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构建“互联网++”边检通关模式的思考

2016-04-11焦海波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上海201105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互联网

焦海波(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 上海 201105)



关于构建“互联网++”边检通关模式的思考

焦海波
(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 上海 201105)

摘 要:“互联网+”对各个行业的影响日益显现,也给政府管理服务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边检机关应当顺应“互联网+”的浪潮,积极推动边检通关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边检;通关模式

2015年3月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并纳入国家战略,“互联网+”开始成为人们谈论的热词。7月1日,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发布,再次引起人们的热议,社会各界围绕“互联网+”涌现出众多思考和探索。如今,“互联网+”正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我们生活中来,对各个行业的影响日益显现,也给政府管理服务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边检机关如何顺应“互联网+”的浪潮,推动边检通关模式的创新和发展,成为摆在边检机关面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互联网+”内涵及其给政府管理服务带来的变革

(一)“互联网+”基本内涵

所谓“互联网+”,就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扩散、应用过程,即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互联网+”的本质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的重要作用是节约社会资源和提高整个社会的运转效率。“互联网+”中的“+”可以看作是连接与融合,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所有部分都包含在这个“+”之中。对边检机关而言,“互联网+边检通关”就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让服务对象在边检通关中感受加便捷的平台式服务。可以说,“互联网+”会给边检通关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二)“互联网+”给政府管理服务带来的变革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互联网+”会对各个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会促进政府管理服务方面的创新和变革,也对边检工作未来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互联网+”给政府管理服务带来的变革将会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

1. 互联网+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是政府部门整合社会资源、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治理的制度、体制和机制安排。“互联网+”时代的公共管理,就是要充分利用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技术,从根本上对政府传统的管理理念、职能结构和运行方式进行整合重构,进一步优化调整政府内部的组织架构、运作程序和管理手段,提升政府的综合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首先,要借助电子政务进一步优化政府管理流程,建设统一的基于互联网的政府管理组织平台,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安全、可靠交换和共享,打破政府管理中的“信息孤岛”,为建立一体化、协同性、无缝隙的政府管理服务提供数据支持;其次,要将基于互联网的电子政务应用与公共管理创新改革相结合,将政府行政审批、核准、备案、证明等履职行为集中在统一的互联网平台上,通过平台实现社会公众的在线申请、政府的在线办理,提高政府公共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再者,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依托公民、单位和建筑物的全国唯一代码,依法归集利用相应信息,加强公共管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水平,打造“智慧政府”、“智慧边检”等。

2. 互联网+公共服务。“互联网+”时代的公共服务创新,需要切实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核心,不断强化政府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首先,要支持鼓励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服务平台,把公共服务产品以简单、直接、清晰的方式展示出来,使人民群众能方便快捷地检索、获取公共服务。对于边检机关来讲,要解决检查对象通关不畅、获得信息不畅等问题。其次,要借鉴电子商务领域“O2O”模式的经验,将线上办理和线下服务相结合,有效解决政府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3. 互联网+公共政策。公共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互联网+”时代的公共政策制定,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传播、沟通优势,广泛吸纳社会公众对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意见和建议。首先,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应用,搭建政府和社会公众沟通互动的桥梁,广泛收集民意,了解民情,为公共政策制订提供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增强公共政策制定的科学性、民主性;其次,公共政策出台后,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渠道的优势,征求各方对政策执行的意见、评价,实时监测政策实施效果,并把各方意见及时反馈给政府决策部门,逐步形成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反馈优化的闭环过程,不断优化公共政策。

