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文化背景下儿童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6-04-11■张

初中生世界 2016年36期
关键词:儿童画绘画美术

■张 倩

视觉文化背景下儿童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倩

儿童画视觉文化美术教学应用研究

“儿童画”一词乍一看感觉是简单、幼稚、单纯的代名词,但其实它还牵扯到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美学、色彩学等学科,甚至还与孩子的悟性、成长环境、感受能力、基础知识有着莫大的关系。正如著名作家蔡若虹所说:“艺术作品的产生,并不是单独依靠作者具有高深的技术修养,主要依靠作者有一个精神饱满和感情丰富的内心世界。”

一、初中美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美术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学校教育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它在孩子们的成长轨迹中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初中阶段,随着少年儿童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的拓展,美术教育会涉及到人文、生活、情感、科学等多元的内容。但是,在当下的基础教育领域,美术教育受现有的教育体制、选拔机制等的限制,教学内容中“技能教育”高于“素养教育”。同时,就学科境遇而言,美术教育也处于“细腰”状态,特别是初中阶段。

一方面,初中的少年儿童正处于叛逆期,精力充沛、情感丰富、自我意识强。孩子们从小学,甚至是幼儿园开始,现代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作品评价往往以“像不像”为标准,“像”就是画得好,“不像”就是画得不好。涂鸦的需求在一次次否定中逐渐淡去。很多时候,孩子们为了完成作业,一般都会选择临摹这一比较保险的作业模式。这样,也就导致了创新的缺失,依葫芦画瓢、千篇一律的作品比比皆是。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判断力没了,依赖性倒是变得越来越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用图像或符号表达情感的需求越来越多地被语言和文字所替代。

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的发展,身处信息时代的他们从小就能在多种媒体中及时吸收到各类信息,这就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捕捉时尚元素的敏锐触角。孩子们的审美视野拓宽了,他们不再单纯跟风于老师所教的知识,常常会用成人化的审美标准进行表达。十二三岁的儿童绘画正处于写实期,他们开始模仿成人绘画,追求写实性和科学性。可是,表达需求和表现技巧的不同步,又常常会让孩子们望而却步,甚至在受挫后害怕画画,更有甚者会讨厌画画。

而且,在这个阶段他们好动,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作画。即便少数人乐于作画,期间对“卡通”“漫画”之类的兴趣往往也是占据主流的。同时,现有的各级各类评价标准让初中教育,甚至连小学教育都在追求教学质量。自然,孩子们对于美术的学习动力就远远弱于中考科目的学习动力。先不说家长的期望,教师的陪伴,单就学生个体而言,他们用于学习的时间超出成人的八小时工作制时间。对于美术的学习除了课堂上的45分钟,就实在是“学无余力”了。想要看见入眼的作品,并以此来鼓励孩子更好地感受美、认识美、传递美,那么你还得放弃一部分课程,留出课堂时间来保证孩子能完成作品。

毋庸置疑,初中的美术教育正在囧途,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探索应对现状的策略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二、视觉文化背景下儿童画的诸多转变

孩子们画画的实质是一种兴趣的自然展示,兴趣是绘画的内在动力,绘画的过程也是自我表现的过程。绘画对于儿童智力,以及美育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儿童绘画发展阶段有:涂鸦期(1.5—3岁);符号期(3—9岁);写实期(9—15岁);理性期(15—18岁)。

由于孩子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所以早期的儿童画常常是看见什么就画什么,想画什么就画什么。画面求全,内容丰富,都“扎根”于一条基底线(地平线)。“幻想型”是最泛滥的永恒题材。而读图时代的儿童在构图上能突破“地平线式”,采用中心扩散式、透视表达式或多视点构图等方法。画面表达中会把重要的东西放大并且会细致表达,不重要的东西缩小或者是简化,甚至忽略掉。近现代艺术史上有不少人折服于孩子那种无拘无束、自由表达的创作风格。在许多艺术大师的作品中均能发现儿童艺术对他们的影响。

读图时代的儿童平时耳濡目染各种媒体的图片信息,他们具有真实反映客观存在的绘图表现能力,能进行物我相融的创造。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重在体验和情感的表达。有时会对画面中的事物进行浓缩、提炼、简化,并用高度概括的表现手法进行表达;有时会选择自己知道、看到或者是感受到的事物进行表达;有时会把很多奇妙而大胆的想象融入自己的画面,构成“以有限的形式去表达无限深广的思想情感”的意境;有时甚至会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觉符号。

