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影视作品名称英汉翻译研究
2016-04-12刘英杰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116052
刘英杰(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52)
★文学艺术★
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影视作品名称英汉翻译研究
刘英杰(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116052)
【摘要】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人们休闲活动和娱乐方式的飞速变革,也使得越来越多的英语学习者和爱好者开始意识到影视作品这一直观和恰当的学习英语、了解国外文化的媒介。为了满足目前人们迫切想通过影视作品了解世界的需求,就要大量地从国外引进英语类的影视作品,而这些影视作品名称的英汉翻译就成为重中之重。诚然,影视作品的名称只不过是影视作品小小的一部分,但因为名称是影视作品的灵魂和核心思想,它的英汉翻译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乎到该作品能否被观众所喜欢和接受。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就影视作品名称英汉翻译所运用的指导原则,探讨行之有效的策略来解决翻译中的问题,希望对今后的影视作品名称翻译中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影视作品名称英汉翻译
一、引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研究英语影视作品名称的汉语翻译能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影片的真正内容和丰富的文化社会内涵,充分认识汉语和英语在文化上存在的差别,有效地推动跨文化交际,增进相互理解和有效的沟通。对影视作品名称英汉翻译进行研究会极大地推动中西之间的文化交流,然而当前各个国家虽然都很重视影视作品翻译的理论研究,但理论对影视作品的英汉翻译的规范性指导相对欠缺。因此,本文结合了国内外众多研究,就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以及其对影视作品名称英汉翻译的规范性指导进行探讨,如何更好地用该理论,在实际的翻译中清晰明了地表现出英汉语言文化的不同之处,通过作品名称更全面地体现影片真正的内涵,引起人们对影视的兴趣和英、汉语言的学习激情,进一步推动中外文化间的交流。[1]
二、国内外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研究现状
最近十几年,大批量的外国影视作品来到国内,深受广大观众及英语爱好者的青睐,但在对影视作品名称进行翻译过程中,恰当的理论指导比较匮乏。
国外对影视作品的翻译理论研究,可回溯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这一阶段的翻译学者们只是对影视作品的翻译进行探索式地尝试,理论不成系统。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国外的影视作品翻译研究理论比较成系统,理论比较成熟,达到了最辉煌的阶段,涌现了很多知名的翻译学家,Gambier[2]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国内在翻译领域的研究比西方国家起步晚,至于对影视作品名称的英汉翻译实践进行的研究就更晚了,并且该领域有关的论文著作也不太多,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可以用于指导影视作品名称英汉翻译的理论体系。从建国前后这一阶段,因受到当时的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影响,中国的影视作品翻译研究甚少,研究的素材也非常匮乏。随着中国影视行业的日渐发展和成熟壮大,影视作品的英汉翻译才逐渐变得重要起来,相关的理论也开始提上日程。近二十年,随着中国的市场向国外电影市场开放,外国影视作品蜂拥而至,而与之相配套的英汉翻译工作以及作品名称翻译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国内涌现出了许多知名的研究学者对此进行研究。但总体来说,我国翻译界对于影视作品翻译的重视度不足,而对于影视作品名称进行翻译更是少之又少,有效的翻译策略及行之有效的方法还要不断地进行探讨和研究。
三、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内涵及现实指导意义
功能对等的翻译理论是从动态对等的理论演化而来的,而奈达继而又给“动态对等”给出了如下的定义:所谓的动态对等亦即译文的阅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和反馈与原文的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反应大体上一样。之后他又对这一理论做了进一步优化和诠释,并把最初的“动态对等”变成了“功能对等”,结合了文章的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所以奈达认为译者不仅要做到译文的信息和内容与原文之间的对等,还尽量要做到译文和原文之间的形式上对等[3]。
“功能对等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意义、风格以及读者反应,以意义和风格对等为基础,强调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一致”[4]。所以,“判断一个译文的效果不仅要将译文与原文所对应的词汇意义、语法类别和修辞手段作对比,更重要的是考察读者正确理解和欣赏译文的程度”[5]
因此,译者在翻译影视作品名称时,需要认真结合以汉语为母语的读者的文化知识和常识、对作品名称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尽量做到译文要符合汉语的语言规范,从而能准确无误地传达原来名称的含义,使译文名称和原影视作品名称达到功能上的对等,让译文的观众和原文观众在反应和感受方面达到对等。
四、功能对等理论对影视作品名称英汉翻译的三原则及策略
(一)翻译的原则
功能对等理论者认为翻译就是对原文最好的自然的对等,因而,他们提出的英汉翻译时要做到的三原则:译文忠于原文——这就意味着译名就应该帮助目标观众准确无误地理解原作品名称所带来的含义;译文易于理解;译文以巧妙的方式吸引观众。