二、“互联网+”对边检通关产生的影响

边检通关主要包括边检机关对检查对象的管理和服务,“互联网+”对边检通关产生的影响,总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促使边检机关树立互联网思维,强化创新意识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形态不断发生演变,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对于边检机关而言,管理服务创新是边检机关改革的重要路径,因此,有必要用“互联网+”的思维不断探索提升边检机关管理效能和服务品质。那么,如何用互联网思维推边检工作的创新发展?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途径:一是促使边检机关更加重视互联网技术在边检工作中的运用和发展。现在,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传统的互联网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引发了互联网本身的变革。因此,在边检实际工作中,应当充分掌握相关互联网信息技术,打造“智慧边检”,其核心是通过广泛应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提高边检机关开发、利用和控制信息资源的能力,全面提升边检机关战斗力。二是促使边检机关探索组织结构创新。“互联网+”促使政府管理结构向扁平化、一体化方向发展。从发达国家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对政府管理结构影响的发展历程看,政府组织结构与信息技术水平的变化相关。由于种种条件的制约,目前互联网信息化发展在短期内还不能对边检机关组织结构产生明显影响,但从长远来看,现有的组织结构中的一些层级将出现冗余,传统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将趋于扁平化。三是促使边检机关对现有通关模式进行创新和升级。“互联网+”时代,服务对象无形中会不断强化互联网意识,通过与“互联网+其他行业”运行模式的横向比较,或者与国外通关通行做法对比,逐渐对边检通关服务提出更多更高的需求,快速、高效、多样性、人性化、弹性化成为“互联网+”时代对边检管理服务提出的新要求,这也不断促使边检机关在通关模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二)促使边检机关坚持服务导向,强化服务意识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互联网+”益民服务,要求加快互联网与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促进公共服务创新供给和服务资源整合,构建面向公众的一体化在线公共服务体系,充分体现政府服务社会公众这一工作导向。一是促使边检机关树立全方位服务意识。近些年来,边检机关服务水平确实有了很大提升,但与“互联网+”时代所能提供的服务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比如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在确保信息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提供更多的线上服务。二是促使边检机关注重服务与互联网相互融合。目前,出入境人员数量不断攀升,对边检机关的服务需求也更趋多样化,比如有的希望通关速度快一些,有的需要通关政策咨询更详尽一些,有的需要查询相关出入境记录,等等。这些服务需求很难完全依靠人工满足。由此,我们可以让这些常见的服务需求由互联网平台协助解决,比如开通手机APP,推动“掌上边检”、“指尖警务”模式创新,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三是促使边检机关注重数据资源整合。近年来,边检机关在公安信息数据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在打击违法犯罪人员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数据资源整合还有很大空间,比如现有的查验系统还未完全与发证机关签发信息相连,在数据运用上还没有和海关、检验检疫机关及航空公司对接,这不利于“三互”大通关建设和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由此,通过口岸数据信息有效整合,可以向服务对象和相关口岸查验机关提供有效便捷服务。

(三)促使边检机关注重口岸处突,强化危机意识

互联网+”时代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传播的变化,信息传播突破了地理限制,传播的速度、传播的范围都较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对边检机关及时掌握社会舆情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会给边检机关应对突发事件处置带来挑战。目前在边检机关内部,信息的传递模式更多的还是金字塔型的,从下到上一层一层汇报、层层传递,这样的过程,一是结构比较冗余,二是信息传递较慢。信息时代的信息传递突破了这种结构限制,新信息一经出现就可能迅速传遍世界,这就要求边检机关借助“互联网+”,对突发事件做出迅速的反应。顶层指挥要具备对信息的收集和掌控能力、对问题的发现和分析能力,基层一线要提高对现场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尽可能地掌握信息、就地处理信息,避免发酵成新的事件。例如一个小的公共安全事件,过去可能会有意无意地被遮盖,但现在就有可能通过自媒体迅速地传播出去,甚至领先于官方报道,这直接把政府的处置方式、处置效率和处置能力暴露在媒体和民众面前。在信息社会和网络的大语境下发生的一些群体性事件,最初都是不起眼的小事,但如果相关部门处置速度过慢、信息披露速度过慢,甚至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掩盖了事实,在各种各样的信息源的交叉碰撞下,可能引发成新的危机。

作为国内烟气轮机的重要制造厂商,中国石油渤海装备公司产品各项技术指标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产品价格较国外同类型产品低近30%~50%,在为用户提供高性能产品的同时为用户大大节省了设备采购资金。秘诀何在?答案是:渤海装备有一本“制造+服务”的客户经。

三、构建“互联网+”边检通关模式的对策思考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互联网+”发展目标,到2018年,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公众享受到更加公平、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到2025年,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互联网+”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这充分表明,“互联网+”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以断定,边检机关拥抱“互联网+”是实现边检通关模式创新升级的必然选择。

