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家哲学角度解读狄金森诗歌中的生态智慧
2016-04-11王金娥
王金娥
(山东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从道家哲学角度解读狄金森诗歌中的生态智慧
王金娥
(山东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摘要]狄金森诗歌中体现出的独特生态智慧使其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研究价值,而作为中国古代智慧精髓的道家哲学在自然的本质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也有精辟论述。本文旨在从道家哲学的角度对狄金森的自然诗歌进行解读,并剖析两者在对自然的认识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中所表现出的异同,进而从自然之道推及处世之道,阐述两者共同的生命哲学: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固有价值,倡导顺应自然实践简朴而有意义的生活。
[关键词]狄金森;道家哲学;自然观;生态智慧;生命哲学
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诗歌中的自然主题在学界备受关注。本文意在以其诗歌中体现出的独特生态意识和智慧为切入点,结合中国传统道家哲学对其进行审美观照。老子及庄子的哲学体系肇始于狄金森之前两千余年,时至今日学界亦未发现狄金森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曾以任何形式接受过道家思想的影响,但本文尝试抛开有事实联系的影响对比研究,着重阐述狄金森诗歌中的生态意识与道家生态哲学所共同体现出的敏感与睿智,以及两者所关涉的相似处世哲学。
1.0 大美无言,大音希声
狄金森在其56年的生命历程中大部分时间离群索居,隐在阿默斯特镇的狄氏家宅中,以女性独有的认知视角描述自然、爱情及生死,自然诗歌在其创作中的位置不容忽视。著名狄金森研究者、翻译家江枫先生在《狄金森名诗精选》一书的序言中提到狄金森对自然的热爱,并称狄金森“笼统写自然的,有34首,写花草虫鸟、一年四季、太阳、日出日落和风雨的,共有245首”。(狄金森,1997:7)但参照2005年富兰克林版《狄金森诗集》不难看出,该数字还有扩展空间。
富兰克林版《狄金森诗集》收录诗歌共计1789首,据笔者粗略统计,自然主题的诗歌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强。狄金森对自然的观察和描写细致而全面,狄宅的花园则是其诗歌中自然美的载体。狄金森对一花一草都满怀热爱,并从中窥见世界和宇宙的奥秘与规律。她关注草木花鸟的动态,除玫瑰、水仙、雏菊、微风、溪流外,蜜蜂、蝴蝶、鸟儿等更是狄金森诗歌中的常客。而老子与庄子的道家学说很大程度上也以自然为中心,从对自然的观察和领悟衍生出天道、人道及处世之道,“庄子与老子,同为道家,道家学说,纯一自然之学说”。(梁启超等,2009:64)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到自然界的万千生物,譬如,野马、蜩、学鸠、蟪蛄、鼹鼠等,而在《齐物论》中又写到麋鹿、唧蛆、鸱鸦等等。从某种程度上说,《庄子》与狄金森的诗歌一样,都可谓自然百科全书。(庄周,2013)
狄金森的诗歌在审视自然微观之美的同时,更赞颂自然的恢宏壮观,认为天地间的自然美是一种大美,而人类沉重的精神可以被自然的礼赞所提升,从而找到内心的宁静。狄金森写日出日落、季节更迭、风暴火山,视角豁达舒展,语言酣畅奔放,令人赞叹。“我会告诉你太阳如何升起”(204)①一诗集中描述日出日落的壮美。该诗先以日出时天边出现的“缎带”写起,继而描述丰富的色彩变幻:紫水晶色、紫色、黄色,这些色彩折射在教堂尖顶及群山之上,美不胜收;暴风雨由弱变强,横扫一切,但同时也表现出一种强大的美:“它拔下大山的栓塞/ 将洪水放出”(1245);即便是沉默的火山也保存着它“永不沉睡的计划”(1776)。道家思想中,自然同样是大美的化身。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老子,2010:96),此处的“物”便指宇宙的初始,也被称之为“道”,而“道”无边无际辽远广阔,等同于“大”。《道德经》第三十四章“不自为大”称颂“大道”,阐述其庞大壮美及含纳万物的品性。庄子同样关注自然的“大美”,赞颂自然的浩瀚雄浑。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到北海有一种叫“鲲”的鱼,“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庄周,2013:1),又提到《齐谐》中记载的大鹏:“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同上),继而写到鹏之所以能够扶摇直上九万里,是因为它可以背负青天凭借风力从而翱翔长空。自然生物的壮美气势跃然纸上。
狄金森笔下的自然之美充满天地造化的神奇,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却侧重宁静与沉默的基调:“古老的山峦怎样沐浴在夕阳下/ 铁杉又是怎样燃烧/ 暗褐色的闸门怎样蒙上灰烬/ 被巫师般的太阳。”(327)狄金森的自然诗歌注重光影的渲染,突出安静、沉寂的氛围:“大山伫立在薄雾中/ 峡谷在下方静止/ 河流与天空/ 随意走走停停。”(1225)圣·阿蒙德(St.Armand)在《艾米莉·狄金森及其文化》一书中将该诗与美国光色主义画派相提并论:“时间静止,这一时刻凝固在空间里。”(Armand,1984:242)圣·阿蒙德还认为,狄金森的自然美学观与“约翰·罗斯金的《现代画家》一书所体现的判断和品位”(同上:224)密切相关。诗人在无言的自然之美中领悟到自然世界的真谛:“看见夏日的天空/ 便是诗歌”(1491),自然成为诗人内心情感体验的引发者,却无法用准确的语言进行清晰的呈现,因此狄金森在诗歌中倾向于罗斯金式的模糊表达,而这使狄金森的诗歌表达接近道家“得意忘言”的境界。庄子把天地看做至高之美,进而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周,2013:260)道家的“不言”,其实是不言之言,突出对道意的心神领会及得道者的沉醉状态。道家从“不言”的主动选择,进而到“无言”和“忘言”的意识状态,超越了语言表达的局限性,能够更好地把握自然和世界的终极内涵和意义。狄金森诗歌中刻画的静谧无言的自然正是这样一种“不言之言”,诗人在超越俗世中进入忘我之境和无言之地,并得以与自然和宇宙心灵相通,从而获知自然的真谛及宇宙的奥秘。
