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改增”背景下施工企业应对策略探析

2016-04-07

山西建筑 2016年19期
关键词:进项税额营业税税负

曹 兵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营改增”背景下施工企业应对策略探析

曹兵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通226007)

介绍了“营改增”的主要内容与特征,从造价管理、企业税负、财务管理、固定资产四方面,分析了“营改增”对施工企业的影响,并提出了“营改增”背景下施工企业的应对策略,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营业税,增值税,工程造价,市场竞争力

0 引言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两会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营改增,从5月1日起,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为配合营改增的改革,2016年3月2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正式颁布《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这标志着施工企业已经全面进入增值税时代,这对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施工企业在新形势下如何改进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提升税务筹划能力,全面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是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营改增”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1.1增值税的背景

增值税最早起源于法国,由法国税务总局局长助理莫里斯于1954年积极推动和制定,并在法国全面推广和执行并取得成功。我国早在1979年就开始对增值税的开征进行可行性调研;1980年同时在长沙、襄樊、柳州等城市对机器机械和农业机具两个行业试点开征增值税,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1993年年底我国对税制进行全面改革,1993年12月13日发布了《增值税暂行条例》,条例规定自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对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进口货物全面征收增值税,但对于建筑业、运输业等九大行业保持征收营业税。2011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营改增”工作开始覆盖到其他行业,上海率先在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开展“营改增”试点,2014年1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2016年5月1日 起增值税在包括建筑业在内的其他所有行业开始全面执行。按照通知的规定,建筑行业将施工企业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纳税人按照增值税税率的11%计算销项税额,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小规模纳税人按照3%的征收率全额进行征收。

1.2施工企业“营改增”的主要内容

施工企业的营业税是对企业的全部应税收入的总额进行征税,包括各种应税劳务收入的营业额、各类不动产的销售额、施工企业总的工程结算收入等。营业税属于价内税、直接税,其发生的费用计入企业的当期损益,由销售方承担税款,税负不能转移。增值税是以商品和劳务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作为计价依据征收。我国增值税的征收采用抵扣的方法,即销项税额减进项税额。增值税是价外税,其发生的费用不计入企业的当期损益,由消费者承担税款,税负层层转移。如果企业不能及时取得相应进项税额的发票,就不能进行抵扣,从而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营改增”后对施工企业来说,需要较高的企业管理水平和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1.3“营改增”的主要特征

营改增的目的是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避免重复征税,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相对于营业税,增值税有着自身的特点:

1)不重复征税,降低企业税负。

营业税针对的是企业总的营业额征收,营业额在每次流转后,不管是否有盈利都要交税,存在重复征税。增值税只对流转过程中的增加值进行征税,如果没有增值就不需要征收,因此不存在重复增收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商品的流转,同时降低企业的税负。

2)每个流通环节都要征税,同时每个环节进行扣税,消费者承担最终的全部税负。

作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只是把从购买者那里收取的税收转交给政府,经营者自己并没有承担税款,对企业的利润没有影响。当商品销售给最终消费者时,该商品在以前所有环节缴纳的税收全部转嫁给最终消费者。因此增值税是典型的间接税,价外税。

3)提升经营者的纳税意识,降低纳税成本。

由于增值税实行环环相扣,因此,作为商品的购买者,为了自己在销售商品时能够进行税收抵扣,减少自己的税收,必然会催促上游商品销售方及时开具增值税发票,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经营者的纳税意识,同时客观上也起到监督企业及时纳税,降低管理者的纳税成本。

2 “营改增”对施工企业的影响分析

施工企业的业务模式是通过招投标等方式承接项目,然后根据项目的情况进行分包、内部承包等方式进行,因此,营改增对施工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造价管理、税收筹划和财务管理等方面。

2.1对施工企业造价管理的影响

在传统的营业税模式下,工程造价的构成主要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费、企业管理费、政府规费、企业利润和税金。但在采购的材料中本身包含了增值税,比如购买的钢材和水泥中就包含了17%的增值税。这样就存在着重复纳税的问题。在增值税模式下,工程造价的构成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费、企业管理费、政府规费、企业利润和增值税。与营业税不同的是工程造价中的材料费、施工机械费等是不包含税金的。因此,企业在进行投标报价时的报价就会不一样,材料比重大的项目报价就会变低。

2.2对施工企业税负的影响

实施“营改增”后,施工企业必须按照缴纳增值税的计税方法计算应缴纳的税收,即应纳税额等于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因此,企业的实际税负主要取决于进行税额的抵扣。研究表明,从理论上讲,营改增后施工企业的总体税负是下降的,可以提高企业整体的净利润。但是,在实务中,除了从部分钢材、水泥企业可以获得有效的增值税法发票进行抵扣以外,大部分个体供料,比如施工用的砂、石料、木料、建筑辅料等的供应商不能出示具有合法合规的发票,这样实际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就会小于理论上的进项税额,造成实际税负的增加,甚至高于原来交的营业税,加重施工企业的负担,影响企业利润。

2.3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在原有的营业税模式下,施工企业的财务报表中都包含营业税。比如主营业务收入中包含了营业税,购买的钢材、水泥等大宗材料中包含了增值税。但是,增值税是价外税,对企业的损益没有影响,在这种模式下,企业的营业收入会下降,企业的营业成本也会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果也会发生改变。

