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间故事中汲取营养
——《冬不拉》教学片段及反思
2016-04-09方西河
◇方西河
从民间故事中汲取营养
——《冬不拉》教学片段及反思
◇方西河
片段一: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冬不拉》这篇课文。昨天已经预习了,现在检查一下大家预习的情况。请读下列词语。
(出示)
禀告 肉酱 哈萨克 狡猾 骏马 隐蔽 匕首捅向 赏赐 剁碎 埋葬 乐器 凄凉 依恋(生读)
师:读得很好。看来大家预习很用心,效果也不错。(板书课题)请大家说一说,冬不拉是什么?
生:是王子的名字。
师:仅仅是王子的名字吗?生:它还是一种乐器的名字。师:两个方面了,能不能把它们连起来说呢?生:冬不拉既是王子的名字,又是乐器的名字。师:为什么会这样呢?其中一定有故事。大家已经预习了,谁能简要地说一说?
(生简述故事,不太准确)
师:通过预习,能说成这样也不错。老师来说一下,大家听好。很久以前,哈萨克族人生活在一片大森林边上,可是一只瞎熊经常来伤害人和牲畜。国王几次派猎人去除害,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丢了不少性命。王子冬不拉弄清原委后,自告奋勇去除掉瞎熊,最后与瞎熊同归于尽。老牧民阿肯用琴声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国王。从此,牧民们就把这种乐器叫冬不拉,以纪念这位可敬的王子。当时阿肯演奏的琴声到底是怎样的,我们无法知道。不过,课文用一段文字把它再现出来了。请大家找一找,自己读一读。
(生找到第16自然段,读课文)
生:(读)琴声一开始雄浑激昂,如同英雄视死如归,要上战场;一会儿低回婉转,像是在述说危机到来,战斗即将爆发;一会儿音韵铿锵,好像宣告战斗已经爆发;一会儿又如泣如诉,好像在诉说一个悲剧的结局和人们对英雄的依恋、怀念……
师:很好。阿肯用琴声演绎的这个故事,有起因,有发展,有高潮,也有结局。那么这段文字有几层意思?中间使用了什么标点符号?
生:这段文字有四层意思,中间使用了三个分号。
师:我们上学期已经学习过分号了,它的停顿比逗号长,比句号短。请大家再读一读,读出分号的停顿来。
(生读课文)
师:谁能说一说,作者在这段文字里都用了哪些词语或短语来描述阿肯演奏的琴声呢?
生:雄浑激昂、视死如归、要上战场。
师:不错,这是第一层用的词语或短语,其他三层呢?
(生边找词语师边板书)
雄浑激昂 视死如归 要上战场
低回婉转 危机到来 即将爆发
音韵铿锵 已经爆发
如泣如诉 悲剧结局 依恋怀念
师:(指板书)大家看,我们把这段话中重要的词语或短语都找出来了。大家发现没?板书中间有个空缺,也就是说,第三层只有两个,我们能不能再给补一个呢?
(生沉默)
师:这一层原文就很短,看来只注视这里是不好补的。先别急,我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到跟这层意思相应的段落。
(生读课文)
师:谁来读一读自己找到的话?
生:(读)王子在隐蔽处拉满了弓,射出一支利箭,正中瞎熊的脖颈。瞎熊大吼一声,扔下石头,朝着箭飞来的方向扑来。王子又射出一支利箭,正中瞎熊的前胸。这时,瞎熊已经发现了王子。王子抽出第三支箭,正要射向瞎熊,却来不及了。瞎熊已经蹿到他面前,向他扑了过来。王子见状,急忙拔出匕首。瞎熊巨大的熊掌击向王子,王子的匕首也捅向了瞎熊……
师:这里有八句话,写的是王子和瞎熊的搏斗,是故事的高潮部分。请大家数一数,写王子和瞎熊的行为各有几次?
生:写王子的有五次,写瞎熊的有四次。
师:请大家两人一组分别读写王子和瞎熊的句子,看你能发现什么,特别要注意标点符号。
生:我发现,课文都是按“王子—瞎熊”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生:我发现,前面写完王子和瞎熊的行为后用的都是句号,最后写瞎熊和王子的那句中间用的却是逗号。
师:真厉害!我们已经发现写作的秘密了。今后如果写两位同学之间的活动场面时,也可以这样一人一句地写,显得很有条理。当初老师在读这一段的时候,也发现了这一细微的变化,这个逗号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请大家把这个逗号改为句号,再读一读。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读后,觉得如果用句号,就表达不出王子与瞎熊搏斗的紧张程度,也是不合情理的。
师:有道理。哪位同学再补充?
生:我觉得瞎熊的动作和王子的动作几乎是同时的,因为当时情况很紧急,所以用逗号。
师:哦,我明白了。看来,一个小小的标点,也蕴含着很深的学问。我们以后写作时一定要注意哟。后面的省略号,又表示什么呢?
生:表示王子和瞎熊扭打在一起,最后同归于尽了。
师:(指第3行板书)那这里补上“同归于尽”可以吗?大家读一读。
生:不太好,“音韵铿锵、已经爆发、同归于尽”,感觉没有写出战斗的激烈,可以补“异常惨烈”。
师:请大家把这个词语补上去,再把全段读一遍。
片段二: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战斗的场面,把课文中欠缺的词语也补上去了。现在,我们回到课文的开头,学习第一部分的内容。请读第1~3自然段。
(生读)
师:下面我们来表演一下。我当国王,哪位同学当王子?
(指名表演)
生:父王,您为什么整天愁眉不展呀?
师:唉,还不是那只瞎熊,经常出来伤害牧民和牲畜,昨天派出去的猎人,又被它咬死了。这可怎么办呀!
