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振冲加固法在日照水库加固工程的应用

2016-04-07梁成军

山东水利 2016年8期
关键词:冲器造孔主坝

梁成军

(日照水库管理局,山东 日照 276816)

振冲加固法在日照水库加固工程的应用

梁成军

(日照水库管理局,山东日照276816)

振冲法加固已经广泛应用到松散砂壳坝坝壳的抗震加固中。本文简要介绍了振冲加固原理,并以振冲加固法在日照水库主坝抗震加固工程的应用为例,归纳总结了振冲加固的施工方法、质量控制重点、质量检测方法和加固效果。

振冲加固;除险加固;质量控制;应用效果

日照水库位于日照市东港区驻地以西16 km处,始建于1958年10月,于1959年6月基本建成,是一座多年调节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库,总库容3.180 5亿m3。水库枢纽工程包括主副坝、南北放水洞、水电站、溢洪道4部分。现状防洪标准达百年设计、5 000年校核。

1 主坝砂壳存在问题及处理方案

2000年4月,山东省水利厅委托相关单位对日照水库工程进行了安全鉴定。主坝0+600~1+ 050段的坝壳料以砂为主,并夹杂风化岩的碎屑、碎块及壤土,土质不均,为不良级配的砾质中砂,局部为良好级配的砾质中砂、砾质极细砂,呈松散状态。主要指标为:标准贯入击数3~6击,干密度1.33~1.55 g/cm3,相对密度0.34~0.64,渗透系数2.28×10-2~4.4×10-2cm/s;不均匀系数一般为6.8~12.7,水上休止角为34.6°、水下休止角为30.8°。经鉴定:主坝上游砂壳松散,砂壳及坝基遇地震存在液化的可能,须对大坝砂壳进行抗震加固处理。

为解决主坝0+600~1+050段上游坝壳松散问题,除险加固工程设计时经方案比选采用振冲加固方案。自高程31.0~43.0 m,大约为上游砂壳厚度的1/2范围内实施;振冲桩底高程应高于坝基高程0.60 m,且保证离开心墙2.0 m,以确保心墙和坝基的稳定。桩号0+750~0+960坝段,顺坝轴线方向桩距1.5 m、垂直坝轴线方向排距1.3 m,梅花形布置;桩号0+600~0+750坝、0+960~1+050坝段,顺坝轴线方向桩距1.5 m、垂直坝轴线方向排距1.5 m,亦为梅花形布置。采用377-55 kW振冲器,振冲填加料采用纯净粗砂,振冲顺序为由下至上。振冲加固后,使坝体砂壳的相对密度达到Dr≥0.75。

2 振冲加固原理

用振冲法加固砂坡,是使砂土先期振动液化,重新填料固结,以提高砂坡的密度。即在振冲器不断振动和射水的过程中,使孔内附近砂土和填料液化,便于振冲器下沉,同时将悬浮砂粒及填料挤入孔壁,并传播振动和渗透压力,扩大液化区,使土粒重新排列、固结密实。用振冲法加固砂坡的实质,主要是利用震挤、液化、重新固结的作用来提高砂土的密度。

3 主坝砂壳振冲加固施工

3.1振冲试验

设计时初拟了施工工艺参数,但在施工前需要通过振冲试验确定相应的施工技术参数。日照水库振冲加固施工性能试验共布置4个试验区,每个试验区布设四排桩,0+600~0+610、0+630~0+ 640、0+730~0+740三个试验区,桩距、排距均为1.5 m,0+870~0+880试验区,桩距1.5 m,排距1.3 m,均呈梅花桩布置。振冲效果检测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次设计的孔距、排距能达到其加密效果(相对密度≥0.75),振冲时应按以下5项施工参数进行控制:振冲孔定位偏差不大于5 cm;钻进时水压控制在0.4~0.6 MPa,振冲电流80~100 A;造孔贯入速度控制在1~2 m/min;提升间距≤45 cm;留振时间不小于80 s。

另外,通过对主坝前坡0+600~1+050四个实验区的试验数据,分别对不同深度标准贯入击数、干密度、相对密度相关分析,绘制振冲前后标准贯入平均击数对照图,建立不同深度与标准贯入击数关系曲线。根据相关曲线成果,日照水库主坝振冲加固工程,若满足相对密度0.75的要求,标准贯入击数需在17击以上,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多。

