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要力避“告诉现象”

2016-04-11周文忠

初中生世界 2016年36期
关键词:紫藤萝汪曾祺现象

■周文忠

语文课堂要力避“告诉现象”

■周文忠

语文告诉现象文本阅读

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在《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一文中指出:“告诉”是最简易也是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但不应是唯一的和最好的教学方法。所谓告诉现象,是指教师在课堂上或明显或隐晦地给出文章主旨、事物形象、人物情感、语言风格等现象。一堂好的语文课,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去读懂文本,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进而理解文章的主旨。“告诉现象”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那么,如何避免“告诉现象”的发生呢?

一、改变方法,避免导语告诉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的方法有氛围导入、悬念导入、实物导入、谜语导入等。好的导语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把学生分散的思维聚拢起来,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时,如果教师直接将文章的主旨告诉学生,不仅造成学生兴味索然,更不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

日本小说家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通过讲述一对贫穷的夫妇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送给贵妇人的故事,展现了天下父母对子女的爱心。一位教师在教学时是这样导入的:如果说母爱是热烈的,父爱则是深沉的;如果说母爱是一杯绿茶,父爱则是一杯老酒。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体现父母对子女爱心的文章《父母的心》。

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说:“好课应该是一节有悬念的课。”应该说这位教师的导入很有诗意,但他将文章的主旨直接告诉学生,就好比在看电影时,让观众在片头就知道了结果,试问还有几人愿意观看下去?同时,这样做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简单的做法是,开门见山,导入课文: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父母的心》,作者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这样导入,可以给学生留下悬念,有助于课文学习。

二、删去不用,避免图片告诉

直观形象的图片,是教学凭借之一。教学中,适时地、恰到好处地穿插图片,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但在教学时,如果用图片直接告诉学生事物的形象,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更不利于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一位教师在教学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时,先用ppt展示几张紫藤萝的图片,然后设问:1-7节写赏花。请大家从中找出描写紫藤萝形状、颜色的语句。生迅速答道:紫藤萝形状像瀑布,颜色是淡紫色。

这位老师的做法值得商榷,先前向学生展示紫藤萝的图片,实际上已用图片告诉学生了紫藤萝的形象,然后再提问,问题还有多少思考价值?倒不如删掉紫藤萝的图片直接提问,效果会更好。是否知道紫藤萝长什么样,似乎并不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三、多些引导,避免归纳告诉结论

归纳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课堂上及时归纳,可以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贯穿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但如果教师在归纳时“越俎代庖”,将学生未能发现的东西直接告诉学生,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黄厚江老师曾经说过一个例子:一位教师教学《大自然的语言》,第一个教学环节是用ppt展示图片,让学生根据画面和文字提示说内容。一幅图片是一片油菜花,上面有“三月”“江南”等文字,学生说:三月份,江南的油菜花开了。下一幅图片是一片抽穗的小麦,上面有“五月”和“河北”等文字。学生说:五月份,河北的小麦抽穗了……如是,学生从三月说到了九月。最后,教师归纳道:大自然用它的语言告诉我们四季的变化。

很明显,根据学生的发言是不能得出这个结论的,这个结论是教师告诉学生的。对学生而言,获取“大自然用它的语言告诉我们四季的变化”的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获取结论的过程。课堂上,这位教师如果多些耐心,多些引导,如:大家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中发现了什么?这与课文的标题有关系吗?就有可能避免“告诉现象”的发生。

四、尊重差异,避免问题告诉

问题是理解文本的重要抓手之一。好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促使其积极思考,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但在教学时,有的教师采用证明式提问,效果就不理想。所谓证明式提问,就是在问题中告诉学生文章抒发的情感、揭示的主旨等,然后让学生找出相关语句来证明。这样的提问,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例如,教学宋学孟的《柳叶儿》,一位教师设问:“我”儿时的生活既苦又乐,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证明。生1:“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这句话说明了“我”极端的饥饿,写出了“我”生活的苦。生2:“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这句话写出了吃柳叶儿的快乐……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文章的生命,真挚的感情更容易引起人的共鸣,打动读者。《柳叶儿》的情感较为复杂,作者儿时的生活苦中有乐、乐中有苦,引导学生体会这种复杂的感情,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教学时,这位教师采用的证明式提问,不利于培养学生感悟文本的能力。问题可这样设计:作者的童年带给你怎么样的感受?请用一个字来概括。生1:苦。生2:乐。师:请从文中找出具体的句子来说说。这样设问,既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差异,又培养了学生的感悟能力。

五、多些点拨,避免作者介绍告诉

知人论世是解读文本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学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作者的生平、写作背景、代表作品等,能够增进学生对作者的了解,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但如果教师通过“作者介绍”这一环节,直接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等告诉学生,然后让学生寻找文字加以印证,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汪曾祺的《陈泥鳅》,导入课文、教学字词以后,用ppt介绍作者:“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他强调着力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雅俗共赏,幽默诙谐,‘行于当行处,止于当之处’。他以近乎虔敬的态度来抒写民族的传统美德。小说代表作有《受戒》《故里三陈》等。”接着,学生自读课文,搜集个人信息。在此环节中,教师问:“黑屁股”“龙王爷”体现了汪曾祺怎样的语言风格?生答:幽默。师回到先前的ppt,生答:雅俗共赏,幽默诙谐。然后,学生再读课文,填写“申请类别”。在此环节中,师问:“陈五奶奶守寡多年……这孩子得了急惊风,浑身滚烫,鼻翅扇动,四肢抽搐,陈五奶奶正急得两眼发直。”这句话体现了汪曾祺怎样的语言风格?师回到先前的ppt,生答:“行于当行处。”师:“陈五奶奶也不知哪里来的劲,跟着他一同走得飞快。”这句话又体现了汪曾祺怎样的语言风格?生答:“止于当之处。”

李华平教授认为:“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在一定的时间序列中,引导学生登堂入室,深入文本。”上面这位教师的方法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感悟文本的能力。明智的做法是,先让学生接触文本、咀嚼文字,教师点拨,引导学生体验语言文字的特色,在此基础上用ppt呈现作者的语言风格,这样效果会更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告诉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将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一告了之”,省时省力,却忽视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长此以往,将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弱化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力,使教学处于低效状态。语文教学重在一个“悟”字,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形象、体悟意境、领悟情感、悟出主旨,才能避免“告诉现象”的发生。

(作者为江苏省张家港市合兴初级中学教师)

当下的语文教学中,“告诉现象”屡见不鲜。然而,“告诉现象”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时,教师可以从五个“避免”入手,杜绝“告诉现象”的发生。

猜你喜欢

紫藤萝汪曾祺现象
情同父女 亲如一家——汪曾祺与“藏妞”央珍
咸菜慈姑汤
美丽的紫藤萝
施松卿与汪曾祺 云淡风轻走一生
美丽的紫藤萝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紫藤萝瀑布
想念那年盛开的紫藤萝
当年为汪曾祺治印的两位篆刻家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