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尔顿研究代表性文献评述
2021-03-25郝田虎崔梦田
郝田虎 崔梦田
引 言
著名苏格兰学者赫伯特·格里尔逊爵士(Sir Herbert Grierson,1866-1960)曾说过,“弥尔顿是唯一值得终身阅读的伟大英国诗人”(Nicolson,1998:373)。积累了几个世纪的弥学文献汗牛充栋,且在不断增长中,本文试图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文献从5个方面进行评述①,为学界进一步研究弥尔顿奠定基础。1.弥尔顿作品代表性版本和译本评述;2.国外弥尔顿研究代表性文献评述;3.国内弥尔顿研究代表性文献评述;4.弥尔顿世界传播史代表性文献评述;5.弥尔顿中国传播史代表性文献评述。评述涉及25本书,这些文献的时间跨度从1930年到2020年不等,其中出版于21世纪的有12本,占到将近一半。
弥尔顿作品代表性版本和译本评述
在英语学术界,弥尔顿作品版本众多,自1695年以来,历代注释者超过百位。帕特里克·休谟(Patrick Hume)是第一位对《失乐园》做详注的学者(1695),当时《失乐园》(ParadiseLost)第一版仅仅出版不到30年,这使得《失乐园》成为文学史上第一首得到详细学术注解的英语诗歌(Kastan,2005:viii)。17世纪的版本可以在数据库EEBO中查到。本文主要关注20世纪以来的弥尔顿版本,这不仅由于20世纪以来的版本更易得到,而且因为20世纪以来,新目录学兴起,现代版本学术价值更高,因而更具参考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弥尔顿作品集最为重要的3个现代版本分别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耶鲁大学出版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它们是:(1) Frank A. Patterson, gen. ed. 1931.TheWorksofJohnMilton. 18 vol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 Don M. Wolfe, gen. ed. 1953.TheCompleteProseWorksofJohnMilton. 8 vol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3) Thomas N. Corns and Gordon Campbell, gen. eds. 2008.TheCompleteWorksofJohnMilton. 11 vol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其中最新的牛津版《弥尔顿全集》已出版5卷(2,3,6,8,11),其余各卷,包括《失乐园》有待出版。这3个集子均由最杰出的弥学家领衔主编,素来为学界倚重。
休斯(Merritt Y. Hughes)版弥尔顿在数十年中长期占据北美大学课堂,是当之无愧的“经典版本”。 休斯版《失乐园》首次出版于1935年,1957年在《弥尔顿诗歌全集与散文选集》(JohnMilton:CompletePoemsandMajorProse)中修订,1962年进一步修订后单独出版。这一旧式拼写版本大概是所有弥尔顿单卷本版本中最具影响力的一本,卡斯顿教授(David Scott Kastan)在达特茅斯学院教书时连续14年每年两次都用休斯版《失乐园》;1986-1987年拉姆里奇教授(John Rumrich)在北京大学讲授弥尔顿时用的也是休斯版,事实上他给北大学子带来了多本休斯版《弥尔顿诗歌全集与散文选集》作为教材,后来沈弘和郝田虎开设弥尔顿课时用的正是这些教材,再后来他们又把休斯版从北京大学带到浙江大学。可以说,中国大多数弥尔顿学习者都受益于休斯版。如果说这一经典版本有什么不足的话,那么,注释太少是个问题,对中国读者来说尤其如此。
