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真返朴,走向传统
2016-04-08黄玉峰
【编者按】2015年11月,江苏省第27届“教海探航”征文颁奖大会暨全国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江苏省张家港市举行。此次活动中,多位省内外名师的展示课和讲座受到与会教师的好评。为进一步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我们邀请本次活动中授课的名师撰写相关文章,自2016年1月起在“特别关注”栏目中分三期刊发,本期呈现的是语文学科的内容。
【摘 要】本节课贯彻多读少讲、让学生自己体会的教学思想,用诵读为主、稍事点拨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文章高度概括与极尽铺陈的写法,体会整散、长短、富丽夸张等语言特点;了解古诗文的特殊句式;体会文章的音乐美,引导学生在读书、作文时自觉注意语感。
【关键词】 诵读;品味《阿房宫赋》;教学实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3-0026-03
语文教学就是要多读书,让学生通过“琅琅书声”体会文本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某些规律,也就是说,教师要把学生带到语言的海洋中去,带他们游泳,让他们自己弄潮击水,学会游泳。这个方法用一句现成的话来说,那就是“归真返朴,走向传统”。只有直接接触文本,才能体会到前人的思想、语言,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所谓语文的基础,就是读了多少,记了多少,领悟了多少,表达得怎么样,而不是专门研究某一语言现象到底是属于哪一个知识点的“伪本领”。
语文学习的本身是言语学习,教师要在学生言语学习的海洋中谈优质资源的获取。大量引入的优质资源将成为学生的兴趣之源。因此,上课的目的不是把饭嚼碎了再喂给学生,而是要勾起他们正常的食欲,指给他们取之不尽的源泉,教会他们如何去获取自己需要的养分。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入各种资源,如提供背景、知人论世等,以点带面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思维品质。
教师,尤其是做语文教师要有一点文学基础,最好有所专攻,以便课堂中的旁征博引,实现优质资源的提供;在使用教材时,要有一点自己的主张,可以为我所用,做一定调整,或删,或换,或增,以便能够适应学生的实际,提高学生的认识,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
本节课是在贯彻以上教学主张的前提下进行的,如展示课伊始,笔者引入杜牧的两首诗作为“定场诗”,既有助于课文内容的补充和学习,又引导了学生回忆旧知,将旧知与新知形成脉络,提升了思维品质。
【教学实录】
一、教学目的
1.通过精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音乐美,引导学生在读书、作文时自觉注意语感。
2.了解文章概括与铺陈的写法,体会跳脱、整散、长短、虚字衬垫及富丽夸张的语言特点。
3.了解古诗文的特殊句式。
二、预习要求
查字典、正音、试读。
思考:1.读了文章有什么感受?
2.想一想这种感受如何获得?
3.文章最核心的一句话是哪一句?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课文。
导语:同学们都读过杜牧的诗,有一首诗相信大家很熟悉——《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还有一首《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两首诗都是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的。两千多年前,华夏大地发生了一件大事,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帝国突然像大厦一样地崩塌了,这个帝国就是——秦。千百年来,关于秦王朝这个大厦倒下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很多人都在为它总结经验教训。唐代有位诗人就说了:“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就总结出秦代灭亡的一个原因——焚书坑儒。当然还有很多后人写了很多的文章,都在讨论这个事情。所以到底怎么样看待这两千年前发生的事情,一直是我们讨论的事情,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或许能给大家一点启发。那就是《阿房宫赋》。之前也已经让大家都预习过了,接下来老师来范读一遍课文,请大家认真听。
教师范读。
教师提问:请用两个字来概括,你听完之后对文章的感受。
生1:震撼。
生2:惊艳。
生3:磅礴。
师:其实,老师在读完之后,心里的感受也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惊悚”。不但吃惊还很害怕。一会儿大家一起看这篇文章,看看惊悚在什么地方。
教师提问:读课文的时候对哪句话最欣赏最有感觉,为什么?
生1:最后一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不仅自己有感悟而且警戒了后人。
生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自己自取灭亡很有警戒意味。
生3:“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很惋惜。
生4:“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磅礴的气势,给人感觉很宏伟。
生5:“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雷霆”指声音特别响,说明宫车建造得很辉煌,反映了宫廷生活的奢侈。
师:这位同学找的这一句,老师也很喜欢,但你说的原因还不到位,想一下“宫车过也”为什么像雷霆?
