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视野下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2016-04-11田方
田 方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河南 济源 459000)
人口老龄化视野下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田方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河南 济源 459000)
摘要:针对当前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应积极承担养老责任,同时应强化家庭养老、积极发展社区养老。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农村;养老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由原来的“乡土农村”变成“流动农村”,这种城乡之间的流动给“乡土农村”带来了发展机遇,但也促使“乡土农村”稳固的结构体系迅速瓦解,传统的农村养老机制面临巨大的冲击。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能否得到解决,不仅关系到新农村建设,更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谐。当代中国出现了人口老龄化城乡倒挂的现象,农村老龄化比例远远高于城市。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同时一些中老年劳动力陆续返乡,造成农村人口老龄化比例远超过全国10.06%的平均水平。据统计,重庆农村65岁以上的人口占14.51%,四川为12.26%[1]。流动的青壮年劳动力掏空了农村,农村出现大批留守老人,他们不仅要守着旧宅、带着孩子,还要务农养活自己。完善农村留守老人社会保障机制已成为当今社会改革的重中之重。
1老龄化视野下农村养老保障问题考量
人口老龄化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趋势和状态,通常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超过该国家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该国家总人口的7%,就可以说这个国家正在步入老龄化。据预测,2010年至2050年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高峰时期[2]。当前农村留守老人养老保障存在以下问题:
1.1家庭养老面临困境
长期以来,农村养老一直是子女养老。如今,受各种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年轻人尊老与养老的意识日益式微,重经济利益、轻血缘关系的趋向明显,部分年轻人不愿养老。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收入不稳定,大量年轻劳动力抛离农业,远离家庭进城务工,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而务工收入也不稳定,且收入水平偏低,加之年轻人的消费意识以自我满足为主,导致年轻人给老人的赡养费无法保障。这样,本该含饴弄孙的老年人常年在田间劳作,靠务农实现自我供给或部分供给。但因年老体衰,劳动能力有限,收入很低,难以负担生活支出。在乡村转型的过程中,不断流动的劳动力掏空了农村,农村的传统养老方式瞬间倒置[3]。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无力照顾子女,大都将孩子留给老人在农村照顾,从婴儿直到高中,老年人心力交瘁。据调查,有57%的老年人认为他们已经无法胜任此项任务,只有27%的老人勉强能过关。
1.2农村老人生活单调、精神空虚
精神生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方面,在农村子女较关注老人的物质生活,很少考虑老人精神方面的满足。有些老人丧偶独居,身体状况不佳,难以外出,社会交际面狭窄,遇到问题无处倾诉,内心之痛苦外人难以体会。子女外出务工很少回家,有事时多是通过电话联系,就事论事,很少关注老人的情感世界,导致老人与子女感情疏离。加之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匮乏,缺少必要的文体娱乐项目,尤其是老人喜爱的戏曲,加重了老年人的孤独感和寂寞感。
1.3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医疗保健方面。据调查,有64.1%的留守老人生病时会去医院或卫生院看病,其他人多是随便吃点药应付甚至硬撑;病入膏肓时,还有7.8%的老人不能够进医院看病。多数留守老人身体虚弱,基本失去劳动能力,对医药费用的担心已经超越了病痛对他们的折磨。2007年以来我国开始施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医疗保障水平有所提升,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农村医疗资源有限,很多病症无法在家门口解决,但进城看病对很多农村老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因距离县城较远,交通不便,加之自身身体原因,老人很难出门,同时医药费的报销标准偏低,自费比例高,导致老人无力负担[4]。据统计,只有10%的老人对现行的医疗制度表示很满意,有40%的老人表示不满意。近年来,我国在农村地区试行养老保险制度,但保障水平偏低,难以从根源上解决农村老人养老问题。
2老龄化视野下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路径
目前我国主要有三种养老模式: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社区养老。家庭养老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庭为后盾,养老通过家庭成员实现。社会养老是依靠国家或政府组织实施的养老保障制度养老。社区养老以社区为平台,发挥相应组织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有针对性地为老人提供服务。
2.1政府应积极承担养老责任
在我国老龄化日趋严峻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养老问题,对老龄化与农村养老再认识。要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力争做到让每一个农村老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安度晚年。政府要因地制宜,采取合理的公共政策和措施,加大对农村公共设施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养老的资金支持力度,解决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资金不足的问题;要加强农村养老保障立法,使养老保障有法可依,同时要对农村养老实施严格的监管;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多组织文化下乡、送戏下乡等公益文化项目,满足老人的精神需要。要逐步实现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接轨。
2.2强化家庭养老
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社会养老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高标准、全覆盖。所以,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不能丢弃。从伦理道德来讲,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法律上讲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要加强宣传,大力倡导敬老、爱老的社会风尚,表彰模范人物,并给予必要的物质与精神奖励;要对不赡养老人的人实施道德谴责与法律惩处,并纳入个人的征信体系,引导年轻人自觉履行义务,形成良好的家庭养老氛围。政府应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农民增收,夯实家庭养老的经济基础[4]。特别是在土地流转的背景下,要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子女要自觉学习与弘扬传统文化中“孝”的精髓,践行“孝”的义务,外出务工时,尽可能为父母提供足够的生活费用,闲暇之余多打亲情电话,问寒问暖,让亲情穿越时空,敬老悦老,使老人物质与精神都无虞。
2.3积极发展社区养老
因地缘的限制,农村邻里之间人际互动交往较为频繁,人情较浓,亲近感与信任感强,在此情境下,发展社区养老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如建立老年服务中心,委派专门的护工上门服务,照料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同时与老人聊家常,排解其心中孤独,守护老人的心理健康;定期为老人进行体检,提供详细的健康指导和及时的医疗服务,化解他们的就医之忧;建立老年活动中心,引导老人在一起说说心里话,锻炼身体,开展文化娱乐活动,诸如唱戏、打垒球、下棋,提升老人的精神生活质量。总之,可通过社区化养老使老年人摆脱孤独、寂寞、空虚,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参考文献:
[1]沈茂英,杨萍.乡村人口龄化与公共政策调整[J].地方财政研究,2014(10):63-68.
[2]谭克俭.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老人的两难选择与破解对策[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3(1):48-51.
[3]山国艳.我国留守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分析[J].学术界,2015(10):227-235.
[4]陈铁铮.当前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状况—来自258位农村老人的调查[J].湖北社会科学,2009(8):57-60.
(编辑:唐芳)
收稿日期:2016-06-30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联课题(SKL-2014-441).
作者简介:田方(1977—),女,河南济源人,讲师,研究方向:会计、生态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3.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978(2016)03-0053-02
Analysis on the Problem of the Old Aged Security System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Population Aging
TIAN FANG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Management, Jiy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Jiyuan 459000, China)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urrent problems of left-behind elderly endowment, it puts forward that the government pension liability should ke actively, at the same time the gov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family endowment and positiv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endowment.
Keywords:population aging; rural;the old aged security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