Modern Library版本由克里根教授(William Kerrigan)以及拉姆里奇和法伦(Stephen M. Fallon)师徒3人合编,除了砖头厚的一卷本,另有单行本(三本)流通。该版本吸收了几十年来弥尔顿研究的最新成果,更新了散文选目、每一篇的绪言以及注释。散文部分除了政论文,增加了日常书信、演说稿和札记书节选。该版本绪言富有时代气息,例如,《失乐园》绪言除了讲版本、宇宙、神学、文类、诗体与风格、措辞以外,总结了三大争论:撒旦、上帝和夏娃。文本采用现代拼写,偶有瑕疵,笔者曾经挑出十几处毛病,专门致信编者之一拉姆里奇教授。注释多有新意,实属难得。评论者法维拉(Marina Favila)在该书封底指出,该版本对弥尔顿的诗歌韵律很敏感。整体上说,这一高质量版本值得信赖,值得推荐。
陆佩弦是我国老一代弥学家,成就卓著,1940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英文系,后来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留学。自美归国后,1951年,任圣约翰大学外国语文系讲师;1958年以后,长期执教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开设弥尔顿研究等课程。作为学者,陆佩弦曾在英国和美国顶级期刊《笔记和探寻》(NotesandQueries)和《弥尔顿季刊》(MiltonQuarterly)发表弥学论文,曾应美国弥尔顿学会之邀,参加了第三届国际弥尔顿大会(Loh,1992:42-45)。作为教师,陆佩弦为弥尔顿教学做出了杰出贡献,其标志性成果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两卷本《密尔顿诗歌全集详注》,可以用作中国学生学习弥尔顿的教材。这一版本优点突出,它注释详尽无遗,有助于准确、透彻地理解弥尔顿。另一方面,该版本依据的底本不够权威,1923年人人文库版的《弥尔顿诗集》初版于1909年,是时间久远的大众版。而且该版本注释偶有失误,并不是真正的“诗歌全集”,只是“英语诗歌全集”。
傅东华翻译的《失乐园》是大陆最早的中译本,1930年由商务印书馆初版。后来多次重印,包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和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年的再版等。傅东华仅译出了《失乐园》前6卷,梁实秋曾认为其译文颇有错讹,做长文《傅东华译的〈失乐园〉》给予批评。傅东华的译诗采用中国的弹词或说书体,用韵文形式翻译弥尔顿的无韵诗,似乎和弥尔顿的原意背道而驰②,而且韵押得很密,有时几十行连用一韵。这一方面缘于他认为诗歌形式不可译,所以干脆完全忽略原诗形式,另创造一种通俗晓畅的白话韵文来满足大众读者;另一方面,他想借诗歌翻译“做一种工具的试验”,来实践自己对改进旧诗歌的主张。傅东华的译文可读性强,但争议较大。
朱维之翻译的《失乐园》1984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据《译本序》,他译此书历时22年,利用业余时间断续完成。译稿在“十年浩劫”中曾丢失,后又复得,经返工后终于得以面世。该译本卷首是法国画家多雷(Gustave Doré)为《失乐园》作的铜版插图,正文由《本诗的诗体》及12卷译文构成。就诗歌翻译而言,朱维之的译本追求准确、达意,在形式上未严格遵循原诗诗体,没有在每行内使用固定音步,译文行数与原文亦不尽相同。因此,较之弥尔顿的原文,朱译节奏感不强,一些地方读起来很像散文。若不以弥氏原文为参照标准,朱维之的文字或清丽脱俗,或雄浑有力,文体颇得和合本《圣经》之神韵。综合来看,朱维之为国内弥尔顿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译本。
