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牦牛肉毒梭菌中毒症如何诊断与防治

2016-04-06沈海霞

兽医导刊 2016年14期
关键词:牧户牦牛肉运动神经

沈海霞

(祁连县九号公路检疫站,青海祁连 810499)

牦牛肉毒梭菌中毒症如何诊断与防治

沈海霞

(祁连县九号公路检疫站,青海祁连810499)

肉毒梭菌为梭菌属成员,为腐物寄生型专性厌氧菌。肉毒梭菌中毒症是牛因食入被肉毒梭菌毒素所污染的饲草、饲料或舔食尸骨后所引起的一种以运动神经麻痹及延脑麻痹为主要特征的中毒性疾病。在适宜条件下,可产生一种叫肉毒梭菌毒素的蛋白神经毒素,它是迄今所知毒力最强的毒素。主要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点,阻止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从而阻断神经冲动传导,导致运动神经麻痹。同时,该病毒还会毒害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中枢,致使呼吸肌麻痹,动物窒息死亡。因该毒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在22~37℃的温度条件下能大量的产生毒素,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对该病毒的治疗效果较差,给畜牧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由于该病多发于温暖的夏季,当地的老百姓称其为“热病”。所以,在春夏季要积极预防该病,以确保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肉毒梭菌;中毒症;防治

今年6月下旬我镇先后发生9起牦牛肉毒梭菌中毒症,给牧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也造成当地的养牛业的恐慌,通过相应的诊断和综合防治后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将具体情况叙述如下。

1 发病情况

今年6月24日,我镇一牧户家发现饲养的140头牦牛中有3头突然发病,据牧户反映该牛早晨出现食欲减退,到下午即不能进食,通过青霉素静脉注射,效果时好时坏。

2 临床症状

在接到牧户报告后,发现病牛精神沉郁,神经麻痹,共济失调,卧地不起、头部弯于一侧,肌肉软弱、麻痹,不能咀嚼吞咽,垂舌,流涎。

3 诊断

(1)根据运动神经麻痹的临床症状及其抗菌素有耐受性的特征可考虑肉毒梭菌中毒症。

(2)根据肉毒梭菌芽胞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土壤及其自然居留场所,动物肠道内容物、粪便、腐败尸体、腐败饲料及各种植物中都经常含有,环境内发现有该户随意丢弃的死羊尸体,可作为初步诊断。

(3)采集胃肠内容物和可疑饲料,加两倍以上无菌生理盐水,充分研磨,制成混悬液,置于室温1~2h,然后离心,取上清液加抗生素处理后,分成2份,一份不加热供毒素试验,另一份100℃加热30min供对照用。分别接种鸡的眼内侧皮下,经0.5~2h接种不加热病料侧眼闭合,10h后死亡,而接种加热病料侧眼正常,即可确诊。

4 防治

(1)畜禽预防的主要措施在于随时清除牧场、畜舍中的腐烂饲料,不使畜禽食入,特别是动物死亡后要严格处理。

(2)禁喂腐烂的草料、菜叶等,调剂饲料要防止腐败,缺磷地区应合理补钙补磷。

(3)发病畜禽的粪便内含有大量的肉毒梭菌毒素,应及时清除。

(4)紧急免疫接种:应用青海生物制药厂生产的肉毒梭菌中毒症灭活疫苗,对受威胁的牛进行紧急接种,到目前为止未发现新增病例,该病得到有效控制。

(5)如条件允许,在发病早期可注射多价毒素血清,毒型确定后可用同型抗毒素,在摄入毒素12h内均有中和毒素的作用。内服大量盐类泻剂或5%NaHCO3洗胃灌肠也可促进毒素排出。

5 讨论与小结

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气候炎热,适宜于肉毒梭菌的生长繁殖,造成大量的肉毒梭菌的增殖而产生毒素。

(2)疫情的发生可能与该牧户随意丢弃动物死尸、饲草料中缺磷(钙)和牛羊添啃尸骨有关。

(3)经过6月份的紧急免疫接种,再未接到该病疫情报告,建议每年应及时进行免疫接种,特别是常发村、社要及时免疫接种。

(4)加大牧户对科学养畜的培训力度,提高科学养畜的认识,在定期免疫的前提下,不乱丢动物尸体,不饲喂腐败的饲草料,合理补充钙磷等微量。

[1]省新荣.牦牛肉毒梭菌毒素中毒的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08,4(3):62.

[2]陈竞霞,孙旭光,朱维斗.牛肉毒梭菌中毒症的诊断和防治[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1995,(3):27-28.

猜你喜欢

牧户牦牛肉运动神经
生计资本对牧户牲畜养殖规模决策的影响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
大师教你做藏餐《牦牛肉炒青稞》
基于机器学习的面部运动神经传导检查数据的研究及应用
草原牧户游升级记
麦洼牦牛肉和高山牦牛肉品质差异性的比较分析
基于草场生存评估模型的阿巴嘎旗北部牧户草场退化现状及原因分析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我国牧户生计脆弱性研究进展及应对措施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股骨上段骨折手术的效果分析
西藏牦牛肉毒梭菌中毒病的防治