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的意义需要与生活价值观的建立

2016-04-11陈洪泉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陈洪泉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市行政学院科研部,山东青岛266071)



生活的意义需要与生活价值观的建立

陈洪泉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市行政学院科研部,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意义需要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意义需要就是要为生活确立一个具有客观价值的具有方向性的总的目的,而实现或满足意义需要的基本途径就是要找到或树立一种生活价值观,并以这种生活价值观为根本导向而进行各种富有意义的生活活动。这种生活价值观的核心就是不断提高生活的宜生度,使人们的生活需要得到越来越好的满足。

关键词:意义需要;生活目的;生活价值观

人们在生活中不仅需要生存,需要成长,而且还需要生活的有意义,意义需要是人们生活的基本内容。所谓意义需要就是要找到或确立一个能够成为生活整体的具有客观价值的目的,而这种对意义需要的满足或实现的基本途径就是价值观建设,就是找到或树立了一种生活价值观,并以这种生活价值观为根本导向而进行各种富有意义的活动。

一、意义需要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

从根本上来说人的生活内容是由其本性所决定的。从本性上来说,每一个人都是由肉体和心灵两个方面所构成的,没有了身体的存在也就没有了人的存在,而没有了心灵同样也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了,每一个人都既是一个肉体的物质的人,也是一个心灵的精神的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个人的生活首先都必然要表现为肉体的物质生活和心灵的精神生活两个方面。同时,每一个人又都生存于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际环境之中,完全脱离自然生态环境或社会人际环境的个人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人又是一个生态人和社会人,生态人和社会人也就成为人的存在的另外两个本质规定或本性。这不仅因为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离不开一定的自然和社会,而且也使得处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关系的生态生活和处理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社会生活成为人们生活活动的两个基本内容。所以,从本性上来看,人是物质人、精神人、社会人和生态人统一体,这样,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和生态生活也就成为人们生活内容的四个基本方面,人们生活需要也主要包括物质生活需要、精神生活需要、社会生活需要和生态生活需要四个基本方面,其中精神生活需要是人们整体生活需要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也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大体上将人们的精神生活的内容分为知识或智力生活、情感生活、意义或价值生活三个基本方面,相应地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也主要表现为知识需要、情感需要和意义需要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意义需要是人们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

意义需要起源于人们对生活的目的、价值的关怀和追问,是人们为了追求和实现生活的价值而产生的需要。人不仅需要生存、需要成长,而且还需要生活的有意义,需要过上有价值有意义的生活。人们的生活需要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认识到生活的价值或意义,过上价值有意义的生活,寻找或追求生活的意义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精神需要,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品质,首先就是必须使人们有意义地生活,或者说使人们认识到生活的意义,为自己的生活找到一个目的或方向,这种追求和创造生活意义的生活是人们生活的最高需要。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曾对人生的意义需要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他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在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他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情,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了他的人生境界。”[1]P389、392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需要寻求生活的意义呢?首先这是由人们的好奇心或求知欲决定的,这一寻找生活意义的过程使人们充满了乐趣。人们都很好奇,都想更多的对我们这个世界和我们的生活的目的或与意义多一些了解。其次,人们之所以需要探求生活的意义,是为了找到自己生活的目的和方向,为生活寻找一个“理由”。人们在生活中都面临两个需要回答的问题,一个是如何活着,另一个是为什么活着。如何活着是生存问题,是以活着本身为目的,要回答的是怎样才能活着的问题。为什么活着是意义问题,是要为生活找到一个理由,要回答的是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的问题。生活中人们不仅想知道如何活着,而且更想知道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要为自己的生活找到一种理由,赋予生活一种意义和方向。再次,人们对生活意义的看法会对他的未来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会从多方面决定他的未来生活的走向,例如,一个人如果认为生活的意义在于及时行乐,他就会在生活中“今朝有酒今朝醉”,如果一个人把孩子作为自己生活的意义,他就会把培养孩子,使孩子生活的更好作为自己生活的努力方向。第四,如果不清楚自己的生活的意义或在现实中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就会导致一个人失去生活的方向,在面临生活的种种选择面前会无所适从,就会对生活感到空虚、无聊,导致生活中的种种错误行为,甚至一些人由于看不到自己生活的意义而自杀。