(一)树立“互联网+”思维,推动边检管理模式创新

在“互联网+”时代,边检机关首先要树立开放心态,认清当前社会发展形势,充分运用互联网的平台优势,积极有效推进边检管理模式的创新。

1. 推动边检查验模式创新。一是加快边检机关与发证机关数据互联,进一步简化中国公民出境检查手续。目前,边检机关对中国公民出境仍需查验其前往国签证,这是改革开放初期针对偷渡问题较为严重而采取的措施,有别于国际通行做法。现在,情况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内地居民可以按需申领普通护照,内地公民出境人次逐年增长,2014年突破1亿人次,群众对便利“走出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相反,边检机关查获偷渡和接收境外遣返的内地人员数量逐年下降,可见偷渡问题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同时,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目前已有50个国家对我国公民实行单方面免签或落地签政策。查验前往国签证既难以有效发挥打击偷渡的作用,又增加了查验环节,影响了通关效率。因此,建议加快推进由我国签发的所有发证资料信息与边检查验系统数据对接,取消查验中国公民前往国签证的做法,采用自助通关检查模式快速查验,简化中国公民出境检查环节,这样可以大大缓解高峰时段口岸拥堵问题。二是探索推进内地与港澳之间检查数据对接,进一步简化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检查手续。随着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的日益加强,社会各界对改进内地与港澳间查验方式的呼声越来越高。往来内地与港澳的边防检查是“一国两制”特定国情下的特殊形式,应充分体现一国内、地区间往来的特点。边检机关可在这方面大胆谋求新的突破,利用互联网数据传输技术,探索推进内地与港澳之间检查数据对接模式,采取单边验放的形式,中国公民出入内地与港澳,只接受一方的检查,结果双方互认。三是积极推进边检机关与航空公司旅客订票系统的数据对接,进一步加强对过境中转旅客管理。过境中转率是衡量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浦东机场建设国际航空枢纽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快速有效检查过境中转旅客更是边检工作效率高的重要体现。目前,对过境中转旅客的管理还相对比较繁琐,对中转过境旅客是否订妥联程机票以及前往第三国情况很难有效掌控。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现边检机关与航空公司旅客订票系统数据对接,运用大数据分析预判功能,对过境中转旅客出行轨迹进行自动比对,对其过境条件核查前移至通关前,确保其办理过境检查手续时能够快速通关。

2. 推动边检管控模式创新。一是积极推动边检“物联网”建设。以物联网技术为中心,依托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定位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和智能监控分析平台,打造一个全国覆盖、全面管理、垂直分布和重点布防相结合的边检智能物联系统,使边检勤务组织指挥、口岸管理、处置突发事件的推演和遂行、物资管理、车辆装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更加精细化、精确化、实时化。二是深入打造全方位智能化边检查验管理平台。以充分运用视频监控智能分析、三维人像比对、基于内容的图像搜索等技术为平台,以精确认定查控对象、减少旅客候检和等待查控报警处理时间为目标,将旅客查验步骤中的人像比对、获取旅客资料、证件资料页鉴别从通道查验时间段前置到旅客候检时间段,同步实现人像查控、证件资料页智能鉴别、跨平台智能搜索等更加全面的管理功能,打造出一个高效、精准的基于现代智能分析技术的全方位、智能化边检查验管理平台。三是运用大数据强化预警能力。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和敌社情动态,进一步强化口岸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大数据分析功能建设,从中发现疑点和隐患,采取有针对性、有重点的检查管理措施。要突破现有的在控库、在逃库、失效证件库等三道筛查库的情报信息来源瓶颈,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的作用,加强与纪检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及时掌握内幕性、行动性、预警性信息,及时掌握策划实施闯关、内潜外逃、聚众闹事的新动向。要提高信息预先收集的能力,全面推动API、DPI系统建设,早发现早准备,尽多尽快地争取时间和主动权。

3. 推动边检组织结构创新。“互联网+”的重要功能就是减少中间层级,提升整个组织的运转效率。边检机关要推动组织结构创新,首先就是实现组织架构由金字塔型向扁平化型转变。精简行政层级乃是提高行政效率,改革组织结构的有效措施。目前边检机关的组织架构已经形成了部局、总站、站、科队四级管理,中间层级相对较多。可以设想以互联网为手段,部局直管到各个口岸边检站,以边检站为单位进行资源统筹,那么边检组织结构就可以实现“全国一盘棋”,既有利于快速实现指令下达和下情上报,更加有利于加强中央事权,更有效地实施垂直管理。

