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教师走出高原期的最佳路径

2016-04-11黄文龙陈碧瑜

江西教育A 2016年3期
关键词:高原期短板缺点

黄文龙 陈碧瑜

教师职后都有“高原期”,学校和教师都要关注和解决高原期问题。教师走出高原期的最佳路径就是教育教学研究。

在研究中找出短板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越是理解自己的动机、需要、欲望和心理障碍,就越能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人们越是了解自己,他们解决人生问题就越容易”。教师的高原期是因人而异的,并没有统一界定的里程或层级,更没有警示标志。教师要认识自己,就得研究。教师做研究,既表明他有意愿又有行动,也表明他有疑难需要解决。有疑难便是有短板,目前尚未认知的或无力做成的便是短板。一处疑难就是自身一个综合性短板的体现,它往往可以分解成多个自身所存在的“不足”。通过研究,教师就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现阶段自身已经凸显的不足之处,从而培养正视意愿,提升改进能力。

培养正视意愿。古往今来,认识自己都是不容易的,往往是高看自己,或低看自己,极难全面客观地看自己;心理间或发生波动,看待自己更容易像过山车那样忽起忽落。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正确评判自己,也才有望完善自己。正视自己就是给自己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审视,既看优点也看缺点,尤其是不忌讳自身存在的诸多缺点乃至“低水平”的缺点。找出自身的缺点并非要公诸世人,但对缺点要心中有数,才能对消除缺点的先后次序和动用的力量做出合理安排。正视的关键就在于“正”,不仅仅是看待问题要正确,更值得注意的是心态要正确。把自己想象得好一些,对专业发展采取“最少努力原则”,是不少人时常抱有的心态,但这样的心态对教师的发展会起到阻滞和危害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时常反省自己,时常检验自己的心态,特别要警惕“知足常乐”的苗头。

提升改进能力。也许有些人可以不正视自己的短板,或者虽正视而不改进,但教师不能那样。教师身负教书育人责任,不发展学生就辜负责任,不发展自己就不能完成责任。教师是为社会培养人的,时代发展则教师的知识水平就必须发展,社会需求变化则教师的业务能力就必须适应变化,教师工作不能“以不变应万变”。教师工作的业务方面,简言之就是学、教、研。“教”是工作重心,“学”是厚实基础以服务“教”,“研”是推动发展以促进“教”,其中任何一环的不足都累及学生的成长。中小学教师不仅学科知识要扎实,教学方法要讲究,管理能力要过硬,还要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自律能力、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给予足够的关注。教师如果有所反省,就会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自身能力有待提升的地方比比皆是。

在研究中巩固长项

对一个团队发展状况的衡量,往往是看它的末位;而一个团队内部的人员使用,则是看每个个体的长项。学校管理者为打造本校的竞争力,会积极发现和发挥每个教师的“最长指头”优势,把几个“最长指头”搭配在合适的岗位上组建强势阵容。校内“最长指头”教师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之间总是充满竞争的,要长时间保持优势,就需要持续研究和提升。一个生命的运行需要多个系统的支撑,一个教师的长项也同样需要多种知识与能力的支撑,因此巩固优势项目需要研究的知识面往往是比较开阔的,教师需要在研究中不断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促成自身的不断提升。用雅斯贝尔斯的话讲,“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即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教师在研究中不仅要加固自身的长项,而且要乐于助人,共同成长。

加固长项。每个教师都有长项,但由于分工的原因,有的教师的长项得以强化,有的教师的长项则被“冷落”。教师没理由为自己的某个长项得不到应用而沮丧,这往往是因为其他同伴在这方面更优秀;自己不能因为暂时无法应用这个长项就弃之如敝屣,而应设法使之加固并发展。每个人的很多知识和能力并不能全数派上用场,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储备,所有储备都是为了不时之需。教师不要俯视自己,但最好能俯视问题,美军要求连长要具备司令的意识可资借鉴,当这个人站在更高的位置上,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之间的联系以及处置问题的态度和方法,都会产生变化。所有有用的知识都是网状结构的,加固自己长项的工作就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知识,一个长项的发展可以改变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结构,可以推动自身各个体系的建构,不管是追赶者还是被追赶者,不管是公开的追赶者还是潜在的追赶者,加固长项有利于加速走出高原期。

