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素材内涵丰富学生体验
——以《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为例

2016-04-08仲崇恒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纸币硬币板书

仲崇恒

根据对货币上位知识的研究,笔者认为这一内容的教学还缺少一些细节的呈现和刻画,如等值原则、面额设置、货币演变、理财和诚信教育、人民币名称的由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货币、数字货币等内容。本文从学生活动层面来谈谈人民币素材的挖掘,试图补上这些欠缺。

人民币中到底蕴含怎样的学生活动呢?笔者认为有看、算、摸、印、掂、量、读、讲、想、悟等。其中“看”是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汉字、颜色、人物、风景等内容,后续的活动一般是把多种人民币进行分类和根据局部图案推断是何种面额的人民币。“算”主要是指进率、兑换、找零、四则运算等教学。这两者是当前课堂教学中体现较为充分的地方。后面的几个方面大都欠缺的,摸一摸,印一印,感受凸凹感,知道防伪手段;掂一掂,量一量,知道人民币的重量及尺寸;读一读、讲一讲货币史料;想一想,悟一悟,重点是感受货币意义及德育因素。这里给出《认识人民币》第一课时的几个教学模块,供大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整合。

【教学基本模块:名称】

谈话:同学们,买东西需要什么呢?(钱)出示几种不同国家的钱,在这些钱里哪些是我们使用的钱呢?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人民币)

教师:我们国家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是人民的货币,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叫人民币。人民币符号为“¥”。(板书:人民币¥)

【教学基本模块:分类】

教师:你们能将这些人民币分一分吗?想到了几种分法?

学生分小组交流分类。教师巡视。

学生汇报,并在实物投影台上分一分。

学生:分为两类,长方形的一类,圆形的一类。

学生:分为纸币和硬币。

教师:纸币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硬币是什么形状的?(圆形)

学生:我们分三类,几元的,几角的,几分的。

教师: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学生:我是按人民币上面有没有人头像来分的。

学生:我是按数字来分的,有数字1的,有数字2的,有数字5的……

小结:在分类的时候,可按照单位、数字和材质来分。

【教学基本模块:辨认】

1.教师:(实物投影)这些是我们还在使用的人民币,你都认识吗?

追问:你是怎样知道这张人民币是1元的?

生:因为上面有“壹圆”两个字。

生:因为上面有“1”字。

生:上面有拼音1YUAN。

教师:一起来看看,这里有数字“1”表示人民币的面值。这里有“壹圆”两字,这个“壹”是汉字大写的1,这个“圆”是人民币的单位,通常写作“元”。(板书:壹圆,1元。随后逐一板书:贰、伍、拾、佰)

教师小结:把文字和数字结合起来,就能知道人民币的面值了。

2.教师:哪种人民币你没有找到或者不好找?

教师说明:现在,分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很少了,在老师小时候分币是常常使用的。那时经常唱的一首儿歌叫《一分钱》。想不想听一听这首歌?播放歌曲:“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现在,2角、2元的纸币中国人民银行也停止发行,所以找到它们真不容易。(如果教师课前已经兑换好数量足够多的分币,可以提前放入学具袋,这时由小组长取出即可)

【教学基本模块:德育渗透】

观察发现:一个一个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人民币上面有国徽、汉字、面值、拼音、维文、藏文、盲文、人物、风景、水印、金属线、凸凹、年号等。

教师说明:(备选)纸币上除了汉字外还有四种少数民族文字,分别是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方便了少数民族人们的使用。

教师说明:我国从第四套人民币开始,票面卷别上使用了盲文数字,这是我国的独创。在人民币上印制盲文,体现了国家对盲人的尊重,方便了盲人的摸读和使用。

看图明理:第一幅是“清洁工人在马路边捡到钱包等候失主”,第二幅是小朋友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第三幅是网络上烧纸币点烟(备选)。

学生交流。

教师说明:要爱护人民币,不乱写乱画,还要节约用钱,不浪费。故意毁损人民币的行为是违法的。

【教学基本模块:进率】

谈话:元、角、分是好朋友,有着同样的本领,不过这得靠你们去发掘它们的本领。

出示情景图:小明到商店买铅笔,售货员告诉他要1元钱。想一想,如果你是小明会怎样给钱呢?我们来看看小明是怎样给的?(我付10角可以吗)阿姨会怎样回答他?

教师:10个1角的硬币比1元的人民币要重很多啊,售货员为什么就答应了呢?

学生:1元=10角。这是规定。(板书:1元=10角)

学生说一说:10角就是1元。

教师:刚才大家看到的1分的硬币有一些是老师周末在银行特别兑换的,你知道1枚1角的硬币可以兑换几枚1分的硬币吗?(10枚)你们的根据是什么?

学生:1角=10分。10个1分是10分,就是1角。(板书:1角=10分)

教师:1枚1角的硬币可以兑换几枚2分的硬币?(5枚)兑换几枚5分的硬币?(2枚)

教师:用1角的硬币可以兑换10枚1分的硬币,我用1角的纸币可以换到几枚1分的?(也是10枚)

教师:(备选)用1元的纸币可以兑换多少枚1分的?

学生:100枚。因为1元等于100分。(板书:1元=100分)

【教学随机模块:游戏】

1.猜一猜。教师课件出示人民币的局部图案,让学生猜一猜是哪种人民币。

2.摸一摸。两人一组,猜的人闭上眼睛,摸一摸另一个同学递过来的人民币,比一比谁摸对的次数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游戏时间。

3.印一印。白纸覆盖在硬币上面,用铅笔在纸上轻轻摩擦,纸上会显现出下面硬币的图案。比一比谁拓印的硬币图案最清晰。

【教学机动模块:货币史料】

关于货币史料的内容介绍,可以设计为“你知道吗”栏目。下面内容可以二选一,适时安排。

1.货币发展史。可以是课件出示,以图片为主;也可以是学生语音介绍。

可以放在课初,也可以安排在课尾。

2.人民币发行史。课件呈现,五套人民币的图案。建议安排在课尾。

【教学拓展模块:面额设置】

布置分小组探究性作业:有3元的人民币吗?为什么面额都是 1、2、5?(可参考“一课研究“的微信公众号2016年2月13日的内容)

【教学拓展模块:货币主题展】

组织学生及部分家长志愿者,布置钱币主题展,教师要因地制宜去设置,可以是打印的展板,可以是数学手抄小报,也可以是实物图片文字相结合的展出。

内容至少要覆盖货币发展史、五套人民币、数字货币(银行卡、网络支付、微信红包等)、最新版人民币的招贴画、港澳台货币、世界主要货币等。不建议展出大面值的人民币或珍稀的钱币实物。这样的主题展是很好的教学补充,学生在本单元学习后阅读,能够拓展视野,提升认识。

猜你喜欢

纸币硬币板书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硬币巧入盘
消失的纸币
不翼而飞的硬币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猜纸币
Value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艺术
硬币
语文课堂中的神来之笔——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