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错误资源激活数学课堂

2016-04-09林修英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画角黑板错误

林修英

若能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学机智,以独特的视角去发现错误的价值,把学生犯错的过程看作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可让学生在纠错、改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发展思维,实现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点错成金,明辨是非

于漪老师曾说:“教师是学生心灵的耕耘者,教课就要教到学生的心上,教者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契机,以促成课堂对话的精彩。”因此教师要善于驾驭课堂,随时掌握课堂中各种意料之外的情况。学生获取知识是在不断“犯错——改错”中摸索前进的,课堂上随处可见的错误正是鲜活的教学资源。而教师要眼观四路,及时发现学生的典型错例,加以提炼拓展,在学生疑窦处轻轻一点拨,暴露思维过程中的错误,从而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如教学乘加乘减后做这样的练习“有5个小朋友,每人1个苹果,2个梨,一共需要多少个水果?”大多数同学的答案是:5+2×5=15(个),教师在巡视中发现有一个同学的答案是:1+2×5=11(个)。教师让两种做法的学生都上台板演后,让全班学生判断,大家一致认定第二种做法是错误的。教师神秘地说:“虽然他的做法现在看起来是错的,但里面却藏着秘密。”同学们冥思苦想,却还是想不通,教师请那个正为自己的错误局促不安的同学讲讲自己的思路,他说:“每人1个苹果,2个梨,共有3个水果……”他刚说到这里其他学生都恍然大悟,教师急忙问:“谁愿意提醒他,让他找到自己的错误?”一个学生说:“你列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先求每人共有3个水果吗?”一语惊醒梦中人,这位同学马上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之处并改正。教师充分地肯定了他在解题中的创新精神、求异思维,他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他体会到了数学探索的乐趣,也为其他同学树立了榜样。这位教师独具慧眼,准确洞察学生心灵的秘密,敏锐地判断、重组学生中的各种信息,放大生成的精彩瞬间,及时纳入课堂临场设计之中,用错误引来了教学的收获,激活课堂,从而成就了一个动态的精彩课堂。

二、将错立新,保护自尊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尤其是小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没有成熟,“错误”会不断地伴随着他们成长。而学生犯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后往往会显得特别心虚和自卑,如果我们教师能够正确地评价,细心地呵护,并给予适当的鼓励与引导,不但能使“错误”变成“创新”,而且也能保护出错学生的自尊心。

如:有一教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 几分之一》时,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折出一张长方形纸的“”并涂上颜色。学生们纷纷动手折纸片,并竞相把自己涂好的纸片贴在黑板上。此时,教师发现一位学生把自己折的纸片悄悄塞进口袋里,然后又拿了出来。教师安慰地问道“:你折的是什么意思,能告诉我吗?”,那位学生说“:我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四份,每一份就叫四分之一。”老师进一步问:“‘四分之一’该怎么写?”请你将它贴在黑板上,并在下方写出“”,而教师就将错就错,又让这位学生说一说怎么得到,还让他领读“四分之一”。接着,教师才对这位学生折的纸进行评价,问:“刚才,老师让大家折的是几分之一,他却折出了这张纸的‘’,对这件事大家怎么看?”学生都纷纷表示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说“多折了”,有人说“跑题了”,最后老师却幽默地说“:我觉得他很有超前意识,把折‘’超越折成了‘’,而且也说得很正确,我要感谢这位同学,他启迪大家对分数作了进一步的思考和了解。”……有了这样的呵护和鼓励,那位“错误”的学生脸上扬起了自信的微笑,而教室里也一下子沸腾了,其他学生纷纷折出了“”、“”、 “”等不同的分数,为此,在黑板上贴满了学生得意的作品。

可见,“错”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只要合理地利用,巧妙地引导,积极地呵护,让学生在没有被斥责、没有被耻笑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思维就能活跃,并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也融洽了师生的关系。

三、以误为饵,演绎精彩

玉需琢方成器。学生有时会有许多初步的比较粗糙但又有价值的观点,就如正待雕琢的璞玉,这时教师要像能工巧匠,琢磨学生的“语意”,提炼学生的“心意”,最后点石成金。教学用简便方法计算“426-98”时,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这样算:426-98=426-100+2=328。但也有个别同学是这样算的426-98=426-100-2=324。这道题到底应该怎么算?是再加2呢还是再减2?通过交流辩论,大家达成一致的看法:多减几要加几,所以多减2就要加上2。正在这时,我突然发现有个学生似乎欲言又止,我问“你有不同想法吗?”他吞吞吐吐地说:“搞也搞不清楚,还是我的方法好。”我笑着对他说:“你是怎么算的,能把你的算法写在黑板上吗?”他写下:426-98=100+326-98=328,他刚写好,就有人在喊:“错了,错了,这哪有简便方法。”真的错了吗?我仔细观察他的算法,终于发现他算法中非常可贵的“闪光点”。于是我请他把他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他说:“100减98等于2,2再加326等于328,就不用考虑是加2还是减2了。”多好的想法啊!再如:在教学“404除以42、207除以22”中,有位男生发现它们的被除数除数的最高位一样,一石击起千层浪,在他的启迪下,同学们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从多种方式来考虑简便算法。有时课堂表面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深处暗流涌动,蕴藏着丰富的能源,积聚着巨大的能量。教师如能识破其中暗藏的玄机,轻轻搅一搅,就能掀起学生思维的波涛汹涌,使课堂跌宕起伏、精彩纷呈。这玄机虽是信手拈来,却根植于深厚的教学积淀,只有平时多积累,才能懂得多、看得远、想得深,达到随心所欲地点化的境界,才能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窗口,带领学生领略到求知路上的奇妙风景。

四、以错为探,激发兴趣

错误是学生探究的标志,教师善待学生在探究中的错误,引导他们掌握验证的方法,使他们明白有矛盾的冲突才有探究的需要。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时,先不要急于向学生透露解决问题的统一方法,而要给学生留一些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在交流中主动寻求解题的策略,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功能。

如在教学《画角》时,先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初步形成画角的方法,接着让学生尝试独立画角。在巡视学生练习时,我发现有学生把100°的角,画成了80°,是直接指出其错误还是……,我想既然学生有了这样的错误,何不把它当成“诱饵”抛给学生呢?于是,我请其中一位同学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画角的过程,接着问:“在刚才这位同学画角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有同学说:“他画错了,因为他在量角器上数刻度时数反了。”我马上接着问:“他的错误对你有什么启发帮助呢?”同学们有的说它提醒我画好角后,可以先大致估一下是锐角还是钝角,这样可以减少出错;也有的说我发现画错的角加上正确的角正好是平角……。听完学生们的发言,我特意走到刚才画错角的同学身边,与他热情地握手,并连声说:“谢谢你,因为你的出错引起了大家那么多有价值的思考,使大家对角的认识加深了一步。”那位出错的同学开心极了,脸上写满了微笑。于是,我继续提出要求:“你们能不用量角器,而用三角板画出150°的角吗?”全班同学情绪高涨,积极投入画角之中。

这里,抓住了看似因学生粗心引起的画角错误,让学生展开讨论,寻找出错的原因和这种错误给人的帮助、启示。这样做,不但让学生对角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而且保护了出错学生的自尊心,培养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探究精神。

猜你喜欢

画角黑板错误
画角的发现
在错误中成长
天净沙·冬
长在黑板上的诗
晓黑板
黑板
谈学生作图经验的积累
“思考”是一粒种子
不犯同样错误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