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境”触“情”,营造激情数学课堂

2016-04-11江苏省盱眙县鲍集初级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16年19期
关键词:三边直观创设

江苏省盱眙县鲍集初级中学 王 雷

设“境”触“情”,营造激情数学课堂

江苏省盱眙县鲍集初级中学 王 雷

教学情境的创设就是对教学内容的呈现采用特定的方法。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进而促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情感体验。文章围绕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来激活学生的认知,旨在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情境;教学;创设

课堂的氛围直观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堂中积极投入的学生,学习成效非常明显,而课堂氛围决定了学生的投入程度。情境教学法可以创设一个环境,让学生的情感融入其中,从而对于课堂产生兴趣,在投入了精力以后,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就形成了激情的数学课堂,学生的求知探索精神逐渐激发,课堂效率显著提升。

一、创设生活情境,感受数学与生活联系

在初中生眼中,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不紧密的。在学习初中数学时,联系生活内容有助于学生学习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因此,老师在课堂中应该设置生活情境,将生活中的事物现象作为素材,展示给学生看。这样的情境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到生活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在课堂的积极性会逐渐提升,课堂氛围变得活跃。比如在教学“分式的意义”时,正值学生展开一个科技活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素材进行情境创设:我校这个月就要举办科技活动了,那么如果每个班要交50份作品,但是班级的人数是不同的,我们班只有43名同学,那么平均每人应该制作多少份?如果是x件作品,43名同学呢?x件作品,y名同学呢?渗透函数的思想,可以让学生更为清晰地理解分数的意义。结合实践活动的情境教学,激发了学生对于周围事物的关注,并且鼓励学生参与活动,增加实践经验,从多方面出发提升自身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创设导趣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兴趣决定了学生对课堂投入的精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许多时候开小差就是因为课堂中没有吸引学生的地方。老师应该创设趣味情境,比如创设童话故事情境,或者是游戏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在课堂之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学生对于感兴趣的事物会投入精力,利用问题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比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如果直接进行概念教学可能会让许多学生听不懂。因此,就以“奖赏象棋发明家”的童话作为引导,先讲出前5个格子应该放多少粒麦子,然后与学生讨论国王能不能付得起全部的麦子呢?学生这时候就开始惊奇了,一个国王为什么付不起这些麦子?许多学生猜测可以付得起,然后教师让学生开展小组之间进行分工合作,借助计算器每个人算5格,最后总结一下看看有多少麦粒数。学生算出来的结果非常大,学生非常吃惊,对于数学产生了更多的探究兴趣。学生的思维在这一个小故事的引导下,逐渐活跃起来,小组之间不断的讨论,使课堂的学习氛围变得非常浓厚。

三、创设问题情境,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在数学学习中的探索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数学课堂有了问题的引导就有了一个方向。学生的思维层次要想不断拓展,就需要学生不断探索深层次的问题,提升思维空间。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生活方面也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以给予学生思考的方向,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比如在教学“指数”的内容时,学生对于指数概念理解不深入,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有没有人能够将一张纸折叠3次?”学生听到了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拿出纸张进行实验,发现折3次非常简单。老师接着提问:“接着叠呢?最多能折叠多少次呢?”学生纷纷尝试,发现叠了7次就变得非常难折叠了,这时候老师让学生测出现在纸张的厚度,再与一层时候的纸张厚度对比,厚了多少呢?接着老师指出如果一张纸能够折叠100次,那么长度就比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还要长。教师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实践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再通过问题“为什么增长速度会这么快呢”,再次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深入研究指数的规律。

四、创设直观情境,让学生感性认识数学

采用直观的情境教学,学生观察分析直观内容,在分析过程中找到概念的内容。在观察过程中可以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学生直观地观察后再通过分析对比概念,可以总结概念的内容,增强对于概念的理解。比如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时,三角形的知识学生了解不深,三边关系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可能还是不太理解,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观察一下三角形,然后分析三边的关系。学生一看是三角形的边长关系,就会将三边测量出来,然后观察数量关系,但是学生一般都会观察是否相等,没有想到大小关系。因此,学生在总结的时候,不能总结出很好的关系式。这时,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观察三边的大小关系,接着给学生分发木棒让学生自己去拼一拼能否拼成三角形。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最终发现三角形要有两边大于第三边才可以。学生在实践中需要验证自己的猜想,最终总结出结论。直观的观察分析与实践,可以提升学生的能力,而且对于理解概念也有很大的帮助,就能学生可以感性的地认识数学。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提出问题,创设生活情境。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学习过程中是非常有益的学习资源,利用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就能营造出激情的课堂。

[1]王岳剑.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J].新课程研究,2014(03).

[2]华源.例谈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J].广西教育,2015(05).

[3]丁丽.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J].科教新报,2014(30).

猜你喜欢

三边直观创设
三角形中线与高之间的三个几何不等式
九点圆圆心关于三边的对称点的性质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走三边
简单直观≠正确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三 边 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