生:夸张的手法。
师:为什么是“雷霆乍惊”呢?在谁的心里惊呢?为什么宫车过会像雷霆一样惊呢?这是怎样的一种“惊悚”呢?比如说有人敲门,敲门声是很轻的,但我听到却很害怕?为什么呢?这又是一种什么心理?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2.逐层分析第一自然段。
(1)第一组,十二个字。
师:写了什么?这里几个字写出了三部历史——“六王毕”,六国灭亡的历史;“四海一”,统一天下的历史;“蜀山兀,阿房出”,一部阿房宫的建筑史。
学生齐读。
师:这四句,十二字。强大的事件,用较少的笔墨,交代了阿房宫建造的历史背景是建筑在人民的苦难之上的。一开始,就奠定了基调,如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读的时候要斩钉截铁,短而有力,如铁锤敲钉,一个个敲下去。
学生再读。
(2)第二组,“覆压……骊山……流入宫墙”。
师:注意其中的几个字,“压”像盖子,有一种沉重感;“走”是奔、通到。这几句泼墨写意,勾勒出阿房宫的整体形象。
学生齐读。
(3)第三组,“五步……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师:阿房宫到底有多大?到底有多奇?下面就具体地写了。
教师范读。
讲解:“五步”“十步”,言其多。“缦”原是丝绸,言其飘逸、曲折。“檐牙”,如鸟高啄,向上突起,动感,言其奇。“各抱”,随地形起伏,紧贴,言其设计之合理。“钩心”,互相交错,如兵刃相加,言其险。用比喻说明实在太多。
(4)第四组,“长桥……气候不齐”。
师:“长桥”这里是比喻加疑问加对偶。没有云怎么会有蛟龙腾飞?不是雨过天晴,怎么会有凌空彩虹?在读这一段的时候要有一种惊奇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冥迷”,写感觉。
小结:本自然段写阿房宫的建筑之奇。引导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3.逐层分析第二自然段。
师:顺着“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而来的人是谁呢?是“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请同学们读下面的六句二十四个字。来自六国,当年的公主、贵族如今成为阶下囚,可以想象他们成群结队,像货物那样被送到秦国。来了以后怎么样呢?
学生读“明星荧荧……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师:这些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比喻夸张。
师:这些句子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生:动作连贯,开妆镜——梳晓鬟——弃脂水——焚椒兰——宫车过——听所之。
师:好,现在分析到了老师最欣赏的那句“雷霆乍惊,宫车过也”。唐代诗人王昌龄有一首诗《长信秋词》,其中几句是这么写的,“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暂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玉颜不及寒鸦色”是说女子虽有美丽的容颜,却还比不上丑陋的乌鸦,因为乌鸦能飞到“太阳”身边,它们身上尚且受过“太阳”光芒的照射,而“玉颜”却空有一片向阳之心,得不到半点恩泽沐浴。这就是那些一生幽闭在深宫的女子的心情写照。回到文中的“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车子的声音会像雷一样响,那是听者的心境所致——有车经过了,却没有到我这里来,车里坐的是他吗?还有别人吗?“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就这么开过去了,不知道去哪里了,一切都和自己没有关系。宫女们整天做的想的就是这些,她们从早上起来打扮,心惊肉跳地生活着,结果怎么样?
学生读“一肌一容……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师:其实这部分反映的不仅仅是深宫怨妇的心情,作为一种软弱的人性,存在于任何一个时代的专制统治下。胡适说过:“一个强大的国家不会是一班奴才建立起来的。”秦的覆灭,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总的来说这一部分通过争宠写侈靡,写出了阿房宫的奢靡生活,侧面反映此时秦国的强大以及奢靡背后的隐患。
小结:本段写宫廷生活的奢靡。
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分析深读文本第三、四段。
……
【教后反思】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在于教学内容是否能够让学生真正受到感染,这与课堂气氛是紧密关联的。也就是说,在上一堂新课的时候,教师要设计一个独特的“场”。课堂设计的开场尤为重要,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在本节课开始笔者提到了三首诗,分别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泊秦淮》以及唐代诗人章碣的《焚书坑》,并且一边念,一边写。诗往往是概括一家之言最凝练、最精要的表达。学生在读这几首诗的时候,已经各自心有所感,产生了自己的一点想法,这样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就会多一些思考。又比如在讲述“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这一句时,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古代宫人的生活体会她们的心情,笔者又引用了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长信秋词》,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会词句背后蕴藏的深厚含义。从这样小处切入,最终再回到课文的宏大主题上来,可以让学生有更真实的感受。而这种节奏的变化调整,一首“定场诗”的作用不小。
当然这只是一种技巧,可以起同样作用的不一定非诗不可,只要可以使现场气氛一振,学生精神为之一振的都可以运用。正如陆机的《文赋》里说的:“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文章如此,讲课更是如此。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精神成人。在语文课上,文本与读者之间的“对话”,应该是最核心,最有价值的对话。“对话”是教育的一个过程、一种方法、一种手段,教师要在此过程中教育学生尊重文本,虚心倾听,真诚质疑,平等交流,从而发现文本、提升自己,这诚然是必要的,但那不是教育的全部目的。除了对话以外,对中小学生来说更多的是接受、是积累,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学校教师的任务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把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在这个传授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能力,塑造他们的人格。所以“传授”还是主要的过程、方法和手段。不必排斥“满堂灌”,很多学生回忆三四十年代教师,如朱自清、周作人,大多一讲到底,而且不善言辞,效果照样很显著。
【参考文献】
[1]黄玉峰.上课的学问——语文教学优质资源的获取和运用(方法篇)[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