2.0 德生敬命,物我两忘
狄金森诗歌中的生态意识在其诗歌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并越来越多地被当做现代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思想来源和参照。狄金森对自然的本质做了多方思考和界定,而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不强调人对自然的主宰及征服,更多地表现出敬畏之心,认为人与其他自然生物平等共生,并力求在尽力认知的基础上与自然和谐共处。
狄金森诗歌中的生态平等主义思想表现充分。诗人以谦逊的旁观姿态审视自然界的一切,探索自然奥秘的同时,将其他生物一律视为平等,体现了万物平等的生态观念:“我认识蝴蝶、蜥蜴,还有红门兰。它们不都是你的同胞吗?”(Todd,2003:247)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二章“万物之奥”中同样指明,世人在“道”面前应该一律平等,而庄子更明确提出人与万物同源,应该平等共生:“以道观之,物无贵贱。”(老子,2010:187)狄金森与老庄都认识到一点:自然万物,包括人在内,由于生性喜好不同,从而迥然相异,但人不能够以自身的优越性而随意处置其他生物的生存权,即,从生存的根本性上说,万物彼此平等,无亲疏贵贱之分。
狄金森的自然观深受超验主义哲学的影响,但对爱默生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形成“永恒的‘一’”(爱默生,1993:425)(即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一观点,狄金森却表现出怀疑者的清醒与悲观。狄金森深切意识到自我与自然的疏离。“鸟儿飞落小径”(359)与“它的宅邸在池塘”(1355)两诗虽一首写鸟,一首写蛙,但两者在谋篇布局、情节展开上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先写主人公的悠闲自在,而诗中人在旁观之后意图靠近,却使主人公受到惊吓避之不及。与自然亲近的挫败感及无奈不言自明。狄金森对自然的观察及感受虽细致入微生动形象,却“从未感觉自己能够全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而当自然生物与其保持距离时,她也从未感到吃惊”。(Rubinstein,1997:63)
狄金森对自然的疏离感体现在其诗歌对自然神秘性的阐释中:“‘自然’正如我们所见/ 却无以说出/ 我们的智慧如此无能/ 面对它的亲切/”(721),她甚至明确断言:“自然与上帝我都不识。”(803)有评论家称,在狄金森的诗歌中,“自我和自然界的关系充满矛盾和斗争,大自然更像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人类宿敌”。(刘守兰,2006:48)但在笔者看来,狄金森诗歌所体现出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疏离关系,并不等同于传统哲学所定义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外在主客体关系,更不能简单归结于人与自然分离、对立的单一范式,而是更倾向于表达自然的神秘难解及人类在自然认知方面的无奈及渴望。狄金森在诗歌中突出这样一种观点:人类不是自然的征服者,而应对自然怀有敬畏,努力认识自然的同时,学会顺从自然规律,从而与自然和谐相处。而这正是对道家“尊道贵德”理念的呼应。老子认为自然万物由道而生,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涉,生长运行自有客观存在的规律,而人应该顺应自然而行。老子的“知常”可用以涵盖狄金森诗歌中对自然规律的认知欲求和尝试。老子认为,只有“知常”,才能做到了解自然规律,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视角,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虽然“生态智慧”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但狄金森在19世纪已表现出超前的生态思考,成为现代生态伦理学的预言者。譬如,20世纪阿尔贝特·史怀泽提出的“敬畏生命”的理论便与狄金森的自然观不谋而合:“敬畏我自身和我之外的生命意志。”(俞田荣,2008:137)保罗·泰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尊重自然”的生态伦理学体系,认为人类是生命共同体中的普通成员,并不具有优于其他生物的特权,并提出“人是地球生物圈自然秩序的一个要素,因此人在自然系统中的地位与其他物种的地位是平等的”。(转引自朱新福,2006:11)道家文化中同样没有明确的所谓“生态思想”或“生态智慧”之名,但在其体系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庄子·大宗师》提出“天与人不相胜”(庄周,2013:74)的观点,明确反对人定胜天的思想。而道家“天人合一”的原则更是将自然置于与人类同等的伦理地位,主张人应顺应自然之道,不干涉天道运行规律,如此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因此,狄金森虽然对人与自然的最终融合持怀疑态度,而道家哲学排斥“天人相分”的观念,但二者在人与自然相处之道的表达上却体现出统一性:人不与物争,不以自然的主宰或征服者自居,而是要努力认识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从而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0 见素抱朴,致虚守静