(二)发挥“互联网+”优势,推动边检服务模式创新

“互联网+”时代的边检机关服务创新,需要切实以服务对象的需求为核心,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

2. 多渠道推动通关延伸服务。所谓通关延伸服务,就是服务对象在通关前、通关后或在通关过程中遇到问题能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的相关边检服务得到解决。一是边检机关要精心打造网络化、信息化便民服务平台。进一步丰富完善边检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边检送法上门服务、24小时服务热线等服务群众平台的建设,使沟通更快捷、回复更迅速、群众更满意。二是推行检前或检后相关信息提示服务。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边检机关可以联合口岸相关部门,通过官方微博或微信公众号实时发布出境待检客流情况信息,或者开发专门的手机APP软件,方便出行人员合理提前掌握通关时间。另外,针对入境后的外国籍人员,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通过手机短信或手机APP等方式,为其提供停留即将到期的提醒服务等。三是尽力为通关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服务对象提供服务。随着电子支付兴起,针对服务对象在通关过程中因违法违规需要处罚但交纳现金不便等问题,边检机关可考虑让其采用互联网支付方式,比如通过微信、支付宝等途径,为其提供便利。

(三)掌握“互联网+”特性,妥善处置突发事件

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具有信息传播快、范围广的特点,这给边检机关处理各类口岸突发事件带来了挑战,对此,边检机关必须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首先要按照实战实用实效的原则,不断细化处置预案、规范应急处置程序。其次要加强演练、形成习惯,熟悉危机处理的程序和方案,危机出现之后,第一要现场处置,第二要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和信息交流。另外,上级部门要通过信息化手段,迅速了解口岸所发生的问题,能够坦诚地面对群众的监督,才能有效地将各种风险降到最低点。还要特别注意研究口岸限定区域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近年来,口岸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突发事件类型,机场旅客由于不满航班延误、客票超售等原因进行“霸机”,邮轮旅客因不满航程改变进行“霸船”索赔,船舶员工因不满待遇进行“罢船”停航等。这些问题涉及人员众多,成分复杂,一旦处置不当极易造成群体性事件。处置这些事件涉及的单位较多,利益纠纷错综复杂,职能权限互相交叉,边检机关必须深入研究,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主动作为,使处突工作更为及时有效。

(四)运用“互联网+”平台,推动口岸运行机制创新

随着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有力推进,边检机关应当顺应当前推进口岸大通关建设的整体需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积极推动口岸运行机制创新。国务院发文要求落实“三互”推进大通关建设,推广实施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做法,其核心还是依托互联网平台,简化和优化查验环节。同时,国务院《关于改进口岸工作支持外贸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出,依托电子口岸公共平台,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加快推进形成电子口岸跨部门共建、共管、共享机制;推动单一窗口共享数据标准化,加强风险控制分析研判,推动监控指挥、全程可视化物流监控体系建设;推进出入境证件电子化,推广旅客自助式通关系统和车辆“电子验放”系统。由此可见,未来边检机关与口岸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数据共享将会更加密切,这将进一步便利出入境人员和交通运输工具载运货物的检查,有效带动口岸运行机制创新,真正提高整个口岸通关效率。

总之,“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形态,必将对边检工作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构建“互联网+”边检通关模式也是对未来边检工作的有益探索。

Ponder ov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Internet + Immigration Clearance Mode

Jiao Haibo (Shanghai Entry-Exit Frontier Inspection Station, Shanghai 201105, China)

Abstract:“Internet+”has increasingly infl uenced all sectors, even brought about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and services. Frontier inspection agencies should proceed with the tide of “Internet+” and actively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mmigration clearance mode.

Key Words:“Internet+”; Frontier Inspection; Clearance Mode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750(2016)02-0062-(06)

DOI:10.13643/j.cnki.issn1008-5750.2016.02.008

收稿日期:2015-12-28 责任编辑:何银松

作者简介:焦海波,男,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机场边检站干部。

猜你喜欢

互联网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试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基于“互联网+”的京东自营物流配送效率分析
互联网+医疗保健网的设计
试论网络大环境下音乐作品的法律保护问题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浅析互联网时代维基百科的生产模式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