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退一步韬略在胸进一步粲然绽放
——谈“师退生进”的现状及应对

2016-04-11樊智涛

初中生世界 2016年36期
关键词:学会改革学校

■樊智涛

退一步韬略在胸进一步粲然绽放
——谈“师退生进”的现状及应对

■樊智涛

主持人语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让学习真正发生”“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以及“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等教学策略,正成为探索教学改革的热点命题。伴随上述种种策略、命题的推进和实施,必然带来“师退”和“生进”的课堂景象。教师“退”多少?以一种什么姿态“退”?最终“退”到哪里去?学生通过什么方式“进”?如何解决学生“进”的动力和能力问题?这些问题都必须得到一线教师切实的回应和解决。

新课改推行这些年,“师退生进”的概念已被广大教师所熟悉,但是它真的深入人心,改变了教师的行走方式吗?作为一线教师,笔者只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应试教育依然盛行的教育背景下,要想真正做到“师退生进”实在是任重而道远。

也许有老师说,这是西方的授课方式,不适合中国的课堂。真的如此吗?非也。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对师生的学习关系做出了判断。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知识,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教师的职责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探究,启发学生自己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种教育思想与新课改所倡导的“师退生进”是不谋而合的。

可是,如此科学有效的教学理念,为什么推行起来却举步维艰呢?笔者个人觉得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内存”不足,让教师退无可退

“师退生进”实施的核心要素是教师。只有教师认识到“退”的重要性,才会真正带来学生的“进”。

可是,教师愿意“退”吗?可能有老师认为,怎么可能不愿意呢?这不是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了吗?将课堂还给学生,不必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准备课堂讲什么与怎样讲,何乐而不为?但事与愿违,很多教师是不愿意“退”的。因为这样做,就可能会带来课堂的失控,就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就无力达成学校的教学指标,就会失去教师的尊严。

为什么专家普遍认同的“高效课堂模式”,在一线教师这里却受阻了呢?原因在于教师整体的能力素养还支撑不起这一课改模式。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绕不开的两大话题。预设尚可控,生成却难以驾驭。

纵观学校课堂,绝大部分教师是不担心课堂预设的,尤其是集体备课管理到位的学校,教案、课件是备课组成员共享的,这就缩小了教师间的个体差异,教师按照既定的教学流程去实施,失控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

但是,一旦“师退”,课堂生成的维度就会无形扩大,会因学校、班级学生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状态,教师个体的专业素养与组织教学的管理能力的要求就相应增强,否则,课堂就会一盘散沙,无法真正达成学生能力的提升。

也就是说,“师退”其实是要求教师做到“胸中有韬略,引领无形中”,课堂上知识的架构、思维的碰撞、能力的达成与精神的锻造等多个维度的目标让相当多“内存”不足的教师退无可退。

二、升学压力,让教改踟蹰不前

面对中考与高考的升学压力,当下学校管理者有多少自主权?校长敢于大刀阔斧地推行“师退生进”吗?也许有人要说,怎么不敢呢?山东的杜郎口中学、江苏的洋思中学……这些不都是通过推行教改成为全国知名学校的吗?但是,当你认真去观摩学习这些学校时,你会发现,这些学校当年推行教学改革的背景是多么的相似,都属于偏远的薄弱学校,都处于濒临绝境的状况,为了学校的生存而背水一战。因此,他们在推行教改时,就少了很多的阻力,也不会引发太多的社会关注,也就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改革之路。但是这样的学校背景具有不可复制性,何况虽然他们推行教改的理念是正确的,但具体到做法,争议声从未停止。

因此,学校全面推行教学改革,颠覆传统课堂是需要勇气与机遇的。最近,河北省涿鹿县教科局局长郝金伦的辞职演讲引发较大的争论。郝局长辞职的主要原因在于涿鹿县推行三年的教改全面叫停。一时间,对与错、是与非的讨论不绝于耳。为什么他所倡导推行的教学改革会遭遇滑铁卢呢?我想,这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去思考。

仅是家长的功利吗?绝大部分家长是现实的,甚至是急功近利的,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改革的实验品、牺牲品,对改革所带来的短期阵痛和长远效果不能做出理性的判断与认识,于是反对声高涨,最终为了维护一方稳定而叫停。

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思考:这种行政领导设计模式、强制教师执行的课堂改革是否科学?走特色化办学之路是每所学校的梦想,然而教育行政干预越多,特色化就越难打造。且不说“一县一模式”不可能适用于每所学校、每个学科甚至是每个班级、每个教师,单看这种课改的推行方式,就是一种以行政灌输来反对教学灌输的方式,它以不尊重教师的自主性换取学生的自主性,这样的价值取向自相矛盾。

不仅如此,与教改相匹配的教学评价机制是否建立或健全,也会直接影响到教改的成效。如果我们还是以昔日的升学率、学科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学生的唯一标准,那么推行改革的前景必然不容乐观。

事实上,应试教育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的视线。超额的课时、浩瀚的题海依然折腾着教师与学生。随着升学压力的递增,学校敢于颠覆传统应试教学模式的勇气是递减的。就教改推行的力度来说,小学优于初中,初中又优于高中,经济发达地区明显优于经济落后地区。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息息相关。

三、惯性行走,让学生四顾茫然

师退了,生就能进吗?未必。首先,学生的主体意识有没有被唤醒?在长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之下,学生的学习往往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是老师、家长要我学,而不是我自己要学”。在这种状态之下,即使师退了,学生也未必能自主地学习,所以,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唤醒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只有学生真正想成为学习的主人了,才具备了“生进”的基础。

