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部结节性皮肤淀粉样变一例

2016-04-09陈平姣李常兴王琦张静曾抗张锡宝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淀粉样变鼻部结节性

陈平姣,李常兴,王琦,张静,曾抗,张锡宝

鼻部结节性皮肤淀粉样变一例

A case of nasal nodular cutaneous amyloidosis

陈平姣,李常兴,王琦,张静,曾抗,张锡宝

淀粉样变,皮肤,鼻部

临床资料

患者,男,39岁。主因上唇及鼻部红色结节、肿块3年,于2014年7月就诊。3年前,患者右鼻部出现数个淡褐红色浸润性结节及斑块,无明显自觉症状,皮损逐渐扩大并相互融合,向下蔓延至上唇部,形成凹凸不平的蜡样褐红色斑块,从未破溃(图1)。数周前曾在其他医院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考虑黏液性水肿性苔藓,未治疗。患者一般健康状况良好,生活基本规律,否认不良嗜好。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鼻部及上唇可见边界不清的褐红色斑块,凹凸不平,斑块表面可见大小不等的隆起结节,皮损表面无鳞屑,有蜡样光泽,可见扩大的毛囊口、但无角栓,无破溃、渗出;触之有浸润性、较硬,无压痛。右唇部上方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萎缩,皮突消失,真皮乳头层及网状层充满大片淡红色、嗜酸性淀粉样均质沉积物,其中有裂隙,沉积物中可见一些扩张的毛细血管,管壁明显增厚,血管周围和沉积物边缘伴部分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在表皮与真皮沉积物之间可见一狭窄的胶原纤维带(图2)。特殊染色:奥新兰过碘酸雪夫染色AB(±)、刚果红染色(+)、甲基紫染色(±)(图3a-3c),PAS染色、纤维素染色、胶原纤维染色VG均阴性。免疫组化:CD138(+)、免疫球蛋白(Ig)轻链Kappa(Igκ)(+++),Lambda(Igλ)(+)(图4a-4c),IgG4(-)。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4项,24 h蛋白尿、类风湿因子均正常,梅毒快速血清反应素定性、抗艾滋病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均为阴性。诊断:结节性皮肤淀粉样变(鼻部)。治疗:阿维A胶囊30 mg每日1次口服,胸腺肽肠溶片30 mg每日2次口服,卤米松乳膏每日2次外用。治疗1个月后,鼻部皮损颜色变淡,未见新发皮损。患者自行停药,电话随访至今,患者诉皮损有缓解,无新发皮损。

讨论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好发于肢端部,是皮肤科的常见病[1]。结节性皮肤淀粉样变又称为肿胀性皮肤淀粉样变(tumefactive cutaneous amyloidosis)[2],是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一个特殊类型,临床上比较少见。多见于中年女性,病程缓慢,皮损主要发生于面部、躯干、四肢及生殖器部位,表现为蜡样、黄褐色斑块或结节,个别患者可伴发某种自身免疫病如干燥综合征等。普遍认为结节性淀粉样变的淀粉蛋白起源于浆细胞的轻链产物,主要由单克隆浆细胞产生而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无关。在结节性沉积的部位已证实有免疫球蛋白γ轻链与β微球蛋白,被认为是由邻近沉积区的浆细胞产生。淀粉样蛋白主要成分是原纤维蛋白,次要成分是淀粉样蛋白P、葡糖氨基聚糖类及载脂蛋白E。淀粉样蛋白P是来源于血清淀粉样P成分的糖蛋白,与淀粉样蛋白有特殊的钙依赖性亲和力。结节型淀粉样变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不能与系统性淀粉样变相区别,必需结合临床特征进行诊断。另外,本病还应与皮肤脂蛋白沉积病、胶样粟丘疹、黏蛋白病等相鉴别[3]。其中,胶样粟丘疹是真皮胶原和弹性组织变性的结果,组织病理学在胶样沉积物的下方常有日光弹性纤维变性,胶原纤维染色显示变性物呈黄色,而胶原则红染。本病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可酌情采用手术切除、激光疗法[4]或冷冻治疗。因有少数患者可能会发展为系统性淀粉样变,故应定期随访观察。

图1 鼻部结节性皮肤淀粉样变患者面部皮损

图2 鼻部结节性皮肤淀粉样变患者皮损组织病理

图3 鼻部结节性皮肤淀粉样变患者皮损组织病理特殊染色

图4 鼻部结节性皮肤淀粉样变患者皮损组织病理免疫组化(SP法×100)

[1]William DJ, Timothy GB, Dirk ME. Andrew's Diseases of the skin [M].12th ed. Philadelphia: Elsevier, 2016:512.

[2]Griffiths C, Barker J, Bleiker T, et al. Cutaneous amyloidoses in Rook's Textbook of dermatology [M]. 9th ed. USA: Wiley-Blackwell, 2016:58, 1-8.

[3]David Elder. Lever's Histopathology of the skin [M]. 8th ed. Philadelphia: Lippincott-Raven, 1997:369-373.

[4]Bozikov K, Janezic T. Excision and split thickness skin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nodular primary localized cutaneous amyloidosis [J]. Eur J Dermatol, 2006, 16(3):315-316.

R597.2

B

1674-1293(2016)06-0410-02

2016-06-29

2016-09-17)

(本文编辑 祝贺)

10.11786/sypfbxzz.1674-1293.20160620

510515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皮肤科(陈平姣,王琦,张静,曾抗);东莞市第六人民医院(李常兴);广州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张锡宝)

陈平姣,女,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免疫性及遗传角化性皮肤病,E-mail: 57647789@qq.com

曾抗,E-mail: npfkzk@163.com;张锡宝, E-mail: zxibao@126.com

猜你喜欢

淀粉样变鼻部结节性
超声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伴心力衰竭1例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一例及临床分析
气管支气管淀粉样变合并肺结核一例并文献复习
骨髓瘤相关性肾轻链淀粉样变1例
常见运动创伤的简单处理方法(二)
鼻部整形术的观察与护理研究
自体耳软骨移植联合硅胶假体置入在鼻部整形中的应用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