金发燊的译本依据的底本是剑桥大学1929年版维里蒂(Arthur Wilson Verity)注释的两卷本。译者在后记中提到,仅有选择性地给出原书的注解,原书对于字词意思的注释大多省略,以便令读者“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这个译本同原文一样不押韵,读来流畅清晰,不足之处是有时为流畅牺牲了原文微妙与晦涩的质感。原版并没有插图,译者专门选用了多雷的16幅插图以及美国所购的旧书《弥尔顿诗集》中的4幅插图。译者的汉译本前言除了介绍作者的时代背景、生平和著作外,还阐述了译者对《失乐园》的主题和主要矛盾的见解以及《失乐园》的诗艺等,多结合史诗的诸多细节进行文本分析,对弥尔顿研究者很有帮助。译文后有附录,解释《失乐园》中的宇宙观和天上神灵的等级。总的来说,这个译本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整体来看,上述介绍的几种弥尔顿代表性版本各具优点,或以经典权威见长,或吸纳最新学术成果,或融入中国研究者视角,弥尔顿学者可根据教研实际需要选用合适的版本。译本方面,现有的《失乐园》译本在文体或学术方面具有较高价值,学术史意义非常显著,但目前的中译本在诗歌技艺上均未达到弥尔顿原作的水准,国内译者以后可于此多下功夫。
国外弥尔顿研究代表性文献评述
20世纪以来的弥学兴旺发达,积累了数量庞大的文献。丹尼尔森(Dennis Da nielson)主编的《剑桥文学指南:弥尔顿卷》(TheCambridgeCompaniontoMilton)第二版中西门子(R. G. Siemens)的文章(1999:268-290)分门别类,提供了20世纪90年代以前主要的弥尔顿研究著作,包括线上资源,共计335条。本文参考这一书目,按照研究需要,精选了一批重要的和直接相关的著作,并在此基础上做了更新和补充。
《震惊于罪恶》(SurprisedbySin)是美国读者反应批评的代表作,将文学批评的重心由作品和作者转向作品的接受者,强调文本的真实意义产生于读者阅读体验的三重阶段——初读犯错、纠正错误、接受教导。20世纪60年代,弥尔顿研究划分为两个对立的阵营:一派宣称,无论弥尔顿本人是否承认,他都属于撒旦派成员,开创这个批评传统的代表人物是布莱克和雪莱;另一派则认为诗人显然与上帝和忠于他的天使为伍,这一观点早得到艾狄生(Joseph Addison)和路易斯(C. S. Lewis)等人的支持。本书将上述两派的主张融入一个整体性论题中,起到调和作用。该书的研究方法是将读者阅读经验的主观描述与对文本客观形式的分析相结合,通过对《失乐园》进行阐释得出结论:该史诗是一种辩证经验,具有传统意义上的辩证法优势,即把读者纳入自我启迪之中。该书的论点重塑了弥尔顿研究的面貌,将持续引起学术讨论。
《路西弗与普罗米修斯:弥尔顿的撒旦形象研究》(LuciferandPrometheus:AStudyofMilton’sSatan)从心理学文学批评的角度研究弥尔顿的撒旦形象,由荣格(C. G. Jung)作序。作者韦布洛夫斯基(R. J. Zwi Werblowsky)的主要观点是,弥尔顿的撒旦(在该书中又称为路西弗)对读者强大的吸引力来自其与古希腊神话中泰坦神之一普罗米修斯的诸多相似之处。对撒旦与普罗米修斯的比较发端于弥尔顿的浪漫派读者,是弥尔顿研究中对撒旦的传统解读之一。该书作者的贡献在于引入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概念理解弥尔顿的撒旦形象,将撒旦普罗米修斯式的吸引力给弥尔顿史诗《失乐园》造成的问题、困境和冲突理解成人类灵魂缺点的表达,或是人类灵魂所理解的世界的缺点的表达;基于此,作者给出弥尔顿研究中针锋相对的撒旦主义阵营和反撒旦主义阵营之外的第三种解读,这种解读使作者能够正视撒旦的优点和缺点。需要指出的是,这本批评著作产生于二战之后,这一背景对作者观点影响很大。该书中译本2020年已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收入“中世纪与文艺复兴译丛”。
希尔(Christopher Hill)的《弥尔顿与英国革命》(MiltonandtheEnglishRevolution)出版于1977年。整体来看,该书部分再现了弥尔顿所处的历史语境,并通过他与同时代其他思想家之互动深入揭示了其作品内涵。学界通常更看重弥尔顿的古典与早期基督教思想资源,希尔此书另辟蹊径,主要关注弥尔顿与英国革命中激进派思想家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影响。该书第一部分探讨激进思潮对青年弥尔顿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第二至第四部分重考弥尔顿的政治生涯及散文写作,着重分析其与激进派思想家观点之异同;第五部分转为考察弥尔顿非正统的神学思想;第六部分基于前面的研究揭示弥尔顿晚期诗歌的政治意蕴。本书长处在于引入英国革命中的激进思想资源,从新的维度拓展了弥尔顿文本的阐释空间。从学术史来看,希尔此书确有引领风潮之功,但他明显高估了弥尔顿与激进派思想家之间的联系。