其次,学生拥有“进”的能力吗?课堂让给学生,就一定会产生高效课堂吗?未必。学生知道如何进吗?学生能够带着“种子”走进课堂吗?这对学生的预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生要学会自主消化教材,在预学时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学会将教材读出厚度、读出疑问、读出自己的见解,带着这些研究的“种子”走进课堂。而且,学生要学会在课堂中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种子”,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探寻疑问,在倾听他人时解惑,在争辩中走向深刻。这些能力素养的提升绝非一日之功,缺失了这些,“生进”就只能是一种奢望。

也许有人要质疑,难道因为困难重重,我们就要放弃课堂教学改革吗?为什么孔子能够践行的教育思想,西方发达国家能够推行的教学模式,我们却难以顺利实施呢?如何打破这一尴尬境地,值得每位教育工作者深思。

笔者认为,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从知道走向知晓——解决教师能力素养的问题

关于新课改倡导的“师退生进”这一教学思想,广大教师不能只停留在“知道”层面,而要真正领会其精神内涵,真正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变“教师为主导”为“学生为主体”,并拥有贯彻这一课改行动的能力素养。“知晓”实施这一课堂改革的方法流程,并形成一种教学习惯,流淌在自己的生命里。

事实上,不少教师对“师退”这个概念的理解是片面的。“师退”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就是教师少讲或不讲了,课堂就留给学生去自说自话了。曾经去某改革样板校参观学习,课堂中学生神采飞扬,或诵读课文,或将教参中摘录的课文赏析的语句朗读一遍,或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想……在喧闹的课堂中,我发现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不错的,但这样的课堂却是以识记为主的浅层次的展示,缺少深层次的文本挖掘,缺少冷静的思维碰撞与探究。看似活跃的课堂让我脊背发凉,尤其是发现学生错误的评论时,教师竟没有及时地矫正纠偏。虽说课堂还给了学生,但这样的课堂是否有效值得怀疑。

何为“知晓”,就是教师要了解“师退生进”这一课堂改革实施的难点,构架起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拥有解决问题的力量与智慧。传统课堂,常常分不清教学与管理,而“师退”的课堂则弱化教的功能,强化管理的功能。也就是说,“师退”并不意味着课堂上教师就完全放手了,只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或是在同伴的帮助下可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就不必越俎代庖了。同时,学生无法解决的疑点和难点,教师是必须要讲的,也就是要如苏轼所言,“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可见,能够准确把握学情,并及时做出引导、帮助,需要教师拥有较高的学养,否则便难以支撑起这样的课堂。同时,为了追求“师退生进”课堂的高效,教师要不断提升课堂的管理与组织能力,学会科学而艺术地引导学生探究事物的本源,培养学生研究的习惯与能力,如此方能实现学生素养能力的真正提升。

二、从被动走向自觉——解决学生学会学习的问题

“生进”,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学生的学习活动推向课堂教学的中心。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其不再是接收器,被动接受教师传播的知识,而是转变为“淘金者”,自己主动地去学习,变“学会”为“会学”。

中学生学会学习远比学会知识更重要。学生在中学阶段学到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方能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比如说,学生在课前预学时,要对教材进行深加工,亲自经历并体验从“生活世界”到“科学世界”的探究过程;要学会质疑,“学则需疑”,要学会对话文本、对话作者、对话同学、对话教师甚至是对话自我,实现多元对话。同时,在课堂中要学会与他人分享学习的体会和收获,学会在讨论争辩中明辨事理。近年来倍受推崇的“翻转课堂”的实质,也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生占据着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样的“生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才会真正地被激发出来。而如何引导学生“会学”,远比传授知识更难。

三、从守旧走向尝试——解决学校教改推行力度不当的问题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在新课改推行的这些年,每个学校或多或少都在努力做一些尝试。尤其是信息化时代,网络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必将带来教育的革新。校园网的建设,智慧课堂的打造,都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与展示的空间,这些都为“师退生进”的课堂改革奠定了基础。

但现实并不乐观,除了几个通过课堂教学改革轰动全国的样板校,绝大部分学校只是在观望、在犹疑,不敢或不愿迈出实质性的一步。从守旧走向尝试,是每个学校都一定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当然,教学改革必须考虑学校的生存环境,考虑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小步慢跑,定点尝试。从某个学科开始,从某些班级入手进行改革,及时发现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的经验,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课改的突破。选择试点,是每个学校都应该努力去尝试的,结合校情、学情,采取相应的实验方式与规模,积累经验,为大面积推广奠定基础。有所作为方能实现突破。

四、从单一走向多元——解决行政考评唯分数论的问题

推行教学改革,改变传统思维,总会遭遇困难与挫折。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本就不是对立的两个概念,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什么总将其摆在矛盾的位置上呢?主要原因还在于评价机制的不健全。不管取得成绩的方式是否野蛮,只要考出分数就是成功,这种唯分数论的评价标准使得一些学校以牺牲师生的身体健康为代价,换取升学率的提高。

因此,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必须修订完善对学校的评价标准,从学生身心健康的角度,从终身发展的角度,从培养创新精神的角度等,制订多元评价机制,综合考评一所学校的优劣。不仅如此,还必须加强对学校办学的过程化督导,通过监督管理,矫正纠偏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为推行“师退生进”这一课堂教学改革扫除障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委托专家对21世纪的国际教育进行大范围的调研,最后在提交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中明确建议:“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师退生进”这一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让教育回归人的本真,关注学生个体,激发学生潜能,做到眼中有生,心中有生,努力让课堂成为绽放学生生命的快乐舞台,让教育拥有别样的碧海蓝天。

(作者为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东台市实验中学副校长)

[1]李子建,尹弘飚.课堂环境对香港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兼论“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8(1).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学会改革学校
改革之路
学会分享
改革备忘
学校推介
改革创新(二)
学会分享
瞧,那些改革推手
学会尊重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