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德育中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弱化现状探析

2016-04-08王天宇

现代交际 2016年4期
关键词:高校德育

王天宇

[摘要]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究其本质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对个体主体性的道德人格的塑造起到关键作用,对个人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影响。当今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愈加突出,然而在现在的高校德育中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存在着弱化现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进而影响到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因此,需要对高校德育的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弱化现状进行探析,针对实际情况作分析,并分析导致相关原因。

[关键词]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 高校德育 弱化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4-0154-02

教育以人为本,围绕学生之本开展实践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校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教育过程之中,价值引导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人们很注重可贵品质的塑造,由此在学校的德育环节中就体现出这一价值诉求。现如今,教育对德育是极为重视的,高校德育也成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实现人才真正的全面发展,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要求,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一、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相关概念阐释

(一)主体性

主体性是主体性道德人格的核心概念。之所以存在主客体,是由于人们与周围一切可以产生关系的对象而形成的。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产生了人的相互关系,体现出人的本质。人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具备意义。人的存在、人的特性、人的发展都通过这一关系来得以确立。

现代社会的发展普遍强调个体主体性,在多元化的社会历史进程中,人的主体性越发得到凸显。个人的需求和发展,需要自主决定自己的个体实践。人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人的实践当中。“人的主体性,概括来说,就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基于社会实践活动的人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那么,学生主体性就是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这里可以理解为高校道德教育环节,学生体现出来的主体性要求,个体的需求更加强烈地反应到自己的个性发展之中。

(二)人格和道德人格

人格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能够听到,人格与我们每一个的个人性格息息相关。人格是个人体现自我的存在方式,是个人的有机整体构成,体现出自身的独特特性,并且表现为多样的心理要素适应个体环境的影响,同时在人们的具体实践和行为中表现出来,是可以改变的。我国古代把人格和道德联系在一起,表现为君子为人处世之道。而道德人格是人格在伦理学范畴内理解。道德人格是对个人人格的道德性规定,具体体现在道德认识和道德品质等层面上,也就是着重在道德概念上加以约束。

(三)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

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究其实质是价值观的问题。那么价值观的体现在我们用什么来培养学生和我们如何来运用、如何来培养学生。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以内化为价值观。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具有个人和社会的双重意义。在个人层面上,是个人人格形成完善的动力,现代社会人们对个人主体性要求的突出,使得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成为个人走向全面发展的“必经之路”;在社会层面上,因为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贴合实际,促进具备自主、理性的道德实践个体做出符合社会安定和谐的道德判断,所以,对社会公正地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二、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弱化现状分析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是道德教育应发展的趋势和归宿。因为就现今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况来说,社会现实为人们提供了进行衡量道德判准的选择和机会,这一现实也从一定意义上拓宽了道德教育的涵盖范围,同时也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就是指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作为主体性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表达的是一种价值理想和在应然的意义上对道德教育所做的价值追求。”

然而在现实高校德育的实践中,不难发现存在着很多问题,不同程度地对高校德育的开展形成影响,也造成了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弱化现状。首先,德育课堂的失色为德育开展带来难题。现在德育课堂的教育内容在学生层面造成主观的排斥,学生普遍认为这些教学内容与自己今后的就业升学的需要相距甚远或者作用甚微,也就产生了排斥心理;同时德育工作者没有在实践教学内容上激起学生的共鸣,两方面的惰性自然而然地导致了德育的黯然失色。其次,传统德育与社会实际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传统德育对于理论知识比较重视,这也就导致了实践环节的相对缺少。市场经济社会需要个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现今德育理念相对于社会实际存在一定的滞后,也就形成了教育培养与社会需要的差距,这也是存在距离的原因之一。最后,学生主观认识的不全面也形成了现今现状。道德人格的培养更需要主体认识的内化,但是现在大多数学生还是被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影响,学生普遍缺乏创造能力,从侧面影响了德育的开展。

三、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弱化原因分析

(一)传统德育的局限性

传统的高校德育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要求,并且传统高校德育的内容是根据德育目标和德育对象的思想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确定的,同时与社会发展作同步调整。但是不难发现,即便德育内容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比较详细地涉及了个人和社会的德育内容,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教育的内容。德育承担的是塑造学生道德人格的重任,但是高校德育中的许多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存在距离,在德育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使得德育课堂的积极性大打折扣。积极性的缺乏导致教师和学生双方都产生排斥心理,这样的课堂束缚了学生对主体性的要求,德育的约束力下降,高校德育也陷入实效性低的困局,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就理所当然地处于弱化的现状。

