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元文化视阈的青年民警核心价值观培育

2016-04-11江文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人民警察公安民警

江文

(四川警察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0)

基于多元文化视阈的青年民警核心价值观培育

江文

(四川警察学院 四川泸州 646000)

新时期,随着公安队伍的建设与发展,青年民警日益成为警察队伍的主力军和新生力量,且他们中很多成长为各警种的中坚,青年民警队伍总体向好。同时,身处多元文化时代,青年民警的价值观呈现个性、物质、功利、易变等多样性特点,直接影响了该队伍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固化。因此,需要基于多元文化视阈,审视青年民警队伍的价值观和思想现状,充分认识加强青年民警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和现实性,着力构建青年民警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机制。

公安队伍建设;多元文化;青年民警;核心价值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对外开放的全面深度拓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斗争日趋激烈,青年人(包括青年民警)成为对立意识形态争夺的焦点与重点。因此,“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民警”、“怎样培养青年民警”成为新时期我国公安政治工作和队伍建设必须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重大现实问题。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担负着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青年民警是警察队伍的生力军,且他们中很多成长为各警种的中坚力量。青年民警有着怎样的理想信念和人生目标,有着怎样的职业认同和职业追求,特别是能否牢固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直接关系到整个公安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人民安居乐业的实现,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此,本文试基于多元文化视阈,审视青年民警队伍的价值观和思想现状,充分认识加强青年民警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和现实性,并就进一步强化青年民警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机制提出浅见。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民族主义、文化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等文化思潮风起云涌,社会价值观念亦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向,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1]“多元文化有不同的含义,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根据文化的地域和空间而言,主要是指种族之间、民族之间的文化共存、文化的平等认同,尤其是关注少数民族文化,弱势种族、族群文化,为他们争取平等的合法地位。另一类是根据文化的时代性而言,指历时态文化在某一社会中的共时态存在,如现代社会中的传统文化(前现代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等。”[2]处于全面开放时代,多元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通过各种媒介、载体、特别是新媒体在我国广泛传播,致使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青年民警中的影响逐渐弱化。

一、当代青年民警的的思想政治现状及特点

根据警察职业特点,青年民警一般是指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警察群体。在警察队伍中,他们大多数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接受了较系统的公安专业及技能训练。身处多元文化时代,青年民警的价值观和思想政治状况呈现出十分鲜明的群体性特征,其积极方面表现为:一是思想独立,个性鲜明。他们往往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民主意识等,他们自尊自立,自信自强,注重自我权益的维护和保障,注重自我价值的彰显和实现;二是视域开阔,思想活跃。他们善于捕捉新信息、吸收新观点。警务实战中,他们擅于动脑琢磨,突破常规,另辟蹊径,求异创新,以期圆满完成警队赋予的任务;三是关注时政,政治参与愿望较高。青年民警普遍有较强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他们关注国家改革开放现状和发展趋势,关心公安改革的走向和前景,尤其关心涉及自身职业发展和职业保障的改革与完善。为此,他们积极建言献策,不遗余力;四是娴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青年民警不仅能熟练运用网络接处警、侦办案件、与群众联系沟通等,很多还通过微信、微博、微视频等新媒体发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倾向和意见等。

另一方面,青年民警的职业常态是无固定节假日的值勤备勤,无规律的接处警,以及处突维稳,调解民事纠纷,处置群体性事件等等。与其他职业的青年公务员相比,青年民警的工作强度大、风险高,可谓经常处于身心疲惫状态。况且,青年民警大多阅历有限,与普通青年一样,“他们在谈论、评价、思考社会问题时,往往带上幻想的色彩,不能十分切合实际。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常会表现出片面性和幼稚性;不能深刻、准确、全面地认识问题。他们的价值观念尚不确定,时常处于波动、迷惘、抉择之中”[3]。他们思想波动较大,思想定力不足,易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对职业现状和生活状态产生不满,消解了当初选择从警的认知,表现为:

