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仰概念之马克思主义视域解读

2016-04-11李国昌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解读

李国昌

(1.海军蚌埠士官学校 社科部,安徽 蚌埠 230012;

2.南京政治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系,江苏 南京210003)



信仰概念之马克思主义视域解读

李国昌1,2

(1.海军蚌埠士官学校 社科部,安徽 蚌埠 230012;

2.南京政治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系,江苏 南京210003)

【摘要】信仰是人主观充足的状态,是希望、信心、信念的最高级,内含最理想图景,蕴含最深厚伟力。信者对信仰对象坚信不疑,为信仰对象至真至善至美至能之终极性而慑服,委身信仰对象而期许终极关怀。信仰高于理智,是一种价值取向、精神状态。马克思主义主张先求证后信仰,宗教要求先信仰后求证。信仰的主体、主导方面是情感,是对信仰对象无条件的爱,伴随有畏、依赖感、神圣感,故信者总是激情满怀。与此相关,信仰也总表现为坚不可摧的意志,是转化了“本我”(依弗洛伊德理论)的磅礴动力,实现了对有限自我的超越,化身无限。最终,这些都在信仰者的行为中展现出来。

【关键词】信仰概念; 马克思主义视域; 解读

信仰现象古已有之,所以对信仰的研究不乏其人。但多数默认信仰为宗教信仰,或以宗教视域来理解信仰,对信仰的内涵和外延并非完全清晰。笔者以为,信仰是信者对信仰对象(自然、上帝、主义等)的绝对信服状态,信仰对象对于信者而言是至真至善至美至能等终极性存在。信者通过委身于信仰对象而期许终极关怀。信仰是信者对信仰对象的心灵趋赴,渴望与信仰对象合一,通过信仰信者既获得心灵的平静,也激发出自身最深厚的伟力,不惜为之献身,求得终极超越,因为它是信者所追求的最终归属、最高价值、最大意义。通过信仰,信者有限的生命获得超拔、升华,达到至圣的境界。这是一种至高的精神现象,也是人的一种至深的需要,表现为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价值取向。“信,诚也。从人言。”[1]59诚,指真实表达、呈现和展开。信即言行合一,人之“言顾行,行顾言”。“仰,举也。从人,从卬。”[1]205合信仰二字,即言人虔诚拜服信仰对象的状态。为了更深入而全面地理解信仰概念,我们再从以下几个视角作进一步探讨。

一、信仰与信念、理想、相信等关系辨析

沿着信仰的逻辑,可以列出这样几个递进的范畴:希望、信心、信念、信仰,若用图示是主观越发充足的组图,至信仰则是主观完全充足。希望可视为最低烈度的信仰,有前方、有未来、有预期,就是一种超越当下的期许。人生若是希望也没有了,日子必然暗淡、困苦、压抑,甚至有轻生的念头。信心,意味着有底气、有把握、能够成功,精神状态积极主动,用于形容做事,可视为有点烈度的信仰。信念已走进内心,通常用坚定来形容,将某事的发生视为必然,用于形容事业,可视为较强烈度的信仰。信仰无疑是最强烈度,全身心的向往,知情意合一。干成伟业非有信仰不可,干成事业非有信念不可,干成事非有信心不可,要前行非有希望不可。这里动力强度一个大于一个,信仰会产生豪情万丈的情绪,力量莫大于它。此序列中每一个都内含理想图景,形成与现实的“势差”,且一个大于一个,转化为人们前进的动力。理想是静物,静中有动,有理想如心中有幅图画心向往之;信仰是活物,动中有静,从思想到行为趋之,心中亦有风景。理想是相对明确、单一的指称,是人的超越性设定。就超越性而言,一个小理想就是一个小信仰。信仰是以理想为核的知情意整合。对于信者而言终极理想便是进入信仰所给出的“彼岸世界”,佛家称为“西方极乐世界”,基督教、伊斯兰教称为“天堂”。

相信是信仰的前提,至信仰程度是一种坚信。相信或坚信都有情感认同的成分,不仅仅是理性、知识上的对错。相信或坚信所信仰对象是真的或真的存在,若此方面有所疑惑将会直接影响信仰的树立。信和疑是正相反对的,疑增一分则信减一分,对信仰对象的怀疑会直接消解对信仰对象的信仰。“但是,在信仰里面,怀疑之原则本身也绝迹不见了。因为,对信仰来说,主观的东西自在自为地就是客观的东西、绝对的东西。”[12]178因为这是信者所认定的东西。宗教信仰诸多“神迹”虽不可信,但信徒一样确信,因为信仰是主观状态、主观态度,其根据就在主观自身,而不是客观事实。因为信仰对象恰恰不是已存在的客观事实,而是现实中尚未存在的期许,所以它必然跃出经验世界,是未经证实的超越,但实际上它又总是扎根于人的现实生活,也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所以,人可根据自己的现实生活体验来推断、确信。人活着、前行、成事、创业必须有所信,一无所信、完全的怀疑将瓦解我们的精神,以致惶惶不可终日,实际上将陷于一种病态心理。有信仰则对未来再不用彷徨、迷茫,可一往无前。但是又如何来保证信仰正确呢?