1961年,《弥尔顿的上帝》(Milton’sGod)首次出版,1965年出版修订版。该书作者燕卜荪(William Empson)认为,此前的弥尔顿评论过于关注基督教教义,他尝试从无神论角度发掘弥尔顿作品的文学和思想价值,并对弥尔顿笔下的主要人物进行深入评点。他在该书主体部分详细考察文本,先后分析了撒旦、夏娃、亚当、大利拉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行事动机,见解独到处不少。此外,燕卜荪在书中多次批评《失乐园》中的上帝,并将其统治比作极权政治,与一众基督教评论家形成鲜明对比,从这个角度说该书可谓自出机杼。由于该书采取无神论立场,对欧美以外的读者尤具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燕卜荪先后执教于西南联大、北京大学,讲授英国文学,中国弥尔顿译者和研究者金发燊年轻时曾在北京大学西语系受业于他。因此,就学术史而言,《弥尔顿的上帝》在中国弥尔顿批评史中的位置尤其重要,值得进一步关注。
《约翰·弥尔顿与古代史诗的演变》(JohnMiltonandtheTransformationofAncientEpic)是一部探讨弥尔顿借鉴西方古典史诗的专著。在着手具体文本分析之前,作者强调用典不同于在语词上呼应先前文本,而是能够唤起读者对典故背后语境和传统的理解。这部专著的主体部分讨论了弥尔顿如何借鉴并改编荷马(Homer)、维吉尔(Virgil)、奥维德(Ovid)和卢坎(Lucan)4位古典作家的史诗作品。通过对《失乐园》和这些古典史诗的文本对比研究,作者认为弥尔顿在荷马和维吉尔两者之间更偏向于荷马,探讨了文艺复兴时期解读奥维德的多重视角,即文本可以是有道德性的、寓言性的、修辞性的或是无关乎道德的,作者重点挖掘弥尔顿在塑造撒旦和夏娃的形象时对《变形记》中神话故事的借鉴;对于卢坎,弥尔顿则将他的作品视为强调历史真实的史诗典范。总体而言,这本论著从广度和深度上拓展了读者对弥尔顿与古典史诗之间关系的理解。
《〈失乐园〉与宇宙学革命》(Paradise LostandtheCosmologicalRevolution)是一本意义重大的专著。《失乐园》诞生以来,批评家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史诗的宇宙框架基于托勒密(Claudius Ptolemy)的地心说。丹尼尔森将弥尔顿的史诗引入早期现代天文学革命这一语境中,指出弥尔顿密切关注并回应天文学革命给传统宇宙观带来的挑战。丹尼尔森认为弥尔顿在《失乐园》中构想的宇宙框架是“多元宇宙”:在史诗中,我们的宇宙仅仅是多元宇宙中的微小构成,地球和人类不是上帝的唯一创造,存在由其他太阳、月亮和类似地球的行星构成的其他宇宙,存在外星文明。同时,该书对困扰史诗读者的传统问题进行了讨论,如:弥尔顿的混沌与宇宙的关系,弥尔顿与伽利略,史诗中提到的“多个世界”理论等。该书是目前为止对沃尔特·罗利(Sir Walter Raleigh)的著名论断——《失乐园》是“旧思想的坟墓”——最有力的反驳。可以预见,它将会对《失乐园》研究产生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国外弥尔顿研究著作丰富,本节选择其中最为经典且角度各异的一些专著进行介绍、评述。这些代表性著作分别涵盖读者反应理论、心理学、历史语境、思想背景、古典文学接受史、文学与科学跨学科研究等方面,既纵向呈现了国外弥尔顿批评的整体发展脉络,也横向涵盖了文学与相邻学科的交叉融合过程。整体来看,未来弥尔顿研究的生命力既来自研究者对基督教和古典传统的创造性承继,亦取决于跨学科研究为文本分析带来的全新阐释空间。
国内弥尔顿研究代表性文献评述