生:父王,让我去除掉它吧!
师:好吧。儿子,谢谢你为父王分忧啊!
生:(齐嚷)不对不对,不是这么回事!
师:为什么不对?
生:国王不同意王子去。
师:为什么?
生:那只瞎熊太凶残狡猾了,国王不愿意让王子冒这个险。
师:王子有这个能力呀!
生:虽然有这个能力,但是风险太大了,国王当然不愿意啦!
师:刚才同学们用了“虽然”“但是”,很好。不过,要把道理讲清楚,也不容易,请大家读第4自然段,看作者使用了哪些关联词语。
生:(读课文)虽然……但是……,既……又……也……,所以……
师:这么多关联词语连在一起,不简单。大家读一读,体会体会。
(生读第4自然段)
师:王子只请求了一次吗?
生:王子多次请示,国王“说什么都不答应”。
师:是别人要王子去的吗?
生:不是,是他自己要去的。课文中说了“自告奋勇”。
师:王子自告奋勇去为民除害,但国王说什么也不同意。他只好不辞而别了。我们继续往下读课文的第二部分,看王子是怎样做的。
(师故意将课文读错)
师:王子带着弓箭和捕兽夹,骑着骏马,翻过一座高山(生纠正“一座座高山”),涉过一道河流(生纠正“一道道河流”),穿过一片树林(生纠正“一片片树林”),终于在通往夏季牧场的一条条小路上(生纠正“一条条小路”)发现了瞎熊的足迹。大家听得很仔细。为什么不能像老师读的那样写呢?
生:王子寻找瞎熊的足迹,并不是一下子就找到的。“一座座高山”指的是很多座高山,“一道道河流”指的是很多道河流,“一片片树林”指的是很多片树林。最后发现了瞎熊的足迹是在 “一条小路”上,因此不能说“一条条小路”。
师:说得很有道理。那王子是如何做的?
生:王子先在瞎熊必经之路上安装好捕兽夹,又做好伪装,然后自己隐蔽起来。
师:(板书:先 又 然后)王子是非常聪明的,我们再来看瞎熊的表现。请大家读一读,哪些句子表现了瞎熊的狡猾?
生:它开始是敏捷地走着,在离捕兽夹十多步的地方就站住了,说明它已经嗅到了王子留下的气味,另外,它破坏捕兽夹也很小心,很有经验,可以看出它确实是一只狡猾的瞎熊。
师:这里有几个字或词语是不能去掉的,“仔细”“小心翼翼”“轻轻”“乱”“猛”。 另外,“乱”和“猛”能不能调换位置呢?请大家讨论一下。
生:(讨论后)不能调换。因为捅捕兽夹时,没有十分准确的位置,只能是乱捅,而捕兽夹已经夹住了树枝,树枝又被它拿着,因此就可以用力去猛砸了,如果是乱砸的话,说不定就砸到自己,那就倒霉了。
师:正是遇到了这样狡猾的瞎熊,王子在除掉它的同时,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于是,人们在安葬王子之后,一直没有想出一个好办法,告诉盼望王子平安回来的国王,最后还是一名叫阿肯的老牧民想出办法,他用琴声向国王讲述了这样一个凄凉而悲壮的故事。就是因为这件事,哈萨克族就有了冬不拉这种弹拨乐器,琴声就永远陪伴着哈萨克族人民,王子的故事也就永远铭记在哈萨克族人民心中。同学们,刚才,我们用心地读了《冬不拉》这个凄凉而悲壮的民间故事。我们知道,民间故事是各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既承载着丰厚的民族文化,也蕴藏着丰富的写作技巧。以后我们阅读民间故事,在了解故事的同时,也这样细细地读一读、品一品,让民间故事滋养我们的心灵吧!
反思:刚开始接触这篇课文时,我觉得没有太多的东西可以讲。民间故事易懂,学生阅读起来也没有太大的难度。但是在熟读课文之后,我慢慢地品出了这篇课文的美妙之处。
故事讲的是冬不拉这种弹拨乐器的来历,这是哈萨克族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故事本身当然易懂,但其中巧妙的表达方式,却不易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正是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品味的重点。
首先,列出可以训练的“点”。在不断朗读课文直至背诵的同时,一个个可以训练的“点”慢慢地向我走来。理解词语的意思、补充欠缺的词语、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领悟场面的写法等,都可以作为训练的“点”。还有第4自然段,一句话中,使用了“虽然……但是……,既……又……也……,……所以……”三组关联词语,也不能放弃。原以为平平淡淡一读就懂的民间故事,其实很有嚼头,是难得的学习范本。
其次,精选合适的训练内容。自己阅读、背诵时所列出的这些“点”,当然不能全部作为训练的内容,毕竟课堂时间有限,再说教学应该考虑学段特点。根据学生实际,在众多训练“点”中精选合适的训练内容,这样教学目标更加集中,教学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最后,让教学设计更加紧凑。课堂教学应讲究结构合理、紧凑有致。在确定了训练“点”后,如何把它们有机地整合起来呢?我的想法是,由题入手,引出故事,再直奔描写音乐的段落,由它总领全文。这样,王子除害的四个环节一目了然,省时省力。此外,阿肯与国王的对话大胆舍去,又节省了一点时间。因此,整节课结构紧凑,一气呵成。
总之,把语言的运用作为重要方面,既关注故事,又关注表达,这就是民间故事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我这样做,目的就是让学生既能爱上民间故事,又能从中学到表达的技巧,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这个目的达到了。相信他们在以后的民间故事阅读中,也会按这样的方式去品读。那时,语文教学的效果就充分体现出来了。
(作者单位:湖南岳阳市岳阳楼区朝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