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网络娱乐新闻中“把关人”缺失的现象

2016-04-11袁平

视听 2016年3期
关键词:把关人媒介素养网络

□袁平



浅析网络娱乐新闻中“把关人”缺失的现象

□袁平

摘要:随着电脑、手机等新媒介引领网络时代的向前发展,互联网以其鲜明的技术优势冲击着传统媒介中把关人的地位与权威性,引发网络空间中新闻信息的失序。尤其是网络娱乐新闻的虚假泛滥、刻意炒作、同质化、低俗化等现象屡见不鲜。本文从把关人缺失视角出发,浅析网络娱乐新闻中“把关人”缺失的现象特征、原因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网络;娱乐新闻;把关人缺失;媒介素养

网络传播中新闻的海量性、内容的兼容性、传播的及时性及文本的超链接性等技术优势,带来了网络新闻的欣欣向荣。正所谓物极必反,当人们沉浸在媒介技术创造的便利性时,网络新闻传播中却充斥着各种虚假、低俗、污染的信息。而网络娱乐新闻更是首当其冲,成为网络新闻传播失实、失真的“重灾区”。

网络媒介以其技术上的优势冲击着传统媒介的运转与发展。传统媒介也逐渐培养人们对网络新闻信息资源新的收发模式,弱化传统“把关人”的作用,从而侵蚀网络空间中新闻信息的真实度。近年来娱乐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让娱乐新闻在新闻报道中的比例逐渐升高,但传统“把关人”的缺失引发了网络空间中娱乐新闻的一片乱象。

一、网络娱乐新闻中“把关人”缺失的现象特征

(一)新闻内容失真失实,虚假报道满天飞

网络传播可以使娱乐新闻报道处于24小时不间断的报道状态,而这种不间断的报道状态使得媒介越来越倾向于炒作热点,妄下断言,提供结论,而不是去寻找事实的真相。2015年5月,一则“杨幂醉酒被迷奸”并配有图片和视频截图的消息在网络上疯传。仅仅只因为图中女孩的外貌特征酷似杨幂,就不经佐证发布杨幂被迷奸的不实报道,对杨幂方面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新闻内容的超载、无序

在网络空间中,传者受者合二为一,新闻信息一经输入就会永久存在,加之网络传播的低门槛及互动性等特点,让网络娱乐新闻呈现超载与无序的状态。比如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Angelababy整容,得到204,000条相关结果。其相关搜索版块包括Anglebaby承认整容、Anglebaby整容了吗、Anglebaby回应整容、Anglebaby整容鉴定、Anglebaby七年整容、Anglebaby整容前等内容重复性高的链接条。

(三)炒作无底线,事实真假难辨

炒作,在娱乐圈来说早已是司空见惯的,甚至大有成为娱乐圈的代名词之势。这主要是传者为了争取过多的市场份额及利润,对新闻采取睁只眼闭只眼的随意态度。而明星为了博眼球、保持曝光度而进行的长期自我炒作更是让受众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比如,黄圣依、杨子与杨子原配间的真实关系,多年来一直是网络娱乐新闻炒作的热点。三者的关系在娱乐报道中剪不断理还乱,当事人却始终未给受众真相,引发一阵阵猜想。

二、网络娱乐新闻中“把关人”缺失的原因

(一)数字技术的冲击力颠覆了传统的把关人地位

传播主体的传受合一、双向传播,弱化了传统把关人的作用。传统的娱乐新闻报道是以单向线性的传播形式,“把关人”在某一“关口”过滤信息。娱乐新闻报道是前一天经编辑筛选、审核后才发布出来。而网络空间中的双向流动性,让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经验、主观能动性随意对明星事物信息进行采集、制作、发布及转发,从而埋下各种娱乐新闻失真失实的隐患。随着我国网民人数的逐渐高涨,更加弱化了把关人角色,分化了把关人权利,使这种现象愈演愈烈,难以治理。

传播渠道的多样性降低了把关的可行性。当今,人们可利用电脑、手机、iPad等终端进行多屏传播,受众可以将一条刚出现在互联网的娱乐新闻在短短几分钟内进行转发、评论而后达到上百条的搜索结果,有些信息甚至尚未引起把关人的注意,就已经在网络空间迅速传播、发酵,引发娱乐新闻行业的失态与庸俗现象。

