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游戏融入课堂教学

2016-04-19杨琴委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6年5期
关键词:笔者游戏课堂教学

杨琴委

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爱因斯坦说:“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可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很重要。小学生年龄较小,凭借兴趣学习是天性使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游戏,无疑是符合学生学习诉求的。教师将教学内容与游戏结合起来,能为学生创设一种自主参与、高度协作的学习氛围。这既是一种教学技巧,也是一种教学意识。将游戏融入课堂教学,学生的积极性能得到有效提升,主动学习的意识能得到促进,合作精神、创新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深度挖掘,创设游戏教学情境

受传统教学意识的影响,一些教师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课堂的主角,淡化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导致课堂教学处于教师表演、学生配合的状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游戏,使课堂教学变得有趣起来,无疑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游戏是创造快乐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儿童喜欢游戏,成人也会从游戏中获得快乐。教师要对教材内容展开深度挖掘,适时引入游戏,为学生创设适宜学习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在教学《翠鸟》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对内容进行初读感知,然后设计了一个游戏活动: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每一个小组自选一个自然段,用不同的方式展开解读。如,可以将文本改编成课本剧,也可以利用“动作造型+解说”展示,还可以用其他表现形式进行展示。学生听说要开展游戏活动,顿时兴奋起来,积极进行小组设计、讨论、排练。课堂展示时,有小组自编自演哑剧,通过丰富的舞蹈动作来展示翠鸟的可爱形态和动作特征;还有的小组选定两个学生模仿翠鸟在嬉戏时的情景,另外两个学生进行对应解说。不管采用哪种表演形式,都带有极强的游戏性质。因为没有太多条件限制,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在游戏、表演中获得真切体验。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设计游戏特征明显的教学活动,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体验,对增强学生感知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学情分析,探索游戏教学方法

多数学生都喜欢参与游戏活动,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心理需求,设计出适宜教学的游戏。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分析。学生都处于成长期,不同年龄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因此教师要对学生的共性特征展开对比分析,抓住多数学生的兴趣点展开教学。其次,学生的游戏基础存在差异。由于生活环境、认知等因素的限制,学生对游戏的趋同性存在差异,教师应对不同兴趣的群体展开学情调查,引入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给更多的学生参与游戏的机会。最后,教师要注重吸引学生参与游戏设计,充分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这样的教学对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语文课堂的游戏形式没有规范要求,但要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如在教学《画核桃》时,笔者将课文中的生字和重要词语展示出来,然后让同桌合作开展一项游戏活动,游戏形式不限,只要将这些生字和重要词语形象地展示出来即可(如编顺口溜,用歌曲将字词唱出来)。在笔者提示之后,学生很快行动起来。同桌相互合作,对文本中的字词展开探究。在展示成果时,学生很有创意。有的将字词编写成故事,有的利用字谜来展示生字,还有的编写了歌词。如故事:“笑笑在家‘寂寞’难耐,找来小猫当模特进行‘素描’,并‘叮嘱’小猫不要乱动,可笑笑刚刚描绘出‘轮廓’,小猫就跳开了。笑笑一面抚摸小猫‘椭圆’形的屁股,一面‘和颜悦色’地劝导。”又如字谜:“咧嘴笑(嘻);心急如草(蕉);这是郭家(廓)。”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涨,并在游戏活动中产成了丰富感知。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对课文中的生字词展开有个性的游戏设计,将游戏与文本内容紧密结合,从不同视角展开学习渗透,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形式探究,整合游戏教学资源

语文教学与游戏相结合,并非创新。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会根据教学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游戏,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并在游戏活动中形成学习认知。但由于教学意识、游戏资源等因素的制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的游戏活动形式比较单一,游戏与教学的结合比较松散,难以充分融合。因此,教师要对教学中的游戏形式展开深入探究,从不同渠道搜集相关资源信息,通过搜集、分析、对比、筛选、总结,形成符合教学要求的游戏资源,为开展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女娲补天》时,笔者让学生搜集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在课堂展示时,很多学生都能够找到《孙悟空大闹天宫》《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等故事。笔者根据学生提供的相关信息,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选神话故事中的一个人物进行表演,可以自行设计台词和动作,展示时间为五秒钟。学生听说要在五秒钟内完成人物塑造,自然感觉有些难度。笔者随后作出一个孙悟空的典型动作,学生都笑了,也找到了灵感。在成果展示时,很多学生都创造性地进行发挥,有模仿嫦娥的,有表演猪八戒的,有塑造哪吒的,无论采用什么形式进行表演,只要能够表现出人物的一个特征,笔者都给予积极评价。学生从笔者的评价中获得了力量,课堂教学气氛高涨起来。笔者让学生表演神话故事中的人物,目的就是要建立相关认知。如果教师亲自参与课堂表演展示,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鼓励,课堂教学效果也不错。

四、多元引导,提升游戏教学水平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与游戏结合则是一种创造。在课堂中引入游戏,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协助、激励等作用。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游戏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认知建立联系,形成文本与生本思维的有效对接。另外,教师要对游戏活动进行解析,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适宜学习的气氛。其次,教师要成为课堂游戏的重要参与者,因为课堂师生互动的水平高低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和学生打成一片,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游戏教学才会顺利高效展开。最后,要鼓励学生有效参与,延伸思维。游戏只是课堂学习的载体,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多角度思维,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同时获得新知。

学生喜欢游戏,特别是涉及到动物方面的游戏。如在教学《小狮子爱尔莎》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我们都看过舞狮表演,狮子形态灵动,非常可爱。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组舞狮表演动作,并进行现场展示。”为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舞狮视频。学生看得很投入,并快速进入到了情境。在成果展示时,每个小组都有非常精彩的表现。笔者有针对性地给出鼓励性评价,学生显得非常兴奋。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进行舞狮表演,学生发挥了想象力,设计出了个性十足的表演动作,从中获得了深刻的感知。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将游戏融入课堂教学,为学生创设多元游戏教学情境,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深度挖掘教材文本,展开学情调查,对游戏形式进行探究,在游戏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引导,能够激活学生学习思维,从而让学生深度解读文本。

猜你喜欢

笔者游戏课堂教学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