(二)德育理念的滞后性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力发展并且逐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这一重要社会因素也促使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变化。追求个人正当利益、重视个人价值、崇尚科学创新、平等竞争正逐渐成为整个社会发展普遍认同的积极观念。但是,德育理念在某些方面滞后社会发展。德育理念在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得到完善,与经济发展相互结合,但是局限于德育理念如何为经济发展服务,而没有体现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要求与德育理念应该如何正确结合,未充分认识到个体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强大的创造能力。如果高校德育不能较好地摆脱教科书式的灌输教育,那么是无法真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三)主体认识的被动性

拥有自主意识的人的行为实践是由自身的需求所决定的,内在的主体意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式。在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中,尊重和启发学生对主体的认识是重要的。然而在应试教育普遍认可的前提下,素质教育的不全面,让学生成为只愿接受“鱼”,而不愿被“授之以渔”,主体性认知能力的缺乏,最终无法实现主体性人格和道德人格的完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往往取决于学生个体的理性、自主的选择和判断,但是教化培育的作用并没有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甚少有主动、大胆地进行学习和实践。主体性人格缺乏成为高校学生的一大缺陷,在大力提倡知识创新的时代,这样很容易被时代淘汰。

四、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对高校德育发展的必要性

(一)与时俱进,科学教育目的

高校学生由于受到新潮流的影响,往往思维观念、价值观会因此而产生变化。高校学生的个性、人格因为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逐渐受到牵制,价值观念也容易受到改变,高校德育现在面临实效性低的尴尬局面,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排斥,这也就影响了高校德育的良性发展。循规蹈矩的德育框架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德育认知,过分注重效果的德育模式也无法与高等人才培养接轨。因此,高校德育的发展应该与时俱进,融入科学、现代的元素,在德育原有的价值建构的基础上发挥积极作用。

高校德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价值理性和品德修养,由此通过实践来激发学生对个体价值的认知。因而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可以在此中间发挥与时俱进的作用,促进高校德育的发展,改善实效性低的尴尬局面。法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经济结构的逐渐优化等环境要素要求高校德育必须体现出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敏锐捕捉社会发展趋势的风向的具体优势。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体现出时代性的特征,主要教育目的和内容是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也是有利于高校德育的开展、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养。

(二)心理认同,改观德育窘境

传统的高校德育的教学方法普遍是采用灌输式教育,之所以是灌输教育,是由高校德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律性和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决定的。高校德育的实效性低重要原因在于传统灌输教育方法的局限性,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无法真正达到德育教学的目的。滞后的灌输教育反而会使得学生更为拒斥德育内容。

那么如何来做到让学生认同德育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德育实效性呢?首先,需要了解到大学生的发展和心理现状,适当转变传统的灌输方法,避免学生排斥德育教学;其次,创新德育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平等交流的对话模式,这样更加便于学生接受,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获取直接的主体道德认知和感受;最后,灌输教育的存在是必要的,但需增强德育灌输内容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在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参与,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从德育方法和学生心理认同着手,逐渐改观德育窘境,实现德育目标。

(三)以人为本,培养主体意识

现在的大学课堂渐渐成为老师的主战场,学生成为受众,课堂是去了意义,缺少互动。德育课堂也是这样的情况。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同时学生也是德育效果的判断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够促进德育实现教育目的,因此,在德育实践中注重以人为本,即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要求。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着眼于人的全面成长,其教育目标就是最终实现个体的独立人格和对道德价值准则的合理选择。优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构建个体的道德认知和价值判断,使得高校德育更加贴近大学生的实际。重视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帮助高校德育更加合理,提高实效性。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具备主体性道德素养人才的关键要素。现阶段,高校德育的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弱化以及德育实效性低的现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形成了阻碍,面对这一现实情况,高校德育必须要扭转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弱化的现实。德育并非是师传生受的简单教育过程,而是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所以要在今后的德育实践中注意:主体性道德人格和德育的正确结合,德育方法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德育理念的与时俱进,等等。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所呼吁的新时代德育,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结合社会发展循序渐进地作调整,这样才裨益于全方面发展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唐凯麟,龙兴海.个体道德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1993.

[3]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门里牟.当代中国道德教育研究[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5]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张丽

猜你喜欢

高校德育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话语权探索
试论如何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德育和谐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
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比较研究
高校德育路径探究
论高校德育生活化的实践路径
论高校德育目标:道德智慧的培养
论新媒体视野下高校德育中的理论“漂浮”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