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网络舆情分析及管理策略研究

2016-04-08李沛沛

大学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网络舆情新媒体

李沛沛

[摘 要]网络舆情作为当前高校开展意识形态管理的有效载体,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在高校管理中应引起重视。高校网络舆情的分析建立在日常的高校管理中,通过分析来探索高校意识形态管理的创新路径,形成新媒体视角下高校舆情的管理策略,对于加强高校意识形态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网络舆情;管理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206;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3-0184-02

一、引言

随着全球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新媒体的传播已经成为全体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和社会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高校大学生群体通过新媒体渠道对高校和社会发生的焦点及热点事情反应迅速,大学生会利用互联网等工具对一些社会及高校存在的问题直接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高校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如果不能有效地得到解决,就会极易形成网络舆情。高校学生网络舆情作为社会网络舆情的一部分,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影响社会网络舆情的产生与发展。因此,对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传播的分析、引导和管理,建立健全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策略,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必将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积极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对高校加强意识形态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含义及特点

从目前的文献来看,各界学者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含义见解不一,至今还未形成一致的见解,其主要问题点集中在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和载体两个方面。目前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含义,被各界学者广泛接受的是王健[1]提出的“特指与高校有关工作相联系的网络评论或观点”。

综合各界学者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界定,本文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指以高校师生为行为主体,对国际或国内重大事件、重点关注的问题及校园发生的事件通过新媒体渠道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些思想通过网络媒体进行传播互动,产生统一的、公开的、有影响的态度和观点。高校网络舆情内涵所涉及的要素分别为行为主体、重点事件、一致观点、网络载体、互动传播,具体如图1所示。

三、新媒体视角下高校网络舆情分析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的产生的原因各不相同,因此,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分析与研究要建立在网络舆情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其形成原因包含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一)新媒体视角下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观分析

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也是认识发展的过程。当前一些问题处于隐藏状态,一些校园或社会问题刚刚暴露,人们对于这些问题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当问题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形成一些负面事件,人的认知和意见会变得非常明晰,对高校及社会问题的认知也由隐藏状态逐渐转向显状态。当问题进一步升华,产生的冲突也就越来越明显,这个时候就比较危险了。

当高校和社会问题由隐藏状态进入显现状态时,人就会把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每个人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有的是用语言来表达,有的是用文字来表达,甚至有的是用行为动作来表达。每个人表达的渠道也各不相同,利用互联网则是当前最流行的表达渠道。不过,由于学生实际的生活阅历、认知水平等各有差异,他们对高校和社会问题的表达也会有很大的不同。高校网络舆情主体之间在进行交换看法、议论的过程中,每个人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的受传者,他们既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又要听取别人的见解。高校舆情的主体之间除了给别人提供自己所掌握的高校和社会问题的信息,还提供自己对该问题的评价;作为受传者他们对这一信息进行鉴别和选择,自己认可的信息将被保存下来。

(二)新媒体视角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客观分析

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是学生,在同一个校园环境里,学生所获取的信息及交流有很多的一致性,这些因素对高校网络舆情的产生和变化有一定的影响。高校网络舆情的产生、传播和外部的社会环境关系密切。尤其是新媒体环境为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提供了公开的场所,这种公开性、自由性是空前的。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之间对信息的获取以及获取之后的传播和讨论也对舆情的产生和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新媒体作为传播的重要渠道以及新媒体的应用在高校的普及,为舆情的产生提供了快速的信息传播渠道。其次是传播信息来源的精确性问题,这点在新媒体环境下尤其受到重视。在信息获取不对称的情况下,可能无法通过个体的能力来分辨传播信息的真实性。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复杂性,这些客观的原因也是高校舆情管理的重点。

四、新媒体视角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策略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舆情传播具有速度快、参与度高、扩散范围广等特点。在舆情传播的过程中一旦出现负面的舆情,必将会给高校维稳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新媒体的环境下必须建立有效的高校舆情管理策略,这样可以有效地监控不良舆情,预防高校负面舆情的蔓延和传播。

(一)构建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预警机制

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是指从危机事件的征兆出现到危机开始造成可感知的损失这段时间内,化解和应对危机所采取的必要、有效行动。建立一个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舆情传播的预警机制,要做好舆情收集、分析处理、舆情预警处理等几个环节。网络舆情收集是危机预警机制的基础。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复杂、多样,对网络舆情信息收集得越准确、越全面,越能及时发现将要发生的问题,并对此问题进行及时的预防和警示。网络舆情的分析主要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提取其中的关键字、深挖数据库,利用数据分析技术,运用科学方法预测和分析信息,做到及时预防、及时处理。

(二)构建高效网络舆情的协同管理机制

从高校网络舆情产生的过程来看,要深入研究高校网络舆情产生的规律,促进“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并实现双向流动”,要系统研究和处理,不能偏废其一。[2]从网络舆情监督和管理的角度来看,重大突发事件及其舆情的处理涉及高校领导、师生及各个管理机构,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个人或一个部门所能解决的,需要高校各方的积极配合和沟通,建立一个协同管理机制,这样才能有效地管理高校舆情。

(三)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的处理机制

高校网络舆情处理机制的构建,需要高校及其管理部门和其他相关管理机构的共同努力。要想尽快化解各种舆情的传播,就要对一些网络舆情做到快速响应,成立高校舆情应急处理指挥中心,制定舆情的应急处理预案。一旦舆情事件发生以后,要能够快速响应,积极处理,严禁高校舆情的恶性传播,并将其影响控制到最小程度。

(四)构建高校网络舆情的法律机制

随着新媒体的日趋发展,一些人员传播不真实的信息,制造和传播背离社会主流价值观文化的舆情,对高校及社会的稳定产生影响。针对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煽动和破坏的行为,以及他们利用新媒体传播虚假信息的不良行为,我们一方面应加强网络立法,完善网络法律机制,通过司法制度规范引导新媒体的各种行为;另一方面,我们应加强网络伦理道德建设,提倡文明上网,加强自律[3],引导高校学生积极、健康地上网。

五、结论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各项工作。新媒体的应用特点加速了网络舆情的传播,作为高校的理论工作者,要根据网络舆情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分析高校舆情问题,不停地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探索出一套完善的高校舆情管理的工作方法。要正确地引导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保证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预见性、准确性、导向性;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策略,保证高校各项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健.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J].信息网络安全,2009(3).

[2] 周国明.高校舆情管理体系的构建[J].宁波大学学报(教科版),2013(6).

[3] 徐晓日.网络舆情事件的应急处理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4] 唐亚阳,李亚斌.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2).

[5] 陈纯柱,敖永春.网络环境下高校舆情的传播及引导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责任编辑:陈 明]

猜你喜欢

网络舆情新媒体
网络舆情事件的引导策略分析
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舆情管理中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