其中,最根本和首要的即是要做到译文必须要忠于原文和原作品,保持其“原汁原味”,才能让观众体会到原作带来的视觉和各种感官的美感和享受。当然,在以上三个标准之外,译者还应该意识到以下几点:
首先,在对原影视作品名称含义做到忠实的时候,可能存在因目标语措辞表达的差异性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而改变了原影视作品名称的形式和内容。如此一来,译者在影视作品名称的英汉翻译时,要把影视作品的内容放在首位,使影视作品名称的翻译更贴近原作品和更符合其内容的表达。同时,翻译的影视作品名称尽量在语言的选择上和原作品的语言使用特点大体上保持一致。
其次,要充分考虑到译文的语言使用习惯,尽量保证观众在感觉上的对等。有一点必须指出的是,如果在具体的英语影视作品名称翻译的实践过程中,不得不有违于原著名称而进行翻译,否则影片原本所包含的喜剧效果就全然皆无,无法给观众提供应有的笑料。翻译中之所以会有无法严格遵循翻译原则的问题,其主要的原因就是两种语言习惯的不同,从而它们产生的含义也会有差异。那么,译者就可以遵循翻译中的另一个原则,那就是遵循译文的语言习惯原则,并且强调观众的感受达到对等。
此外,译文还要符合语体语境,尽量做到保持语言风格的一致。影视作品名称所使用的语言非常简单明白,易于观众理解,首先从名称上就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该影片名称能够脍炙人口,经久不衰。
(二)影视作品名称的英汉翻译策略
1.目标语翻译内容要全面反映原作品内容
通常,英语的影视作品名称会用一些人名地名等作为作品的名称,而汉语作品通常喜欢用作品的内容作为名称,基于这一习惯的不同,译者在翻译时就要充分结合汉语观众的观看习惯,尽量做到翻译时名称里既涵盖了作品的内容,又充分暗示出作品的类型和风格。通常研究学者都把影视作品分为六大主要类型:动作片、爱情片、恐怖片、灾难片、科幻片和谍战片。如警匪片在翻译时就要充分显示出激动勇敢及英雄气概的含义,像TheRock就翻译成《勇闯夺命岛》,GoldenEyes《黄金眼》,TheBatman《黑暗骑士》等等。而恐怖片在翻译时更得显示出惊悚的意味,如TheScream《夺命狂呼》,TheSilenceLamb《沉默的羔羊》等。爱情片则带有浪漫“情”“爱”等字,如Shakespearein Love《莎翁情史》,TheGhost《人鬼情未了》,ForeverYoung《天荒情未老》等。但有时也用“魂断”“遗梦”等字来暗示出作品故事,如WaterlooBridge《魂断蓝桥》,TheBridgeinThe MadisonCountry《廊桥遗梦》。科幻片就要充分地引起人们的幻想和对未来的期盼,有时会用“传说”“传奇”等,如TheMistsofAvalon《阿瓦隆传奇》,Underworld《黑夜传说》,StarWars《星球大战》等。所以影视作品名称的翻译就应该在包含了作品内容及满足了信息功能的同时,尽量简洁明了,朗朗上口。
2.汉语翻译要维持原作品的美感
翻译不仅要传达出原影视作品名称所包含的信息,同时还要满足汉语观众的期望值,做到既自然又带给人以灵感和启发。汉语译文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它运用了大量的四字成语及习语等来体现原作品的美感,例如:TheHours《此时此刻》,Once uponaTimeinAmerica《美国往事》,Houseof SandandFog《尘雾家园》等,这样的翻译既传达了作品的丰富内涵,又满足了汉语固有的美感。总之,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影视作品名称翻译就要仔细研读原作品的内容和原作品名称的构成形式,尽量缩小原作品名称和译文名称之间的差距。这样的翻译才能满足原作品信息功能、美感功能和祈使功能,以达到原作品名称的效果。
五、结语
翻译原本就是从一种语言的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语言实践过程。而在影视作品名称的英汉翻译过程里,就要有一个特定的翻译理论来指导,同时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以使得汉语译文简明扼要,浅显易懂,鲜明地揭示出影视作品的主题,也不失原作品名称在结构上和语言上给观众带来的美感,还能朗朗上口。当然,影视作品名称的翻译领域在国内起步比较晚,值得业内人士和相关学者、翻译家深入探索,不断进行科学研究。奈达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在目前的影视作品名称的翻译中,我们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并采取相应的策略。
【责任编辑:何东】
参考文献
[1]刘宓庆.论翻译者的技能意识[J].中国翻译.2003(5).
[2]Gambier,Yves(ed.)ScreenTranslation.SpecialIssueofTheTranslator[C].2003(9).
[3]张娟.从功能对等看散文中成语翻译英的意象保留、丢失与改变[J].文教资料.2011(11).
[4]卢晓雯.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诗歌翻译[D].天津:天津大学.2011.
[5]巩飞,杨聪聪.论“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J].语言应用研究.2013(6).
[6]何跃敏.当前西片译名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翻译.1997.
[7]胡菊花.辩证反思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5).
[8]李运兴.影视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2001(7).
[9]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翻译通讯.2005(1).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784(2016)02-41-3
收稿日期:2015-10-23
作者简介:刘英杰(1974—),女,汉族,辽宁朝阳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副教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和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