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弥尔顿作品《力士参孙》中的清教主义情结

2016-04-06乔玉王蜜蜜

青年文学家 2016年8期
关键词:弥尔顿

乔玉 王蜜蜜

摘 要:《力士参孙》是弥尔顿晚期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这部作品中,清教主义情结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弥尔顿是一个十足的清教徒,信奉加尔文主义,认为《圣经》是唯一最高的权威。从本质上讲,清教徒是英国天主教内的改革派,其认为个人和教会不能成为传统权威的解释者和维护者。弥尔顿在《力士参孙》中也一再强调,要奉行上帝的旨意,不能违背对上帝的承诺,不能将上帝的秘密泄露于旁人。这些思想的表达,正是其清教主义情结的一种体现。

关键词:弥尔顿;《力士参孙》;清教主义情结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8-0-01

弥尔顿是十七世纪英国文坛上最为著名的诗人之一,也是清教徒文学的代表人物,因为受到家庭的影响,弥尔顿的清教主义思想比较明显,他以笔为武器,写下了许多带有清教主义思想的作品,目的就是要宣扬清教主义思想,向英国传统的天主教发起进攻。为此,弥尔顿进过监狱,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的斗志。在出狱后的晚年时期,他写下了《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三部作品,在作品中,他猛烈抨击封建贵族的腐朽,对英国天主教也进行强烈的批评,他的作品启发人心,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巨大。

一、《力士参孙》的取材

《力士参孙》这部长诗取材于《旧约》中的《士师记》,主要讲的是大力士参孙被人出卖后被弄瞎了双眼,但是参孙不忘复仇,在敌人们逼迫他演武的时候仗着自己的神力推倒庙宇,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故事。弥尔顿之所以从《旧约》中取材,其根本原因是清教徒信奉的唯一最高权威就是《圣经》,而《旧约》是圣经中的一部分,通过对《圣经》中故事的再加工和演绎,可以体现清教徒本身对《圣经》的虔诚信仰。另外,弥尔顿之所以选择参孙这个形象,是因为参孙身上具备清教徒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即使双目失明,参孙本身的斗志也没有得到丝毫的减弱,反而更加的强烈,这与弥尔顿本身的人生经历具有相似性,通过作品中人物性格的展示,也从侧面体现出了作者本身的一种斗争精神,通过对自身经历的一种剖析和对作品人物灵魂的深刻发掘,产生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清教徒思想的结晶,也是弥尔顿思想的价值所在。

二、《力士参孙》清教主义情结的体现

1、对《圣经》的信奉形式

清教徒对《圣经》的信奉有别于英国的天主教,天主教对《圣经》的信奉具有严格的仪式规范,但是清教徒没有,清教徒在信奉《圣经》的形式上,选择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信奉,即信奉达到精神上的虔诚就可以,并不追求繁琐的仪式。这点在《力士参孙》中有较好的体现。在《力士参孙》这部诗剧中,参孙虔诚的信仰者上帝,但是他的虔诚体现在内心深处,并没有通过实际的外在形式而表现。参孙被出卖,他一再进行心理的忏悔,他认为他将上帝赋予他神力的秘密告诉了别人,这是对上帝的一种不敬,因而他无时无刻在进行心理上的忏悔和救赎。《力士参孙》是将清教主义赞歌推上高峰的作品,这部作品表现出的清教主义情结正是当时清教徒的普遍愿望,这种不拘泥于形式的精神信奉,是清教徒对上帝的一种由内而生的虔诚。

2、主张自我节制,远离诱惑

参孙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有上帝赐予的大力,本可以大有作为,但他放纵自己的情欲,经常浸淫女色之中。他不顾父母的劝告,娶当时敌对的非利士人为妻。不仅如此,后来在他成为士师并且领导以色列打败了非利士人以后,更是放浪形骸,与妓女和后来直接导致他失败的女人大利拉交往,最终违背了对上帝的承诺,泄露了自己力量的秘密,被挖去双眼,与敌人同归于尽。清教主义非常重视克守己心,重视在上帝面前的圣洁。箴言4:23说:“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参孙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不能保守己心,反倒随从自己的私欲,任意放荡,以致身败名裂。清教徒主张在上帝的帮助下抵抗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大如色、财、权,小如骄傲、自私、嫉妒;犯罪之后要及时悔改。参孙在最后一刻悔悟了,乞求神再次给他力量在非利士人身上报仇。清教徒也强调认罪,悔改以及心智上的更新,并期望上帝的赦免和洁净。

3、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是清教徒的思想结晶,也是弥尔顿要重点表现的清教主义情结。在诗剧《力士参孙》中,参孙作为向恶势力斗争的代表,他勇敢、不服输的精神感染着千千万万的清教徒。参孙被出卖成为阶下囚,但是他依然保持着对上帝虔诚的信仰,他认为这是自己泄露秘密的惩罚,在他的双眼被弄瞎之后,参孙并没有放弃反抗,而是复仇的意识日渐浓烈,这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体现着清教徒向封建势力发起进攻的强烈意愿。在最后,在参孙被逼迫演武的时候,他坚决不向恶势力低头,利用自身神力将恶势力与自己埋葬,这种奉献精神也正是清教徒所具备的为了实现理想而不惜自我牺牲的精神。总体而看,《力士参孙》将清教主义情节中的斗争精神予以了完美的诠释。

三、结束语

《力士参孙》的价值所在不仅仅是因为其本身具有的文学性,而是这部诗剧完整诠释了清教主义情结,将震撼人心的力量表现了出来,加深了人们对清教的认识,这种勇敢无畏的反抗精神是任何时代都要具备的一种自我成长和提升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僴中.《力士参孙》的清教主义色彩与悲剧意义[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01:91-96+86.

[2]吴玲英.堕落与再生——论《斗士参孙》中的“大利拉之悖论”[J].外国语文,2012,04:5-9.

[3]兰红梅,李珊.弥尔顿作品中的清教主义元素解读[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30-35.

[4]王凯.论《失乐园》中的清教主义思想[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04:37-39.

猜你喜欢

弥尔顿
温暖的衣裳
弥尔顿研究代表性文献评述
1720年版《弥尔顿诗集》的排版、插图和导字——分析目录学案例研究
浅析《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的塑造动机
史上无专制
浅析《失乐园》的自由意志和反叛精神
浅析牢狱之灾对弥尔顿创作风格的影响
国内弥尔顿研究述评
论弥尔顿对“精神”的神学诠释
弥尔顿十四行诗的人文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