中国的弥尔顿研究发端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的30年间在翻译和评论方面有所进展,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间,弥尔顿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有些研究成果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和关注。但整体上看,我们所取得的成绩与时代要求距离尚远,在国际弥学界影响有限。本文集中了这方面的主要著作,并精选了一部分论文。
杨周翰不仅在北京大学教授弥尔顿,而且在弥尔顿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1958年,杨周翰撰文纪念弥尔顿诞生350周年时,遵循当时的主流话语,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竭力突出弥尔顿的革命战士形象。他领衔主编的《欧洲文学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文字洗练,事实准确,评价相对公允,是一部经受了时间考验的优秀文学史。作为比较文学大家,杨周翰在《弥尔顿的悼亡诗》一文中对弥尔顿悼念亡妻的十四行诗进行了深度解读,这篇典范之作影响深远,启发了后来一系列中西比较的文章。《失乐园》第三卷提及中国人的加帆车,杨周翰的重要文章《弥尔顿〈失乐园〉中的加帆车》从早期现代时期的科学发展出发,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宏阔背景下对加帆车进行充分讨论,认为弥尔顿“很可能”是从当时流行的《小宇宙志》(1621)得知加帆车的。另外,杨周翰在《弥尔顿的教育观与演说术》中追溯了从意大利到英国的人文主义教育传统,从文学角度对弥尔顿的教育观作了精彩评述。总之,以文学史家和比较文学家身份著称的杨周翰也是杰出的弥学家。
《弥尔顿评论集》是“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书”中的一本,由著名英国文学翻译家、北京大学教授殷宝书1985年选编,1992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入论文37篇,涵盖了从17世纪至20世纪比较重要的评论家对弥尔顿的前期抒情诗、中期散文及后期长诗的评论,如马韦尔(Andrew Marvell)、德莱顿(John Dryden)、格雷(Thomas Gray)、布莱克(William Blake)、蒂利亚德(E. M. W. Tillyard)、艾略特(T. S. Eliot)、路易斯、布什(Douglas Bush)以及菲什(Stanley Fish)等评论家的文章。这些论文主要由殷宝书选编翻译,译者大都是北大英语系教师,除殷宝书外,还有胡家峦、罗经国、王逢鑫等。这些评论几乎涉及弥尔顿作品的各个方面,如弥尔顿诗歌的崇高风格、社会背景、主题、诗歌中的人物(撒旦、参孙)、诗歌的文法、诗歌的影响等。《弥尔顿评论集》的出版,代表着中国弥尔顿研究取得了新进展。
《弥尔顿的撒旦与英国文学传统》从英国文学传统的视角深入剖析撒旦这一具有魅力和充满争议的诗歌形象,角度独到新颖。作者首先追溯弥尔顿的诗歌和散文作品中反映出的英国文学传统的普遍影响,接下来剖析撒旦性格的各个侧面,集中讨论撒旦作为诱惑者、路西弗和地狱君王三种不同角色的形象和主题,从而揭示其邪恶本质。影响弥尔顿创作撒旦形象的英国文学传统有两大分支:一个是从古英语《创世记》开始,一直到斯宾塞(Edmund Spenser)《仙后》(TheFaerieQueene)的道德剧和宗教诗歌传统;另一个是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戏剧传统。这两个分支相结合形成的英国本土文学很大程度上限定了《失乐园》的创作内涵和撒旦形象。因此,将它放在这个本土文学传统中加以考察,有助于客观评价撒旦这一角色,正确理解诗人创作这一角色的意图,从而避免某些意图的谬误。
