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发展“阳光经济”比较优势分析
2016-04-12戴志国谢明明傅少容
戴志国, 谢明明, 傅少容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学生工作处,广东 珠海 519090)
珠海发展“阳光经济”比较优势分析
戴志国, 谢明明, 傅少容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学生工作处,广东 珠海 519090)
“阳光经济”是指建立在利用阳光型能源和阳光型原材料基础之上的新经济形态。珠海独特的气候、地形,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原有的科技发展基础,使其拥有发展“阳光经济”的优势。在科学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创建“生态文明新特区”,打造国际宜居城市,发展“阳光经济”是符合珠海实际的选择。为发展“阳光经济”,珠海应当制订发展规划,大力发展阳光产业,完善“阳光经济”发展政策,搞好“阳光经济”示范工程。
阳光经济;比较优势;珠海
根据珠海的具体情况,运用新理念,应用新技术,发展新经济,走出一条具有珠海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珠海独特的气候、地形,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科学的发展理念,使得珠海拥有发展“阳光经济”的诸多优势。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的指引下,创建“生态文明新特区”,打造国际宜居城市,大力发展“阳光经济”是符合珠海情况的明智之选。
一、关于“阳光经济”
“阳光经济”是指建立在利用阳光型能源和阳光型原材料基础之上的新经济形态。永不枯竭的阳光型和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的光能和热能、热风和热波、水能、海洋能,以及来自植物和其他有机物质的能量。阳光型原材料是指来源于植物的原料,是光合作用的产物[1]12。按照我国关于可再生能源的规定,太阳能、风能、水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都属于非生化可再生能源。无论是风能、水能,还是海洋能、生物质能,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制于太阳的光能和热能。因此,在这些非生化可再生能源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是太阳能。太阳能作为一种洁净能源,以其无害性、持续性、无限性等优点成为最具前景的绿色清洁能源,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也是发展“阳光经济”的支柱能源。“阳光经济”是以非生化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经济,是相对以生化能源为基础的传统经济而言的一种新经济形态。
“阳光经济”是分散化、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传统工业化城市的建设是以集中式网络化供应的生化能源为基础,集中式供应的能源体系把人和各种资源吸引到城市,导致现代“城市病”的产生。阳光型能源不同于生化能源,它的分布是分散多元型的,能够随地就近供给,符合后现代主义城市建设多元化、多中心、个性化的理念需求。正因如此,德国经济和社会学家赫尔曼·舍尔在其著作《阳光经济:生态的现代战略》中写道:“阳光经济取代生化世界经济——代表了2l世纪及未来的现代化。”[1]1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发展“阳光经济”是时代潮流和大趋势。阳光型能源是一种清洁、高效和永不衰竭的新能源,世界各国政府都将阳光型能源利用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阳光型资源不应该仅仅作为生化(也包括原子)能源的补充,而是应该取而代之。”[1]4“面向阳光型能源和原料基础的转型,对于确保全球社会的未来安全将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其深度的、广度的和长远的影响可以与工业革命匹敌。”[1]10珠海发展“阳光经济”完全符合“蓝色珠海科学崛起”的发展战略,是因地制宜的科学发展之举,也是可持续发展之举。
二、珠海发展“阳光经济”的优势
珠海作为一个地级城市,能源状况并不优越,但生态资源丰富,依山傍海,阳光充足,日照时间长,拥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加上珠海独特的地理环境,组团式的城市分布和人才优势,珠海发展“阳光经济”拥有天时、地利与人和条件。实施“阳光经济”发展战略必将促进珠海国际宜居城市建设,为珠海成为“科学发展示范市”和“生态文明新特区”增添时代内涵,为全国提供一个别样的科学发展模式和路径。
(一)珠海发展“阳光经济”的资源优势
与中国其他城市相比,珠海发展“阳光经济”有资源优势。
珠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低纬度亚热带季风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阳光充足,日照时间长,辐射总量大,热能质量好,太阳能、风能资源都比较丰富。据统计,2011年至2015年,珠海年均日照时间1 942.98 h[2],而且日温差小,年平均气温为23 ℃左右,冬不需供暖,建筑能耗处于较低水平。常年雨量丰沛,植被茂盛,空气清新。据统计,2015年,珠海有186天空气质量级别为Ⅰ级(优),占51.8%;137天的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良),占38.2%。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94%(扣除湿地面积),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5 m2[3]。正是由于光照充足、空气洁净,珠海具备大力发展光能、热能等清洁型能源的独特优势,光伏发电功率可达到每瓦1年为1.2 kW·h,高于周边城市深圳的1.1 kW·h[4]。
珠海常年有风,且风速均在风机要求以上, 风能资源丰富。据资料统计,珠海年平均风速在3 m/s以上,有效风能密度>100 W/m2,风速≥3 m/s的有效风速累积小时数为3 000 h以上[5],非常适合发展风能。