狄金森受超验主义自然观的影响,认为自然是好的,是一切善的源泉,而社会是坏的,是一切恶的根本。狄金森虽身处俗世,却在精神上实现了抽离与超脱,即所谓“大隐”,并寄情自然,在诗歌中勾画出一副闲适自在的田园生活,认为自然之美有望使人实现理想的生存境界。道家思想谴责文明,推崇自然,提倡返璞归真:“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 2010:305), 同样是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
狄金森以自然替代上帝,借此超越凡尘琐事,实现精神自由。在“有些人去教堂过安息日”(236)一诗中,狄金森以决然的姿态远离俗世的宗教,称自己过安息日的方式是回归自然:“食米鸟是唱诗班歌手/ 而果园,作教堂的圆顶”。庄子的死生观则表达了类似观点:人虽身处现世,却可以在喧闹生活中做到忘人忘我。《庄子·人世间》提出“乘物以游心”(庄周,2013:51)的说法,认为人只有超脱世间的纷扰,顺自然而行,才能得到真正的精神欢愉和内心安宁。
狄金森的一生大都深居简出,晚年更着意避免与社会的直面接触,在家宅中料理日常琐事,读书写诗,将生活欲求减少到最低限度,安享宁静恬淡的生活,最大程度上实践着物质极简的生命哲学,这与道家思想中“致虚守静”、“恬淡为上”的处世哲学高度契合。老子认为人应效仿自然的规律——柔弱不争,以柔克刚,更应如流水一般,与世无争,宠辱不惊。庄子则“以宇宙观为人生观,演成齐同的观念,一切任其自然”(梁启超等,2009:66),提出为人处世,旨在虚静恬淡,顺应自然。有研究者认为:“淡且朴”是“道家的审美价值取向”。(同上:182)所谓“淡”,即顺应自然,少私寡欲,而“朴”则指以朴素之心感受自然的朴素之美。庄子《天道》篇从天道论及人道,“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庄周,2013:150)
狄金森无论在诗学思想还是自我身份的建构中,都刻意突出自己的渺小、简单,及不具侵略性。她把自己的外貌描述为:“我的身材很瘦小”(L261)②,并频繁以渺小的事物自比:“无人识得这枝小玫瑰”(11),“这是如此一只小—小船”。(152)狄金森赞颂快乐的“小石头”(1570),推崇恬淡简朴的生活追求及与世无争的生活哲学:“我的生活一直很简单,很规矩,不会让任何人难堪”。(L330)“小石头”的意象在《庄子·秋水》中恰好也应用于同样的语境:“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庄周,2013:183)《庄子·大宗师》又提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同上:83),认为从宇宙自然的角度而言,人不过是“小人”而已。庄子的“小人”是“自小之人”,提倡人要摆正自己在自然、社会中的位置,不狂妄自大,不贪慕名声财富,从而与自然和谐相处。狄金森诗学思想中的“小”与道家思想中的“小”都摆脱了人类中心主义,强调天地自然的中心位置。同时,两者以小为大,在处世哲学中倡导跳脱俗世之累,放眼世界,开阔心胸,实现自我探求的精神自由。
狄金森在“每一只鸟儿都有一个巢穴”中写到鹪鹩:“因此,怯怯的探求中/ 一只小小的鹪鹩在四处找寻”。(86)据统计,在狄金森的书信集中,有7封提到鹪鹩。1862年,狄金森在写给希金森的信中,又自比鹪鹩:“我……很瘦小,就像鹪鹩。”(L268)庄子在《逍遥游》中也提到鹪鹩,借许由之口说出道家淡泊的人生态度:“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庄周,2013:8)庄子认为,人生在世,不应使形为物役,而要冲破社会价值羁绊,找回自我,进而在生活中实现逍遥自由。从这种意义上讲,狄金森诗歌中的鹪鹩意象与道家的鹪鹩有“惊人的承接性”。(康燕彬,2013:119)
淡朴的自然观和人生价值观是狄金森诗歌及道家哲学中共通的一点。狄金森的生命历程本身便完美诠释了这种顺应自然、不为物制的生活理念,并认为如此才能在生活中做到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狄金森可谓庄子笔下的“渔父”(庄周,2013:393),远离俗世,崇尚自然,恪守本真,这是道家理想人格的象征——虚无宁静,随遇而安,顺其自然。
4.0 结语
工业革命的爆发将人类文明推向快速发展的阶段,而人类对自然的攫取也曾越发无度。时至今日,生态问题已然成为关乎人类生存、备受全球瞩目的重大问题,而人与自然这一古老命题又被赋予新的涵义及生命力。西方的环境伦理学在20世纪中期应运而生,系统阐释有关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而19世纪隐居在美国小镇的狄金森所创作的诗歌及两千年多年前中国古代的老庄哲学则以朴素而犀利的视角对人与自然这一命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表现出超前的生态智慧和哲学高度。老庄的自然观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明确否定,表现出生态平等主义思想,这种东方智慧在狄金森诗歌中得到默契的验证与呼应;二者同样又从自然之道论及处世之道,表现出一致的生命哲学观。狄金森诗歌及老庄哲学中的生态智慧及生命哲学对于今天我们重建理想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着重要的参照价值。
注释:
① 本文所引诗歌均选自 R. W. Franklin所编ThePoemsofEmilyDickinson。括号中的数字为该诗歌在诗集中的序号。除特殊说明外,中文均为笔者所译。
② 引自Thomas H. Johnson等所编TheLettersofEmilyDickinson。括号中的数字为该信件在书信集中的编号,用L加数字表示。除特殊说明外,中文均为笔者所译。