二、满足意义需要的基本途径就是要建立一种生活价值观

为生活赋予意义或者说创造生活的意义,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而满足或实现意义需要基本途径就是生活价值观的建立。

对于生活的意义需要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

其一,所谓生活的意义需要指的是生活要有一个长远目的。所谓意义需要就是对生活目的的需要,有意义的生活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生活目的,人们理解并相信这样一个生活目的,并以坚定的信念和全部的能量自觉自愿地去追求它去努力实现它。就是说,有意义的生活首先是一个有目的的生活,正是这样的目的引导人们从事着各种相应的活动,支撑着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前进。

其二,作为生活意义的目的应该是作为生活整体的具有方向性目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活动似乎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目标,因而具有各自的意义。例如,一个人下午要去给汽车加油以备晚上可以开车去参加一个聚会,一个大学毕业生正在认真准备各种资料以便几天后去参加一个企业的招聘会,一位父亲正要盖一座房子以给已成年的儿子结婚用,等等。但这些具体、琐碎的目标还不能作为生活意义的目的。作为生活意义的目的必须是能够统摄全部生活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作为生活整体的目的,而不是某个具体生活活动目标,这个目的是值得人们终其一生为之奋斗的具有方向性的目的,而不是一个个具体的可以达到的目标。生活中的一个个具体的目标在逻辑上总有一个结局,总是会表现为一个个可以完成的指标。而作为生活意义的目的则是呈现在生活的各个目标之中的生活的整体方向性,是在生活中不断实现而又永远不能最终完全实现的追求。

其三,作为生活意义的目的是一种具有客观价值的目的。一个人找到了作为自己生活整体的具有方向性的生活目的,并以这个目的来统摄和指导自己的全部生活,他就会因此而感受到生活的意义,感受到自己的意义需要得到了满足,获得了一种满足感。但这还不能说他的生活真的就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活,他的生活意义需要得到了满足感还不能说他的意义需要得到了真正的满足。这种作为生活意义的目的必须是真正具有客观的价值的,真正值得追求的,是别人可以识和认可的,而不是随便哪一个生活目的都可以作为生活意义的目的。一个人不能仅凭自己的主观认定而让生活具有意义,而应该是客观上是否真的有价值有意义。例如,一个人终身追求成为永生不老的“神仙”,成为“神仙”成为他全部生活的目的和努力的方向,但仍不能作为他生活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活,因为成为“神仙”并不具有一种客观的价值。

根据上面的分析,人们的生活意义需要要求生活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这个目的必须是作为生活整体的方向性的目的,而且这一目的还必须是具有客观的价值,这样,要满足或实现人们的生活意义的需要就是要找到或确立一个能够成为生活整体的具有客观价值的方向性的目的,而确立这种生活整体的具有客观价值的方向性目的的基本途径就是人们的价值观建设,就是要找到或树立了一种生活价值观,并以这种生活价值观为根本导向而进行各种富有意义的活动。就是说,人们生活意义的满足或实现的基本途径或基本方式是生活价值观的建立,而建立生活价值观的根本目的是要满足人们生活的意义需要,使人们有意义地生活或生活的有意义。

生活价值观是人们生活的内心定向系统,在人们生活中居于统摄地位。人们一旦选择了某种生活价值观,就确定了自己的生活的目的和意义。一方面,就会把它作为一种生活的精神寄托,另一方面就会以此作为行动指南,为实现价值观所确立的生活目的而自觉奉献自己的力量。所以人不能没有价值观,没有价值观的生命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迷失生活的方向,失去生活的意义,就会感到苦闷、空虚和彷徨,茫然不知所措。当然,生活价值观也有自觉与不自觉、科学与不科学、先进与落后等等区别,生活价值观的错误和偏差,会造成生活追求的方向性错误。

三、以不断提高宜生度作为生活的根本价值追求

从历史上看,人们对于生活价值观的探求主要是沿两个方向进行的。第一个方向是从生活本身中去寻求,从人们的现实生活活动中探求生活的价值。第二个方向是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之外寻求,到“彼岸世界”或“天国”去寻求。迄今为止,凡解答生活价值观的问题,基本上都没有超出这两个途径。第二条途径主要是各种宗教所主张的生活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中,生活的意义主要取决于某种崇高的、外在于人的力量,例如上帝,而人的现实生活本身却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这种从现实生活之外寻找生活的目的意义的做法实际上等于否定了生活自身的意义。

