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2016-04-11河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刘殿波
■ 河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 刘殿波
天津市南开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河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 刘殿波
南开区地处天津市中心城区,面积40.64平方公里,人口126.8万,是天津市人口数量最多的区。近现代以来,天津市以南开区的鼓楼为中心,逐渐向外扩建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城市。南开区的重要地位不仅在于其位于天津市的核心地理位置,更在于其近代以来的现代教育的建立与发展。随着1904年南开中学的成立,南开区成为天津现代教育的发祥地,不仅带动了天津市的现代教育发展,更推进了天津市文化、科技、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天津市成为了北方重要的工业城市和桥头堡。
南开区作为天津市教育强区,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优良的教育传统,而且在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从南开区各个方面的发展中都能明显地感受到教育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巨大的助推作用。南开区区委区政府也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的巨大作用和价值,适时地提出了“美丽学府,幸福南开”的发展口号。正是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以及教育系统自身的努力,使南开区教育事业的发展非常迅速。。总体来看,有着以下明显的发展优势。
一、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
南开区因南开中学而得名,仅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南开中学对整个南开区乃至天津市发展的巨大影响。南开中学由清末实业家严修先生创办,并在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先生的管理下,学习欧美和日本现代教育,开创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先河。正是因为张伯苓先生本着“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教育理念,南开中学历史上既培养出了周恩来、温家宝两位共和国总理这样杰出的政治家,更培养出了70多位两院院士。南开中学至今仍秉持着伯苓先生的办学理念,在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方面独树一帜。因为南开中学的历史和影响力,至今国内外著名学者纷至沓来到南开中学讲学,为南开区带来了其它地区无法比拟的教育资源。尽管南开中学是归市教委直属的学校,但是南开区仍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借助南开中学的品牌优势努力发展壮大自己。
南开教育的发展历史中,不仅有着南开中学创造的辉煌,也有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培养起来的一批教育家,如著名的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杜蕴珍老师,天津市幼教专业唯一享受国务院津贴的李淑英园长、被教育部命名的教育专家王桂儒校长等一大批教育专家,至今仍然活跃在南开区教育的舞台上,为南开区教育腾飞尽心尽力。
除了上述优质教育资源和人才优势,南开区也具有位于天津市核心区域的优势,这种优势为进一步吸引优秀教育人才落户南开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硬件设施先进,信息化水平高
南开区政府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特别重视配套中小学的建设。从南开区中心区域(也是南开区旅游中心区域)的鼓楼区规划建设就可见一斑。在鼓楼区域内我们可以看到,尽管这里是南开区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南开区政府不但没有挤占校园用地进行商业建设,而且在规划建设中首先划拨教育用地,将原来虽然具有百年校史但却老旧的崇化中学和中营小学原地进行扩建,充分满足了这一区域中小学生入学的需要,两所区属优质学校的建设,也给鼓楼区这一旅游景点带来了不一般的文化色彩。
尽管南开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工作解决的很好,但是南开区教育局未雨绸缪,为应对人口政策调整、招生制度改革以及外来务工子女入学等造成的学校数量不足、学位紧缺等突出问题,从2013年起启动了《南开区教育资源三年调整规划(2013-2015年)》,按照未来学位需求进一步加快学校建设,努力增加优质教育供给。已经先后完成了9所幼儿园和南开职专的改扩建工程,完成了1所小学的新建工程和1所中学的教学楼新建工程。改扩建工程完成后,因资源不足造成的班额过大(平均班额50人)问题将得到较好地解决。
正是南开区重视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区内小学、初中和高中班额基本都控制在40人以内,很好地解决了中小学班额过大问题,为推进优质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全区28所幼儿园中,公办幼儿园22所,基本实现了主要由公办幼儿园满足儿童入园需求的目标,形成了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民办幼儿园为补充的良好办园格局。
在加强校园校舍建设的同时,南开区教育紧跟时代前沿,积极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南开区教育局通过积极争取市教委确定的信息化资源实验区的机遇,投入资金3000万元,提升改造南开区教育城域网,实现全区教育基层单位千兆光纤接入,建成南开区基础教育IDC(数据中心),完善了校园网络升级建设,为所有教学班配齐多媒体教学设备。正是由于南开区教育局重视推动信息化建设,微课程、慕课等前沿性学科和技术手段在南开区中小学和幼儿园得到了普遍运用。尤其是微课程资源的开发并通过教育网络平台的推广和利用,使各学校间优质资源得以共享,促进了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重视人才培养,校长、教师队伍稳定
