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2016-04-12河源市龙川县黄石镇新德小学张培华

师道(教研) 2016年6期
关键词:交换律计算题定律

文/河源市龙川县黄石镇新德小学  张培华

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文/河源市龙川县黄石镇新德小学张培华

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自然科学,也是一门非常适用的学科,数认识与计算是小学阶段学习数学重点与难点。数的计算是小学生认识数学并运用数学的切入点,并全面体现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是奠定小学生进行学习各科文化知识的基础。新版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的指出要学生了解运算的意义及掌握必要的运算方法、技能。从目前小学生的学习数学效果来看,计算能力、对运算定律的运用是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一个基本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与计算能力,对运算定律巧妙运用有着紧密的关系。提高小学生提高数学的学习效果、利用运算定律进行更准确的计算,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成效必须重视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运算定律进行更有效计算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一个关键点,利用运算定律可以让学生提高计算速度及准确率,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所以要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利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是必不可少的方法与途径,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进行探讨。

一、目前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为了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更准确进行方便、快捷进行计算,各种智能计算工具的不断普及,如计算器、手机等,使小学生在计算方面存在着错误的认识,对计算能力不重视,导致了小学生计算能力不高,方法不灵活,从而阻碍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就目前的小学生而言,在家庭作业及平时的练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进行计算的时候都不动脑筋,更热衷于借助各种计算工具进行机械的计算,有些学生甚至连计算题目都没有看清楚,就直接使用智能计算器进行计算,这样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数学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都起到了严重的影响,促使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低下,过分依赖计算工具,而一旦离开了计算工具,学生在计算方面就解手无策,这种情况从平时的测验,数学竞赛可能看出,一些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计算题的失分相当大;成绩中等的学生,计算题得分不高,使他们难于拔尖;成绩好的学生,他们的计算题都得满分,所以计算能力是制约小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成效一个瓶颈。

二、运算定律的意义与作用

定律是人们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概括,运算定律是对数的运算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的归纳和总结,是运算本身固有的性质,是进行运算的依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认识、掌握并运用运算定律,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技能,促进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及创新思维的发展。在小学阶段运算定律中,有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五种,这些运算定律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通过灵活运用,进行简便运算,提高运算速度及效果,增强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

三、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一)加强对运算定律的学习及运用

在整个小学阶段,学习运算定律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从而达到方便、快捷、准确的进行计算,提高运算速度及准确率,这个前提就是对各种运算定律要进行全面的认识及掌握。如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 c=a+(b+c);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并且要学会熟练的运用。所以在各个阶段的运算定律教学中,加强对运算定律的教学,使学生完全掌握运算定律,并且对针对性的进行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运算定律的运用易如反掌,否则,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对定律的运用成了 “无源之水,无木之本”。例如在计算98+36+2+14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在这道题中,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使二个加数凑成整十或整百,从而进行计算。又如:在计算101+102+103+104+…+109中,可以指导学生把101拆成 100+ 1,102=100+2其他以此类推,然后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计算,这样就简单方便多了,同时也提高了计算的准确率及学生计算的灵活性。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包括在计算过程中的细心审题、认真思考、对题目进行细致的分析以及选择相应一些运算定律进行计算。良好的计算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缺乏的,多数小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都表现得比较粗心,对审题、思考不够深入,不能准确地选择相应的运算定律进行更简单的进行计算,这样导致了运算速度慢、出错率高。例如在计算1-1×1/2时,由于学生的粗心,相当一部分学生都会以为结果等于0,在计算过程中,没有良好的认真审题习惯,错误的先算1-1等于 0,然后再算0×1/2=0,所以在平时的教学、练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形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计算训练

计算能力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项技能,这项技能的形成不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而是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根据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途径进行相应的训练,比如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可以采取课前三分的口算训练,由教师负责出题;中年级采取每天十道题计算题训练,由每天的值日生负责出题,小组长负责检查;高年级采取每天同桌互相出五道计算题外,每周进行二十道计算题的综合训练;此外数学科组定期组织举行全校性开展口算大赛、计算比赛、数学竞赛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计算乐趣,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提高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计算能力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作用比较重要的,它是学生数学素养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体现,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及学习成绩,也影响着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学习效果,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意义,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多种方法与渠道进行训练,让小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计算技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

责任编辑邹韵文

猜你喜欢

交换律计算题定律
两步计算题
化学计算题解法归纳
多一盎司定律和多一圈定律
高远处立意低结构教学
——特级教师周卫东《乘法交换律》教学赏析
高观点立意 低结构教学
——特级教师周卫东苏教版四下《乘法交换律》教学赏析
倒霉定律
畅想2019年高考物理计算题的创新与坚守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纪实与反思
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解读
运算律,无论在哪里都适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