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集中居住对四川藏区农村社区建设的影响研究
2016-04-07郑林凤
郑林凤
摘 要:推进四川藏区农牧民集中居住不仅有助于藏区农村草地和耕地的集约利用,而且有助于藏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牧民就业方式的转变。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农牧民分散居住对农村社区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并采用田野调查法,深入四川藏区了解农牧民集中居住的现状,最后进一步分析了农牧民集中居住对农村社区发展的积极影响。
關键词:四川藏区;农牧民集中居住;农村社区
基金项目:2014年四川省农村社区治理研究中心青年项目“四川藏区农村社区治理模式研究”(SQZL2014C0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普遍开展了以农民集中居住来推动农村现代化的新农村建设运动,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人褒之,有人贬之,有人观望之。然而国外乡村建设和集中居住的实践早已迅速开展,例如欧盟模式、日本的造村运动、韩国的新村运动等,这些也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所以,农民集中居住是农村社会变迁的结果,更是城市化进城的时代产物。
农民由分散向集中居住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是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二是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三是有助于农村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四是能够实现城乡资源互动,缓解城市和乡村发展困境,从而走出一条生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 四川藏区建设农村社区的重要性
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社区一词,认为社区是指那些价值取向相同、人口同质性较强的社会共同体,其体现的人际关系是一种亲密无间、不分你我、守望互助、服从权威且具有共同信仰和风俗习惯的人际关系;这种共同体关系不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而是由传统的血缘、地缘和文化等造成的[1]。吴文藻先生最早引入社区概念,后来以费孝通先生的观点为首推,他认为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同一地域里,形成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2]。娄成武等所著《社区管理》一书中将农村社区表述为以农业生产为重要谋生手段的人口为主的,人口密度和规模相对较小的社区[3]。于显洋认为农村社区以农耕为主要生产功能或生活方式,以村落为居住方式,而且村落的规模通常较小[4]。郑杭生则认为,中国特色的社区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具有内在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力及情感认同的地域生活共同体,无论是城市社区建设还是农村社区建设,都要强化社区服务[5]。李学斌也认为,农村社区是一个功能和情感共同体,因此农村社区的建设应着重强调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建设,其长远目的是为了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6]。从已有研究来看,学者们主要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农村社区进行了界定。本文从狭义上来使用农村社区概念,即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形成的新型农村社区,是与传统的农村社区相区别的。
从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际来看,呈现出较大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东西部不平衡以及各省内不平衡等。因此,温铁军认为,如果不出现奇迹也不出现灾难,经济仍然保持目前的平稳发展态势,到2030年中国城乡人口形成“两个对半”,即一半人口能够变成城镇人口,还有8亿人在农村,而生活在农村的8亿农民主要是欠发达地区。所以,中国的农村社区发展必须考虑到可能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大部分人口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之中,停留在传统的农村社区之中[7]。
因此,在我国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偏远民族地区如何进行新农村建设,如何进行农村社区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四川藏区农村社区建设是农村变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
长期以来,四川藏区牧民都过着高度分散又不固定的游牧生活,然而,随着以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当代社会的到来,这种孤立、分散、封闭的传统乡土社会已与开放、变化、流动、异质的开放流动大社会所不符,所以亟需进行转变以适应时代的潮流。
(二)农村社区建设可以促进农四川藏区经济发展,从而缩小与其他居民间的收入差距。
目前我省内居民收入还不平衡,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特别是四川藏区等民族地区较多居民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因此,只有通过加强该地区的农村社区建设,合理整合农村资源,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以增加农牧民收入,才会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与其他地区居民间的收入差距,提高农牧民的生活质量。
(三)农村社区建设可以促进四川藏区农村和谐文化的构建。
文化建设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核心。通过农村文化建设,可以更新和转变农牧民的思想价值观念,为四川藏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农村社区建成以后,就可以把原来分散的一些文化娱乐设施集中整合在社区,这样不仅增加了数量,丰富了品种,还扩大了规模,极大的丰富了四川藏区牧民的文化生活,这也符合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文明”建设。
总之,在四川藏区,要依据藏区实际进行有藏区特色的农村社区建设,也是一项艰巨而又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2 四川藏区牧民分散居住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负面影响
四川藏区,包括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总面积近25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总面积的51.6%,人口约189.5万,农村人口约占全部人口的80%,其中,藏族、羌族农村人口约占全部农村人口87%左右,藏族人口数仅次于西藏,是我国第二大藏区。
高寒的山区气候,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经济生产都极大地制约了当地的发展,牧民们采用粗放而又原始的生产方式,处于靠天养畜、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状态。这些特性对该地区农村社区的建设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一)地理位置偏远,导致四川藏区农村社区发展动力不足。
四川藏区地处川、藏、青、甘、滇五省(区)结合部,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分为高原和高山峡谷两部分,海拔较高,落差较大。由于地理位置偏远,难以享受到周边城镇经济发展的辐射,加上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等不利因素的制约,即使有丰富的资源也不能为该地区农村社区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