我们主张对于生活价值观的寻求应该沿着第一种方向进行,即从生活本身去寻求。我们不能通过任何主观的意愿来定义生活的目的,生活的目的就在于生活自身,我们只能从生活本身去“发现”它的本真目的,而不能主观地“发明”某种目的以强加给生活。就是说生活的意义不是人们生活历程之外的意义,而是生活历程本身的意义,生活意义就是由生活活动本身所体现出来的人们生活的总体目的或价值追求,正确的生活价值观只能来源于对于生活本身价值意义的把握。

人的生活是自成目的性的活动,生活的目的就在于生活本身,任何超出生活的东西对于生活都是没有意义的。生活就是人们使用各种生活条件以直接满足生活需要为目的的各种活动。生活需要是人们生活活动的原动力,生活的根本指向是生活需要的满足或实现,满足生活需要是一切生活的根本目的,或者说生活的本性就是实现或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按照生活本性而生活就是按照生活需要而生活。生活之道就是按照生活需要而生活,就是生活需要的不断满足。我们把这种生活需要的满足称之为宜生,生活就是一种宜生活动。按照生活本性而生活就是按照生活需要而生活,就是要使生活需要得到越来越多的满足,即不断提高“宜生度”。生活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宜生度,使包括自己在内的越来越多的人的生活需要得到越来越多的满足。我们可以把这种以提高宜生度为根本目的的生活价值观称之为生活的宜生观。

树立生活的宜生观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作为生活的根本目的和意义,把宜生作为生活的最高原则。生活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宜生度,使人们的生活需要得到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的满足。宜生就是指人们的各种生活活动,所做的各种事情,都要与人们的生活需要相适宜,有利于满足生活需要,有利于防止或避免危害生活需要的事情,即“趋利避害”,趋符合生活需要之利,避不利生活需要之害。人们的一切活动最终都为其生活需要所支配,生活需要是人们一切活动的“最高主宰”,它从根本上支配着人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套用功利主义创始人边沁的一句后,“对错的标准固定在它的王座之上”。正确的有价值的事情就是指任何能够使人们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事情,而凡是与人们的生活需要相悖的事情都是错误的或无价值的。一切事物的价值就在于能使人们的生活需要得到一定的满足,它们或者可以直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或者可以作为促进人们生活需要满足的手段而间接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生活的宜生观把满足生活需要作为生活的根本目的和意义,包括人们对自己生活需要的满足和对他人生活需要的满足两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生活的宜生观是指人们对自己的各种生活需要的恰当满足,即不断提升自己。如人们的生存和成长每天都需要有一定时间的睡眠,这个一定时间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可能不尽一样,大约每天在6-8个小时左右,睡眠时间太长就是过,睡眠时间太短就是不及,睡眠时间太短或太长都不利于人的成长,都不是对睡眠需要的恰当满足,即都不是宜生。同时每一个人的生活需要都是多方面的,有物质性的需要,精神性的需要,社会性的需要以及生态性的需要等等,这多方面的需要,都要得到恰当的满足,一个人才能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而这就要处理好各种需要的满足之间的关系,使各种需要的满足之间都能够相得益彰,使尽可能多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只就一个人的自身来说,每个人多种生活需要相互之间会发生冲突,若就社会方面说,一个人的生活需要的满足,也可能与别人的生活需要的满足相冲突,每一个人各种生活需要的满足,在其本身看,可能是恰当的、适度的,但可能会对于别人的生活需要的满足造成妨碍,与别人的生活需要的满足发生冲突,所以从社会方面看,就不一定是恰当的,这就需要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要有一个适度的界限,使人与人之间不相冲突,使人们之间的各种生活需要的满足相得益彰。