参考文献
[1] Franklin, R. W.ThePoemsofEmilyDickinson[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2] Johnson, T. H. & T. Ward.TheLettersofEmilyDickinson[M]. Massachusetts and England: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3] Rubinstein, A. T.AmericanLiteratureRootandFlower[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7.
[4] St. Armand, B. L.EmilyDickinsonandHerCulture[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5] Todd, M. L.LettersofEmilyDickinson[M]. Mineola: Dover Publications, INC., 2003.
[6] 爱默生. 爱默生集[M]. 赵一凡等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
[7] 狄金森. 狄金森名诗精选[M]. 江枫译. 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1997.
[8] 康燕彬. 狄金森诗歌鹪鹩意象的跨文化阐释[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2):119-122.
[9] 老子. 道德经[M]. 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0.
[10] 梁启超,章太炎,闻一多等. 国学大师说老庄及道家[M].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11] 刘守兰. 狄金森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2] 俞田荣. 环境伦理学[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13]朱新福. 美国文学中的生态思想研究[M].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6.
[14] 庄周. 庄子[M]. 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
A Study of the Ecological Wisdom in Dickinson’s Poetry from the Taoist Perspective
WANG Jin-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250014, China)
Abstract:Presently the unique ecological wisdom embodied in Dickinson’s poetry still draws much attention, while Taoist philosophy, the essence of ancient Chinese wisdom, distinguishes itself in its insights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is paper, by making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Dickinson’s poems of nature and Taoist philosophy of nature, aims to illustrate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m in terms of their perception of nature and their reflect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paper proceeds from the philosophy of nature to philosophy of life, and further attempts to bring out the same philosophy of life embedded both in Dickinson’s poetry and in Taoism: to pursue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respect the inherent value of nature, and advocate the practice of a simple and meaningful life in accordance with nature.
Key words:Dickinson; Taoism; view of nature; ecological wisdom; life philosophy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2-2643(2016)01-0092-05
作者简介:王金娥(1973- ),女,汉族,山东淄博人,文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狄金森诗歌中的生态智慧与老庄自然哲学比较研究”(项目编号:J12WE19)的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5-01-22
DOI:10.16482/j.sdwy37-1026.2016-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