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国家认同差异性分析
——基于甘肃Z高校的调查

2016-04-10刘养卉龚大鑫

社科纵横 2016年10期
关键词:选项特色国家

刘养卉 龚大鑫

(甘肃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大学生国家认同差异性分析
——基于甘肃Z高校的调查

刘养卉龚大鑫

(甘肃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大学生国家认同,是指大学生对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等的认同。笔者利用甘肃Z高校998个大学生国家认同的调查数据,采用交叉分析的方法,对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差异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年级、民族背景、政治面貌、干部经历和家庭经济状况等对大学生国家认同存在差异性,而生源地、所学专业对国家认同的差异不显著。为此应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物质基础;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充分发挥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夯实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思想基础;大力加强执政党的能力建设,提升大学生对执政党的认同。

大学生国家认同差异性

国家认同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的政治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现实问题。作为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国家认同是维系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可以凝聚起不同民族共同努力和奋斗的精神[1]。因此,对于多民族国家来说,能否赢得国内各民族,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关系着多民族国家政治秩序的稳定和未来的发展。因此,对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研究就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调查设计及调查样本的具体情况

(一)问卷设计及样本选取

为了准确把握大学生国家认同状况,调查问卷第一部分是个人及家庭信息,包括大学生的民族、性别、年龄、年级、专业、政治面貌、生源地;家庭人口、家庭人均年收入等方面。第二部分是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状况,主要从大学生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两个方面,调查大学生对国家认同的整体状况。本调查所有题项采用随机排列方式,问卷采用五点量表自评,从“完全同意”、“基本同意”、“有些同意”、“不怎么同意”、“完全不同意”,依次记为5分、4分、3分、2分、1分。

本研究所用数据由笔者和课题组成员于2015年6月至10月,采取随机发放问卷和访谈的形式,以Z高校一到四年级的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100份,实际回收问卷1080份,回收率98.18%,有效问卷998份,有效问卷率92.41%。

(二)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从性别上看,男生占调查总数的43.89%;女生占调查总数的56.11%,分布基本均衡;调查学生的年龄主要是17-23岁之间;从调查人数来看,学生干部占调查总数的27.66%,非学生干部占调查总数的72.34%;从民族成分来看,汉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93.09%,少数民族学生占调查人数的6.91%;从年级分布来看,大一、大二、大三、大四调查的人数依次占调查总数的27.66%、26.85%、28.16%、17.33%,分布较为均衡;从专业上来看,共涉及4个专业,人文社科(公共事业管理、法学、汉语言、文秘、经济学、外语专业等)占调查总数的44.79%;农科(农学、园艺、草业、畜牧兽医、食科、林学等专业)占调查总数的26.05%;工科(土木、机械设计及制造、水利水电等专业)占调查人数的20.34%;理科(主要涉及应用化学专业)占调查人数的8.82%。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描述性统计,样本整体分布较为科学。

二、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差异性分析

笔者在借鉴专家、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假设不同性别、年级、专业、民族背景、政治面貌、学生干部经历和家庭经济状况、生源地、家庭人口、家庭所在地等因素会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产生影响。为验证上述因素与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相关性,笔者采用SPSS17.0软件,以国家认同问卷里的相关问题与其进行交叉分析。

(一)性别

性别对于祖国认同、道路认同、制度认同都有极度显著差异,并且男生的国家认同感明显高于女生。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这一选项,选择“完全同意”的男女生的比例依次是66.7%、64.1%;对“孔孟之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这一选项,选择“完全同意”的男女生的比例依次是62.1%、57.1%;对“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选项,选择“完全同意”的男女生的比例依次是54.6%、53.4%;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选项,选择“完全同意”的男女生的比例依次是67.6%、65%;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根本保障”这一选项,选择“完全同意”的男女生的比例依次是63.7%、56.81%,男生的认同度明显高于女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社会赋予男性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男性大学生对时事政治、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注度要比女性大学生高得多,因此对于党的政策的理解程度比女大学生要高。二是网络成为大学生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东西方文化也出现了交流、交融与交锋的新变化,期间不乏出现西方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诋毁中国的政党政治的负面信息。面对这些信息,男性大学生由于阅读广泛,加之其善于独立思考,一般会作出理性的选择,不会轻易听信这些负面信息;而女性大学生比较感性,因此受网络上的负面信息的影响较大,这直接影响了她们对国家的认同。

