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保障研究——以绥化市为例
2016-04-11曹剑丽
曹剑丽
(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绥化15206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保障研究——以绥化市为例
曹剑丽
(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绥化152061)
摘要:本文基于绥化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围绕绥化市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这个突出问题,从政府责任和政策保障教育予以剖析,探索绥化市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保障之路。
关键词:绥化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保障
1 绥化市义务教育发展现状
由于种种客观和主观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还较低,成为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攻坚所在。绥化市的义务教育发展呈现不均衡之势。绥化市地处黑龙江省中南部,松嫩平原的呼兰河流域,是一个以发展农业为主的城市。全市管辖望奎、青冈、明水、兰西、绥棱、庆安6县、70个镇、90个乡,1,335个行政村。全市共有人口543万人,非农业人口144万人,农业人口399万人。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下,绥化市的义务教育发展遭遇了一些新的挑战。主要表现为:(1)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对于农村人口占多数的绥化而言,农村学校居多,而农村的教育水平却远不及城市;(2)农村薄弱学校发展困境重重;(3)城市内的学校,校际差距越来越大,致使“择校”加重了义务教育机会的不公平;(4)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绥化市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这一薄弱群体在追求公平的义务教育时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阻碍了绥化市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基于绥化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诸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本文仅集中于政府责任一点展开,探讨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政府需要承担何种责任,如何为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2 农村薄弱学校摆脱困境的政策保障
2.1合理确定中央、省、地市和县级政府义务教育投资分担比例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资体制经历了1985年的“以乡镇为主”到1994年起实行分税制改革后的“以县为主”。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在下发的《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一文中进一步强调县级人民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负有主要责任,并规定和划分了各级人民政府的责任。根据《通知》的规定,农村义务教育的直接负责人将由过去的“以乡镇为主”提升到“以县为主”,即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合理安排使用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确保按时足额统一发放教职工工资,统筹安排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校舍建设等等[1]。在新体制下,县级政府的责任非常重大。
在我国的财政投入分配中,目前中央和省级政府掌握了大部分财政比例,县乡一级的基层政府仅获得较少部分收入。我国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是很有限的,县乡一级政府比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着更多的义务教育负担。义务教育是公益事业,义务教育的对象是全体适龄儿童。当“以县为主”的财政投资体制已经无法满足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时,中央及省级政府应该负担起义务教育的责任,及时补充义务教育的财政缺口。中央、省、地市和县级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现状,确定一个合理的投资比例,以保证适龄儿童无论处在什么环境中,都能够接受平等的义务教育。
2.2撤点并校,合理布局,建设标准化学校
绥化市当前一些农村学校出现了“空校”现象。由于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时,部分子女也随迁进城就读,还有留在农村的学生也选择去更好的学校:村里的孩子去乡里上学,乡里的孩子去镇里读书,镇里的孩子去县里读书。因此,一些农村薄弱学校雪上加霜,生源更少。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应该重新合理布局农村学校,对于一些生源较少的薄弱学校果断合并或者取缔,集中精力建设一些教育水平较好的学校。
在集中精力建设一批农村学校的时候,要集中精力建设标准化学校:从学校的硬件设施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再到学校的师资队伍和教学内容,都要按照标准化学校标准执行,在合理减少农村学校数量的同时,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这样,农村薄弱学校在冲出困境的同时,也成为优质教育资源的供应者,缓解了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现状。
2.3补齐农村薄弱学校的师资队伍短板
绥化市农村薄弱学校在师资队伍上有以下几个显著问题:学历偏低、年龄偏大、职称偏低、学科结构不完整及工资待遇较低这几个方面,还有就是流动性很大,教师队伍不稳定。农村薄弱学校摆脱困境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师资队伍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从学历、职称及学科结构等角度为薄弱学校配备标准化的教师队伍。同时,需要政府努力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再者,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进修培训,增强其教育教学能力。从另一个方面讲,政府可以组织城市学校的校长和老师轮岗支援农村薄弱学校,以及组织师范生实习支教以解师资队伍燃眉之急。不容忽视的是,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同事,不能忘记的还有教育管理者的培训。一校之长是学校的灵魂,他的教育理念及管理能力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因此,农村薄弱学校的校长培训刻不容缓。
3 合理引导“择校”,为义务教育引入竞争机制
义务教育是按学区入学,而义务教育又发展的不平衡,这是“择校”的根本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家长已经不满足于“有学上”,而是追求“上好学”。面对“择校”浪潮时,政府部门要冷静思考,不能盲目阻止家长追求优质教育资源。“按学区入学”在给学区的学生提供教育机会的同时,也为该学区的学校提供了稳定的生源,无论这个学校教学水平如何,都会有学生源源不断。长此以往,未免有的学校会懒惰下来,在教育教学水平方面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绥化市的十所中学,有两所学校是学生和家长趋之若鹜的“择校”对象,家长会想方设法让孩子进入该校。还有两所就没那么幸运了,几乎已经被遗弃,寥寥学生,冷清的校园,惨淡经营。不能不说,今日被追捧的学校定是昔日严格了学校的管理与建设,狠抓了教学质量,才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那么后两所学校无疑是懈怠了,懈怠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竞争意识。“择校”就是教育领域的竞争,“择校”为教育领域带来市场机制。
政府部门应当合理引导“择校”,利用其为义务教育引入竞争机制,激活学校自身的发展活力,同时在管理体制上给学校留有空间,可以让学校方面大做文章。当我们把学校从政府的“学区制”庇护下推到市场上优胜劣汰的角逐中时,学校必会带着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激情,向着更高的教育教学水平迈进[2]。
4 关爱留守儿童,建设标准化寄宿学校
对于留守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留守儿童无疑成为农村薄弱学校的最后一批生源。在为留守儿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时候,除了发展农村薄弱学校外,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为其建设寄宿学校已经被大家接受。寄宿学校不但可以提供学习机会,还能够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寄宿学校的生活老师还可以呵护留守儿童的心灵慢慢长大。这是弥补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缺失的有效方式。而建设标准化寄宿学校责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留守儿童群体不容忽视。2004年,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颁布了《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在该实施方案的指导下,西部地区农村开始广泛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3]。2006年,教育部颁布了《国家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项目学校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解决农村学生上学路途遥远等问题上成绩显著。希望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能为我们提供借鉴。
综上,针对当前绥化市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解决这些问题时每一环节都离不开政府的保障。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教育政策的缺陷造成的,因此在义务教育发展进入战略阶段时,政府的责任尤为重要。这里面所指的政府,不仅指绥化市的政府,还包括省级政府和中央政府在其中所负担的责任。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政府是最大的助力,不可缺少。
参考文献:
[1]鲍传友.转型时期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的内涵与政策取向[J].教育科学,2007(10):1-4.
[2]司晓宏,毛建青.关于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资体制改革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02):30-33.
[3]杨银付.缩小城乡教师资源差距凝聚理想的探索和创新[J].特别关注,2009(04):23-25.
责任编辑:建德锋
Study on Policy-Ensur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____Taking Suihua city as example
CAO Jianli
(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of Suihua University,Suihua 152061)
Abstract:This paper has studied the policy-ensurance from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ies and ensur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It is based on the current social and economical situation and focused on the key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This paper aims at an efficient way from government ensurance for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development.
Key words:Suihuacity; compulsory education; balanced development; policy-ensurance
作者简介:曹剑丽(1979-),女,黑龙江省绥化市人,讲师,研究方向:大学外语教学,义务教育发展。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2534113);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12E111);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十二五”规划项目(JJD1211015)
收稿日期:2015-11-16
中图分类号:G522.3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