二、信仰与理智关系辨析

信仰本身不是知识、不是理智,它是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精神状态,但这不排除它对某知识或真理持信仰的态度,如哲学信仰。当然信仰的对象更不仅仅是知识、真理,还有诸多非知识性的信仰,包括对某一道德律令的信仰,如康德的“人是目的,不是手段”。就宗教信仰而言,主要是非知识性的信仰,不存在逻辑确证和实践检验的问题。就马克思主义信仰而言却又是完全奠基于历史科学之上的,其内容有着严密的逻辑论证和长期以来的实践检验。但这里必须界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是一回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对此科学的信仰,表达的是对它的一种“奉为至尊”的态度,接下来即是完全依其精神、思想和行为。信仰本身所指称的是整体性精神状态,而不再是真理本身,等于是通过此真理的梯子走向信仰,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不是不再要此梯子,此梯子本身也是信仰对象的构成,但信仰本身远超出此梯子的意涵。如虽然我认可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但我并不信仰它,也就不可能以之作为自己思想和行为的遵循。“理智引导我们走到信仰,信仰在理智消失的地方取而代之。”[3]110-111此论断默认的还是宗教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存在在理智消失的地方取而代之,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恰恰持相反的态度,对理智消失的地方、未经理智证实的地方持探索的态度,而反对盲目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观先求证再信仰,宗教信仰观与此相反,先信仰再求证。“信徒在自己和其他人的生活中,在历史事件中,在自然秩序中看到了上帝显现的象征,他时刻准备承认他的信仰先于读解这些象征的行为,而不是相反。换句话说,他承认他的信仰就是信仰,而不是科学地检验证据的结果。”[4]63在这个意义上,宗教信仰是反理性的。所以,德尔图良言,“上帝之子死了,虽荒谬却因此可信。埋葬后又复活,虽不可能却因此而是肯定的。”[5]33

但是即便是宗教信仰,它也包含了对世界一定的认知。宗教信仰中有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属道德范畴而非知识性的,对于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人生有很大的引导作用。信仰不排斥求真,但信仰不等于求真,信仰给予人的是终极参照,此终极参照通常还在经验世界之外。信仰中必不可少关于未来的想象、理想,宗教信仰还特别强调了“死后世界”。若我们现在已完全掌握某东西,已将其完全实现出来,这就不能再引起我们的信仰,所以信仰必须是超越于现实的终极性存在,同时它也是对现实企盼的回应。有学者认为,“信仰和理智的对立性要永远高于信仰和理智的统一性。”[6]93这同样是宗教信仰的思维。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理智是统一的。但严格说来,信仰和理智不在一个论域,信仰是综合性的整体性的精神投射,理智、认知只是我们心智的一个方面,理智具有工具性的一面,信仰是目的本身。理智本身不存在意义和价值,艰辛的理智活动必须有情感驱动,能引发人情感的东西,必然是对人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而意义价值之最深厚源泉正在信仰中。“宗教情结使科学家意识到自己科学活动的神圣意义和高尚价值,从而能够摆脱世俗的种种诱惑,远离世俗物欲,痴迷于科学探索活动的崇高之中,与真理为伴。”[7]所以,信仰是人心所需。