由于建筑业的特殊性,施工企业在承接业务过程中一般先垫资施工,根据完工程度与业务方办理过程结算。这样企业的收入时间和实际收到的款项的时间有一定的出入。施工企业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定收入后需要申报纳税后,没有足够的资金用于项目的运营,致使企业的资金紧张,增加企业的资金压力。同时,由于企业购买的各类资产中均不包含税收,企业的总资产数额将会降低。因此,营改增后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将会发生重大的影响,同时也使得财务报表的数据结构发生重要的变化。

2.4对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负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里的规定,对施工企业购买的固定资产包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进行抵扣,第一年抵扣60%,第二年抵扣40%。建筑行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随着装配式施工方法的全面推广,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中的比例越来越高。营改增后附在固定资产中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必将增加施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动力,促进企业投资设备的积极性,有效降低投资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 “营改增”后施工企业的应对策略探析

实施“营改增”后,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施工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施工企业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对企业各方面的影响,对比企业自身的经营和业务结构,调整发展战略,切实提高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完善管理体系,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的税负,提升自己的盈利能力。因此,施工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应对策略。

3.1提升企业的经营意识,健全企业规章制度

“营改增”对施工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文化和经营意识有很大的影响。相对于营业税,增值税有更多的税务筹划和管理的空间。施工企业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原有的组织结构和部门划分,各部门也必须全方位增强管理意识和管理力量。比如,施工企业购买的钢材、水泥等大宗材料较多,大宗材料的运输费用如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可以进行抵扣,因此,从税务筹划的角度考虑,企业可以设立运输部门或运输子公司。对于采购零星材料时,要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从大企业购买抵扣划算还是从小企业购买价格便宜划算。由此可见,营改增表面看是税收计算方法的改变,实际是企业进行策划和管理意识改变了。企业的最高决策层和管理层必须对相关规定深入学习,对项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论证,提升利用增值税进行税收筹划的空间,提高企业的经营意识和盈利能力。

3.2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实施“营改增”后,施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自己的专业化程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缴纳的增值税。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广装配式施工方法,装配式施工需要新增大量的机械设备,减少人工的支出成本,而新增的机械设备可以抵扣增值税,这样一方面新增固定资产可以及时扩大自己的资产规模,增强企业的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还可以利用税收政策减少税收支出,降低企业的税负。再者,在涉及相关的国际业务时,国家放宽了相关政策,作为施工企业可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业务,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

3.3增强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

传统营业税的会计处理非常简单,营改增后的会计与税务处理变得非常复杂,同时在财务和税收管理中还涉及到免税政策、先征后退、免抵退等诸多税收政策。作为企业的财务人员,必须熟悉增值税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和政策,树立一般纳税人意识,准确掌握增值税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应纳税额。因此,企业必须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密切关注财税改革的最新动态,积极学习国家最新的财务和会计政策,总结和吸收同行业的经验和教训,最大程度地利用有利影响,将不利影响降到最小,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的税务,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3.4改进施工工艺,调整成本结构

“营改增”后,取得的原材料和购买的机械设备都可以计算销项税额进行抵扣,而人工费和管理费用不可以抵扣,因此,施工企业一定要认真研究承建项目的成本结构,努力改变成本的构成,降低人工费用在项目成本中的比重,增加机械化施工的比重。这就要求施工企业改进现有的施工工艺,增加对施工工法的研究,降低对人工的过度依靠,增加施工的机械化水平。

4 结语

“营改增”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施工企业的税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扩大企业的市场需求和市场的竞争能力。但是,当前大部分施工企业的管理方式还很传统和粗放,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抵扣链条还不完善,结果可能造成实际税负的增加。因此,施工企业一定要及时转变观念和发展模式,加强企业的税收筹划和财务管理,加强对供应商和分包商的管理,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营改增”对企业的财务工作带来的影响进行改善和调整,切实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Z].2016.

[2]万建国.“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及应对研究[J].建筑,2015(7):56-57.

[3]刘爱明,俞秀英 .“营改增”对建筑业企业税负及盈利水平的影响[J].财会月刊,2015(1):80-81.

[4]纪经莲,张玉娟.“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14(7):111-113.

[5]姚陈军.“营改增”对建筑业的影响探讨[J].国际商务财会,2013(5):1-7.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actics analysis based on “business tax replaced by value-added tax”

Cao Bing

(JiangsuCollegeofEngineerandTechnology,Nantong226007,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content and features of the replacement of business tax with a value-added tax, analyzes its influence o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from the cost management, enterprises taxes,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fixed assets, and points out the strategies of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under the background, so as to increase the enterprises’ market competition power.

business tax, value-added tax, engineering cost, market competition power

1009-6825(2016)19-0216-03

2016-04-13

曹兵(1973- ),男,副教授,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一级建造师

F407.9

A

猜你喜欢

进项税额营业税税负
“营改增”条件下建筑企业如何降低税负
“营改增”后对不动产进项税的会计处理
不动产进项税额分期抵扣会计处理
营改增后不动产已抵扣进项税额转出的会计处理
浅析“营改增”后四个进项税额明细科目
中央营业税暴增30倍 特殊时间段的特殊现象
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收入
关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交通运输类快递业营改增税负比较及对策
6.按月申报营业税的小微企业免征营业税如何进行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