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和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研究

2016-04-12鸿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农村党员两学党组织

张 向 鸿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部,河北 石家庄 050051)



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和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研究

张 向 鸿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部,河北 石家庄 050051)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党支部和农村党员教育有弱化、虚化现象。一些农村党员的理想信念淡化、党性观念弱化、模范带头意识不强、精神动力不足已经成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的短板,原因在于农村党员队伍日益家族化、社会变革引发的农村党建弱化以及党员教育管理方式落后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从实际出发,以建设促管理,建设一个有凝聚力、向心力的领导班子;统筹城乡党建资源,构建党员教育管理新格局;严肃党组织政治生活,规范农村党组织建设;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方式,提升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效果。

农村党员;农村党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

农村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基础,农村党员是带领广大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力军。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和城镇化的推进,农村党支部和农村党员教育有弱化、虚化现象,成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的弱项、短板。本研究以河北省五个地级市中的14个行政村的调研情况为依据,对农村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农村基层党员思想动态现状

本次调研的主要对象为农村党支部书记、普通党员以及部分从事农村党建工作的部门干部和工作人员,其中开座谈会4次,电话访谈30余人,个别走访20余人。调研中发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逐步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普遍得到加强。农村党员思想稳定,注重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学习、了解,对治国方略的关注度明显提高,对近期党的纪律建设、反腐倡廉工作非常满意并全力支持,对国家未来充满信心。党员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对农村选举、土地征用、基础教育、新农村建设、饮水安全等重大事情都很关心,希望通过行使党员权利参与管理。对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大多数党员有着正确的认识,认为可以借此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提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上述是当前农村党员思想状况的主流。但是,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员思想意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1.理想信念淡化,组织纪律性不强

在调研中了解到:部分党员虽然口头上承认马克思主义,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清晰的认识;一部分党员干部对共产主义理想持怀疑态度,认为实现共产主义只是一种幻想,是遥遥无期的事;有的党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不感兴趣,认为与己无关,信奉“物质第一、金钱至上”;有的党员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立场不坚定、当墙头草,对党的整体利益关心度下降;有的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从事封建迷信活动。

2.党性观念弱化,服务意识淡化

部分党员对党员身份的认识不到位,只满足于不违法犯罪,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有的党员对一些社会消极现象深恶痛绝, 但遇事又不敢站出来表明态度,畏首畏尾;有的认为党员只是尽义务、交党费,如果还要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是作茧自缚、自找麻烦;还有一些党员对参加党员志愿活动怨声载道,觉得自己只是付出,没有享受“福利”;有的党员入党动机不纯,仅是为当干部做准备,甚至是为了谋取私利。

3.模范带头意识不强,作用难以发挥

一是政治引领意识弱。少数党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不主动、贯彻不坚决、执行不到位,甚至消极抵抗,在群众中没有威信,而起了反面作用。二是致富带头能力差。部分中青年党员思想不够解放,开拓意识不强,在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经济上思路不宽,知识匮乏,能力较低,降低了作为勤劳致富领头人的示范作用;老党员中大部分因为年龄及健康原因,致富无门、竞争乏力,甚至成为需要帮助的“困难户”。三是工作积极性低。部分村干部反映,由于基层工作多、任务重、压力大,容易得罪人,且待遇低、保障差、收入少,造成岗位吸引力较小,工作积极性降低。

4.学习意识不强,精神动力不足

调研中了解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农村的推进中存在着水土不服、低质低效等问题。一方面,部分党支部书记认为“两学一做”只是走形式,不会对党员面貌有什么改变,敷衍应付。另一方面,有的党员热衷于学习农业技术、致富经验,对学习党的文件则不重视;个别党员甚至不了解“两学一做”的具体内容,也没有参加过学习。

二、农村党员中落后思想形成的原因

农村党员中消极落后思想的存在,是因为这些党员文化水平较低,长期不注重学习,放松了党性修养,但其根本原因还是农村历史文化背景、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会的变迁以及长期以来农村党组织软弱涣散、疏于教育管理。

1.农村党员队伍日益家族化,严重影响了农村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一是党员发展的家族化造成了农村党组织内部派系纷争不断。在传统村落,村庄的权力基本都在几个势力较大的家族中轮替。有的支部书记在党员发展中违反程序,不经过村党员大会,私自发展党员,使得那里的党组织很难代表民众的利益。各派系在工作中互相拆墙扯皮,导致党组织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党的方针政策不能有效贯彻。二是部分农村党组织中的“恶”势力难以及时清除。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逐步深入,一些民愤较大、贪腐严重的村干部虽然被罢免职务,但其培植的“势力”依然在党组织内部发挥作用,在村两委选举及其他工作中与新的领导班子掣肘,致使新的党支部难以发挥作用。三是党组织活动没有正常开展。近几年,村官腐败的势头得到了遏制,但是正常的党组织生活还没有建立起来。有的村干部透露,他们村根本没有召开过党员代表大会或全体党员大会,所有的“两学一做”材料——学习记录、心得体会等,都是由村干部代办,甚至党费这几年也是由村集体代缴。党内政治生活的缺失,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失去了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能力,也失去了凝聚人心的作用。

