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退生进”,课堂学习的本真形态
2016-04-11卜以楼
■卜以楼
“师退生进”,课堂学习的本真形态
■卜以楼
随着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深入,“让学习真正发生”“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以及“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等教学策略,正成为探索教学改革的热点命题。笔者认为,求证这些教育命题,首先必须要厘清课堂学习的本真形态是什么,这是事关改革成败的根本性问题。
课堂教学的本质,说到底还是教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地位的问题,这个问题虽早有定论,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变迁、知识经济的深入、信息社会的建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它也会随着大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为此,我们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顺势而为,适度调整课堂教学结构,科学运用“师退生进”的教学策略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本文拟对“师退生进”教学的源头、策略及评价这三个问题作一些探讨,并希望通过探讨获得更多“师退生进”的教学研究成果。
一、问学习,“师退生进”觅本质
就课堂学习而言,学习内容、学习主体、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三个基本维度,围绕这三个维度,我国课堂教学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1.上世纪建国初期的讲授式教学。
建国初期,各学科学习内容绝大部分从苏联引入,它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上课大多采用“复习——引入——新授——巩固——小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对知识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的效率较高,学生能很快地掌握静态的学科知识,这对当时我国底子薄弱的教育起到了快速推进的作用,但是它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
2.上世纪60年代后的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的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一种教学策略,它源于奥苏伯尔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事实上,我国大教育家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道出了启发式教学的精髓。启发式教学强调通过教师的外因作用来调动学生内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地获得知识,学会自己动脑筋。这种教学,虽然主张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这两个“双主”的作用,但是,它毕竟还是一种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的思维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虽得到了彰显,但其学习的主动性还有发展的空间。
3.上世纪80年代后的发现式教学。
发现式教学更关注学生的学,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以达到发现问题的目的,它是由布鲁纳首先倡导的。发现式教学强调,教师在传授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时,可以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部分,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这种教学理念已经与当前的教学模式较吻合了。发现式教学法一经提出,就引起了教育人的高度关注和争相实践。但是,在那个刚刚开始转型的时代,教学中要思考的是如何在“接受式教学法”的基础上更多地融入“发现式教学法”,如何做到在接受的过程中多启发,在发现的过程中多参与,让这两种教学形式互补共存,达到和谐统一,这成为当时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热门课题。
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的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育观基础上,与上面所述的发现法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又称发现法、研究法。笔者在这里把它单独提出来,只不过是因为它可以作为我国教学改革的一个分水岭。这个分水岭以第八次课程改革为标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体现了国家意志,其意义非同一般。需要强调的是,探究式教学高于一般意义上的发现式教学,它不仅丰富了发现式教学的内涵,而且还提出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探究模式,为践行探究式教学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支撑。
5.“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的素养式教学。
素养式教学是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蓝本提出来的,它关注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为终身发展奠基的能力与品质。即强调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概念和品质。可见,在素养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思维品质都将得到较好的发展。当然,各个学科应有不同的核心素养,目前教育部正在制订相关文件,构建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就数学学科而言,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要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在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抽象、几何直观素养;要让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在其过程中发展学生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素养;要让学生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在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模型、数据分析素养。
上述课堂教学的演变过程,其本质就是教师、学生在教学中地位的变化过程,就是还“教”于“学”。毋庸置疑,学生的学习源于其自身的内部动机,是对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展开完整的、准确的、丰富的、深刻的学习[1],这种学习是学生的深度学习,是别人代替不了的,也是靠别人无法实现的。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实现“师退生进”,还位于学生。唯有深入地认识和把握这一教学本质,我们才能真正回到课堂教学的固有本性上来,回到课堂教学的内在逻辑上来,学生的学习才能够真正发生。
二、举措施,“师退生进”循规律
如果从教学的本质取向上看,教师的“教”就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所以教师的教学要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维持学生的学习与促进学生的学习,这是教学中应该遵循的一条基本规律。“师退生进”正是“学主教从”理性分析的结果,这个结果从行为者的主次地位来看,学习是学生的基本权利,永远是第一位的,教师教学是服务于学生学习的。现在提倡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无一不是从“学”这一行为发生的角度来分析的,“教”是以“学”为基础或前提的。明确了这个前提,我们在教学中就不难寻找到“师退生进”的教学举措了。