珠海海岛众多,海域辽阔,是珠三角城市群中海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海岸线最长的城市,海洋能源资源丰富,很适合发展阳光型海洋经济。珠海水系发达,山地多,整个城市是“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状,城市被山、水分割成众多“块状”居住区,形成独特的组团式城市结构。海岛型城市和组团式城市结构适合利用阳光型能源和原料发展“阳光经济”。
此外,珠海现有10所高等院校,全日制在校大学生13.3万人,占珠海常住人口的8%以上[3],拥有发展“阳光经济”的人才优势。
所有这些,对于珠海发展“阳光经济”、打造阳光产业十分有利。
(二)珠海发展“阳光经济”的产业基础和政策优势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珠海始终坚守生态底线,谋求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给珠海带来的机遇超过全国其他城市,同时,珠海在“阳光经济”产业方面已经具备一定基础,在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也有一定优势。
2000年8月,珠海市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申请承建广东省珠海节能降耗培训基地获得批准。珠海市对节能降耗培训基地实施节能专项资金配套,依托基地开展各类节能降耗宣传培训活动。
2011年,珠海市标准与编码所联合珠海和广州各一家公司共同筹建广东省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获批准成立。这为广东太阳能光伏能源行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同时,对推动珠海阳光产业快速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015年,经过中国和欧洲联合评审,珠海成为中欧低碳生态城市合作项目全国两个综合试点城市之一。珠海综合试点的范围包括清洁能源利用、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水资源与水系统、绿色产业发展等9大领域共27个试点项目。这些项目的建设和发展是珠海发展“阳光经济”的重要体现,也必将进一步提升珠海发展“阳光经济”的水平和层次。
发展“阳光经济”需要市场的支撑。珠海的“阳光经济”产业已经具备一定的市场基础,目前,珠海已经有发展阳光型能源的产品和项目,而且技术也日趋成熟。
2009年3月,世界上第一座海岛型可再生独立能源电站在珠海的担杆岛建成并投产。2012年6月,伟创力珠海园区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成,该项目利用大面积厂房屋面建设太阳能发电站,总安装容量4 950 kW,年均发电量约500万kW·h。2014年3月,由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与珠海兴业太阳能技术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海岛兆瓦级多能互补分布式发电微网”在珠海的东澳岛成功运行,这一项目的成功运行开辟了海岛和偏远地区电力供应的新模式。这套分布式太阳能发电系统包括太阳能电站、风能电站、蓄电储能以及输配电系统建造,解决了能量储存输出、智能调控峰值等关键技术难题,能确保太阳能发电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对阳光型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开发及商业推广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发展“阳光经济”也需要政策的扶持。珠海已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推广光伏发电项目。2014年12月16日,珠海市公布了《珠海分布式光伏发电实施方案》,坚持“规划先行、属地为主、市场主导、规范管理、示范带动、有序发展”[6]的原则,力争把分布式光伏发电打造成珠海市新名片。正如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韩爱兴所说,“珠海十分重视光伏发电产业,从制定规划、领导机制等方面着手,建立了以企业为导向、以市场为主体的发展模式”,“这种力度在全国前所未有”[6]。
按照规划,到2017年,珠海将成为全国地级市中最大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每年产生的绿色电力,可满足全市约10%的用电量,为珠海市创建生态文明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珠海发展“阳光经济”的建议
生化能源的逐渐枯竭加之使用生化能源带来的环境问题,使得以阳光型能源为基础的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太阳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珠海对能源的需求量巨大,并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珠海的阳光型能源丰富,具有发展“阳光经济”的诸多优势,应充分挖掘阳光型能源的开发潜力,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提高自给率,优化能源结构,释放“阳光经济”能量,从而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高,确保珠海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制订“阳光经济”发展规划
由于政府决策尚停留在宏观层面上,珠海尚缺乏发展“阳光经济”的整体规划,缺乏具体的开发利用总体战略布局。主要表现在管理体系不够健全;促进“阳光经济”发展的政策规章不到位,政策引导、奖励措施等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缺乏系统的税收优惠措施等。要组织力量,研究、制订珠海“阳光经济”发展10年、20年乃至30年的长期规划。当前,应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汇集珠海市精英,共商珠海“阳光经济”发展大计,规划符合珠海实际的阳光能源开发利用战略目标;研讨制订珠海“阳光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布局、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建立科学的“阳光经济”发展运行机制。
(二)大力发展阳光产业