《诱惑与英雄:弥尔顿三部曲研究》以弥尔顿的神学著作《论基督教教义》(DeDoctrinaChristiana)及其英雄诗歌三部曲为研究对象,从弥尔顿本人的神学思想切入,分析其三部曲对西方英雄诗歌传统主题“英雄”的改写。作者将三部曲解读为一个完整的英雄精神追寻之旅,诠释贯穿这一整体始终的“美德英雄范式”和诗人为锤炼英雄而刻意设计的同一“诱惑模式”。其次,专著综述中国迄今为止已出版的有关弥尔顿三部曲的研究成果,修正中国学界研究三部曲时常用的“剥离”或“肢解”等做法,将弥尔顿本人的基督教思想作为研究必不可少的部分。此外,专著对三部曲的文本细读分析,将大大丰富中国读者对弥尔顿的理解。总而言之,专著将弥尔顿的神学思想、诗歌创作和弥尔顿在今日中国之接受这三者编织为一体,取得了重要成果。
《弥尔顿和他的〈失乐园〉》介绍了弥尔顿的生平和主要作品,是为“外国文学知识丛书”撰写的普及性通俗读物,但这本书值得参考。作者把弥尔顿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标题突出了弥尔顿的革命者身份及其时代背景。尽管作者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诗人的思想和《失乐园》的主题、双重结构、艺术成就等,但弥尔顿的诗人身份是从属于他的革命者身份的。在对弥尔顿及其作品的评价上,该书囿于时代局限,不脱革命话语的窠臼,但有一些可贵的新探索。例如,作者认为,撒旦主义派和正统派批评家对《失乐园》和撒旦形象的两极评价源自诗歌创作过程中的两重性,这首诗包括两个部分:史诗部分(天使的堕落)和悲剧部分(人的堕落),二者杂糅产生的矛盾给后人理解作品带来了困难。这个认识有一定道理。该书还介绍了弥尔顿的宗教思想,认为是传统观念和异端思想的结合。
弥尔顿世界传播史代表性文献评述
弥尔顿通晓多种古典和现代语言,其作品在他生前就开始被翻译。自1651年《为英国人民声辩》(DefensioproPopuloAnglicano)被译为荷兰语以来,几百年来,弥尔顿被各国翻译为至少57种语言,出现了300多个弥尔顿译本,其中大多数是《失乐园》的译本(Duran, et al, 2017:6)。半个多世纪以来,尤其是21世纪以来,弥尔顿世界传播史成为弥学界的一个热点。
《论弥尔顿作品的翻译》(MiltoninTranslation)是关于弥氏作品翻译研究的最新论文集。这些论文研究的弥尔顿作品译本共包含23种语言,以《失乐园》的译本研究为主,研究从17世纪至今弥尔顿的国际接受度,勾勒出当今世界弥尔顿作品翻译研究的全景。除去绪言和前两篇具有概括性质的论文外,全书按语言的地理分区将论文归为“有影响力的翻译”(弥尔顿作品的现代英语、拉丁语、德语和法语翻译)、“西欧和拉丁美洲的翻译”“中东欧的翻译”“中东的翻译”及“东亚的翻译”5个部分,每篇论文都包含历史和批评的背景,弥尔顿作品在该语言中的翻译历史以及对具体译作的案例研究。该书是将翻译研究和文学研究相结合的有益尝试,从译作在语言上的本地化处理,以及译者对弥尔顿宗教思想在译作中有所侧重的反映,可以看出不同文化对弥尔顿作品接受度的差异。
《弥尔顿的全球影响》(Milton’s Global Impact)是托马斯·科恩斯(Thomas N. Corns)主编的《新版弥尔顿指南》(ANewCompaniontoMilton)中的其中一章,每一小节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6位学者分别撰写。他们各自考察了弥尔顿在阿拉伯世界、中国、印度、日本、韩国以及西语国家等不同程度的传播和接受情况。他国文化传统对弥尔顿的接受体现在对其作品的译介、阐释和改编等方面,具体到不同的国家,弥尔顿的影响有先有后,有大有小。但这一章在总体上表明,弥尔顿不但在英语国家和欧洲大陆影响广泛,他的影响力还扩展到完全异质的文化语境,并常与他国本土的文学传统发生碰撞,催生新的文学理念和创作实践。这一章有着广阔的国际视野,为弥尔顿的跨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史料。
英文版《弥尔顿在日本:1871-1971》(MiltoninJapan, 1871-1971)是《明治以来百年间日本的弥尔顿研究》(『明治百年にわたる日本のミルトン研究』)的简明修订本,原书用日文撰写。作者宮西光雄(Mitsuo Miyanishi)以明治维新以降弥尔顿在日本的接受史为研究对象,第一部分考察明治时代的弥尔顿研究,讨论明治初期弥尔顿的作品被引入日本以及后来数十年间弥尔顿对日本文坛的影响;第二部分讨论大正时代与昭和时代的弥尔顿研究,后半部又细分为二战前与二战后两小节,较为全面地梳理这百年来日本学界如何接受、理解以及研究弥尔顿作品。难得的是,这本论著最后还以年代为序附上日本学界弥尔顿研究的参考文献(带有注解)。宮西光雄以大量的文献资料为基础进行了深入的实证性研究,为后来日本学界对弥尔顿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途径。