(二)年级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与国家认同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大学生对四个选项持“完全同意”比例大都是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递增。尤其是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选项的选择,从大一到大四依次是47.3%、54.3、56.2%、60.1%;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实现途径”这一选项的选择,从大一到大四依次是53.8%、68.5、65.8%和64.7%;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根本保障”这一选项的选择,从大一到大四依次为58.5%、56.6%、61.6%和64.2%。也就是说,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度与受教育程度,以及年龄增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性。在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渠道变得多样化,视野会更加开阔,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因此对国家历史文化、大政方针的了解和认知也会更全面和深刻,对国家的认同度就越高。

(三)民族背景

民族背景差异对大学生国家认同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汉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明显要高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孔孟之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这一选项,选择“完全同意”的汉族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比例依次是60.7%、41.4%;对“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选项,选择“完全同意”的汉族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比例依次是54.9%、41.4%;对“我信仰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理论,指导中国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一选项,选择“完全同意”的汉族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比例依次是53.4%、44.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一选项,选择“完全同意”的汉族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比例依次是68.5%、55.7%;对“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选项,选择“完全同意”的汉族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比例依次是66.4%、48.6%;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富民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一选项,选择“完全同意”的汉族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比例依次是66.9%、48.6%,汉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度明显要高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环境、文化背景、宗教、风俗习惯等因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意识,从而淡化了对国家的认同。二是由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所造成的不同区域发展的差距,特别是民族地区与其他发达地区的实际差距,再加之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民族问题,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政治分化,导致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和看待本民族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容易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产生错误的认识,因而降低了对国家的认同。在调查“民族发展差距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选项,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历史因素”的占38.78%,选择“地理因素”的占32.65%,选择“民族政策因素”的高达60.2%,说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我国的民族政策不是很了解,对民族政策在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中的作用认同度较低。

(四)政治面貌

政治面貌对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具有显著的影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一选项时,中共党员、共青团员、一般群众,选择“完全同意”的依次是75.6%、65.5%、57.7%;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实现途径”这一选项,选择“完全同意”的依次为77.9%、61.6%、61.5%;对“我信仰马克思主义,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理论,指导中国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一选项,选择“完全同意”的依次为62.8%、52.1%、42.3%;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一选项,选择“完全同意”的依次为73.3%、67.1%、65.4%;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根本保障”这一选项,选择依次为76.7%、58.5%、46.2%;对“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选项,选择依次为70.9%、65%、50%。可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理论的认同和制度的认同,共产党员的认同高于共青团员,共青团员高于一般群众。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他们的先进性和模范性在此次调查中也得以彰显。一方面除了他们的素质高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在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有了更高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追求,与党的宗旨目标、理想追求高度地保持一致。

(五)学生干部经历

学生干部经历对大学生在祖国认同和制度认同中具有显著的影响。对“孔孟之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这一选项,学生干部和非学生干部选择“完全同意”的比例依次为61.8%和58.3%;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根本保障”这一选项,选择“完全同意”的比例依次为62.4%和58.5%。可见,学生干部在这两个方面的认同明显高于非干部的学生。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干部和老师接触的比较多,得到教育、锻炼的机会也较多,因此对国家的大政方针的认同要高于一般的普通学生。

(六)家庭经济状况

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的祖国认同、制度认同及道路认同具有显著的影响,家庭收入较低的大学生国家认同度高于家庭收入较高的大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这一选项,选择“完全同意”的大学生,从家庭收入较低到家庭收入较高的比例依次为91.3%、88.8%、96.2%、86.7%、87.2%、73%、87.5%;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这一选项,选择“完全同意”的大学生,比例依次为68.5%、68.8%、76.7%、65.3%、63.8%、64.9%、63.8%;对“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选项,选择“完全同意”的比例依次为66.3%、61.4%、73.6%、61.3%、61.7%、70.3%、62.5%;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实现途径”这一选项,选择“完全同意”的比例依次为67.4%、60.7%、61.6%、69.3%、55.3%、62.2%、60%;对“大学生要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这一选项,选择“完全同意”的比例依次为75.7%、70.7%、76.7%、74.7%、68.1%、62.2%、68.8%。从这五个选项的数据分析来看,都是由高到低的,也就是说,家庭收入较低的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度反而要比家庭收入较高的大学生要高。为什么会出现和我们预想的结果正好相反这个结果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有意识地和家庭条件较好与较差的学生进行了较为深入地访谈,解开了这其中的原因,现归纳如下:

