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各地微讯

2016-04-11

司法所工作 2016年9期
关键词:司法局普法法律援助

各地微讯

湘乡市司法局创新普法宣传模式

文李 望[ 湖南省湘乡市司法局]

为营造良好的法治宣传氛围,湖南省湘乡市司法局创新普法宣传新模式,扎实推进普法工作。

开通“湘乡法治微讲堂”。该微信公众号设立“聚焦”“解读”“关注”等多个模块,每天更新,定期推送以案说法、新法解读等普法专栏,发布相关信息,让平台成为公众的“掌上法宝”,使法治宣传更接地气,更合民意。

推出法治宣传节目。湘乡市司法局与湘乡电视台、湘乡电台合作每周播出一到两期法治宣传节目《法制视点》和《法治在线》。

建设法治文化广场。设立了“法通古今”“立木为信”“法平如水”“宪法为纲”“法伴成长”“与法同行”等6大主题法治文化广场。融市民休闲娱乐与法治宣传教育于一体,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法律知识。

建立普法志愿者队伍。组建了由各单位负责法治工作的人员和司法所长兼任普法联络员的骨干队伍,由政法机关、行政执法单位的相关人员组成的普法讲师团队伍和2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通过多种方式在人流密集场所宣传法律,提高群众的法治素养。

开展主题宣传日活动。编印了《便民新法解答》《法治园地》《群众工作实用手册》《湘乡法治文萃》《看图说法》等法治宣传资料,制作普法宣传品,利用各类法制活动日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

“固强补弱”推进淮北社区矫正工作

文徐敬操[ 安徽省淮北市司法局]

最近,安徽省淮北市司法局以市公、检、法、司四部门联合检查社区矫正工作为抓手,开展“固强补弱”活动,努力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水平。

加强监管,落实规范管理。市司法局社区矫正科通过社区矫正监管平台对全市社区服刑人员的手机定位情况进行不定时抽查,各县区社区矫正中心进行定时检查,司法所采用自查的方式,落实对社区服刑人员手机定位的监管,做到检查有记录、反馈有登记,避免发生手机关机、人机分离的现象,坚决杜绝违规越界的行为。

创新思维,实施多元化教育。对社区服刑人员除开展常规的法治教育外,专门引进淮北佳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做智慧母亲,享幸福人生”“心理危机干预”等专项活动,使社区矫正教育模式多元化,教育效果显著提高。

精细管理,彰显人性化关怀。重视社区矫正管理工作细节,对新入矫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个别谈话和心理辅导,消除其心理压力;工作人员通过社区矫正中心微信群向社区服刑人员发送规定提示和安全注意事项,提高社区服刑人员的在刑意识;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个体情况,实行分类管理,使“严格执法”与“人性化执法”相结合,相得益彰。

加强宣传,整合社会资源。借助普法官方微博和“法韵淮北”微信公众号等公众平台,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安徽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等相关规范性文件宣传到社区和村居,最大程度地扩大社区矫正宣传覆盖面,使辖区居民认识、理解、支持社区矫正工作。

市中区司法局打造法律服务新平台

文王荣洪[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司法局]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司法局不断整合法律服务资源,优化法律服务项目,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打造规模化“一站通”实体平台。积极打造区、镇、村三级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区里建成综合法律服务中心,设立便民综合服务大厅,整合专业队伍力量进驻,为群众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镇里建立完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搭建基层法律服务沟通交流平台,开展法律服务工作;在基层村居推行“一室一厅”制度,设立法律工作室、律师会客厅,专职律师每周固定一天时间在会客厅(法律工作室),面对面为群众解决法律问题。

完善集约化“一线通”热线平台。升级电话服务热线,开通在线服务专网,打造集法律咨询、普法宣传、综合服务、政务监督等多功能为一体的“12348”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建立健全群众诉求的快速响应机制,做到“上班时间有人接听、群众咨询有人解答、登记统计有人负责”;先后推出“律师在线服务”“公证在线办理”“法律援助热线”和“法律咨询热线”四个法律服务产品。

构建高效化“一网通”网络平台。在全局建立信息化办公平台,并实现与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专网链接,构建了信息一体化运行新模式;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理念和科技手段,改造升级司法行政门户网站及开通微信、微博公众号,建成“一网双微”信息化网络法律服务体系,推出律师咨询、案件委托、公证预约、法援申请、调解预约等法律服务产品,群众只需打开电脑或者扫描二维码进入网上公共法律服务大厅,就可选择需要的法律服务产品。