教育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南开区教育局领导班子认识到了人才在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努力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不遗余力地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为此,南开区成立了特级教师巡讲团和骨干教师培养机制,以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引领作用,取得了初步效果。为加快培养优秀教师的步伐,南开区利用本区内大学优质资源,2014年以来先后与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借助大学的教科研力量推进本区教育教学改革和培养学科带头人,这种通过上层设计和高层引领的方式,如果协调得当,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应该能够对本区教育质量提升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
南开区建立了良好的新教师补充机制,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在全国范围内招聘新教师,入职新教师起点较高。仅2015年全区就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新教师150名。为尽快使新教师成长和发展,教育局为每位新教师建立成长记录册,并对新教师进行三年的跟踪研究和跟进指导,夯实专业发展基础,为进一步培养和打造名优教师做好人才储备。
为激发校长办学活力,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南开区2015年正式启动校长职级制改革,将校长职级与校长聘任制以及校长定期交流制度相结合,力图使校长能够安心办学,从而激发办学活力。2015年暑期,南开区对区内符合条件的校长、书记任职及交流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在教育系统内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明显感觉到校长、园长办学的危机意识逐渐增强。
四、学校管理科学规范,充分发挥了教科研引领作用
作为天津市老城区,南开区教育基础比较好,中小学和幼儿园均有着良好的文化传统和校园风气,各项管理措施比较到位,常规管理科学规范。比较值得一提的是,全区学校安全管理措施到位,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均安装了视频监控网络,并且将校园主要视频接口均直通教育局武保科监控系统,做到无缝对接,在确保校园安全方面措施非常到位。
为发挥管理的效益,推动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南开区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先后通过联合校和兼并校的模式,让区内优质强校带动弱校,如优质学校中营小学与薄弱学校永基小学尝试捆绑式联合办学的模式,就是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共建等方面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从而实现了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缓解了社会上强大的择校压力。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各类学校发展定位,两所初中校和两所生源较差的高中停止招生,为下一步改革奠定基础。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教科研作用,南开区教育局将原有的教研室、电教馆、教师进修学校等部门进行合并,成立了综合性业务单位——南开区教育中心,将各自分散的教育资源整合在一起,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科研的力量,在学科指导、教师培养和专业发展上较以前取得了明显地进步。
五、找准问题,把教育名区真正办成教育强区
南开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教育工作,新建学校、改扩建学校纳入政府长远规划并得到有效落实。南开区区委政府把“美丽学府,幸福南开”定为全区综合发展目标,是确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直接体现。为此,南开区区委区政府千方百计加大教育投入,全区教育经费连年实现“三个增长”,每年教育经费支出都占全区财政收入的30%左右。近两年,南开区以落实《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为契机,加大教育投入,促进了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9-2012年全区累计投入资金约3.18亿元用于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达标验收;2013-2014年按照市教育督导委员会的安排,投入资金5432万元,在全区启动了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达标建设。近年来,先后改建、扩建了多所中小学校,使区域内中小学、幼儿园基本满足了当前的教育需求。
教育思想观念仍需不断改变和提升。在一年的挂职学习中,我深切感受到南开区教育同仁的努力,也被很多优秀教师的教育事迹感动着。但是有时仍然感到我们的工作付出和收获往往不成正比,总有那么一点事倍功半的感觉。在反复思考这个问题之余,我多次陪同河北省到天津考察学习的同事到南开中学,深深被这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所打动。我想,我们当前的教育或许就是欠缺了一点这种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虽然我们都在努力倡导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改革,但是改革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就是我们没有从提升师生的精神境界入手进行改革。因此,给人明显感觉的是很多教师乃至校长、园长职业倦怠明显,这种职业倦怠的原因并非是教师或校长不想好好工作或教育事业心不强,我相信绝大多数教师和校长都是想努力做好教育工作的,只是他们缺少了一份对教育的认识,就缺少了一份教育的激情和热情。而像五马路小学张楠楠这样的优秀教师,正是源于她对教育的认知造就了她的教育热情和激情。因此,我认为,南开区的教育改革总体方向是正确的,效果也是明显的。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思想的引领,使我们的校长、教师内心丰富起来,相信南开区教育的发展将是一片新的天地。杜蕴珍老师之所以能够成为全国知名语文名家,不是在于她的教学技巧,而是在于她的教育思想。所以,我个人以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南开精神和伯苓先生的教育思想,是我们南开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财富。所以,未来南开区培养的名师,首先应该是培养有思想的名师,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引领我们教师的专业发展。