其次,宜生不仅指每个人对自己生活需要的满足,而且也包括每个人对他人生活需要的满足,即努力奉献社会。人们生活意义的更多的是体现在每个人的活动对他人的生活需要的满足方面,把满足他人的生活需要作为自己的一个基本生活需要。一个人生命活动对于他人需要的满足越多其意义越大,满足的人越多其意义越大。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特定的基本功能或使命,其存在的价值或意义就在于其基本功能或使命的实现,如果一个事物不能有效地实现其基本的功能或使命,也就失去了它作为特定事物存在的理由或价值,它也就不再是它了,或者说它的存在就是没有意义或价值的了。例如,一块手表存在的根本功能就是能够准确的报时,准确的报时,这是手表作为手表而存在的本质规定或者说功能使命,如果它失去准确的报时这一基本功能,无论它怎么华美,也就不能是一个好的手表了,也就失去了它作为手表而存在的意义。人作为人同样都有着作为人的本质规定,这种本质规定就是其作为人而存在的功能或使命,人的生活根本意义就是要使作为人的本质规定的这些功能或使命得以有效地发挥或实现,也只有有效的实现了这些功能或使命才使得人的生活具有了意义,有意义的生活与人作为人的基本功能或使命的实现是一致的,所以人的生活的意义就在于其基本功能或使命的实现。

那么,人的本质规定或者说人存在的基本功能究竟是什么呢?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P56就是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先天自然形成的,也不是后天主观自生的,人的本质就存在于现实的、可感知的、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关系之中,只有从分析社会关系出发,才能科学地认识人的本质,才能真正弄清人作为人而存在的价值和使命。所以,人作为人而存在的本质规定就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其存在的基本功能或使命也只有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才能得到体现和识别。人的生活真正意义就是自己被别人的生活所需要,并以自己的努力满足这种需要。所谓别人的生活需要包括家庭的需要,亲人的需要,朋友的需要,邻居的需要,所在的群体、集体的需要,民族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国家的需要,人类的需要。这就构成人们生活意义的链条。任何人,只要他存在,他总处于个人→家庭→群体→民族→社会国家→人类这一意义链条的某一环节甚至某几个环节。每一个人生活的价值意义就体现在这些关系当中,体现在为满足这些关系中的他人的生活需要当中,而人的生活的最高的价值或使命在于为人类而工作,在于通过自己功能价值的实现来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个体应以为人类美好生活而做出贡献为最大的生活意义。

在中国文化中主要不是把对精神生活的意义追求寄托在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死等宗教信仰之上,而是从个人对社会人类的功能价值或作用贡献看待其生活意义。例如,《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叔孙豹之言就说过:"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就是从人的社会的贡献和影响来讲人的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不朽在于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立德、立功、立言,只要达到其中之一,你就为人类增加了美德、功业和知识,你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那么你也就实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了。著名学者季羡林曾在其《漫谈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一文中说过:“不管还要经过多少艰难曲折,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的,人类大同之域决不会仅仅是一个空洞的理想。但是,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经过无数代人的共同努力。有如接力赛,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路程要跑。又如一条链子,是由许多环组成的,每一环从本身来看,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东西;但是没有这一点东西,链子就组不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我们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而且是绝非可有可无的。如果说人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这里。”[3]P93就是说,每一个人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有意义或过上有意义的生活,必须正确认识人作为人的本质规定,以为他人、为人类做贡献作为自己的功能价值或使命,作为自己全部生活的根本目的,以自己的价值的实现为其他人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在创造更加美好的人类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创造和实现生活的意义。而人们一旦做到这一点,也就会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得到了一种超越,就会使自己生命的短暂性得到了“救赎”,获得了一种永恒的意义。正像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所说的那样:“生命中真正短暂的是潜力,一旦潜力得到实现,那么在实现的那一刻它就成为了现实。它们被保存下来,成为历史,在哪里它们得到了救赎,免除了短暂性。因为在历史中没有什么事情的失去是不可挽回的,所有的事情都无一例外地得到保存。这样,我们存在的短暂性并不会使存在变得没有意义。但它的确构成了我们的责任,因为一切都取决我们是否意识到必定短暂的可能性。人们总是在多种现实可能性中做出选择,哪些可以不予理会,哪些应当努力实现,哪些个选择一旦成为现实就变成了‘时间驿站中不朽的印记’。在任何时候,人都必须决定哪些可能性将成为他存在的纪念碑。”[4]P151-152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季羡林.处世公德[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4]〔美〕维克多·弗兰克尔著.活出生命的意义[M],吕娜译,华夏出版社,2010.

编辑:高学栋

作者简介:陈洪泉(1957-),男,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市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教授,青岛市哲学学会会长,主要从事哲学和社会学的教学与研究。

收稿日期:2015-10-10

DOI:10.3969/J.ISSN.2095-7238.2016.01.006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7238(2016)01-00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