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生自古谁无死”的原创是谁

2016-04-06诺明

人生十六七 2016年4期
关键词:耶律楚材丘处机崇德

诺明

“人生自古谁无死”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不过,近来却有不少专家表示,这句诗的原创很可能不是文天祥,而是耶律楚材,并且列出例证,不过这种判断貌似有理,实则漏洞百出。

首先《峄山新志》所录的《峄山书怀》应该与中国孟子网所记载的《耶律父子峄山行》应该为同一事件,且看中国孟子网的说明:

元太宗时,中书令耶律楚材(契丹人),在归降蒙古十八年之后,为还其父三十年再访峄山之愿(其父金尚书右丞相耶律履曾于1200年访峄),扮成寻常游客,登峄览胜,住东山仙人宫,和崇德真人李志椿结友伴行,互为琴棋,乐而唱和,畅快了“难忘的七个日日夜夜”。在他不告而别的第三天之后,白云宫主持马道明交崇德真人一信并三百金。从此始知湛然旅人即湛然居士耶律楚材。其书信中的八句话,李真人刻一碣,镶在万寿宫大门楼间。其言曰:“人生自古谁无死,最恼苦乐由他人,望极天涯路漫漫,才如江湖命如丝。贤愚千载知谁是?唯有流水自来去。忽闻邹峄仙境妙,踏破铁鞋走天奇。”

那么问题在于耶律楚材在1230年前后是否到过峄山则为关键。耶律楚材在《元史》、《新元史》皆有传,著有《湛然居士文集》,文集后有年谱可与《元史》相对照,则本文以1229-1231年为界说明耶律楚材的行迹:

1229年:耶律楚材在北京、漠北、云中城等地,诗云“三年四度过鸡鸣”,谓丁亥戊子二度奉使燕京,至己丑始返过此凡四次也。是年耶律楚材奔走于这些地方,根本无暇去峄山。

1230年:秋七月,帝自将南伐,公从。拔天成等堡,遂渡河攻凤翔”,按照当时的交通情况,耶律楚材应该是直接从云中奔赴漠北,扈从元帝。

1231年:春二月,克凤翔,攻洛阳、河中诸城,下之。夏五月,帝避暑于九十九泉。秋八月,幸云中,公皆从。随后拜中书令。更不可能远赴山东峄山。

由上可知,1229-1231这三年期间,耶律楚材根本无暇到山东峄山,检索文集以及年谱,都没有发现峄山有关字样,甚至峄山所在地邹城有关的邹、滕、鲁、兖等字都没有,换句话说,根据耶律楚材的文集和年谱,耶律楚材或许根本就没有去过山东邹城,《峄山书怀》的作者自然就不是耶律楚材了。

当然年谱的记载并非事无巨细,且中国孟子网所记录的时间节点也或许有讹误。虽然耶律楚材是否到过峄山是存疑的,那么《峄山书怀》二首是否是耶律楚材的诗也并非无须说明。大凡对古代诗歌稍有了解的人,便会注意到古诗是押韵的,近体诗还需讲究格律。很遗憾《峄山书怀》既不是近体诗,也没有遵从古诗押韵的习惯,基本上可以断定为是一个古诗门外汉的所为。试看耶律楚材别的诗词,如《庚辰西域清明》:

清明时节过边城,远客临风几许情。

野鸟间关难解语,山花烂熳不知名。

蒲萄酒熟愁肠乱,玛瑙杯寒醉眼明。

遥想故园今好在,梨花深院鹧鸪声。

再对比《峄山书怀》:

人生自古谁无死,最恼苦乐由他人。

望极天涯路漫漫,才如江湖命如丝。

贤愚千载知谁是?唯有流水自来去。

忽闻邹峄仙境妙,踏破铁鞋走天奇。

两首诗高下一望便知,《庚辰西域清明》用八庚韵部,全诗法度严谨,起承转合错落有致,人在天涯,怅望乡关,愁肠百结,虽葡萄美酒以浇块垒犹不能平,最后一句以“梨花深院鹧鸪声”可谓点睛之笔。而《峄山书怀》韵脚错乱,韵脚分别为“人”、“丝”、“去”、“奇”,且不合平仄,虽云“才如江湖命如丝”,实无江湖之才。可以说,《峄山书怀》基本上可以断定不是耶律楚材的诗。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湛然居士集提要》中有“今观其诗语皆本色”的评语,既然当行本色,就不会有外行之话。

此外,如果仔细读中国孟子网的那段话:湛然旅人与崇德真人李志椿畅游峄山,不久湛然旅人不告而别,之后白云宫主持马道明交崇德真人一信并三百金。李志椿认为湛然旅人就是湛然居士耶律楚材。按:李志椿属于其传承世系为刘长生——王贵——史志道——李志椿一系。刘长生与丘处机同为全真七子,耶律楚材与丘处机有交往,但“绝不声叙长春(即长春道人丘处机)一语,殆以晋卿(即耶律楚材)溺释,长春学道,本不同类,始虽相和,后乃相恶而绝交欤?观晋卿归依万松老人而颇毁老氏,故知其异趣也”,此外,“晋卿西游录序、辨邪论序等篇皆专为攻击邱处机而作者也”,可知耶律楚材偏好佛教,不喜道教,连丘处机都不放在眼中,更不可能穿越时空去跟全真七子的三传弟子畅游了,这则记载错谬是显而易见的。

总之,就现有的资料而言,“人生自古谁无死”当然是文天祥原创的。

猜你喜欢

耶律楚材丘处机崇德
Formation of L10-FeNi hard magnetic material from FeNi-based amorphous alloys
丘处机:一代道宗被错认豪侠
崇德镇“蒲公英农民诗社”诗教工作纪实
“不识抬举”的耶律楚材
“不识抬举”的耶律楚材
丘处机其人及其政治解读
崇德向善着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耶律楚材为中书令诸问题之探讨
成吉思汗与丘处机的友谊
耶律楚材的“不识抬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