三、信仰与情感关系辨析

“信仰主体对信仰对象的态度只能是一种情感的态度,如果信仰形象不能引起人的强烈的情感和感受,那就是信仰熄灭的可靠标志。”[8]95情感是任何信仰的显著特征,这种情感之浓烈可称为“爱”,而且这种爱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信者为什么爱信仰对象,因为信仰对象对信者而言具有巨大的价值。宗教信仰还明示信仰对象爱信者,抚慰信者,能给予信者终极关怀。若说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象是人民,这一条无疑也是成立的。马克思主义者爱人民,人民爱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能得到人民的终极关怀就是“永垂不朽”,为人民所永远怀念,而这种爱和关怀实际上在马克思主义者在世时就已经能感受到,前提是他是真马克思主义者、真爱人民、无条件地爱人民。“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一个人只可能信仰不仅是智慧,而且是内心感到亲切的东西,只可能让个人采取积极态度的东西。”[8]83什么才会让人内心感到亲切,必是自己熟悉、对自己有益、关心和爱着自己的东西,对自己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接纳自己的东西。一个信仰着的人,其情感状态必定是一个“爱着”的人。这也就是信仰为什么能聚合人心的原因之所在,有强烈的感情维系。当然,信仰中也不全是爱,还有惧,任何信仰都有相应的戒律和禁忌,一旦信者违反这些戒律或禁忌或其他,触怒所信仰对象,将受到诅咒、惩戒,或被“清理门户”,或下地狱等等。对马克思主义者而言也就是被人民所抛弃,被人民审判。就信仰而言,爱当然是主导感情,但惧亦不可或缺,没有了惧,爱也会虚弱,所有信仰对象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是惧的感情的根源。如果信者言行“无所畏惧”,则可断言他早已不再信仰。信仰的感情还包括依赖感和神圣感。依赖感是由于个人的渺小和无力需要有所凭依,这在原始信仰中尤为突出。神圣感是由于投身神圣的事业,而感觉到在信仰对象的光辉下,这将激发出信者全部的热情和力量,乃至“死而无憾”。在信仰中,热切的渴望、幸福的喜悦、崇高的热情、神圣的激动常常伴随着人们,使人们在当下的生存状态中找到一个安身立命的意义境界。很多宗教信仰都不是建立在科学知识基础之上,但人们仍然坚定地持有,情感因素无疑起了很大的作用。至此可下个结论,信仰的主导和主体方面是情感,信仰者信仰感情越强烈,信仰态度就越虔诚、越执着,对信义信条的奉行就越坚定,对戒律、禁忌的遵守就越自觉,对其它信仰、观念的影响就越免疫,这又表现为非同一般的意志。

四、信仰与意志关系辨析

信仰具有人世间最深厚的伟力。为了信仰,我们甚至不惜牺牲生命,这是人世间最可宝贵且不可往复的东西。信仰本身就是委身的状态,将自身完全交付给所信仰的对象。这里几乎无需意志力,而是心甘情愿为之,实际上却表现出了最大的意志力,因为信仰使人的整个身心、每一个细胞奔向同一个方向。这是信仰激情所起的作用,与之伴随的便是一种神圣感。意志在感情的燃烧下必然势不可挡,为信仰对象而死就是实现自身生命的最大价值。这可从信徒“朝圣”这类行为中窥见一斑。朝圣者不惜代价克服家庭的、经济的、身体的种种困难向着圣地一往无前。信仰的特点就是坚定性,信者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会怀疑它的合理性,而从其他方面找原因,然后继续朝信仰的方向勇往直前。“如果说我有信仰,就是说我业已决定去做某事,并甘愿为此而献出自己的一生。……我们迈出的第一步永远是信仰某一事物的行动和追求某一事物的愿望。”[9]35-36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这里起最核心作用的正是广大官兵对马克思主义的真诚信仰。

依弗洛伊德理论,人的意识可分潜意识、显意识、超意识三块。若说人的意识是水中漂浮的一座冰山,超意识是冰山中插入云端的一角(信仰居于此),显意识相当于冰山中水面之上、云端之下的部分,潜意识相当于冰山中水面之下的部分。相应的人有“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原始、本能的我,“自我”是个人、现实的我,“超我”是社会、理想的我,“自我”是“本我”和“超我”的沟通、协调。“本我”栖居于潜意识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是生命活动最原始的力量,是生理的、动物性的本能,因与现代文明相冲突,而被压抑着的。但它时不时地冲撞家庭、学校、社会教化出来的文化之我、文明之我、超越之我。这是一股破坏的力量,总是要通过某种方式实现出来。信仰是普照的光,照亮“本我”找到走向永恒的正确方向。“本我”的力量由此转化为克服生命有限性的磅礴动力,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势如破竹,这是信仰意志表现的另一视角,这又展现在人的行为中。

