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指导学生品词品句

2016-04-09吴忠豪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词语

◇吴忠豪

如何指导学生品词品句

◇吴忠豪

教学每篇课文,教师几乎都会引导学生品词品句。指导品词品句通常有两种价值追求:一是通过品词品句,指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追求的是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二是通过品词品句的指导,帮助学生认识作者怎样运用词语写好句子,追求的是对课文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体悟。阅读课文当然应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仅仅追求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学生获得的只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没能完成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也不能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语文课上品词品句教学的最终目的当然也应该落实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上。

本文以《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教学为例,探讨研究语文课应如何指导学生品词品句。

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课文,许多教师指导学生品词品句是为了理解感悟司马迁发愤写书的精神。请看一位教师的教学设计。

环节一:析词品句,感悟发愤

课文中哪些地方突出表现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边默读边画出这些词语句子,还可以把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写在旁边。

学生交流画出的词语句子,汇报感想,体会司马迁的发愤精神。

如果品词品句的指导到此为止,那么学生品词品句最后落脚在对“发愤”精神的理解上,获得的只是精神层面的感悟。如果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作者用词写句的方法,那么教师的指导应该再进一步。

环节二:抓住“发愤”,指导学生析词品句

1.指导朗读。

“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 ”

2.比较句子。

如果这句话改一种写法,意思一样吗?表达效果有什么区别?

A.“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完成了《史记》的写作。”

(这句话与课文表达的意思一样,但是表达效果相差很大)

B.“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13年时间,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史记》。”

(加上“13年”“52万字”,将《史记》写作的困难具体化了,更能突出司马迁的“发愤”)

C.“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史记》。”

(用上“整整”“终于”等词语,更加突出了司马迁的发愤)

D.“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 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 ”

(用 “辉煌巨著”而不是用“著作”,再加上一个“——”,起到了很好的强调作用)

如何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精当,对小学生而言难度很大,需要非常具体而细致的指导。这个环节的设计用增减词句的方法,层层剥笋,让学生通过比较,非常具体地体会作者遣词的精当,造句的匠心。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司马迁的发愤,更体会到了作者是如何用好词语、写好句子的。教到这一步,学生对作者如何用词造句有了比较感性的认识,但是并不等于自己会独立地品词品句。文章中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亲身实践,真正理解和掌握。

环节三:品词品句实践

反复朗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哪些词语、句子能够体现司马迁发愤著述的精神,画出这些词句。

品读:“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

交流:“全都”“重又”“一行行”“工整”等词语写出了司马迁的发愤精神。

品读:“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交流:“前无古人”“耗尽”“毕生”“用生命写成的”,用词用句都很精当。

品读其他段落,发现课文中用得好的词语或句子。

这一环节,教师设计了三次品词品句的实践练习,学生通过操练,对如何品词品句应该有了比较具体的认识和感性的体会,但还没有真正上升到方法层面的理解。要让学生真正领会品词品句的方法,教师还应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品词品句的方法。

环节四:总结品词品句的方法

这堂课我们通过品词品句,对司马迁发愤著述的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作者是如何运用好词语、句子来突出司马迁发愤精神的,体会了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品词品句的方法。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师生小结:其实品词品句方法很简单,就是围绕“发愤”,找出关键的词句——通过比较,发现这些关键词句在表达上的作用。

品词品句的难点在比较,如何比较很重要。抓住关键词句以后如何比较呢?

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比较。比如“司马迁发愤写作,完成了《史记》的写作”句子也是通的,但是加上“整整”“终于”等词语,更加突出了司马迁的发愤。

可以用改换词语的方法比较。比如“辉煌巨著”的意思就是“著作”,课文不用“著作”,而是用“辉煌巨著”,就强调了《史记》的价值。

还可以用变换句子的方法比较。比如句子“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改成“终于完成了《史记》”意思相同,因为“辉煌巨著”在这里指《史记》,同义反复的目的是为了突出《史记》的不同凡响。

当然,比较的方法千变万化,我们在品词品句时要根据文章的不同灵活运用。阅读课文,我们不但要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还要进一步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彩,这样阅读课文,你就能发现课文表达上的精妙,学到更多的遣词造句的方法。这样读文章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这堂课教师抓住“发愤”设计了四个环节,重点指导学生学习析词品句的方法。整个指导过程具体、合理、有效:先引导学生找出能突显司马迁“发愤”的词句;然后以一句比较典型的句子为例,引导学生品词品句,这一步指导得非常具体、细致、直观,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接着又设计了三次品词品句的实践练习,这一步设计其实很关键,学生对一种方法的学习,仅仅理解是不够的,必须有反复多次的实践练习,才能真正学会;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品词品句方法进行了总结,指出这种方法在阅读中的作用。相信通过这样具体细致的指导,很多学生对怎样品词品句会有初步的认识。

当然,小学生要学会品词品句,仅凭一次指导和有限的几次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经过反复多次的实践练习。如果教师能清楚地认识到这是一种好的阅读方法,坚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运用这样的方法主动、自觉地去品词品句,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练习,学生就能养成一种好的阅读习惯。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司马迁史记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找词语
专家学者为“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三十周年题词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人故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