2.社会变革引发人生观、价值观混乱,导致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缺失

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使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日益多元化,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一些党员看不到社会进步的主流,对于社会转型期所遇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城乡差异、贫富分化、粮价下跌以及拆迁改造引发的社会问题,不能正确理解,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二是由于家庭承包责任制后人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家致富、经商办企业上,忽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党性意识的锻炼,对党组织生活无暇顾及甚至不愿参加。三是党内的一些腐败现象,尤其是基层党员领导干部的腐败和不作为现象,也容易使农村党员对党的先进性、社会主义道路产生动摇,对党能否长期坚持从严治党产生怀疑。

3.农村党建弱化导致党员意识淡薄,难以发挥先进性作用

一是党员队伍老化。河北省中部某县有232个行政村,农村党员9000多名,目前55岁以上的党支部书记占三分之一,35岁及以下仅1名,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支部书记和村两委成员不到10%。农村党员干部大都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学习能力不足,思想僵化、观念陈旧,缺乏政治意识和改革创新能力。二是组织管理虚化。在一些偏远村庄,青壮年党员大多长期在外打工,甚至连党支部书记都出去打工了。如张家口市某县流动党员占农村党员总数的31.3%。这些流动党员长期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成为“散兵游勇”;留守村庄的干部也因村集体经济的“空壳化”而无所事事,党支部名存实亡。三是凝心聚力不足。在调研中了解到,党组织的家族化和管理弱化也使党组织的凝聚力下降,缺少对农村致富能手、回乡知识青年、复转军人等先进生产力的吸引力,使党员在农村的先进性缺失,也降低了党员的荣誉感。

4.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落后,缺乏对农村党员的吸引力

一是大多数地方在农村党员培训中仍然套用机关党员培训模式,采用读书、读文件、抄党章等方法,满足于说一说、念一念、制造声势,与农村工作实际结合不紧,导致培训质量不高;二是上级党组织管理松弛、督导不力。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有的乡镇仍然是以文件传达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存在“县里作报告、乡镇听摘要、村里喊口号、群众不知道”的现象。甚至有个别县(市)弄虚作假,将要抽查的具体材料、篇数布置下去,村干部心领神会,整理交差就完事大吉。三是考核方式简单。对于基层党组织的考核,上级机关只看重组织培训班期次、培训人次、覆盖面以及摘录的学习笔记。这种“数字化”管理,“材料化”评比的方法,导致雷声大、雨点小,上级轰轰烈烈,下级无动于衷,也在群众中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的建议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战斗力的基础,是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位的“最后一公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在农村取得实效,必须从农村实际出发,紧紧抓住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抓手,创新方式,规范制度,大力提升党员的政治素质和服务意识,巩固党在农村的政治基础。

1.以建设促管理,建设一个有凝聚力向心力的领导班子

建议结合村两委换届,对处于软弱涣散状态的村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一是要加强党的领导,选准用好“一把手”。完善“两推一选”制度,用民主、竞争、择优的办法,把那些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高、自身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双高双强”型人才选进班子,特别选准配强村党组织书记。要发扬“猎头”精神,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对于一些道德高尚、致富能力强、有社会威望、有奉献精神的农村社会精英,乡镇党委要主动接触,鼓励他们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带领大家一起致富。二是借鉴中国传统农村“乡贤治理”模式,建立党组织特派员制度。建议组织动员祖籍农村的退休干部与家乡党支部建立联系,以特派员身分定期回乡生活,利用他们的学识、素养和威望,协助家乡搞好党组织建设。对于党组织涣散、帮派问题严重的村庄,建议从县直或乡镇机关选派能力强、作风好的干部到村里任职,大力整顿村党支部领导班子。三是打破本村人做本村官的思维定势,建立村企联合、村村联合党支部。针对有些村庄空心化、党组织弱化的问题,建议由与村庄密切联系的村办企业建立联合党组织,或者由经济实力强、党建工作扎实的村庄与党建工作较弱的村庄“攀亲联姻”“兼并重组”。“党建搭台,经济唱戏”,以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的实际成效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感召力,增强党员的社会责任感、政治自豪感。