1.回归原点,从“教了”到“学会”。
课堂教学可以看成是信息传递与加工的过程,从“教”到“学”是第一次信息传递与加工,从“学”到“学会”是第二次信息传递与加工。两次信息转换是基于课堂教学的原点,我们也只有回归课堂教学的原点,才能辨清学习的本质,才能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突破口。
教学中为什么会出现教师教了,一部分学生还学不会?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多了点,他们在备课时倾向于制订怎么教的方案,忽视了怎么学的方案,这就偏离了课堂教学的原点。所以教师教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学不会。
事实上,教学方案的形态有三类:一是关于教师怎么教的方案,是名符其实的“教”案;二是关于教或学什么的方案,可以称它“学”案;三是关于学生何以学会的方案,即从知识内容与学情的分析中,明确期望学生学会什么,然后再来设计应该教什么或学什么、怎么教或怎么学[2]。前两种教学方案只关注信息的传递,而很少关注学生对信息的加工;第三种教学方案既关注信息的传递,也关注信息的加工。只关注信息的传递而不关注信息的加工,学生是难以学会的。信息加工比信息传递更复杂、更重要,信息传递是人际的转换,即从教师到学生,而信息加工是学生自我的转换,即学生将新接受到的信息从短时记忆转换成长时记忆,并纳入自身知识框架中,便于及时提取。因此,研究信息加工大有作为。
笔者认为,关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的教学,是从“教了”到“学会”转变的根本。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其特殊性在于,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自觉调节自己的志趣和情感,循序渐进地掌握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学生智力、体力、品德、品格、审美的发展。强调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科教学回归原点,就是要做到“师退生进”,还学习权、探究权于学生。如果在教学中对知识发生的过程采取“斩头去尾留中段”式的处理,一方面,教师所教的知识学生只能靠记忆去学习,给学生的只能是盲人摸象的感觉;另一方面,没有体验的过程,学生又怎么能学会?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又从何培养?这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
2.凸显思想,从“学会”到“会学”。
从“教了”到“学会”还不够,还应让学生“会学”,只有会学,才能让学生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会学就是指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依靠别人的帮助,自己进行独立学习的能力。学生会学的能力通常又称自学能力。会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还能训练独立思考问题,不断提高向新的知识领域进军的能力和兴趣。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学生寸步离不开教师的指点,教师教多少,他只能学多少,不懂得如何自学,那当他进入社会以后,又怎能凭借教师教过的知识让自己向纵深发展开拓呢?为此,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还要让学生“会学”。
笔者认为,关注学科思想方法的教学,是实现从“学会”到“会学”转变的关键。学科思想方法是学科知识的灵魂,是学科知识的上位主张,它对学习、掌握学科知识起全局性、指导性、决定性的作用。就数学学科而言,加强思想方法教学,除了要凸显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外,还要让学生在学习简单的数学知识时,要从更深刻的角度去认识知识的本质,在学习微观上的数学知识时,要从更宏观的角度去准确理解,还要通过数学学习进行数学思考等。要想在上述各维度上有所作为,就必须让学生走进思维训练场,通过思维训练自主内化,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师退生进”。
3.遵循规律,从“会学”到“学养”。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育人,是培养求真理、讲道理、懂科学、有智慧、究根底、会思考的人[3],所以,让学生“会学”还不够,得从培养社会人的角度构建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要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下称“学养”),实现从“会学”到“学养”,这应是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
学科的核心素养一定是通过探究学科的核心知识来积累的,而学科的核心知识又常常是从有价值的知识中传递出来的。那么什么样的知识更有价值呢?有学者认为下列6种知识最有价值:(1)核心概念与命题,它们是学科最基本的结构;(2)本质与规律,它们是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3)思想与方法,它们是学科的精髓与灵魂;(4)产生与来源,它们是学科发展的源头活水;(5)关系与结构,它们是学科的本质内涵;(6)价值与精神,它们是学科的价值追求[4]。显然,这6种知识对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笔者认为,关注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教学,是实现从“会学”到“学养”转变的保证。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一方面依赖于上述6种有价值的知识的教学,另一方面更需要教师实施“师退生进”的教学策略,把学生带到探究有价值的知识的高速路口,让学生运用学科思想方法去自主探究,掌握知识,形成素养。
三、真评价,“师退生进”引导向
任何一种教学策略的变革,一是要靠教师转变观念,自觉地进行实践;二是要靠教育行政的领导,用教育评价来引领。这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形成了教学改革的内生动力。同样,“师退生进”也要用教育评价来推动其向纵深发展。
1.建立“师退生进”的评价目标。
没有清晰的评价目标,“师退生进”的教学策略就会高高在上,不接地气,难以生根,更谈不上开花结果。为此,“师退生进”的评价目标要根据“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的经验在深度或广度上的持续变化,即个体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建构形成新经验的过程,现代学习观就是人们用已经学会的知识建构和理解新知识”[1]的相关理念,结合“师退生进”教学策略的特点,设计出真正意义上的评价目标,让真评价有章可循。
2.加强“师退生进”的过程管理。
教育改革需要依靠过程的坚守,决不是靠一时的冲动,放几个现场,开几节公开课,做几次业务讲座,就能达到预期效果的。靠几招“花拳秀脚”是成不了事业的,只有依赖于顶层设计、逐步分解、分项实施、有序推进,才能达到目的。因此,就需要加强过程管理,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并及时矫正教学中的偏差。
3.强化“师退生进”的专业引领。
教学是教师的专业实践,这种专业性体现在通过专业方案的设计、实施与评估,以规范或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显然,“师退生进”的教学策略同样依赖于教师的课程素养与评价素养[5]。因此,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研讨、仿真、测量、分析,来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学科素养,以实现教师强则学校强、学校强则教育强、教育强则民族强的中国梦!
(作者为江苏省中学数学特级教师、中学正高级教师,任教于南京市宁海中学分校)
[1]贺慧.回归课堂原点的深度学习引论[J].基础教育课程,2015(23).
[2]崔允漷.学历案——学生立场的教案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6-6-11.
[3]卜以楼.教育价值:数学教学的根本之所在[J].数学通报,2012(1).
[4]李松林.论教师教材理解范式的转换[J].中国教育学刊,2014(1).
[5]崔允漷,夏雪梅.教——学——评一致性:意义与涵义[J].中小学管理,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