第一,理想信念淡化,从警的意愿受到一定影响。一些青年民警对警察职业的高风险、高强度和复杂性等预期不足,警务实战中,他们常承受较大的挑战和压力,有时被误解,甚至遭遇谩骂侮辱、殴打推搡、恐吓威胁等,深感委屈和苦恼。同时,在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他们强烈地感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环顾四周,容易产生心理失衡。于是,他们中有的常处于从警超额付出而回报不足与外界物质利益诱惑的心理矛盾纠结中,逐渐地放松了提升政治意识和政治责任担当能力的自觉,淡忘了当初的从警理想和入警誓言,不再“仰望星空”。甚至有的认为理想信念是空洞的,不可捉摸,不切实际,于事无补,于己无益。

第二,价值取向功利化,从警的价值观受到相应挑战。培育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对每个青年民警的职责要求,是青年人选择从警的价值所在。而置身于全面开放的经济市场化时代,身处急功近利和金钱至上、追求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的社会环境,青年民警的价值取向不可避免地呈现多样性,尤其倾向于功利化。有的过于计较个人得失,过份看重个体名利;有的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谋取一己私利;有的甚至徇私枉法、执法违法等,其从警行为背离了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

第三,职业精神弱化,职业责任感有所下降。警察职业要求青年民警强化职业意识、职业认同和职业荣誉感,具有强烈的忠诚意识、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树立牢固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然而,在多元文化时代,多样价值观特别是西方文化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渗透、蔓延,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青年民警对警察职业的认知和认同,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职业忠诚和职业行为选择。

二、多元文化时代注重青年民警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和现实性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方面的表达和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孟建柱指出:“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公安机关战斗力生成的重要因素。”而“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警察精神文化的核心和基石,是人民警察人生观和价值观、精神品质和职业操守的高度概况”[4]。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对青年民警的从警生涯、职业发展和人生价值实现具有终极意义。因而在价值取向多样时代,注重青年民警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性和深远的历史性。

(一)是加强公安政治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

公安机关作为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肩负着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神圣使命。当今,公安工作面临着多种风险挑战,即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加剧,暴恐活动现实威胁上升,各类矛盾集中爆发的可能性增大,刑事犯罪仍在高位运行,新型犯罪形态增加,各类安全事故多发频发等。作为中坚的青年民警承担着十分繁重的任务,经常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加之警力有限,其身心难以得到有效的休息调整,往往产生职业倦怠。同时,现代社会的巨大变迁、多样的世俗生活图景对青年民警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动摇他们职业选择的初心,消解其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建构。为此,对青年民警队伍,如何既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又在工作上支持、政治上激励、待遇上保障和心理上关怀他们,坚定其从警的理想信念,培育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成为摆在公安政治工作和队伍建设中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青年民警队伍的思想政治状况及发展趋势、价值取向及职业坚守,直接关系到整个公安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关系到国家政治安全和政权稳定,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

(二)是培育青年民警忠诚警魂的核心要义。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质的规定性中,忠诚居首位,这是由我国警察的职业性质和职业特点决定的。忠诚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底色,是青年民警应有的核心价值,是践行为民、公正、廉洁的前提和基石。所谓忠诚,《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即对国家、人民、事业、领导、朋友等尽心尽力。如此,忠诚是指人们对一个人、一种理想、一种习俗、一个事业、国家、政府等的忠实状态或程度。因此忠诚有三层涵义,即对个人的忠诚、对信念或信仰的忠诚和对组织的忠诚,本文强调的理所当然是指对信念或信仰的忠诚。胡锦涛总书记同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部分代表座谈时强调指出:“要把坚持政治建警放在公安队伍建设的首位,把忠诚作为警魂,保证公安队伍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强化忠诚意识、铸造忠诚警魂是青年民警首先应具备的政治素质和政治品质,唯此,青年民警才能自觉执法为民,让平安进万家;才能公正执法,让群众满意;才能廉洁自律,坚守底线。如今,青年民警面临的复杂社会环境和管控局势前所未有,面临的维稳任务和压力前所未有,面临的社会期待和群众诉求前所未有,强化政治担当,忠诚履责,成为青年民警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2014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政法队伍尤其要敢于担当。……面对重大政治考验,必须旗帜鲜明、挺身而出,绝不能当‘骑墙派’;面对歪风邪气,必须敢于亮剑、坚决斗争,绝不能听之任之;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必须豁得出来、顶得上去,绝不能畏缩不前。要敢于在对敌斗争最前沿、维护稳定第一线去迎接挑战。”为此,培育青年民警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铸造忠诚警魂,是捍卫党、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核心要义。