安福县司法局围绕四个目标为法律援助增效

文谢运都[ 江西省安福县司法局]

为充分发挥法律援助服务群众、服务大局的作用,江西省安福县司法局围绕四个目标,推动法律援助工作稳步发展。

围绕满意目标,缩短服务距离。在全县19个乡镇均设法律援助工作站,256个行政村设法律援助联络点,妇联、团委、工业园区、看守所等还设有专门工作站;县法律援助中心建立维权绿色通道,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对6900余贫困户实现“连心”帮扶。

围绕优质目标,增强服务品质。法律援助中心将工作人员及职责、法律援助申请范围及条件、办案流程、服务承诺、监督与投诉电话等均上墙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建立了系统的内部管理法律援助工作制度,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完善案件质量反馈意见制度,针对群众反馈,限时回访、复查、整改、回复,力促法律援助每一案成为优质案。

围绕稳定目标,树立大局意识。一方面重视非诉讼法律援助案,力争矛盾纠纷诉前化解,发挥法律援助促和谐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加强与信访等部门协作,通过及时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引导群众依法维权。

围绕法治目标,丰富服务内涵。发掘法律援助案例的“示范”功能,发挥法律援助工作者“法治教员”的职能,积极参加各种法治宣传活动和民主法治示范点创建,着眼于群众关心的法律事项的解疑释惑,通过图文并茂的多种方式传播法治精神。突出“以案释法”的实例教导,做到“援助一案”“教育一片”。

花海镇司法所打造人民调解“四心”品牌

文朱建慧 [ 甘肃省玉门市花海镇司法所]

为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积极作用,甘肃省玉门市花海镇司法所以“四心”标准打造人民调解新品牌。

一是“热心”服务群众。司法所组织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各类法律、法规,掌握调解技巧,奠定调解工作基础;无论是群众主动申请调解,还是通过其他途径反映情况,司法所工作人员都热情接待;司法所工作人员积极引导群众通过调解途径合法合理地解决矛盾纠纷,有效预防民转刑等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二是“耐心”服务群众。耐心听,在情绪激动的当事人面前,司法所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就是当忠实的听众,赢得当事人的信任;耐心调,一件矛盾纠纷的调解往往要经过反复的沟通协调,司法所工作人员耐心细致、不畏繁琐,明确疑难点,找准切入点,才能攻坚克难,最终化解矛盾。

三是“恒心”服务群众。要具有吃苦的精神,面对突然发生的矛盾纠纷,司法所工作人员要及时介入,以防矛盾纠纷的升级和恶化;要具有饱满的热情,司法所工作人员不怕困难,勇于接受挑战,始终保持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平常心。

四是“公心”服务群众。在调解工作中,司法所工作人员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不偏听偏信,不主观臆断,对每一件矛盾纠纷都进行全面调查了解,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化解矛盾纠纷。

书坊司法所念好“三字诀”做好安置帮教工作

文叶乃伟[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书坊司法所]

为进一步促进安置帮教人员能够顺利融入社会,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书坊司法所念好清、实、细“三字诀”,做好安置帮教工作。

底子“清”。做好安置帮教工作台账,将安置帮教小组名册、安置帮教志愿者名册、安置帮教对象名册、重点帮教对象名册等内容及时登记造册。建立安置帮教对象档案,实行一人一档,将安置帮教对象基本情况表、安置帮教工作记录表、走访记录等内容记录在档。

责任“实”。与安置帮教人员签订帮教责任书和帮教协议书, 及时调整充实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机构,在各村成立“多对一”或“一对一”帮教组,建立起乡、村两级帮教网络,严格落实各项帮教措施,使安置帮教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工作“细”。司法所工作人员每天登陆中央级刑满释放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和福建省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完成信息核查、衔接、安置、帮教工作;定期上门谈心帮教,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及时掌握安置帮教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从而预防其重新违法犯罪;依托乡民政、劳动保障等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提高安置帮教人员的就业素质和劳动技能,及时协调落实帮扶措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出路问题,实现自主择业。

猜你喜欢

司法局普法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助力老年人维权
法律援助是农民工的刚需
西安市司法局:扶志扶出石湾村群众幸福生活
难以阻挡
普法
普法
普法
应付
做大做强做优法律援助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