五、信仰与行为关系辨析

在西藏宗教的原始信仰中,雄鹰被视为创世与生育的神灵。雄鹰那不畏风暴、势如破竹、翱翔高空的勇猛精神,与藏民族的彪悍、勇敢、刚健、豪迈的英雄精神同构。藏民通过信仰雄鹰,也就将雄鹰的精神内化了,而在行为上也表现出雄鹰气象。在这个意义上说,信仰就是信者化成信仰对象的过程,与信仰对象融为一体,而体现出信仰对象的征象,所谓“道成肉身”,由此而“得道”,获信仰对象的精神和气象。这在信仰上可称为“信仰化成律”,信仰的过程就是化成的过程,直至化成出来。因为,信仰就是“交出”自我,让信仰对象同化自身的过程,成为形神兼备的“信仰对象”。以信仰马克思主义为例,信者必然会表现出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风貌等。而且信仰是完全“委身”,追求彻底实现,不留余地,不留死角。所以,我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种状态其实是一种自我状态,而且是一种最高的自我状态,亦即信仰主体通过信仰这个媒介把自身的价值乃至整个人格全部地赋予、寄托和转移到信仰对象上,此时的信仰主体和信仰对象是处于一种同一状态。”[6]127于是人的行为也表现出信仰对象的征象。信仰是人内心世界最深层最核心效力最大的东西,如果真信仰则必然发端于行为,因为人的行为总是由其精神来牵引的,在精神光照下的行为。信仰作为人的“内在性”必流于“外”,所以,信仰必在行为中表露,就如心中有爱也必然有爱的行为一样。所以,判断一个人有信仰与否,行为是唯一的标准,这可称为信仰行为律。宗教上认为,行为是信心(信仰之心)的“记号和果实”,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行为才是完成了的现实的信仰,行为有悖信仰说明其信仰尚未成真。

综上所述,信仰作为人类至高的精神现象,是人主观充足的状态,是希望、信心、信念的最高级,内含最理想图景,信者对信仰对象坚信不疑,为信仰对象至真至善至美至能之终极性而慑服,委身信仰对象而期许终极关怀。信仰高于理智,越出理智、经验世界,是一种价值取向、精神状态,理智只是信仰中一维,且不是主要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是信仰科学,先求证后信仰;宗教信仰观是正因为荒谬才信仰,先信仰后求证。信仰的主体成分是情感,是对信仰对象无条件的爱,伴随有畏、依赖感、神圣感,故信者总是激情满怀。与此相关,信仰也总表现为坚不可摧的意志,依弗洛伊德理论是转化了“本我”的磅礴动力,实现了对有限自我的超越,化身无限,最终这些都在信仰者的行为中展现出来,表现该信仰的气象、风貌、格调。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2]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荣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白瑞德.非理性的人[M].彭镜禧,译.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4]柯拉柯夫斯基.宗教:如果没有上帝……[M].杨德友,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

[5]刘小枫.走向十字架上的真[M].上海:三联书店,1995.

[6]荆学民.现代信仰学导引[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7]尚九玉.简析科学家的宗教情结:兼论科学与信仰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2).

[8]乌格里诺维奇.宗教心理学[M].沈翼鹏,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9]海森伯.物理学家的自然观[M].吴忠,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责任编辑王爱玲)

Interpretation of Belief Concept in the Vision Field of Marxist

LI Guochang1,2

(1.Social Science Dept., Bengbu Navy Petty Officer School,Bengbu 230012,China;2.Dept. of Marxism Theory, Nanjing Institute of Politics,Nanjing 210003,China)

Abstract:Belief is a kind of human subjective adequate state, the highest level of hope, confidence and faith, containing the best ideal and the deepest power. Believers firmly believe the object of belief, submit to it and expect its ultimate care, just because it is the truth, the good, the beautiful and power itself which is ultimate existence. Belief is higher than reason, a kind of value orientation and mental state. Marxism proposed proof first, then belief. Religion requires belief first, then proof. Leading role and main content of belief is feeling, which means love it without any condition, including fear, dependency and sacred feeling, so believers are always passionate. Related to this is that belief always shows indestructible willand transforms majestic impetus of id (according to Freud's theory) and realizes going beyond limited ego and arrives on infinite. Eventually, these beliefs are shown in the acts of believers.

Key words:belief concept; field view of Marxist; interpretation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326(2016)01-0052-04

【作者简介】李国昌(1977-),男,江苏淮安人,海军蚌埠士官学校社科部讲师;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2013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2015-12-19

DOI:10.13600/j.cnki.jpsslof.issn.1009-4326.2016.01.013

猜你喜欢

解读
论体育课教学质量的事与例
超越生死的爱恋
解读李渔《怜香伴》中的假凤虚凰
毛姆名篇《江之歌》的再解读
微情景教学法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个案解读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从文学空间视角解读吉尔曼的《黄色墙纸》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