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能担当的教师团队 培育肯负责的客小学子

2016-04-12广州市海珠区客村小学周素英李颖致

师道(教研) 2016年6期
关键词:师德培育德育

文/广州市海珠区客村小学 周素英 李颖致

建设能担当的教师团队培育肯负责的客小学子

文/广州市海珠区客村小学周素英李颖致

责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责任是成就事业的可靠途径。因此,建设能担当的教师团队,培育肯负责,有担当精神的学子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悟道责任,建设 “肯负责,能担当”的教师团队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育教师的专业精神

以“肯负责能担当”的精神追求,培养教师负责、自信和志存高远的品性。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师德建设,开展“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建设师德高尚、和谐进取的教师团队。如组织学习教育部《关于建设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纲领性文件。组织学习领导人的有关讲话,如习近平总书记的《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组织观看师德报告会;组织教师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撰写学习体会,并开展讨论交流活动,以此丰富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关爱学生,拥有职业尊严和职业使命感。严格执行师德考核办法,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以评选“我最喜爱的老师”为推手,在师生和家长中征集“好老师”的建议,形成了《客村小学“肯负责,能担当”好老师十条》。在全校倡导并形成“赶学比拼超”的良好氛围,表彰肯负责的、能担当的、有贡献的教师,打造客小优秀教师群体形象。

(二)搭建专业成长平台,培育科研型教师团队

坚持专业引领,要求教师制定个人专业成长规划,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和路径;完善校本培训机制,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分层分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名师培养对象采取“学术研讨,强化专长”的培养模式,促其成为专家型教师。骨干教师采取“导师培养,定向发展”的培养模式,促其形成自身教学风格。新任教师采取“师徒结对,考核过关”的培养模式,促其尽快成长成熟,胜任教学工作。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平台和发展空间。组织主题“教师论坛”,有效促进教师的交流互动、资源共享,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提升境界。

(三)加强班主任培训,培育“心灵导师”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完成学校各项教育任务的中坚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一支德才兼备,有敬业精神,乐于奉献的班主任队伍,是学校稳步发展的关键。

学校重视班主任的培训,培育“心灵导师”的班主任队伍。组织班主任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班级管理知识;定期开展班主任工作研讨活动,加强班主任培训,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主题沙龙、经验交流等活动。引导班主任积极参与学校德育课题研究,全面提升班主任综合素质和班主任专业化水平。每位班主任努力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成长为有思想的班主任。

二、担当责任,培育 “肯负责,能担当”的客小学子

(一)研发课程,引领责任教育

1.重塑环境,育人无声

良好的校园环境,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暗示、感染。它的作用体现出“桃李不言”的特点。我校重视物质环境建设,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当作学校落实育人目标、贯彻办学理念、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根据“育人先育德”的德育理念,着力营造和谐温馨、激励向上向善的校园文化氛围。几年来,我们整体规划了校园环境的文化建设,按照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楼层设计了不同的专题内容,重新布置了学校的装饰画,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全体教师和少先队队员中征集行为规范警示语,让师生把学习到的礼仪知识内化并生成为我校的《童言智语》,并悬挂在教学楼的每一条横梁上进行宣传。学校的环境设置,充分体现知识性、教育性、科学性,它成为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

2.实施德育校本课程,走德育科研创新之路

围绕责任感培养目标,根据责任教育维度和学生年龄段的特点,学校分阶梯规划和设计校本教材。如每周学校利用一节地方课程开设校本课程——阅读课。由语文科各年级的老师制定了阅读教学计划、编写了阅读教材、建立课程评价方式等,使阅读课较好地完成课内外阅读教学的衔接和整合,并使系列化、规范化、持续化。同时,我校还把读书活动与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相结合,把《弟子规》等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到课程系列,以感染教育学生,明理、导行。

(二)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

最近在微信上看了一篇【微阅读】,题目是《毕业的学生来看我,告诉我什么是教育……》。说的是经过一二十年后,学生能记住的不是老师上课的内容,记忆清晰的却是“非主流”的人和事。有一次,班里的男同学哄抢雨伞,老师很生气。用了半节课训斥男生,批评男生缺乏绅士风度。这件事,触动了这些男生,影响了笔者,后来他成了公认的“绅士男”。

由此可见,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更是导学生成长方向之人,是在学生心田里播下担当责任种子的人。因此,教师不仅仅是信息和技能的传递者,更应是学生的榜样、良师益友和特殊朋友。作为教师,必须要以自己的良好言行影响引领学生,做责任担当的示范。

(三)从生活着眼,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以“导、实、恒”为手段,抓好行为训练。为确保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实效,我校从细节入手,制定了《客小学子一日规》、《学礼仪,有修养》客村小学礼仪手册,结合《七项评比》,落实常规教育。同时通过建立每日一报,由主管德育行政在学校Q群总结、告知当天德育表现情况,让全校师生有目标、有方向,学有榜样。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表现,公布每周的行为规范训练重点,如:“珍惜粮食不浪费,我的健康我负责”,要求做到:不挑食,不浪费,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负责。“头正背直脚放平,写字做到‘三个一’”,要求做到:纠正不良的读书写字姿势,作业认真做正确,书写认真字工整。“讲卫生,爱清洁,不乱扔,保整洁”,要求养成在校园内、课室里见到垃圾能主动捡起来的好习惯。

将行为规范教育贯穿于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确保有评比活动主题、有具体实施安排、有及时评比反馈,大大提高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通过严格的管理和有序的引导,使我校学生的自主意识大大增强,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责任编辑邱丽

猜你喜欢

师德培育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辅导员要做师德的楷模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