具有新时代的身份,拥有更多民主的、自由的权力[10]。相应的,教师的权威和教育地位下降,老师除了逐渐不再拥有主宰性的话语权,连对学生言行的批判权都严重削弱。如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教师负有管教学生言行的职责,但如果学生不肯听从教师的规劝,现行教育法的各项规章制度中,教师竟然没有任何有效的管教手段。以义务教育阶段为例,一不可以将犯事者驱逐出课室,教师无停课权;二不可以对学生施以停学处罚,学校无停学权;三不可以对学生采取开除措施,法律禁止;至于强制性的教育措施,中国教育实质上已经无此概念。在此类情形中,当事教师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放任,要么发生师生冲突。如果是前者,社会代价高昂,因为既放弃了对当事个体的教育,也牺牲了整个教学活动的质量;如果是后者,当事教师可能代价高昂,一旦被指控有身体接触,教师很可能被判定有体罚行为而个人遭受严厉的处罚。教育管理本来是职务行为,为了职务行为而要冒个人遭受惩处的风险,面对这样的两难困境,即便是最有责任心的教师也会理智地选择前者,而社会则不得不承受最恶劣的后果。当教育中此类行为模式日渐成为常态时,教育矫治功能被漠视的巨大负作用必将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教育责任感下降,教育荣誉感丧失,教育队伍人心涣散,教育质量持续滑坡……2009年8 月12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其在第十六条中指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连教师的批评权都要靠教育部发文重申,可见在当前教育伦理环境下,本可正当行使的教育权利已经被严重挤压。
(二)职业操守亏欠动摇伦理信念
教育伦理阵地的丧失,原因多种多样,但归根到底,教育界自身负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一方面,学界在理论创新方面缺乏自主研究的勇气和毅力,满足于跟从或模仿发达国家的教育思潮,逐渐失去了本土文化的自信;另一方面,面对学术市场化的功利主义诱惑,学界不能洁身自好,职业操守阵地沦陷导致专业伦理信念动摇。
1.学术纯洁性丧失
学术纯洁性是科学精神的重要体现。什么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就是自由的精神、求真的精神[11]。它要求学术研究不能被学术本身以外的任何因素所影响,默顿在其《科学社会学》中明确指出科学研究“无私利性”原则的重要性。而当前国内教育学术圈从学术机构到学者却不时违背“无私利性”原则。一些学术机构办成了赢利组织,一些学者热衷于各种社会兼职,一些专家则成为利益集团代言人。当学术纯洁性不再,或多或少地裹挟了这样或那样的“私利”,学术信念必然异化。已经异化的学术信念下的所谓“学术成果”既不能得到业界自身的尊重,更难以取得社会的认同,教育的社会评价就此一落千丈!当教育开始遭受社会的质疑时,即便是有专业良心发出理性的声音,也很容易被习惯性的质疑声所淹没——专业权威一旦丧失,再想重获社会的信任就比较困难。
2.学术独立性丧失
学术独立性需要学者坚毅隐忍,看得淡名利,耐得住寂寞。学术研究终其生必须坚守研究的客观性,坚持学术的独立性,只有心无旁婺地专注于研究,才可能不受任何干扰地发现真理,并敢于坚持真理,因为只有真理才能给人以最恒久的信心和力量。失去了独立性,学术必将为真理所抛弃,为伪学所裹挟,学者成为利益集团的傀儡。屡有专家“雷语”不断,所发言论不仅违背专业常识,甚或挑战公众的道德底线,即是专家不能坚持学术的独立性,为别有企图的集团所“绑架”所致。当教育学术被“绑架”,教育的话语权也就此旁落,教育领域就成为社会利益集团的博弈场所,教育的公平公正、社会责任则沦落为博弈的筹码。
教育矫治功能是学校教育的固有功能,重视并发挥学校教育矫治功能的作用,实质上是将品行教育工作前置,在品行发展不良的初始阶段即早发现,即早治理,不仅可避免品行不良的固化并升级,大幅降低社会后期教育或改造成本,消弥社会隐患,而且有助于提高学校集体教育效能,从而促进社会整体文化素养及道德水准的改善。目前,由于长期以来的重视不足,学校教育矫治相关理论研究不足,法律政策配套欠缺,社会支撑体系尚未建立,学校教育矫治工作基本陷于停顿。因此,应扭转这一不利局面,让教育更好地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柳海民.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蒋士会.教育功能及其演进[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4):99-104.
[3]朱永新.新教育的文化使命[J].中国教育学刊,2013(9):1-4.
[4]杨翠,袁茵.青少年品行障碍研究进展[J].当代青年研究,2006(11):52-57.
[5]纪大海.人性矫治与刚性教育[J].中国德育,2011(7):88-89.
[6]张旸.学校教育价值危机的凸显及超越——基于对“读书无用论”的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13(3):16-19.
[7]熊小青,刘启珍.国外关于品行障碍性别差异研究的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2013(1):157-158.
[8]吕耀怀,陈颜琳.论社会制裁及其矫治功能[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10):23-26.
[9]Kellam S G,Ling X,Merisca R,et a1.The effect of the leVel of aggression in the first grade classmom on the course and malleability of aggressive behavior into middle sch001.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1998(10):165-185.
[10]高甜,齐晓娟.论学校教育中的体罚[J].考研探索,2013(7):15-16.
[11]吴国盛.科学与人文[J].新课程研究,2014(3):4-6.
Absence and Origin of the Current School Education Correction Function
LV Wei
(Shaozhou Normal College,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09,Guangdong,China)
The function of school education for is the intrinsic function of school education,but the long-term social and educational circles,led to the current function of our school education and correction of the basic at a standstill.Modern society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function ofschool education,school education and family education first dockingrequires specialized treatment intervention,adverse effects,balancesocial needs correction,school education again,correction function is the basic of implicit functions of school education.Loss of correction function in three aspects of harm,is not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and when treatment,is not conducive to the easy feeling crowdsurrounding prevention and protection,cleaning is not conducive to theeducational environment.The lack of the function of school education fordemocracy and freedom thought mainly due to improper influenceeducational ethics and education academic purity and the loss of independence of two reasons cause,this situation must be changed as soon as possible.
education;function;correction;bad conduct
G646
A
1007-5348(2016)05-0103-05
2016-01-14
吕伟(1973-),男,河南信阳人,韶关学院韶州师范分院高级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
(责任编辑:廖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