(三)是防控风险挑战、提升警务效能的关键所在。

新时期新阶段,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如政治安全和政权安全问题;网络诈骗、网络赌博和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等网络安全问题;证券期货、地下钱庄和金融诈骗等经济犯罪问题;互联网金融风险问题;流动人口管控问题;火灾隐患、运营车辆、大型活动等公共安全问题,因此,习近平强调,“全国政法机关要把防控风险、服务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针对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职能与职责,公安部部长郭声琨掷地有声,“要始终把工作基点放在有效防控和应对各类安全风险上,加强风险研判和评估预警,强化源头防范和应急处置,着力提升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主动性和针对性,切实做好应对任何形式的风险挑战的充分准备”。面对如此高标准、严要求、多期待,青年民警拥有过硬的警务实战能力、一流的警用装备、充足的财力保障是不够的,必须拥有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始终坚守从警的理想信念,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始终敢于直面风险、迎接挑战,才能充分调动自身潜能,在警务实战中谋划谋断、改革创新;才能不断提升警务效能,化解各种风险;才能稳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四)是青年民警追求职业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要。

青年民警与其他行业的青年人一样,有自己的职业理想、职业规划和职业追求,渴望职业发展,获得职业成就,前瞻职业未来,期待自我价值的彰显。他们都希翼自己的人生不同凡响、精彩纷呈。而现实中,青年民警面对的职业环境相当复杂、甚至危险,承担的职业任务相当繁重,承受的职业心理压力超乎寻常。职业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一定程度上消解着他们的从警热情和斗志。另一方面,其他行业同龄人的职业状态、生活常态、获得状况、价值取向常常对青年民警产生干扰和影响,考验着他们对警察职业的认知。如何使青年民警固化从警选择、坚定从警信念?归根结底,须帮助青年民警深化对忠诚、为民、公正、廉洁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识,使青年民警自觉铸造忠诚警魂,始终谨记职责使命,培育职业精神。始终牢记头上顶着警徽,警徽上是国徽,辛苦我一人,幸福千万人,不断增强职业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如此,青年民警方能排除多样价值的干扰,不忘初心,增强从警的信念和信心;方能从容应对警务实战中的各种突发事件,在实战中磨砺心智、克服困难,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方能获得更多职业发展空间,收获职业荣誉和美誉,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建立健全青年民警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机制的对策

(一)始终高度重视,加强对青年民警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顶层设计。

现阶段,公安工作面对的社会矛盾、维稳压力和风险挑战十分严峻,加强公安队伍特别是青年民警队伍核心价值观培育成为新时期公安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在2014年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政法队伍建设第一位,不断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基础,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永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为此,针对青年民警队伍建设,各级公安机关须始终秉持青年民警核心价值观培育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并将这一理念贯穿于公安政治工作的各项具体措施中,体现于警务实战培训的各个环节,从而形成青年民警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长效机制。