3.2振冲加固施工

为加快施工进度,避免施工干扰,本次振冲加固工程共划分为9个施工段,自标号0+600开始,每50 m作为一段,至1+050段结束,每一段配备16 t吊车1台,振冲设备1台(套),各段平行施工。

施工前,按规定进行砂料(原坝体砂、外购砂)的最大干密度、最小干密度、自然干密度的检测,检测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进行,根据施工前原坝体干密度与施工后干密度进行比较,确定加固效果。

振冲施工程序为:场地平整→振冲机械定位→振冲造孔→造孔结束→上提40~50 cm→填料振冲→逐层振冲加固→振冲器提出孔口→下一个振冲孔施工。

施工方法采用排孔法,由一端开始,依次逐步造孔至另一端,由高程31.5 m依次到高程43.0 m。吊车就位后先将振冲器悬吊,对准孔位,开动振冲器,打开水源,检查水压、电压和振冲器空载电流,一切正常后开始喷水下钻。振冲器在其自身重量和振动喷水作用下,以1~2 m/min的速度慢慢沉入砂中,每钻入0.5~1 m,在该段高度悬留5~10 s扩孔,待孔内泥浆溢出时,再继续沉入。造孔时如遇有硬层电流上升到额定电流值,暂停下落,适当加大喷水口压力,并上下起落振冲器,直到穿过硬层后再继续贯入。振冲贯入时详细记录造孔电流、水压和时间。当下沉达到设计深度时,振冲器在孔底适当留振,排除泥浆进行清孔,直至孔口返出泥浆变稀为止。清孔完毕后,用装载机将砂料运至振冲孔口附近,人工向孔内均匀填料,填料采用连续填料法,达到留振时间80 s后将振冲器上提40~50 cm,继续加料振密,如此反复直至桩顶。

3.3质量控制与检测

振冲加固的效果,主要与振冲器的性能、砂坡材料的特性、施工情况及边界条件和起始条件等有关。在振冲器选定、砂坡材料的特性已定的情况下,施工情况尤为重要。施工工艺掌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和加固效果。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重点把握造孔和填料关。施工过程中,振冲器定位偏差不大于5 cm,振冲器贯入时保持垂直,保证成孔中心与施工图纸定位中心偏差不大于10 cm,造孔完成后的桩顶中心与定位中心偏差小于桩孔直径的0.2倍。施工中严格控制贯入速度、提升高度和留振时间,保证填料充足。

对于加固后的砂壳或坝基质量,可以选择采用标准贯入、静力触探、探井或波速法等适当的方法进行检查测定。本工程检查方法采用标准贯入法,振冲完成14 d后进行检测,每个单元振冲孔设1组检查孔。本工程总计振冲孔7 858个,进尺6万余米,共划分为30个单元,标贯试验30组,做标贯试验482段次,试验结果全部合格,整体工程质量优良。

4 结语

振冲法加固地基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引进我国,由于该项技术机理明确、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用三材、造价低廉、技术效果好等原因,先后在交通、水利、电力和工业民用建筑等部门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实践证明,振冲法在日照水库主坝抗震加固中,通过精心设计和规范施工,严格质量控制与检测,达到了预期的加固目的。

[1]白永年,吴士宁,王洪恩.土石坝加固[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280-303.

(责任编辑迟明春)

TV697

B

1009-6159(2016)-08-0037-02

2016-04-25

梁成军(1968—),男,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冲器造孔主坝
中国水利工程优质( 大禹) 奖获奖工程: 右江百色水利枢纽工程(主坝鸟瞰)
浅谈普通客车车钩缓冲装置故障分析及处理
南美洲高填方粉细砂地基振冲工艺改进及应用
泡沫铝隔冲器设计及其对卫星可展开附件收拢状态力学特性的影响
一种锚索造孔喷雾降尘装置
双塔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主坝段防渗体设计
某水库坝基混凝土防渗墙工程施工技术控制
坝基混凝土防渗墙工程的施工技术研究
牛津大学《Cherwell》
浅谈坝体的劈裂灌浆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