《阿拉伯-穆斯林世界中的弥尔顿》(MiltonintheArab-MuslimWorld)是研究弥尔顿作品在阿拉伯-穆斯林世界接受度的重要著作。该书主要采用读者反应批评方法和交叉性理论,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从20世纪上半叶至今,阿拉伯-穆斯林世界对弥尔顿作品的译介和评论情况,集中研究阿拉伯-穆斯林(主要是埃及逊尼派)读者基于其特有的文化、政治、社会及宗教背景,对史诗《失乐园》(伊拉尼[Mohamed Enani]的阿语译本)中的人物和主题的理解与接受,随后探讨这些形象在伊斯兰教义和阿拉伯-穆斯林文化中的地位,最后作者总结阿拉伯-穆斯林读者对弥尔顿作品的接受模式及可能性,指出这一回应的实际功能及其对社会观念形成的贡献。本书的主题和跨学科研究方法在弥尔顿研究领域具有突破性和原创性,是对主流弥尔顿研究的有益补充,是非英语世界对早期现代英语经典作品的接受研究的代表性著作。
弥尔顿中国传播史代表性文献评述
据我们目前所知,弥尔顿是被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位英国诗人,根据郝田虎的最新研究,弥尔顿中国传播史开始于1832年。自那以来的近两个世纪中,弥尔顿在中国的跨文化之旅产生了数量相当多的文献资料,弥尔顿中国观是其中国传播史的前奏。
《弥尔顿在中国》作为国内外关于弥尔顿中国传播史的首部专著,系统考察自1832年以来英国大诗人弥尔顿在中国的接受情况,指出弥尔顿对于中国文学、思想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供了弥尔顿研究的例证。在历史考据方面,该书资料翔实,将弥尔顿在中国的跨文化之旅追溯到1832年,改写了中国弥尔顿的早期历史;纠正《中国大百科全书》一个流传已久的错误,发现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和弥尔顿文本的一些早期中译文,对莎士比亚和弥尔顿翻译史提出局部修正。在研究方法方面,平行比较、分析目录学、接受研究、跨学科研究、英文手稿研究等多种方法的结合对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具有开拓和示范意义。在历史评价方面,以批判的眼光肯定了西方来华传教士和教会学校如圣约翰大学等以及西人创办的中英文报刊如《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遐迩贯珍》《字林西报》《北华捷报》等对传播弥尔顿客观上做出的贡献。在理论话语方面,作者提出并论证了“中国弥尔顿”“鲁迅传统”“跨文化知识的生产”等概念,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为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做出贡献。
黄嘉音的博士论文采用埃文-佐哈尔(Itamar Even-Zohar)的多元系统理论来调查中国对弥尔顿的文学接受。弥尔顿和《失乐园》的众多翻译/重写表明,在弥尔顿、《失乐园》和中国文学系统的诸多要素之间存在各种历时和共时关系,论文旨在揭示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对弥尔顿和《失乐园》的翻译和重写是由哪些文化力量通过复杂的斗争和互动决定的。从19世纪到1949年,新问题层出不穷,人们对西方的理解不断加深,对改革的看法不断改变,弥尔顿及其史诗在中国的位置也不断变化。翻译是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生长、派生和折射,中国译者和重写者的目的是为了在危机和转化时代迎合中国文学系统的特定限制和需求。该论文对弥尔顿研究、翻译研究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都有所贡献。
