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兴趣我做主”

2016-04-11胡波波刘林付吉亮

江西教育A 2016年3期
关键词:特长二胡河南

胡波波 刘林 付吉亮

位于上高县锦江南岸的河南小学校园里,每天下午都有这样的景象:操场上,跳竹竿舞、秀球操的班级方队整齐有序、配合默契;活动室里,进行排球、乒乓球等球类训练的学生个个生龙活虎、动如脱兔;丰乐亭中,象棋、围棋小棋手们斗智斗勇、激战正酣……学生们穿行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自主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欢声笑语飘荡在整个校园上空。

从2013年开始,河南小学实行每天下午兴趣班自主选课走读制,文化课只安排在上午。虽然文化课的时间比其他学校少了一半,但近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却呈快速提高的趋势。2015年,在上高县中小学运动会中,河南小学以团体总分高于第二名46分的优异成绩获得第一;学生文化课测试成绩也在全县小学中名列前茅;而在全县教学技能评比中,河南小学三门文化课教师都名列第一。

“我校位于城乡接合部,学生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且家庭条件都不太好。很少有家庭能够意识到孩子兴趣培养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我们学校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条件。”河南小学李鑫校长介绍说。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2013年,河南小学提出“多彩童年、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创建“合格+特长”的育人模式。学校打破原有的以文化学科、知识性教学为主的课程框架,将每天下午的课程设置为学生自主选择的兴趣特长课,并积极开发和建构特长教育课程,组建兴趣班。

短短两年的时间,河南小学就从书法、美术、乒乓球、竹竿舞、合唱、舞蹈等少数几个兴趣班,发展到如今涵盖体育、美育、智育三大类的20多个兴趣班。其中,体育类有田径、羽毛球、毽球、乒乓球、武术、跆拳道等6个,美育类有舞蹈、合唱、电子琴、二胡、笛子、剪纸、美术、书法、篆刻等10个,智育类包括朗诵、演讲、棋类等兴趣班以及各学科的兴趣小组。

“学校为学生提供这么多种类的兴趣班都是免费教学,同时免费提供乐器和运动器械。这样做是为了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努力将学校打造成一个学生喜爱的‘乐园’。”李校长指着一栋比较旧的楼房告诉记者,2015年上半年,上高县政府将河南小学旁边的县劳动局老办公楼划拨给学校用。由于是老式的办公楼,不适合改造成教室,河南小学就把这一间间办公室变成了兴趣班的教室,让一些类似乒乓球、合唱、跳舞等的兴趣班有室内的训练场所。

2015年入学的一年级学生黄纪尧每天都是班上最早到的。然而上学之前,黄纪尧在家是被宠坏了的“小皇帝”,性格非常“野”。“本以为在学校会比较难管教,没想到上学几个月后,生活就变得十分有规律。每天放学回到家里,他还主动将学到的知识教给家长。” 黄纪尧的妈妈告诉记者,“这些变化都得益于学校的兴趣班,让他收心学习。虽然周末依然喜欢睡懒觉,但是周一到周五早上总是早早起床,要去上学,说‘学校比家里好玩’。看到他每天都处在很享受的学习状态,我们做家长的打心底里高兴。”

“由于兴趣班是学生自主选择,所以学生上课都非常认真,这也锻炼了他们的自制力和专注力。因此,虽然文化课的时间缩短了一半,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大大提升了。这也使学生能学得轻松,玩得尽兴快乐。”李校长非常自信地告诉记者。目前,学校已有672名学生自主选择参加了兴趣班,约占全校人数的三分之一,有的学生甚至报名参加了五六个兴趣班。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必须有自己的团体文体活动,同时还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多个兴趣班。每学期初,学生可根据自己意愿报名参加特定的兴趣班,学校根据报名人数,安排指定特长教师任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兴趣班分设不同等级,比如书法、舞蹈班就有初级班和提高班,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

此外,学校还充分利用好学生兴趣班的学习成果,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资源。在教室里、走廊上,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陈列和展示各个兴趣班活动的图片或者作品,如每个月举办一期优秀作品展;组织各种棋类和其他体育竞赛活动。遇到六一儿童节、元旦等节假日,学校还会举办艺术节。在艺术节上,舞蹈、戏曲、器乐、合唱等节目丰富多彩。一场场精彩的表演、一次次激烈的竞赛,激发了学生们对艺术的追求和向往。在2015年,河南小学的学生获得全县小学组羽毛球比赛一等奖、全县小学汉字听写比赛二等奖;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技能比赛,9人获一等奖、9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书法、绘画比赛2人获一等奖、2人获二等奖、2人获三等奖。

对于学校的特色办学与素质教育的后续发展,李校长说:“下一步,我们的兴趣班将向社团模式发展,由学生自己管理各种兴趣社团,安排日常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规划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这些能力是我们农村地区学生比较欠缺的。”

利用这么多时间培训学生兴趣,开设这么多兴趣班,是否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呢?