在生化能源日趋紧缺的情势下,珠海要创建国际宜居城市,打造“生态文明新特区”,必须将可再生能源发展列为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利用珠海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阳光产业。加大力度培育阳光产业品牌和优质产品,促进阳光产业合资合作,引导阳光产业与国际接轨。
加大太阳能利用力度。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无污染,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技术创新步伐加快,太阳能发电成本与火力发电成本日益接近,太阳能发电前景光明。此外,太阳能一体化建筑、太阳能路灯照明、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独立供电系统等都是太阳能利用和运用的途径。
大力发展风能、海洋能产业。珠海岛屿众多,海岸线长,可凭借这些优势大力发展风能、海洋能产业。在能源危机和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风能、海洋能资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商业潜力。若能开发利用好风能、海洋能,将会产生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凭借已有的基础,珠海完全有条件成为发展阳光产业的典范城市。
(三)完善“阳光经济”发展政策
阳光产业技术含量高、资金投入大,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产业,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引导。我国已经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及一系列配套政策,极大地促进了“阳光经济”的发展。但还存在着政策不配套、落实有难度等问题,相关措施亟需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应从珠海实际出发,加强立法工作,从法律和政策层面保证“阳光经济”的发展。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研究并制定适宜珠海实际情况的实施方案和细则,形成一套上下配合、互为补充、完整有力的政策支撑体系。
(四)搞好“阳光经济”示范工程
虽然“阳光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历史,但产业化发展却是近几年的事情。搞好“阳光经济”示范工程,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阳光经济”基本知识和应用特点是引导“阳光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建议有选择地在政府机构、文体场馆、大型企业、旅游景点、高等院校、重点街道和偏远海岛优先采用利用阳光型能源发电、供热、供水和照明的新产品、新技术,组织实施“阳光经济”示范工程,在全社会范围内逐步普及阳光型能源知识,形成热爱阳光型能源、应用阳光型能源、支持“阳光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
[1] 赫尔曼·舍尔.阳光经济:生态的现代战略[M].王乾坤,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
[2] 珠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珠海调查队.2011年至2015年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6-03-30].http://www.stats-zh.gov.cn/tjzl/tjgb/.
[3] 珠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珠海调查队.2015年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6-03-30].http://www.stats-zh.gov.cn/tjzl/tjgb/201603/t20160330_325988.htm.
[4] 李娜.珠企拟投50亿建分布式光伏项目[N].南方日报,2014-03-27(ZC03).
[5] 白雪,胡江,张博钰.珠海建设低碳城市的对策选择[J].开放导报,2012(1):48-51.
[6] 罗文范,吴畅.珠海光伏发电产业敲定四大项目 年发电3000万度[N].南方日报,2014-12-16(ZC03).
责任编辑:张文革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unshine economy in Zhuhai
DAI Zhi-guo, XIE Ming-ming, FU Shao-rong
(Student Affairs Office, Guangdong Polytechnic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uhai, Guangdong 519090, China)
Sunshine economy is a new economic form by means of solar energy and raw materials. Zhuhai boasts unique climate, topography, special geography and original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 new special zone is established, and an international comfortable city set up. Thus, Zhuhai has made its proper choice, but needs to formulate its developmental planning as a demonstrative model.
sunshine economy; advantage; Zhuhai
2016-08-12
2015-2016年度珠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5YB052)
戴志国(1977-),男,安徽南陵人,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谢明明(1983-),女,广东湛江人,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1009-4873(2016)05-0043-04
F290
A
傅少容(1989-),女,广东湛江人,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