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保障
2016-04-11叶海江
叶海江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132101)
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保障
叶海江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132101)
摘要:近年来,教育界都认为学校、社会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才能取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但在理论研究上,对学校、社会和家庭三者的关系研究不够系统和全面,也缺乏可操作性;而且在实际工作中,仍然缺乏三方面相互配合、协同运作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机制。本文指出,我们要营造更加优质的育人环境,以构建起学校、社会和家庭和谐互动运行的教育机制,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环境保障。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保障
近年来,伴随着国家和社会对高校培养人才质量需求的提高,作为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重要考核指标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受到极度关注。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经济全球化、政治和文化多元化以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等带来巨大影响和冲击,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对象等都需要及时做出调整,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有诸多不适应之处,亟待改进,及时构建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才能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期、稳定、有效地运行[1]。在由制度、思想、组织、人力、物质和环境等多种保障构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体系中,环境保障是基础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1 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影响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与客观环境具有一定的联系,教育环境的优劣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表现出人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制约。自古以来就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居必择乡,游必就士”等说法,在现实生活中,客观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仍然十分明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离不开环境,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按影响范围总体上可以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作为大环境,主要指居于统治地位具有极其广泛影响力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心理,属于社会环境或国际、国内环境,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因素;微观环境作为小环境,是指与人们的现实活动密切相关的局部环境,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网络环境等,直接影响大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尤其是网络环境对青年学生影响极大而且也成为当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重要载体[2]。
从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方式看,主要有以一定社会或群体倡导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发挥导向性作用,以环境正面导向作用削弱消极因素的影响。在多种环境因素的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下,潜移默化影响着受教育者,既有良好的环境的熏陶,也有不良环境的污染,更有敌对势力利用便利的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现实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复杂变化,也带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适应动态变化的环境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充分利用环境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影响,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机制,促进各种环境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发挥保障作用。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上呈现良好势头,但复杂环境的冲击不容我们忽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保障仍面临一些现实问题的挑战。
2.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复杂社会环境冲击
各种复杂社会思潮、西方文化的冲击以及不良网络信息的传播,容易导致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心不足,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挑战,崇洋媚外思想倾向严重。社会上腐败问题、假冒伪劣现象、就业压力、收入差距、奢侈浪费等现象和问题的影响,极易引起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很容易导致一些人盲目追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广泛性、动态性、渗透性,影响到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而且对学校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挑战。
2.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仍存在薄弱环节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都集中在微观环境中的学校环境这一个环境里,围绕学生处、共青团等学生管理机构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教学部门来进行,而且对复杂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重视不够,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常常停留在学生遵规守纪和掌握基本政治理论的层面,忽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效和日常教育管理目标,未能有效加强学生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的培养。而且校园文化活动方式单一,缺少吸引力,文化建设成效不理想,校园周边环境混乱,校园网络正面舆论导向作用发挥不足等都会影响教育效果[3]。
2.3家庭教育作用发挥不足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家庭环境在学生的成长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父母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教育直接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然而人们往往对子女大学前的学习和生活付出了较多的关爱,步入大学的子女和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联系减少,有时几乎只是单纯的经济依赖,对父母情感依托降低,父母往往同时减少对大学生思想和精神的关注,很容易导致一些缺少自律意识的大学生过于放纵自己、迷恋吃喝玩乐、寻衅滋事、荒废学业,缺少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而且如果学校与家庭联系不足,如学校经常在问题发生后才与家庭联系,很少在相应问题出现苗头之前与学生家长沟通,及时发出预警;而且大部分家长亦很少去学校或主动与学校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校状况。这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4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网络时代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及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受网络的影响特别明显,网络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场景,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其开放、动态的丰富特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各种各样具有高度自由度的信息在十分低廉的成本下及时快速传播,其间良莠不齐,真假难断,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
所以,今天我们仍然面临各种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少针对性,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社会、学校和家庭对青年一代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合力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多。目前,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合力仍未形成[4]。
3 构建和谐互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保障措施
从系统论的视角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涵盖全社会很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学校只是这个有机的复杂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一个子系统如果与其所依赖的复杂系统隔开,不保持开放度,它就无法抵御自身的熵流,丧失活力并趋于瓦解。如果它想避免这一命运,则它必须是开放的系统,不断与外界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像以前一样,囿于学校一隅,而应该审视整个系统的微观环境与宏观环境,同家庭和社会形成良好和谐的互动。
3.1构建学校与家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上的和谐互动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构建学校与家庭和谐互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需要找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接点,进一步探究家庭参与学校教育的有效方法和有效途径,形成合力,尽可能发挥好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为此,要创建学校与家庭的多种形式的沟通交流渠道,通过QQ群、微信群、论坛等便捷先进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形成快捷及时的信息交流与反馈、细致周到的共同管理与协商。这样,学生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子女在校学习、思想等各方面状况,学校也可以掌握如假期学生不在校在家期间的表现或学生与家长思想沟通时出现的问题等各方面情况。家长之间也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5]。
3.2构建学校与社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上的和谐互动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做为一项系统工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帮助与支持,从“硬件”、“软件”各个方面配合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硬件”上,主要是为大学生的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创造便利的条件,通过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使学生除了受到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之外,也通过切身体会、真实感受到社会实际,了解社会,了解自己,学习书本之外的知识和技能,更有利于配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学校也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机会。政府还应整治学校周边商业、文化、娱乐场所,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保障学校教学、学生学习和生活有序进行,免受过多的不良干扰。
更重要的是“软件”上,互联网及电子信息时代,运用和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学校更应与社会和谐互动共同应对消极因素的挑战。国家应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风尚,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加强信息监管与监督,制定网络规范,加强网络道德建设。而学校则应积极应对复杂网络环境、与时俱进,建立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队伍,建设专门的主体网站、网页、论坛、博客,以全方位多角度渗透式的方式加强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因此,尽管学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面临各方面的挑战,仅仅依靠学校的单打独斗不能解决实际复杂问题,唯有学校、社会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通过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和谐互动运行的教育机制,才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好的环境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的构建研究[M].辽宁: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0-59.
[2]艾楚君,甘均良.构建新的学校、社会与家庭和谐互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3):121-124.
[3]包玉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58-159.
[4]黄玉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保障机制的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3(8):109-113.
[5]郑洋,韩锦标.大学生思想政治保障机制构建思路与路径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4(6):73-75.
责任编辑:吴艳玲
O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YE Haijiang
(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Jilin 132101)
Abstract:In recent years,educationalists believe only through coperation among schools,society and families can education achieve its actual effects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But at the theoretical level,the unsystematical and incomprehensive researches on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chools,society and families lack maneuverability.In real work,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has not been built up.This paper indicates physical assurance,while creating moderat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and an interactive educational system among schools,society and families will provide an environmental assurance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the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environmental assurance
作者简介:叶海江(1966-),男,吉林省永吉县人,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与研究。
收稿日期:2015-12-0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