阿恩海姆认为:“视觉形象永远不是对感性材料的机械复制,而是对现实的一种创造性的把握。因此视觉完完全全是一种积极的活动,并且具有高度的选择性。”

三、初中美术教学中儿童画的应用研究

新《纲要》主张让孩子感受快乐,体验成功。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我的理解是在了解基础知识和适当掌握绘画技巧的同时,让孩子大胆地表露自我,张扬个性。我发现在近现代艺术史上已有许多人曾经从儿童的作品中汲取创作灵感、表现形式和绘画手法。这其中不乏许多伟大艺术家,如马蒂斯、毕加索、米罗、齐白石、张大千等。他们不拘泥于比例、透视,而是以单纯、朴素的绘画语言把动态描写与笔墨趣味熔于一炉。于是,我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也尝试用儿童画来启迪学生,用更多“儿童”的元素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通过对儿童画的探索和实践,我不断在认识、尝试、欣赏、分析和再认识、再尝试的基础上结合当下初中孩子的需求及特点进行着视觉文化背景下的初中儿童画教学实践。相对于绘画技法的学习,我更注重培养孩子们开放的思维。主要表现在教学中选择性地增加能引发讨论的预设环节,对作业布置要求尽可能地减少规定动作,对作品评价则更重视在思维方式、构图样式、表现形式上的创新这几个方面。

特别是引发讨论的环节中我鼓励他们真实的表达,允许他们胡思乱想、天马行空,甚至是胡说八道。如在欣赏保罗·克利的《红色背心》时,画面中充满神奇、浪漫的符号元素,加上音符形状的线条和儿童化稚拙的表现方法,给孩子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初一的孩子有的说“这是一幅音乐图像”,有的则说“这是漫画”,还有的说“画面构图不够好,太慢了,感觉有点‘晕’”“画面感觉是个孩子的涂鸦”“画面满生动的,形象且可爱”“画面展示了一位徜徉于音乐人生的绅士”“明快的黄色表达了他自由纯真的内心世界”……孩子们各抒己见,大胆表达,真正接近作品、感受作品、欣赏作品。

又如,在初三《放飞希望》的教学中,我让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搜集到的风筝图片。展示过程中,有的小组带来了实物风筝,边展示边讲解各处的功能;有的小组带来了有风筝图片的书籍,边展示边分享风筝的历史;还有的小组制作成PPT课件,边展示边讲解风筝的种类、放飞的技巧。学习的积极性被彻底“点燃”。

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在课堂上变活跃了,愿意主动表达了,想法也新颖了,点子也变多了,作业质量更是突飞猛进,从原先的“千人一面”变成“各显神通”,俨然成了一个个小艺术家。在初二《重复的魔力》一课中,我在游戏导入后引导孩子们归纳出了重复构成的要素有基本形和骨骼,并在大量儿童画元素的作品赏析中不断地验证,同时还总结出了重复的形式主要有对称、渐变(位置、形状、方向、大小、色彩等的逐渐变化)和分解。而后再请孩子们根据所学内容,在T恤上设计一件有魔力的重复构成作品,并穿在身上。孩子们有的把自己的简笔画头像作为基本形,有的把线造型勾勒的杯子作为基本形,还有的把彩虹形的色块作为骨骼线……开放的思维、新奇的构图、大胆的用色,让每一件T恤都令人赞叹。

儿童画的注入不仅能引导孩子们发现美好的精神世界,丰富学习经历,提高学习能力,还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多元了。孩子们用儿童画的思维来直抒胸臆,来突破思维瓶颈,来刺激创造、启发灵感。

美术课堂就是要培养孩子们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使之成为一种能力、习惯、素养,从而创造美、传递美。儿童画作为陪伴儿童成长的一种特殊视觉语言,往往能突破民族、地域、年龄、文化等的差异,打开观者的想象空间,用纯真、率直的表现手法唤起初中孩子们那儿童乌托邦式的想象与表达。

(作者为江苏省无锡市河埒中学教师)

[1]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2]王令中.视觉艺术心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对美术教育来说,注入儿童画元素能唤醒孩子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帮助他们发现美好的精神世界,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来突破思维的瓶颈,刺激其创造、启发其灵感,更能优化程式化、边缘化的美术学习现状。

猜你喜欢

儿童画绘画美术
如何鉴赏儿童画
创意美术
我的儿童画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儿童画作品展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儿童画为什么不能追求画得太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