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现存问题及优化策略微探
2016-04-07贲志学
贲志学
高中物理课堂上,提问是师生互动最为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恰到好处的提问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来构建认知,因此研究如何增强高中物理教学过程提问的效度是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1 当下高中物理课堂提问中所存在的问题
提问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思考,而现实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提问的这一根本目的,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所提出的问题要么过于简单到无法刺激学生的兴奋点,要么太难,使得学生无处着手.很多时候,教师问题的提出只是为了引领自己的教学活动,没有和学生形成积极的互动,因此自问自答,提问的过程也就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失去了本该具有的效用.
2 有效提问的基本特点
有效的提问应该是怎样的呢?有效的提问应该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切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问题的内容应该放在已知知识和未知知识的边缘地带,以引而不发地姿态引领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已有认知实现对新知识的同化,进而实现物理知识体系的构建.提问的时机要恰当,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适时地提问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收敛心神,集中注意力.此外,有效的提问还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教学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必须兼顾到学生个体水平上的差异.
3 优化提问的基本策略
物理教师要实现提问方式的优化,就必须从高中物理的学科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兴趣所在,结合以下几项策略提升提问的质量.
3.1 挖掘物理实质进行情境式提问
物理知识和规律是通过各种物理现象总结出来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创设情境,将相关物理图景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引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背景下,开始对问题进行探究有助于激起学生的兴趣,更为真实地了解物理规律的本质.
例如,将介绍“超重”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整个情境可以由提问逐渐铺陈开来.教师问:在乘坐电梯上楼时,电梯刚刚开始启动的时候,你有过一些奇怪的感觉吗?部分学生会说有,可能也有部分同学因为平常缺乏观察,有点不知所云.教师不应就此打住,而应继续通过提问来引起他们的回忆:电梯启动时,你的腿部有没有什么感觉?有没有感觉到腿有点重?这时同学基本都能回想起这一感觉.教师继续发问:腿部的感觉源于腿部的受力,当时人体所受外力有哪些?学生答:这就要进行受力分析了,可分析出,应该有重力和电梯地板提供的支持力.教师继续问:相比于电梯启动前,这两个有无改变?学生分析:重力肯定不变,支持力…….此刻,学生认知水平的[HJ1.15mm]差别必然导致对问题解析的速度,教师应该给予时间让他们充分思考,对节奏较慢的同学,鼓励他们相互讨论和提问.就这样,通过一系列问题,学生又一次对结合运动状态来进行受力分析的基本思路进行了体验,同时也自我探究出了超重现象的本质原因.
3.2 对物理问题进行分解式提问
学生的认知水平中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当某些物理问题交给学生来进行探究时,有部分同学感到无处下手,此时教师可以将问题进行分解成凸显层次感的子问题,让这些层次分明的子问题引导着学生由浅入深地对问题进行探究,而且这些子问题也成为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支架.
例如,对必修1《牛顿第一定律》中有关“力与运动”关系的探究过程中,教师先演示这样的实验:用力推动原本静止在地面上的小车;之后将小车翻转过来,用力推小车.演示完毕后,教师提问一串串问题:哪位同学能将刚才老师演示的现象描述一下?对应有关现象,你有什么看法?玩具小车前后两次运动位移大小的差别说明了什么?如果将小车放在气垫导轨上,你来猜想一下,小车的运动会有怎样的特点?学生给出猜想后,教师将气垫导轨架设在讲台上,给学生演示在其上推小车的实验,并进一步提问:若延长气垫导轨,则小车的运动会如何继续下去?在这一系列层层推进的问题框架下,学生逐渐将生活中常见模型演变为摩擦力逐渐减小直至消失的理想化模型,进而归纳出“力与运动”的关系,并最终能总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单纯地向学生介绍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相比,这种以分解式提问来推动学生逐步探索的教学效果更好.
3.3 在易错点进行陷阱式提问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有时会想当然地自我解读某些物理概念,导致认知上的错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针对这些错误,经常性地进行反复.在某些问题的分析和讲解时,遇到那些似是而非的概念,教师可以用具有诱导性的语气进行陷阱式的提问,当学生将错误认识脱口而出时,教师停顿片刻,学生略一思考,突然意识自己的错误,从而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强化他们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例如,牛顿第二定律多过程问题的典型例题:机场和火车站常用传送带来运送客人的行李,如图1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的示意图,已知该传送带长2 m,正以1 m/s的速度运转,某质量为10 kg的物块(可视作质点)无初速[TP3GW218.TIF,Y#]地放于A端,该物块与传送带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求:物块从A端运动到最右侧的B端所需要的时间(g取10 m/s2).
这是一个滑动摩擦力作动力的典型模型,物块会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以1 m/s2的加速度加速前进1 s,对应位移为0.5 m,随后物块会随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教师在带领学生构建问题思路时,会逐步分析:初速为零的物块放在运动的传送带上时,会受到什么力带动它前进?学生答:滑动摩擦力.教师问:随着加速的进行,当物块速度达到1 m/s时,它和传送带之间属于什么状态?学生答:相对静止.教师问:此刻还有没有滑动摩擦力?学生答:没有了.教师问:那后续过程什么力帮助他们一起向前匀速运动?大部分学生答:静摩擦力.少部分学生会笑起来,最终其他同学也意识到错误,一起笑起来.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陷阱式提问,我们再次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这一概念.
总之,教师在提问方式设计时,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充分挖掘教材,灵活组织问题形式,必要时还要进行艺术化的加工.唯有如此,我们所提的问题才会成为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引导学生进行规律的探索和知识的构建,推动他们科学方法和物理思维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