乐于助人。研究是因为有了问题,而问题是相对的,你感到它是问题时才是问题,没有感觉到或者你虽然碰上了却不觉得需要解决的就不是问题。问题的难度也是相对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差异决定了问题的难度,对自己是大问题,而对某些同事则是小问题,甚至不是问题。每个教育者都有各自的长项和短板,学校教育就是集众人的长项培育学生。教师个体要补齐短板,需要一些同事用长项给予帮扶,也就是需要有人乐于助人。很多教师都有能力帮助同事:新教师处置教材经验不足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多半较强,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接受新观念新技术往往要“慢半拍”;有人长于讲,有人擅于写,有人精于分析,有人深谙归纳。正因为每个教师都有长项,所以在帮助同事的同时,也能从同事那里取到真经,还能检验到同事对自己长项的迫近,从而催促自己加速前行。

在研究中提升需求

如果赋予动物价值观念,一只工蜂也会觉得它每天的奔波劳累是有意义的;如果一个老师总停留于高原期,那么他会感到教书生涯是没有价值的机械重复。人不同于动物之处,就在于人有思想观念,尤其是在价值观的驱动下进行活动,有人甚至提出就连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理由是生命如果不会完结,也就无需活动、工作、创造。教师必须通过研究来发展提升,以真正走出思想缺氧的“高原”地带。研究能提升自己,使人获得许多满足。一个教师投身于研究中,也同时在享受研究,在研究中提升自己的需求。

相信自己。教师总是渴望得到学生的相信,但要是问到教师相信不相信自己,很多教师都会有些迟疑,这种迟疑源于较长时间以来社会的偏见和教师的自我暗示。不要说教师从事的是“阳光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是踏踏实实为社会培养人的职业;也不要说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而是帮助社会推出合格建设者的辅导员。作为依靠能力工作的人,教师不高大,但绝不渺小。因为有较多的知识支撑,教师更能按照生活的真实面目看生活,对世界对人生的洞察更为敏锐,对他人对自己以及对各种领域也能够有更深透的理解。理解自己并相信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需求,知道自己的现状和可以挖掘的潜力,才愿意自己抉择,愿意挑战自己,用合适的手段不断促进自己的发展。

悦纳自己。绝大多数教师对学生总是很宽容的,当学生有过错,教师能够不厌其烦地劝说引导;当学生表示愿意改过,教师能够耐着性子甚至是傻傻地等待;当犯错的学生有点小进步,教师高兴劲儿都快盖过学生家长。“教师”从来就是一个心地善良举止谦和的职业,但一些教师也会跟自己较劲,不愿意包容自己的过错。教师会有人生规划的差池,会有身体的毛病,会有心理的问题,会有付出的失当,会有待人的不周,可能在某个场合出过洋相,可能在某个时刻犯了低级错误,但这些问题并非仅仅教师有过,做过事、说过话的人都不能保证一贯正确,因此教师没必要跟自己过不去。在研究中,教师会发现自己存在很多问题,也会发现同事、发现一些名家能人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悦纳自己,就要在研究中接受自己当初对职业的选择,接受自己的现状,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愿意寻求路径以完善自己。

“高原期”现象相对隐蔽,很多教师身处其中而不察觉,教育管理者和教师都要时时警惕,通过教育教学研究,努力克服高原期走向新的辉煌,成长教师,发展学校。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福玲中学 福建省南安市溪美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高原期短板缺点
执行“强制休假”还需“补齐三个短板”
立新标 补齐劳动防护短板
跟踪导练(五)2
DCT的优势与短板并存
第二次成长:从“高原期”突围
补齐短板 建好“四好农村路”
“四步法”巧解教师专业成长“高原期”困惑
缺点背后的阳光
浅析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规划
挨打有因 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