(二)着力公安文化建设,形成青年民警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浓厚氛围。

公安文化建设是公安机关战斗力生成的“软实力”,其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在多样的公安文化建设中,笔者倾向于着重三个方面:一是示范引领,培塑先进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公安机关需着力及时发现警务实战中涌现的优秀民警、尤其是优秀青年民警,充分发掘其“闪光点”,通过组织现场对话、访谈、座谈等青年民警喜闻乐见的方式,于平等轻松的气氛中交流思想、畅谈感悟、交谈心得,于潜移默化中向青年民警传递正能量,传递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二是倾力公安文化载体建设。各级公安机关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大力开展公安文化载体建设。“各省市公安机关应建立警察博物馆(或陈列馆)、局史馆、警官俱乐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办公场所、广场、公园建立与环境相协调、与自然生态相融合的警察文化长廊、警察雕塑、警察荣誉墙、英烈墙等”(5)借助各种载体,让青年民警始终置于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浓浓氛围中,于有形有声中增强警察职业意识和警察身份认同,获得感召力和向心力。三是着力舆情管控,加强宣传阵地建设。现阶段,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警察的执法环境比较紧张。警察在执法过程中,时有被不明真相的群众所误解,有人甚至不怀好意,拍下警察执法片段,通过自媒体在网上发酵,产生很大的负面效应,致使警察流血又流泪,极大地挫伤了警察、特别是青年民警的从警热情。为此,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在公安部新闻中心和部直属新闻出版影视单位调研时强调,“要贴近基层、服务实战,发好公安声音、讲好警察故事,着力塑造警察英雄、弘扬公安精神,大力宣传广大民警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作出的牺牲和奉献,大力弘扬公安队伍忠诚为民、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和顽强拼搏、敢打必胜的英雄气概,努力树立人民警察良好新形象”。唯此,才能为青年民警核心价值观培育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

(三)以警为本,夯实青年民警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固化的制度基础。

一是强化从优待警,切实保障青年民警的合法权益,解决正当诉求。青年人大多数都有自己的职业理想、职业规划和职业方向,大多也能审视和评估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青年人既然选择从警,无论其动机如何,警察职业的正义性、神圣性和威严性是该职业具有吸引力的因素。当基层青年民警置身于警务实战中,切身体验到警察职业的酸甜苦辣,真实感受到从警的艰辛、劳累、困苦、压力,甚至面临生命危险。他们常处于身心疲惫的状态,从警时间稍长,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同时,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可能消解着一些青年民警的从警意愿。为此,建议各级公安机关进一步强化从优待警措施,切实保障青年民警的各项合法权益,耐心倾听青年民警的心声,尽力解决其正当诉求,消除其后顾之忧,使其坚定从警信心。二是健全执法保障,坚定青年民警的从警选择和从警信念。近些年来,民警在接处警或执法过程中,因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致使当事人或嫌疑人受伤甚至死亡,事件一经媒体在互联网上披露,迅速发酵,不明真相的媒体舆论压倒性地一边倒,指责执法民警。事后即使调查清楚了事实真相,责任在当事人或嫌疑人,但为了平息舆论,当事民警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处分,这极大地挫伤了当事民警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在青年民警中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应不断健全和完善民警执法保障机制,为民警公正执法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环境,不能让民警在执法过程中流血又流泪,从而坚定广大民警特别是青年民警的从警选择和从警信念。三是拓宽警种选择路径,为青年民警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从警之初,青年民警大多根据公安机关需要,服从统一安排,在基层科所队岗位从警。经过几年的锤炼和磨砺,有的青年民警发现自己的才能更适合在其他警种发挥作用,而调整困难,直接影响了青年民警的工作积极性,抑制了其创造性。建议公安机关结合本地实际,充分考虑青年民警的职业发展愿望,尽量拓宽警种选择路径,制定公开公正公平的警种选择机制,为青年民警的职业发展和价值实现提供更好平台,为青年民警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更好契机。

[1]陈宗章.颜素珍.瑞士思想政治教育特色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6).

[2]冯建军,傅淳华.多元文化时代道德教育的困境与抉择[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3]黄蓉生.青年学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198.

[4]糜海波.论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三个维度[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4,(5).

[5]汤 琼.加强公安文化自觉提升公安文化自信——本刊专访全国公安文化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曹礼海[J].公安教育,2012,(4).

(责任编辑:赖方中)

D035.31

:A

:1674-5612(2016)04-0098-05

2016-02-18

江 文,(1967-),女,重庆江津人,四川警察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人民警察公安民警
向人民警察致敬
每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警察节”!
民警轩哥说案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沦为恶势力“保护伞”
民警轩哥说案
逆行而上
——献给为战疫而奉献的人民警察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