(二)人口居住分散,导致四川藏区农村社区发展缺失凝聚力。
四川藏区农牧民居住十分散乱,由于牧民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放牧生活,使得牧民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缺乏沟通和交流,难以培养牧民的社区归属感,从而使得农村公共事务既缺乏足够的经济支持,又缺乏足够的人力保障。这就导致了四川藏区在发展农村社区时较其他农村地区更缺乏凝聚力。
(三)资源利用效率低,导致四川藏区经济水平提升困难。
四川藏区传统的放牧方式导致了牧民往往超草原负荷放牧,从而造成草原植被的破坏,并且在这样的放牧方式下,牧民应对冰雪灾害的能力是较低的,一旦危机来临,牲畜往往会因为缺乏过冬粮草和暖棚而被饿死、冻死。所以,这样的放牧方式一方面导致了农牧区草原的利用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导致牧民收入水平不高。
(四)经济基础薄弱,使得四川藏区农村社区的发展困难重重。
四川藏区属于资源限制开发区,因此,牧民的收入结构比较单一,加上很多牧民只会说藏语而不会讲普通话,所以外出务工的机会也比较少。加上牧业靠天吃饭的不确定性,不能保障牧民稳定的收入,从而使该区经济基础一直在低水平徘徊,无力推动社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五)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水平不高,使得四川藏区农村社区发展空间受限。
四川藏区牧民过度分散居住的现状,导致政府在推行新农村建设和其他惠民政策时,不能有效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资源的聚集效益,从而加大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难度与成本,影响了规模效益的发挥。因此,四川藏区牧民对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务的需求,在分散居住下,是很难得到满足的。这就进一步拉大了城乡服务不均等的鸿沟,影响了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
3 推动牧民集中居住对农村社区建设的影响
-以甘孜州道孚县龙灯乡拉日村为例
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是一项关系牧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更是关系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稳定和谐的基础工程。实施这一行动计划,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藏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迫切需要,对于解决牧民永久定居问题,实现藏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现实和长远意义[8]。为此,四川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藏区牧区实施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其主要内容是从2009年起连续用4年的时间投资180亿元(政府投入65亿元) 以解决10万户、48万牧民的定居问题;并以村为单位组织牧民统一新建、改建住房,引导牧民集中居住;规划建设1409个定居点,在配套实施“帐篷新生活行动”的同时,建设牲畜棚圈、牲畜暖圈、贮草棚等生产设施,建设村民活动中心、学校、卫生室和饮水、电力、交通、通讯、广播电视等公共服务设施。
四川甘孜州道孚县龙灯乡拉日村,位于海拔近4000米的纯牧业区,2009年,被四川省政府啟动的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列为四川省牧民定居示范点。经过几年的发展,该村牧民定居计划顺利完成,牧民逐水草而居的现状得到转变。通过集中居住,该村的农村社区得以快速发展,基本实现了家家有固定房、户户有新帐篷以及村上有活动中心的目标。
首先,通过集中居住,使分散居住的牧户适度集中、聚集,从而直接转变了游牧民的生活观念。虽然牧民们仍保留着传统的民族生活习俗,但是一些传统的生产方式已悄然发生了变化,这在年轻一代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在拉日村,很多年轻人不仅会放牧,还可以外出打工与外界沟通,这不仅提高了牧民的收入,而且也有助于牧民及时了解新闻。回想过去的游牧生活,牧民们最开心的就是在夏季牧场上高歌几曲,而现在的年轻人,爱唱歌的都跑去外面参加歌唱比赛,将藏区的好嗓子展现给更多的人。另外,在拉日村定居点,牧民间也有了更多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不仅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而且不断关心村集体公共事务,并涌现出一批批致富能人,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其次,通过牧民集中居住,农村社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拉日村定居点,可以看到新建成的饮水管网、太阳能以及牲畜棚圈、道路、卫生院、学校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虽然这些配套设施还处于初建阶段,但是牧民们最急迫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比如牧民们不仅可以用热水器洗澡、享受非常方便的医疗服务,而且牧区小孩也能和城里孩子一样就近上学了,这在分散居住情况下是很难实现的。
再次,通过集中居住,牧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改变,牧民的增收渠道也不断丰富。牧区合作社的兴起,不但提高了牧区土地的利用效率,而且增强了牧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注入了新的技术和人力,使畜牧业在原来的产业基础上向纵横向深入,改变了牧区产业结构的同时也拓宽了牧民的增收渠道。在拉日村定居点,不少牧民已经把重心从原来的放牧转移到副业上,实现了向职业化的转变,比如跑运输,做虫草生意,或者在村上当环卫工人等。另外,政府和村干部都在考虑当地的旅游开发,这又让牧民们看到了通过旅游实现致富的希望。
最后,通过牧民集中居住,牧民的体质得到了增强,也更热衷于参加村上的文化活动了。在拉日村定居点,牧民们都住进了新建的藏式小别墅,不仅住得更舒心,而且更有利于健康了。在集中居住以前,牧民们基本上都住在牛毛帐篷里,由于其防水性不好,遇到下雨天,常常是外面下大雨,帐篷里面下小雨,由于长期居住在这样潮湿的环境里,牧民风湿病发病率较高。而现在牧民除了有定居的藏式小别墅,外出放牧还有新帐篷、新设施,生活更惬意了,这十分有利于藏区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和传承。
通过牧民集中居住和相关政策的实施,四川藏区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牧民的居住条件改善了,社区的基础设施增多了,牧区的生态环境优化了,社区的公共服务丰富了。总之,牧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经济有了新发展和新支撑,这正是四川藏区农村社区在建设中抓住了牧民集中居住这个契机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德]F·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5-6
[2] 夏国忠.社区简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7
[3] 娄成武,孙 萍.社区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
[4] 于显洋.社区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8
[5] 郑杭生.中国特色社区建设与社会建设-一种社会学的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6):93-100
[6] 李学斌.城乡社区建设的比较[J].中国民政,2008(5):24-26
[7] 温铁军.中国大陆乡村建设[J].开放时代,2003(2)
[8] 王岚,吴蓉,崔庆五.四川藏区牧民由“定居”转为“安居”的几个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