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

2016-04-08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6年5期
关键词:南沙群岛全体学生分层

黄 莉

受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知识面、学习技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存在着参差不齐的情况。这时,如果教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听不懂。因此在教学期间,合理运用分层教学法便成了教师首选的方法。分层教学应该从学生个体分层、教学方案分层和课堂提问分层三个方面着手。

一、学生个体分层,实现教学整体性

分层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在分层教学之前,教师有必要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摸底,了解不同学生在具体的能力和成绩方面所处的水平。我是这样分层的:首先,将学习能力、学习意识和学习技巧都相对薄弱的学生安排到A组。通常,这部分学生除了学习能力较弱外,在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方面也都相对欠缺。其次,将中等生安排到B组。这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意识,对基础知识掌握得相对扎实,而且可以轻松地完成一些简单的思考类题目,但这部分学生在遇到有难度的问题时,完成存在困难。最后,将优生安排到C组。这部分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技巧,有强烈的学习意识,而且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也能及时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对全体学生进行分层之后,教师便可以根据他们的能力制订具体的教学方案。

二、教学方案分层,实现教学兼顾性

教学应做到因人而异,分层教学恰恰能实现这个目标。要围绕分层教学的理念实施教学,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案上下功夫,做到教学符合学生的个体学情,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知识。以《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的教学为例,针对A组学生,我更多的是采用传统教学法,目的在于提高他们对生字的掌握能力,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并在此基础上体会南沙群岛的美和壮观。针对B组学生,我主要采用合作学习法,并要求他们将无法理解的内容记录下来,留到课堂中解决。针对C组学生,我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为学生提供几个探究任务,让他们自学新课,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另外,根据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我给予了适当的指导和点拨。

三、课堂提问分层,实现教学有效性

在教授新课时,根据三组学生的学情,教师可以适当进行分层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同样以《美丽的南沙群岛》的教学为例,我提出了以下三个问题:(1)课文中的哪些描述体现了南沙群岛的美丽?(2)作者利用精湛的文笔勾勒了南沙群岛的美丽,在作者的这些描述中,他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文章主要体现了作者的哪些思想?通过文章,你可以感受到我国山河风景的哪些特点?第一个问题注重基础性,适合全体学生。第二个问题难度相对提高,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基础知识掌握能力,更适合B组学生。第三个问题延伸性和开放性很强,对全体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由此一来,课堂提问环节不但可以满足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让他们在分析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提升。

分层教学法是一种以学为本,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它不但可以实现教学的兼顾性,还可以让全体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从而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距离。当然,若想充分发挥分层教学的作用,教师还应进一步思考和探究。

猜你喜欢

南沙群岛全体学生分层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江苏省淮安市繁荣小学活动掠影
有趣的分层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
当前学校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探析
谈《美丽的南沙群岛》的改动建议
海洋划界中远洋岛屿法律效力分析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黄岩岛和南沙的部分岛礁的主权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