面对记者的疑问,李校长微微一笑,自豪地说道:“我们学校2015年学生学业测试成绩名列全县前茅,三门文化课的教师参加全县教学技能比赛都名列第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河南小学,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学生的学习,同样也激发了教师的职业激情。

今年50岁的语文教师傅华秀,有30多年的教龄,每天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规律生活,让她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太多期冀。2013年下学期刚开学不久,校长找到傅华秀,希望她能选择一个兴趣班担任班主任,并送她去参加有关的培训。“一开始,我是不太愿意的,因为我当时还担任了年级组长,平常教学任务也比较重。”傅华秀说。由于年轻时就对二胡等民族乐器比较感兴趣,如今学校送她去培训二胡并教学生,这重新唤起了她曾经的激情和爱好。于是,她就抱着尝试一下的心态接受了校长的建议。然而,一个学期过去了,兴趣班的教学让傅老师重新找回了职业幸福感。她说:“在教授二胡的过程中,我与学生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更多的沟通话题,极大地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进步。”

黄文婷是傅华秀班上的一名学生,十分内向腼腆,学习成绩也较差。一天,黄文婷找到傅老师问:“我能参加老师您的二胡班吗?”“当然可以了。”傅老师爽快地答应了黄文婷。由于是自己的兴趣所在,黄文婷学习二胡很快就入门了,傅华秀也不失时机地对黄文婷进行鼓励。渐渐地,黄文婷从自卑走向自信,她在其他同学面前开始有话说了,学习态度也认真了许多,人也更活泼外向了。

“知识是相通的。”傅华秀老师说,“在二胡教学中,我会穿插一些语文知识,有时还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上语文课时,又会将一些民族音乐的故事穿插进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我就利用著名二胡表演家阿炳的人生经历来解读那段历史。”

同样,将兴趣与教学结合的还有年轻数学教师沈艳茹。“刚参加工作时,在教学中总是不得法。有一次,其他学校的老师来听我的课,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就把音乐融入到教学中。我在课堂中教学生唱《拍手歌》,让学生感受音律的重复,以此来理解乘法中的倍数关系。没想到当时教学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学生很容易就理解掌握了这节课的内容。”自此,数学课堂上响起音乐声,成为沈艳茹老师的教学特色,她边说还边向记者介绍自己得知学校开设兴趣班,主动担任了钢琴班和合唱班班主任的经过。

为了进一步推动兴趣班的发展,河南小学制订了教师兴趣的培养计划,要求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至少有一项体艺特长。如果教师没有特长,学校会根据教师意愿,由学校出资,安排教师到县、市的专业培训班进行学习,等教师学成归来,再传授给学生。另外,在兴趣班的选择上,实行教师与学生互选,充分尊重师生的意愿。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申请,河南小学的师生们享受到了兴趣带来的乐趣。截至2015年年底,学校已派出十来名教师参加各种兴趣特长的培训,拥有某一项兴趣特长的教师有19名,占全校教师总数的20%。

2015年12月29日下午,阳光明媚,为冬日里的人们驱走寒冷,亦增添了一丝情趣与惬意。河南小学的操场上正进行着一场别开生面的“竞赛”——第一届“河美杯”象棋擂台赛决赛。只见大树下摆放着三张方桌,方桌上是象棋棋盘,其中一方是经过初赛、复赛选拔出来的副擂主,正在接受全校同学的挑战。对弈“战场”外,正围满了观战的老师、学生和家长。而就在离这“兵马交战”的象棋决赛现场几十米远的教学楼里,总擂主卢安旭却在“知行屋”安静地练习毛笔字。

卢安旭的班主任告诉记者,卢安旭正读五年级,不仅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而且还参加了学校象棋、书法、二胡等好几个兴趣班。当被问到这样边学习边上兴趣班累不累时,卢安旭说:“一点都不累,因为这些都是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我儿子以前比较内向,不爱说话,跟我们家长也没什么沟通。2014年他开始参加学校的象棋班,现在他每天放学回家都要拉着我和他爸爸杀上几盘。通过象棋这条纽带,我和儿子之间有了更多的话题,他性格也比以前更开朗了。前不久他去宜春市参加‘琴棋书画’大赛,还获得了象棋比赛第二名呢。”卢安旭的妈妈非常自豪地告诉记者。

孩子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某一种技能或者特长的支撑,更需要文化素养的渗透和内化;孩子成长单靠学校教育是不完整的,还需要家长们的密切配合。因此,河南小学以节假日举办的兴趣班活动和艺术节为载体,经常在学校组织亲子活动,使家长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成长,也更积极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近期,河南小学开展了“亲子经典诵读”活动,吸引了近百名家长参加,家长与孩子共读《论语》《孟子》《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经典作品,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经典作品知识竞答”活动。

类似的富有意义的活动,不仅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还教会了他们懂得珍惜,懂得感恩。“长年在外打工,每次回家和孩子在一起都感到有些‘陌生’。这两年回来后,我明显感受到了孩子的变化。上次学校搞活动,孩子还特意画了一幅画送给我。”一位长期在外打工的学生父亲给班主任打电话这样说,并表示有机会还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亲子活动。

河南小学的教育成效正通过学生,传向家长,传到社会,获得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付吉亮老师的邻居听说他在河南小学教书,就想让自己的孩子跟着付老师学书法,“我怕惹上校外补课的嫌疑,就拒绝了他的请求,没想到他跑到学校来,说要给他孩子转学到我们学校。”付吉亮老师向记者述说这一因学校出名而带来的烦恼。

参加兴趣班是一种娱乐,也是一种学习,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是最持久的学习状态。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需要给他们更多不同的机会去体验、去尝试,在此过程中发掘潜能,使他们逐渐发现、培养自己的兴趣,慢慢形成自己的特长。更重要的是,在河南小学的兴趣班中,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一技之长,更是未来人生的选择与规划。

猜你喜欢

特长二胡河南
洞腔随想二胡独奏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特长,亦是一种成长
小议二胡艺术改良创新下的思考与实践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老头子的二胡
我的二胡梦
让女儿快乐学“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