(二)在利益的驱使下,各方道德底线的失守

娱乐媒体人专业素质、职业道德的缺失导致娱乐新闻的乱象。随着市场经济下衍生的消费时代的到来,受众的娱乐需求日益膨胀,媒体为了迎合受众的各种口味,占领受众市场份额,获取利润来源,在甄别娱乐新闻时考虑的不是真实性,而更多的是爆炸性,追求的是吸引受众眼球,达到“一鸣惊人”的效果。因为这类新闻的制作成本低,收益效果高,娱乐媒体人便迷失了身份。在这种扭曲的运作模式下,娱乐新闻的“严肃性”逐渐消失殆尽,人们对待层出不穷的假新闻似乎也习以为常。此外,我国如今在网络娱乐新闻方面的法律规范还不够健全,法律的震慑力无法施展,即使失真失实的新闻给当事人造成了伤害,往往身处娱乐圈的人们也不会过于追究。如此便陷入一种摆脱不掉的怪圈中,致使网络娱乐新闻中的乱象兴盛不哀。

信息提供者追逐利益、保持名气的态度,导致娱乐“新闻性”风气的散失。现今,娱乐圈更新换代之快,竞争之强烈,让许多明星抛弃该有的态度和应有的道德底线,转而寻找成名的“捷径”,使其在娱乐圈中成功上位。越来越多的明星主动联系媒体进行爆料,制造新闻热点,进行宣传与炒作。媒体却照单全收,不顾职业道德的失范。

三、网络娱乐新闻中“把关人”缺失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宏观管理,规范信息生产

在控制与防范网络娱乐新闻乱象过程中应最先从信息的源头抓起。首先,作为娱乐记者应具有职业素养,在信息收集、采访、制作过程中都必须保持严谨的态度和尊重客观事实的心态,提高娱乐新闻的格调与品位,坚决抵制娱乐文化垃圾,遵守新闻的真实性、指导性原则,以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积极健康的主流文化,转变受众的审美情趣与价值观,形成传受双方良性互动模式。

其次,加强媒体的法制建设,实现信息生产过程制度化。制定适合我国网络传播空间的信息传播法,对网络娱乐新闻的生产、传导、组织、管理等各个环节作出明确的规定,推动网络娱乐空间市场步入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法治化轨道。在网络娱乐新闻运行过程中,政府应借助系统的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取缔各种虚假伪劣新闻,重视娱乐新闻信息质量的监控,推动娱乐新闻生产的效率优化。

(二)优化网站传导体系,增强二次“把关人”社会责任感

网络娱乐新闻里的网站传导作为娱乐新闻生产与受众消费的中介环节,其运行的格局直接影响与决定着娱乐新闻发展的走向,因而也是防范与治理娱乐新闻庸俗和虚假的关键环节。为此,一方面应优化网站的传导体系,扶持重点网站,引导主流的意识形态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对重点网站,给予一定的政策、资金与技术支持,毕竟商业网站要依靠盈利才能生存下去。但目前我国的商业网站大多数是从微博、朋友圈等网络空间转载信息,对事件的真实性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让娱乐新闻的乱象有了生存与发展的土壤。所以,相关部门应下放一定的采访权,让网站能自行寻找有价值的新闻,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网络娱乐新闻的乱象。

另一方面,增强二次“把关人”的社会责任感。二次“把关人”是相对于权威性的传统把关人而言,只出现在具有转载新闻资格的商业网站中,在网络娱乐新闻的发布中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对治理网络娱乐新闻的乱象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二次“把关人”在把关娱乐新闻时,应力求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的、庸俗的娱乐新闻信息,应及时将老化、失效、虚假的娱乐新闻信息剔除掉,以净化网络娱乐新闻传播市场,宣扬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娱乐导向,从思想上树立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提高受众媒介素养,提升新闻信息辨别处理水平

从本质上讲,新闻信息的生产与利用是一种社会活动,活动的主体是人,现有的网络受众数量在不断提高,因此,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增强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利用与辨别能力,也是防范与遏制网络娱乐新闻乱象的重要内容。为此,一方面要求受众提高对媒介技术的认知与了解,提升自身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新闻的综合能力,培养受众在新闻信息的洪流之中去伪存真的眼力,从而杜绝娱乐新闻的虚假传播,从源头上保留新闻的真实性。另一方面,要求受众适时改善自我知识结构,提高对于新闻信息中隐含意义的敏锐感知力,提高伦理道德水平,做到不转发、不传播未经证实及非理性的新闻信息,主动为自己创造一个健康、绿色的网络娱乐新闻传播空间。

参考文献:

1.高欢欢,吕燕茹,谢誉元.浅析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J].前沿,2013(11).

2.韩璐.网络新闻传播中的“把关人”缺失现象探析[J].今传媒:学术版,2014(10).

3.贺小玲.娱乐新闻病态表现及原因分析[J].今传媒:学术版,2013(1).

4.田华,何纯.娱乐新闻中的媒体责任边缘化及其纠正[J].新闻界,2007(5).

(作者系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

猜你喜欢

把关人媒介素养网络
新媒体时代更需要“把关人”
新媒体时代报媒“把关人”的角色定位
“互联网+”时代传媒对媒介域“私有化”的应对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