需要努力培养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南开区之所以成为教育名区,不仅在于南开之大名,还在于南开教育界的人才辈出,中国当代教育家王桂儒、幼教专家李淑英、甚至已经80岁高龄的语文教育家杜蕴珍等名家名师,至今仍然活跃在我们南开教育舞台上。当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些老教育家仍然老当益壮的时候,我们忽然意识到,其实我们的知名中青年专家培养已经有些断档。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相当严重,这其中最主要的问题肯定并非待遇问题,而是与教师理想、信念的缺失有关。因此,无法解决教师的职业信仰与职业追求,我们肯定难于培养出新的能够响当当的教育专家。职业信仰与职业追求从哪里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哪里来?朱永新教授说,只有师生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才能拥有共同的语言和文化,从而创造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
找准工作切入点。如何发扬优势、弥补短板?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实实在在的课题。通过河北省部分地区和学校近几年的实践,明显感觉到以儿童阅读为抓手,是克服教师职业倦怠,提升教师职业追求和职业信仰的最有效的手段,只有阅读,才能引领教师做有思想的教师,才能引领师生共同过一种的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正如朱永新教授说的,改变,从阅读开始。但是阅读也不是有书读就可以,而是按照认知科学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推动才有效果。
行政、教研协调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为加强行政和教研对一线教育教学的指导工作,南开区教育局在克服行政教研两条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目前,各地存在的明显问题仍然是行政科室过于关注行政事务,天天被琐事缠身,干部没有时间和精力思考业务问题,甚至没有时间学习教育政策,这种凭经验工作的方式难以避免工作决策的失误造成的工作被动局面。因此,教育局行政科室必须以服务于基层学校和群众为主轴,将“服务”作为指导思想来推动工作,同时逐步完善各种行政规章和操作程序,使行政科室人员从繁琐的行政事务中脱离出来,真正能够有时间、有精力深入一线,了解一线学校和教师实际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时效性地开展工作。而以教育中心为主体的事业单位,则需要更加专业的专家型的教科研队伍做引领,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还需要下大力气。在解决好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加强科室之间、行政与教研之间的有机协调和配合,从而使教育管理和教研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南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六、南开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河北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启示
相对于作为直辖市的天津,河北省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有着许多先天的不足,比如教育基础差,教育经费紧缺,教师队伍素质偏低等客观因素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但是,并不是说我们就没有办法发展好河北省基础教育事业。相反,借鉴南开区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河北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并且可以做好。
改变教育观念刻不容缓。教育的落后归根结底是教育观念的落后。多年来教育厅虽然三令五申,并采取了多项措施,但是我省各地生源大战、分数大战不但没有偃旗息鼓之势,反而是愈演愈烈。究其主要原因,还在于干部、校长队伍对于教育本质的认识模糊不清,只注重眼前之得失,未能从未来国家和社会发展思考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也未能深刻认识到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推动作用。归根结底还是教育思想观念落后,把教育当成工业,用工业生产的模式培养学生,造成大量高分低能、高分数低素质的学生走向社会。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努力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引领全省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加强教科研力量,尽快培养学术带头人。人才是决定一个地区教育优劣的决定性力量。南开区重视教育人才培养尤其是教育名家队伍培养的做法给我省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虽然我省近几年在骨干教师队伍培养上成效显著,但是唯一缺憾的是至今我们河北省的基础教育队伍中仍然没有能够在全国叫得响的教育名家。这从我们在很多各种层次的校长教师培训中不得不总是邀请外地专家来冀培训可见一斑,而我省能够走出省讲座的专家却寥寥无几。因此,是时候培养我们自己的学科带头人的时候了,只有真正叫得响的学科带头人,才能引领我省骨干教师队伍健康成长,促进各地教育教学工作得到更好地发展。我们应该创造宽松的人才成长环境,给人才成长进步的台阶,在科学引领下培养出我们自己的名家甚至大家来。
强化政府行为,努力加大教育投入。南开区教育的迅速发展与当地党委政府重视密不可分,我们应该学习南开区将教育定位在促进当地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才能真正重视教育,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在有限的财政经费中千方百计增加教育经费,同时要努力强化政府行为,完善新建城市小区配套学校建设的有关政策,才能使各地越来越大的中小学班容量得以解决,彻底改善我省中小学办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