《远东与英国想像,1600-1730年》(TheFarEastandtheEnglishImagination, 1600-1730)指出,弥尔顿既重视与中国的贸易,又警惕中国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挑战,这构成其中国观的两个侧面。弥尔顿的中国观与他自己的身份密切相关。作为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政府的拉丁文秘书,深度卷入时政的弥尔顿无疑非常关心国家命运,他对中国贸易的重视即缘于此。西班牙人阻断了通往远东的海路,英国人一直致力于寻找前往远东的陆路。地理、贸易和弥尔顿的中国观纠集在一起,弥尔顿认为契丹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即与此有关。另一方面,弥尔顿是虔诚的清教徒和共和主义者,在宗教、政治、历史等各个领域有着成熟的看法,他无法容忍中国的存在对此可能构成的严峻挑战,因而认为中国是“神像崇拜和繁荣”的混合体,对中国抱警惕、戒备甚或排斥态度。弥尔顿的中国观受到同时代人如珀切斯(Samuel Purchas)、韦布(John Webb)和利玛窦(Matteo Ricci)、卫匡国(Martino Martini)等来华耶稣会士的影响。
《英国文艺复兴文学中的中国影响》通过“开明的世界主义”模式探讨中国对英国文艺复兴文学的影响。卢明君的个案是约翰·多恩(John Donne)和弥尔顿,他们作为“想象的世界主义者”(2015: 33),是文艺复兴英国对中国文化进行想象性接受的典范。卢明君将“开明的世界主义”定义为“指导早期现代英国与一些新近发现的全球性他者进行互动的一套开明原则”(2015: 26),并指出,弥尔顿在几部作品中提出对文化多样性的世界主义包容原则。她花了3章篇幅分别从历史地理、语言和政治的角度讨论弥尔顿的开明世界主义。卢明君的工作烛照了史诗《失乐园》的一些幽暗角落,如鞑靼的典故等,提供了弥尔顿作品的思想背景,如17世纪英国的各种语言规划,富有启发性。但从整体上看,她对弥尔顿“开明世界主义”的阐述由于误读文本和证据有限等原因,缺乏足够的说服力,结论有片面之嫌。
上述评介了具有代表性的弥尔顿中国传播史著作。17世纪英国人对中国怀有浓厚的兴趣;弥尔顿本人除作家身份外,还担任过政府职务;弥尔顿的文学作品进入中国时间较早,这些多重要素使弥尔顿其人其作成为中西交通史研究焦点之一。本文中介绍的几位学者共同开拓出这一重要的研究领域,期待未来更多有志于中西文化交流的年轻学者加入其中。
结 语
由上可知,国际学术界近年来对弥尔顿版本研究、翻译研究和传播史研究非常重视,跨文化和跨学科研究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而中国除了接受史外,弥尔顿版本、翻译和传播史研究尚不够深入,有待拓展,以扩大中国学者在国际弥学界的影响。版本是文学研究的基础,而且版本研究具有客观性,优秀的成果易得到世界承认。我们要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对弥尔顿的版本研究,以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弥尔顿翻译研究大有可为,目前只有郝田虎、黄嘉音等少数接受史领域的学者涉及,这一富矿有待深入挖掘。全球化时代的弥尔顿世界传播史研究有待开拓,譬如,弥尔顿在中国和日本两个东亚邻国走过了怎样的不同道路?弥尔顿在东亚和阿拉伯国家的接受史展现了何等不同的文化风貌?另外,中国现有的弥尔顿研究集中在文学领域,其他领域虽偶有涉及,但整体上有待开拓和整合,以加强弥尔顿跨学科研究。
注释:
①分工说明:本文中各条目评述撰写人为郝田虎、崔梦田、吴雁翔、翟康、王红玫、曹君、罗诗旻、吴玲英、吴亚蓉、周兰(按撰写条目数量排序,数目相同者按姓氏排序)。郝田虎负责代表性文献的选择、条目评述的修改和整篇文章的写作,崔梦田负责撰写中英文摘要、精简文字、修改格式等。
②参见弥尔顿在《失乐园》卷首关于诗体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