2.统筹城乡党建资源,构建党员教育管理新格局

新时期农村党员教育管理要立足河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打破城乡分割、自成一体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模式,逐步形成城乡党建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工作局面[1]。一是开展城镇党员“党建送温暖”活动。充分发挥城市社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高校党组织在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管理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与乡村党组织结对共建,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有效途径。二是实行城乡基层党组织一方为主、两地督导、接续管理、相互认可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一方面通过流入地认证,让流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亮身份、树形象;另一方面通过两地党组织生活互相认可,让流动党员随时随地都能按要求参加组织生活。对于不能加入流入地党组织的流动党员,要统一建立网上档案,通过个人登录账号记载流动党员学习情况[2],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三是建议在全省召开“两学一做”基层党员学习教育优秀方案评比、先进经验推介活动。要积极落实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同志关于“两学一做”的指示,加强指导,分类制定城乡党员学习教育指导意见,对于见实效、出真招的学习方案要大力表彰,借助报纸、电视、网络、党刊等媒介广泛宣传,做到城乡党建互学互促,学习教育具体化、精准化。

3.严肃党组织政治生活,规范农村党组织建设

农村“两学一做”党员学习教育,要以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为着力点,创新党员管理理念,规范党组织生活制度。一是严格规范“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针对农村党员特点,在内容安排上突出实用性,将文件传达与农村具体事务相结合,与农民实践生活中的困惑和难题相结合;在管理方式上突出实效性,通过党员挂牌亮身份、划定党员服务责任区、群众评议、积分制管理等多元方式[3],增强党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二是加强党内民主集中制建设,坚持依规治党。通过党员议事会、村情民意恳谈会等形式,完善民主决策机制,防止个人或少数人把持村长权力;严肃党纪国法,大力整治贿选和宗族势力、邪恶势力把持选举的问题,保证民主选举健康发展;进一步推进基层党务公开,明确党务公开内容,提高党务公开质量,实现党务公开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党员言行清单,强化党员的日常行为规范。三是坚定“服务就是管理”的理念,健全农村党员关怀激励机制。要按照中央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服务党员”的要求,坚持物质保障和精神激励相结合,建立适合农村的党员关怀激励制度。中组部开展的“一定三有”制度和关怀帮助老党员行动,受到了基层党员的广泛欢迎,近年实行的优秀村官通过四级联考转为乡镇公务员制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村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优秀村官转任乡镇公务员的覆盖面;进一步健全大学生村官制度,将优秀大学生村官纳入乡镇公务员管理范围,提升待遇,鼓励大学生村官在农村长期任职;在保证经费的前提下,可适当提高村支书的津贴水平,提高对困难党员、残疾党员的生活补助标准;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党员服务中心,设立党员创业扶持资金,帮助党员改变自身贫困面貌,支持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四是激活源头,畅通出口,保持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要加强与回乡知识青年、复转军人、致富能手等农村优秀青年的广泛接触,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引导和关怀培养,建立稳定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尽快完善不合格党员退出程序和处置标准,对违反党章行为的“三不”党员坚决清退,彻底铲除党员队伍中的“害群之马”,确保党的肌体健康。

4.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方式,提升农村党员教育培训效果

一是建议把现任村党支部书记、两委干部纳入干部培训计划,确保村干部每年至少一次参加县或县以上党委部门举办的集中培训,累计时间不少于7天。也可借鉴四川的“成都村政学院”模式,设立专门的村官培训部门,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二是加强教育培训的“供给侧”改革,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总体要求,制定教育培训规划,编制一套适合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学习读本,形成新农村建设“乡土教材”。三是把握学习规律,创新培训方式。首先要发挥市、县党校主阵地作用,充分利用各类院校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培训机构,用老百姓能听懂、能接受的大白话、大实话,及时准确解读党的理论和政策。其次要强化先进典型示范教育,通过实地考察、现场教学、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等形式,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再次要根据农村生产生活特点,开展灵活多样的党员自我教育培训活动,如深州市的“胡同党校”“桃乡夜话”,很受党员欢迎。还要充分利用网络、QQ群、微信圈、党务云平台等形式,定期向流动党员转发学习资料、重要通知等,着力提高流动党员的学习效率。

[1] 曾业松.新时期乡镇干部培训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203.

[2] 滕黎南,方琳,何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实践·问题·路径:以曲靖市麒麟区为例[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4(5):77-81.

[3] 谢撼澜.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四种类型:基于地方实践的调查与总结[J].理论视野,2015(12):54-57.

责任编辑:张文革

Construction of Party organizations and education of Party members in rural areas

ZHANG Xiang-hong

(Department of History, Party School of Shijiazhuang CPC Committee, Shijiazhuang, Hebei 050051, China)

Whil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urban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and economic structure in rural areas,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y organizations and education of Party members diminishes due to the family-based orientation and backward management in education. Therefor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y organization and education of Party members.

Party members in rural area; construction of Party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n education of Party members

2016-06-07

张向鸿(1970-),女,河北安国人,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党的建设、干部教育.

1009-4873(2016)05-0005-04

D267

A

猜你喜欢

农村党员两学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将“两学一做”深入日常
380名农村党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
两学一做
坚持问题导向 增强农村党员开展“两学一做”教育的实效
“两学一做” 笃实为基
“两学一做”重在“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