一是对于贫困家庭来说,好的国家政策(扶贫、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农合、大病保险、联村联户等)会较快地改变其家庭贫困状况,改善他们的经济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因此,在情感上他们是认同国家政策,感谢国家和政府的帮助,对国家的认同自然就较高。

二是相对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人来说,好的国家政策对他们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而且会有部分富人认为他们的富裕是靠他们的聪明才智、自己的劳动所得,并非是因为国家政策,因此对国家的认同度相对不高。

三是作为大学生,就拿奖学金来说,5000元或8000元的奖学金,对于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相当免去了一年的学费,甚至包括部分生活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家庭的负担,因此他们对国家会犹然产生感激之情,自然对国家的认同度就高;而对于来自家庭收入较高家庭的大学生来说,这区区几千块钱其实并不算什么,有没有作用都不大,因此他们对国家的感激之情相对较低,对国家的认同度自然就不会太高。

三、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级、民族背景、政治面貌、学生干部经历和家庭经济状况等对大学生国家认同存在差异,民族背景与家庭经济状况所引起的差异主要涉及到国家、地区与个人经济的发展状况,学生所在地区和其家庭收入增长率越快,对国家认同度越高;年级、政治面貌与学生干部经历所引起的差异主要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思想教育水平越高,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就越高;而生源地、家庭人口、所学专业对国家认同的差异不显著。生源地主要涉及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国家相应的政策,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多项政策的实施,城乡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这种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尤其是农村在各方面发展、变化是较大的,所以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对国家认同的差异不显著;学校各专业都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生对党的大政方针的认识程度大致相同,所以对国家认同的差异性不显著。

(二)建议

目前,在校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整体现状是比较令人满意的,但国家认同本质上来说是属于思想意识范畴,而思想意识是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特别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时期,大学生的思想会受到这样那样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强化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应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国家应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物质基础。家庭经济收入、民族背景对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影响是显著的,Z高校是一所以农科为主的大学,在校学生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尽管在国家大力建设新农村政策和城镇化的推动下,甘肃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和城市相比,和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贫困人口的比例相对较高。为此要加快实现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的经济适度平衡,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而推动我国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从而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和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2];高校要更加关怀家庭贫困的学生,多设一些勤工俭学的岗位,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国家、社会和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无疑可以大大提高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其次,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一是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每个思想政治理论的产生与发展都与当时的历史人文密不可分。二是进一步加大学校“人文之夜”的建设和宣传活动,把“人文之夜”活动打造成学校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有力平台,聘请国内知名的专家和学者,来学校作相关的报告,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三是鼓励教师开设有关传统文化的相关选修课程,增强学生了解和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四是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在培育大学生国家认同中的作用。

再次,充分发挥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夯实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思想基础。课堂教学的系统性、理论性是强化认知的最佳途径,在引导大学生热爱祖国、忠于祖国、报效祖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建设,创新教学方式和组织方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作用,强化大学生国家认同的亲身体会和情感体验;有效开展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构筑网络教育阵地,为开展国家认同教育创造平台。

最后,大力加强执政党的能力建设,提升大学生对执政党的认同。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3]。大学生更多地关心自身生存环境的改善、家庭及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和谐的程度,这些关注点是影响其认同党的领导、接受主流价值文化,并对国家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关键因素[4]。如果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能理顺和整合各种关系,能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能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能改革社会分配制度,缩小城乡差别,能让全国各族人民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就会使大学生从心底里感受到“社会主义好”,“中国共产党好”,从而增强其对国家认同。

[1]任勇,许琼华.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10):55.

[2]曲江滨,张薇.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68.

[3]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2009.9.15-18.

[4]耿亚军,肖平.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3)3:19.

G641

A

1007-9106(2016)10-0174-05

*本文为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13YD123);甘肃农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项目(201506)的阶段性成果。

刘养卉(1963—),女,甘肃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政与社会学问题研究;龚大鑫(1983—),男,甘肃农业大学经管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农村经济研究。

猜你喜欢

选项特色国家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跟踪导练(四)
完美的特色党建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把国家“租”出去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